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海沉浮 第二百五十二章 舍与得

《医海沉浮》第二百五十二章 舍与得

作者:妙手秀才 字数:1796 书籍:医海沉浮

  多年后,梅姐见到陈浩,说起当年的事情,梅姐感到十分的遗憾与唏嘘。

  2016年的江州市,医疗市场波涛汹涌,不少老板都有意向向医疗系统发展,都想办一家医院。对于与梅姐的亲戚的谈判失败,陈浩并不太在意。

  是啊,如果不能保证陈浩的两位学生的基本的权益,如果不能按照陈浩的意愿去办医院,陈浩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为什么要让他的学生冒这么大的风险?

  只要陈浩不同意,谭三少和戴明也绝对不会冲出来单干的。

  看到这股势头,陈浩想起了在九江镇做生意的朋友生哥。生哥是一位十分精明的生意人,在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在大家都往这个方向投资的时候,他及时抽身,保住了他的资金,也保住了他的工厂。

  生哥也可以说是陈浩的老大哥了,他对陈浩一直很好,也非常信任陈浩。所以,当陈浩提出来,想看看他的工厂,并告诉生哥,陈浩有意在他的工厂的地皮上,建一家小型的内科医院。

  生哥不仅同意,还对陈浩说,这家工厂,你想怎么用都可以,比如,买下来,比如,租下来,又比如,我将工厂折价,以股东的身份加入到你们团队里,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生哥对陈浩的信任,就像当初的梅姐一样,是毫无保留的。陈浩觉得,自己深居简出,能有生哥和梅姐这样的朋友,今生算是无憾了。

  这样的条件,也只有生哥能给得出。对陈浩他们而言,这样的条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此时此刻的陈浩,最缺的,就是一笔投资的资金,而这笔投资的资金,量并不少,不管是生哥还是梅姐,都无法拿得出来,更别说陈浩了。

  生哥了解这种情况后,对陈浩说,他有一位朋友,原来在穗城当医生,后来出来做生意,听说,他也想办一家医院,叫陈浩在合适的时候,找一找他。生哥还告诉陈浩,这位朋友叫阿民,生哥同时将民哥的手机号码告诉了陈浩。

  陈浩拿到电话号码以后,马上与民哥联系,民哥在听了陈浩的意图后,对陈浩说,他已经在江州市注册了一家名叫“南洲医院”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没有兴趣到九江镇办医院。

  陈浩来回折腾了一番,最终没有得到陈浩想得到的结果,陈浩决定,将这件事彻底放下,专注于办好诊所。

  是啊,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办就能办得到的,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缺一不可。

  慈心诊所的经营越来越好,谭三少和戴明以及员工的收入越来越高,他们的心情也稳定了下来,更关键的是,谭三少的病人越来越多,到慈心诊所做动态脑电图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样的结果,是陈浩非常愿意看到的,也是陈浩一直希望看到的,现在,这种效果出来了。

  谭三少可以充分发挥他在临床方面的优势,戴明可以发挥他在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优势,哪怕陈浩不坐诊,他们每天都很忙碌。毫无疑问,慈心诊所在稳步向前发展。

  在其中,陈浩依旧起到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大量的收入,或者说主要的收入,还是要靠陈浩来支撑。

  2016年10月,民哥打电话给陈浩,想与陈浩谈一谈,关于他的医院的筹建问题。

  陈浩很清楚,想在江州市办一家二级医院,并非易事。民哥的邀请,说明民哥现在遇到瓶颈或者难题了,又或者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

  在江州市,这样的民营医院很多,而且良莠不齐,这样的医院,在老百姓的心中,口碑很差,所有同类的医院,都被老百姓与某系医院挂钩,哪怕不是某系的医院,也难逃被牵连的命运。

  更要命的是,民哥的医院的选址,离附属医院非常近,周围又有很多类似的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要生存下来,极其困难。

  所以,陈浩在与民哥聊天的时候,还是极力建议他回九江镇办一家医院。

  九江镇,远离江州市,医疗资源非常匮乏,而且陈浩所选的地址,交通四通八达,所覆盖的人口,直接的,就有100多万,间接的,更在500万以上。

  这些人口所生活的地方,周围都没有一家正规的、高水平的医院,所以,在九江镇办医院,根本就不愁病人来源的问题。

  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陈浩早就分析透了。可惜,一直没有人听得进去,以至于在陈浩退休后,九江镇以及九江镇附近,都没有一家高水平的医院。

  也正因为如此,不凡诊所在九江镇,依旧风生水起。

  陈浩的话,民哥终究没有听进去,他觉得,他在江州市的人脉比较广,要办事情,比较容易,再说了,他已经注册了一家二级的医院,拿到了营业证,让他放弃,他舍不得。

  是啊,民哥确实舍不得,放不下,这一念之间,决定了民哥的医院走的路,将非常艰难。

  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陈浩的身上,是没有半点困难的。

  民哥所舍不得的,只是眼前的一点点蝇头小利,一家医院,如果想发展得更好,必须立足于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必须立足于有充足的病人来源的地方,必须立足于周围没有任何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地方。

  而九江镇,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陈浩看得更远,看到的是将来的发展,而不是眼前的一点点好处,而且这一点点好处,并不能为医院的将来发展,带来任何的助力。相反,在医院林立的江州市,很难有足够的病人资源,来满足一家医院的生存需求。

  就像当初办诊所一样,梁不凡就有这样的眼光,将诊所锁定在九江镇,就算是现在,国家集采药铺天盖地地杀进医院的时候,就算诊所拿不到集采药的价格,不凡诊所依旧靠它的技术力量,靠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九江镇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