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海沉浮 第二百四十四章 宣传语

《医海沉浮》第二百四十四章 宣传语

作者:妙手秀才 字数:1736 书籍:医海沉浮

  两个下午的培训,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强度很大,对于这四名护士来讲,是她们人生中,学到的东西最多的两个下午。

  按照张晓春对他们的评价,这四名护士,都不错,但是,张晓春觉得,其中一个责任心不是很强,所以,晓春特别提出来,让谭三少他们要注意这个人。

  不得不说,张晓春的观察和判断是十分准确的,他所说的那位护士,在后来的工作中,正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出了一点小小的差错,幸亏及时发现,最终,这名护士被诊所辞退。

  辞退这名护士的时候,三少觉得,我们是不是太残忍了,这一点点的事情,经过教育,是可以改过来的。

  为了这件事,谭三少还有点情绪,专门找到陈浩为这名护士说情。

  “三少,你现在是出来独立创业的人,是在医疗行业创业的人,而医疗行业,是风险最高的行业,任何风险的苗头,只要你发现,都要及时把它掐死。”

  “一个成年人,你是很难改变她身上的缺点的,这就是人性。你的仁慈和善良,是对其他合作者的伤害,你在用其他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实施你的仁慈和善良,去冒一个令创业失败的风险。”

  “出来创业的人,任何的仁慈、善良、慈悲,都是有底线的,都是应该有底线的,如果你没有把握好这个底线,这个诊所很快就会死掉,最终受害的,是你们,不是这个护士。”

  “人性中,有很多的弱点,比如贪婪,恐惧,侥幸,懒惰......我们要知道人性的弱点,要时刻警惕这些弱点。出来创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你会死得很惨。”

  “说直白一点,你这是妇人之仁,违背了你们几个人定下的规矩,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犯。责任心,是医疗行业从业者最基本的一个素养。”

  对于谭三少的“圣母心”,陈浩进行非常严厉的批评。这是陈浩一贯的作风,在医疗问题上,在医疗风险的把控上,陈浩是非常严格的,绝不允许有半点的侥幸和差错。

  陈浩的这次批评,对谭三少的触动很大。谭三少自从出来办诊所后,改掉了以前一直改不掉的坏习惯。

  比如拖延症。谭三少的拖延症很严重,他的手机卡坏了,很多人打电话找他,但电话都打不进去。

  谭三少自己也知道手机卡坏了,他也知道应该去换手机卡,他也知道手机卡坏掉会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很多的不便,他更知道,换一个手机卡,来回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他一直没有去换。

  出来办诊所后。陈浩给谭三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手机卡换了,把拖延症改了。并要求谭三少,今天的事情,一定要在今天内完成,不能拖到第二天,要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拖拖拉拉,是办不好事情的,更别说创业了。

  也许,陈浩的话说得很重,深深触动了谭三少,出来办诊所半个月,谭三少就把这个毛病彻底的改掉,后来,他做事情比谁都急,这是陈浩想不到的。

  但是,谭三少的“妇人之仁”,却很难改掉,为此,陈浩直接或者间接地敲打他,但收效甚微。

  这让陈浩更加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些特质,这些特质,在童年时期已经形成,成年后,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撼动,也无法改变。

  诊所的一切准备就绪,包括对护士的收费、挂号、发药方法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谭三少几个人,也有了明确的分工。

  “老师,您觉得,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营业比较好?”9月初的一个下午,谭三少问陈浩。

  “9月18号吧,刚好是周六,就定在9月18号。”开业的时间,陈浩早已经想好了。

  “需要搞什么仪式吗?”戴明问。

  “可以搞一个开业仪式。周六早上,我们在诊所门口,举行简短的开业仪式,接着开始坐诊,第二天,也是休息日,我可以继续坐诊。”

  是的,陈浩为此,已经与一部分病人约好,让他们到诊所看病。

  陈浩在诊所的挂号费为30元,比附属医院少了70元。所以,很多病人听说后,都乐意到诊所,找陈浩看病。

  开业前的三天的一个晚上,按照陈浩的要求,谭三少、戴明以及他们的夫人,徐晓燕和陈兴华他们几个人,在诊所的2楼会议室,开了一个会议。

  这个会议,陈浩是有着很明确的目的,第一,陈浩要告诉他们的家人,接下来,诊所的工作会很忙。第二,诊所的营业收入,有可能不如预期,他们必须有心理准备。第三,陈浩明确诊所的财务管理,以及每一个人的分工。

  当然,陈浩的主要目的,是要让他们的家人知道,创业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而是一件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事情,甚至,风险可能大于收益。

  因为他们都充分商量过了,所以,对于陈浩的话,他们都很认同,对于陈浩的安排,他们也觉得很合理。

  “老师,您觉得,我们诊所用什么宣传语对外宣传比较好?”谭三少问。

  “你这个问题很好,想法也很好,你们大家有没有商量过?有没有提出过你们觉得好的方案过呢?”陈浩并不想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他希望,在他给出答案之前,这几个人,甚至他们的家人,都参与其中,都想办法。

  “我们不仅商量过,我们也想出很多宣传语,但是,总觉得不满意,不是觉得太拗口,就是感觉太啰嗦。”谭三少老实回答。

  “是啊,我们大家想的,要不,就是不容易被人记住,要不,就是没有特色,我们一直在纠结这件事。”徐小燕说。

  这个问题,陈浩确实没有想过,不过,对于陈浩而言,这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陈浩稍微思考一下,便给出了答案。

  “文案与文字工作,对于你们而言,同样重要。一个好的文案,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