当前位置 首页 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第71章 定风波

  见谭积玉答应了苏小小斗诗的邀请,钱良的脸上顿显忧色:“积玉……”

  听出钱良的阻止之意,邱灵均却一把拉住了钱良:“阿良,你要做什么?”

  面对邱灵均的询问,钱良没有隐藏自己的担忧:“对方有传世战诗在手,又作镇国诗。”

  邱灵均像是听见什么好笑的事情:“那又如何?你害怕积玉会输吗?”

  钱良面上忧色不减:“这个苏小小气势如虹。”

  “可她面对的是谭积玉,别忘了积玉遇强更强,从无败绩,无论是下棋,还是斗诗。”

  邱灵均自信满满的表情并没有让钱良放下担忧。

  钱良下意识地看向谭积玉。

  谭积玉依旧是张不苟言笑的脸,他似乎总是这样的表情,淡然冷峻宠辱不惊。

  钱良的忧虑就在谭积玉的喜怒不形于色中寸寸褪去:“你说得对,他可是青州第一举人,谭积玉。”

  谭积玉也是案首,县试府试州试,童生秀才举人,连中三元。

  但仅仅是这样,并不足以让他拥有青州第一举人之名。

  毕竟,县试府试州试年年都有。

  连中三元者,每年都有那么三五个。

  谭积玉原是学棋的,他三岁学棋,天资聪颖棋艺精湛,八岁便能与诸国大家对弈而不落下风。

  那时他并不学文,不能以文入圣,但人们都说他终会成为当代弈秋。

  届时,文圣亲撰传记,传他流芳万世。

  可突然有一天,谭积玉决定学文。

  这个决定很突然,以至于谁都不能接受。

  但谭积玉决定要学文,也就这样做了。

  他考县试府试州试,连中三元,皆是案首,不过学文两年而已。

  于是不服其才者接踵而至,纷纷与他诗斗词斗。

  谭积玉从不拒绝,从无败绩,故而一跃成为青州第一举人。

  “还是词斗吗?”谭积玉问。

  苏小小点头:“以今日见闻为题。”

  谭积玉略略抬手:“请落笔。”

  谭积玉还保留着昔年弈棋的习惯,礼让对方先手。

  对弈中先手占优,棋至终盘需让目计算。

  苏小小也不拒绝,抬手执笔,笔尖轻蘸墨汁。

  赵宝山已为她换了一张宣纸,镇纸将掺杂圣页压有暗纹的纸张推得极为平整。

  一个童生,让举人伺墨,苏小小依旧泰然处之,提笔写下——三月七日,学府道中遇雨。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三月七日,在学府道中遇到下雨。

  原词是苏轼的《定风波》,第一句,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苏小小根据的实际情况,将沙湖道改成了眼下所在的学府道。

  随着苏小小的书写,她的身后出现一纸崭新的巨大虚影。

  面前的文字,实时投上虚影——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双方约定以今日见闻为题。

  下雨,步行溅了满腿泥,被邱灵均嘲笑是泥腿子,正契合了“同行皆狼狈”。

  邱灵均和钱良的嘲笑,是嘲笑他们是泥腿子,也是嘲笑他们是寒门子弟。

  “余独不觉”,只有我不这样觉得,不觉得泥腿子可笑,也不觉得寒门子弟可笑。

  见苏小小写到“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围观的看客都是心头一紧。

  他们知道,前面的几句都是铺垫,重头戏就要来了。

  在亲眼见证一首镇国诗问世之后,他们还能见证更厉害的诗词问世吗?难道是传世战词?

  会化成什么?谭积玉前一首词的异象已是化成巨虎,苏小小得更加威猛才行,巨龙?

  不,龙虎还是有些长妖蛮气焰了,那就化剑吧,能一剑劈开苍穹那种巨剑。

  犹如仙境的空中城池,能开天辟地的水墨长剑,这不足够他们跟子子孙孙说一辈子?

  苏小小就在看客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继续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赵宝山心中默念刚刚写成的词句,神色复杂地看着苏小小。

  别听穿过林间敲打树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诵长啸一边悠然前行。

  这是隐喻刚才他的竹林一下子被谭积玉的猛虎摧毁的事情吧?

  劝慰他不要放在心上?一个莫听,一个何妨,便写尽了外物不萦于怀的豁达。

  明月楼上,他那样言语刻薄,苏小小却这样待他,当真当得起一句豁达。

  巨剑呢?围观的看客没有赵宝山的千回百转,只在心里焦急腹诽。

  巨剑呢!剑开天幕,足以让他们跟子孙说一辈子的巨剑呢!

  苏小小手执笔尖在纸上继续游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怕?看客们一下子来了精神,终于要图穷匕见了。

  怕的后面,必然是要接上一句披肝沥胆锐意进取之句的。

  就像街头口角,谁怕谁的后面也会接一句“来啊”,以示输人不输阵。

  或是更胜“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杀意之句,手持《载道》的文人激动地想着。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苏小小,眼中难掩激动之色。

  虚影纸张上,瘦金体铁画银钩——一蓑烟雨任平生。

  啊?这是所有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就这?满心期待开天巨剑的看客们想着。

  啊,就这?太过用力将《载道》捏出褶皱的文人想着。

  没有剑开天幕,甚至连龙啸九天都没有,只有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谭积玉的声音响起,不急不徐,不悲不喜。

  看客们先前是因为没能瞧见预想中的巨剑,心中失落至极,才生出“就这”的想法。

  听着谭积玉又念了一遍,才缓缓地省过味来。

  拄竹杖穿草鞋,轻便更胜骑马。风吹雨打,便穿上一件蓑衣,照样过自己的一生。

  你有你的鲜衣怒马,长街纵情,嬉笑一生。

  我有我的竹杖草鞋,一蓑烟雨,未尝不也是一生。

  赵宝山更是双目赤红。

  权贵们总是显得从容豁达很多的,他们试错的成本不过是九牛一毛,犯不着急赤白脸。

  相形之下,他处处削尖了脑袋总想着压人一头,以至于尖酸刻薄锱铢必较。

  只因每一次机会,都可能是他人生中唯一的机会。

  错过了,就是一生。

  现在,苏小小却告诉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何等的霁月光风不萦于怀。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在场神色动容,如赵宝山一样双目赤红者,皆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寒门子弟。

  看见这一幕的白仁济又是一叹:“那首诗,加上这首词,传出不知要收服多少寒门子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