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病娇偏执反派都团宠我 第1721章 根正苗红104

  真愚稍加思考,说道:“当今武林公认的绝世高手有七位:老衲师兄真惠大师、武当山一愚真人、龙虎山张广德真人、峨眉山慈航师太、圣龙教龙云飞教主、五色宫司徒刚宫主、孤星城贺昆峰城主。”

  韩武又问道:“这七位绝世高手中,谁的武功最高?”

  真愚答道:“这七位并没有互相比试切磋过,因此难以断定谁的武功最高。以老衲看来,或许都在伯仲之间,各有千秋。”

  萧毅问道:“大师你不能算绝世高手?”

  真愚笑道:“老衲虽然也会一些功夫,但是和这七位比起来,老衲自愧不如!”

  萧毅接着问:“道衍大师会武功吗?”

  真愚说道:“道衍师兄是治国安邦的盖世奇才,对于武功却是一窍不通。”

  真愚的话音刚落,姚广孝就在身后问:“小和尚,又在背后说老衲什么坏话了?”原来,姚广孝三人在方丈室谈论了许久,特意出来透透气。

  真愚笑着说:“贫僧岂敢在背后议论师兄。只是刚才萧少侠问到师兄会不会武功,贫僧这才如实相告。”

  姚广孝说道:“若论武功,你也是一流高手。这两个少年骨骼清奇,都是可造之材,师弟为何不点拨一二,也好结个善缘。”

  萧毅、韩武本来机灵,听得姚广孝这样说,赶紧跪地请真愚指教。真愚受了两人的大礼,不好意思推辞,只得将白马寺的绝技之一“般若金刚掌”传授给两个少年。看到真愚悉心传功给萧毅、韩武,姚广孝带着夏原吉、王源两人悄悄地离开,径直来到了大雄宝殿前面。

  姚广孝环顾四周,朗声说道:“你我三人难得有缘在此相聚,何不学前辈古人吟诗作赋,未尝不是一件乐事。”

  夏原吉说道:“少师的这个提议好!”

  王源说道:“仓促之间,难以作出好赋。不如各自口占一绝。”

  姚广孝笑道:“好,就口占一绝!”

  夏原吉问道:“用何韵?”

  姚广孝说道:“诗词当以立意为先,不必过于拘泥。以老衲之见,此次对诗不要限韵,如何?”夏原吉、王源都点头称是。

  姚广孝问道:“谁先开始?”

  王源说道:“晚生后进末学,就由晚生抛砖引玉吧。”

  看到姚广孝、夏原吉并无异议,王源站在原地沉思。片刻之后,一阵长风卷起,吓得栖息在庙顶的乌鸦纷纷飞向半空。王源眺望着滚滚向前的湘江水,缓缓吟道:“神鸦古庙栖,翠麓俊风疾。远望湘江水,倏然日月移。”

  姚广孝、夏原吉鼓掌叫好。夏原吉看着香炉中跳跃的火焰良久,忽然说道:“原吉献丑了。”他一边踱步一边吟哦:“菩提妙法门,度尽世间人。曲径通幽处,香火映日红。”

  姚广孝赞道:“好一句“度尽世间人”!原吉果真是菩萨心肠。”

  夏原吉说道:“少师过奖了。少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想必早有妙句!”

  姚广孝笑而不语,只是仰头望着天空波澜壮阔的云海。回想自己这一生,虽然叱咤风云、贵极人臣,可是并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相反,有很多人都对自己恨之入骨……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自己的梦想不就是要在这人世间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吗?想到这里,姚广孝哈哈大笑,声若洪钟的念道:“烽烟俱已消,醉卧看云涛。万里江山秀,英雄尽折腰!”

  夏原吉、王源反复默念着“英雄尽折腰”这一句,竟然忘记叫好。许久,两人回过神来,这才高声喝彩。三人在大雄宝殿前面谈论了一阵诗词,又相约去岳麓书院游览。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曾经盛极一时,是远近闻名的讲学之所。不过,由于太祖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只重视地方官学,而不倡导书院讲学。因此,岳麓书院已经颓废了多年。

  书院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冷清的景象。三人大为感慨,各处游览后就走出了岳麓书院。等到再回到麓山寺的时候,已经是红日西沉。真愚正忙着安排僧人准备晚膳,萧毅、韩武在藏经楼前各自练习着新学的“般若金刚掌”。姚广孝三人都是文弱之人,加上养尊处优惯了,因此步行半天之后,都颇感劳累。三人草草与真愚寒暄过后,各自休息去了。

  入夜时分,众人吃过晚饭,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萧毅、韩武向真愚请教武功要领,夏原吉、王源在灯下探讨诗文,姚广孝则一个人在门外踱步。戍时左右,一个驿差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他大声喊道:“请问姚少师、夏尚书在哪里?”

  姚广孝看那驿差神色慌张,心头一凛,忙说道:“老衲就是姚广孝!你有何事?”

  驿差慌忙跪倒行礼,恭敬地回答道:“知府大人命小的给两位大人送封信!”

  姚广孝急忙接过驿差递来的书信,拿着走到屋内。夏原吉听到驿差的话语,也急忙站起身来,走到姚广孝身边一同阅览书信。信上只有短短一句话:“着姚广孝、夏原吉即刻回京!”,上面加盖着永乐皇帝的玉玺,显然是永乐皇帝的亲笔书信。

  姚广孝将书信放到袖中,对夏原吉说道:“看来皇上有大事要与你我商议了。”

  夏原吉脸色凝重,问道:“会是什么大事?”

  姚广孝笑了笑,说道:“回去就知道了!”

  夏原吉说道:“事不宜迟,那我们这就动身。”

  姚广孝、夏原吉一一向真愚等人辞行。真愚知道两人肯定有要事,所以并不挽留。真愚、王源等人将姚广孝、夏原吉送到山门之外,正要道别的时候,姚广孝忽然止住脚步,对王源说道:“先生饱学之士、兼之干练刚正,埋没于江湖实在可惜。当今正是用人之际,先生不如随老衲一同进京,老衲鼎力向皇上保荐于你,如何?”

  王源说道:“少师提携之恩,没齿难忘。晚生敢不从命!”

  姚广孝又对萧毅、韩武说道:“你们两个小子聪明机灵,又懂武功,皇上一定喜爱。麓山寺重建并非朝夕可蹴,真愚师弟肯定没有时间照料你们。也跟老衲一同回京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萧毅、韩武想到能去京城看世面,都不禁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一行五人道别真愚,踏着明亮的月色下山,随着驿差往长沙府衙门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