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赵惠文王传 沙丘遗梦

《赵惠文王传》沙丘遗梦

作者:傲双 字数:4313 书籍:赵惠文王传

  一场大雨突降,令邯郸气温骤降了不少。一阵微风吹来,丛台宫的烛火摇摇欲坠,忽明忽暗。此时,赵国国君赵王何,手中正拿着一卷书观看。不久后,他打了一个哈欠,睡意袭来。赵王何上下眼皮合在一起,俯案进入了梦乡。睡梦中,赵王何听见宫门被人推开。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抬头看去,朦胧中见有人走了进来。

  由于夜色太暗,赵王何看不清来者,大喊一声:“谁。”

  那人不答话,直接往前走。等那人走近,赵王何看清来者的脸,顿时,神色惊恐,说不出话来。

  “何弟,你最近可好。”那人露出凶恶的目光,一步又一步,走向赵王何。

  赵王何站起来,后退两步,拔出腰间的长剑,剑指来者,大喊:“你要干什么。”

  “干什么!我是来拿回属于我的一切。”那人停下脚步,语调不快不慢,“怎么,你想杀我。”

  赵王何紧握手中的长剑,语调有些颤抖,喊道:“大哥。”

  “大哥。你好意思喊我大哥。”来者一声凄然地苦笑,他是赵王何的兄长,也是赵武灵王的嫡长子,十五岁独领万人攻伐中山,被封为代安君。

  “逆子。”一道雷霆之声传来,“还不快放下手中的长剑。你想弑兄不成。”

  赵王何闻言大惊,连忙往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人坐在他的王座上。赵王何看清那人的面容,吓得手中紧握的长剑掉落地面,“父王,孩儿不敢。”

  “好一句不敢。”赵主父雍眼露杀气,“我怎么生了你这样一个逆子。”

  赵王何不断吞咽,额头上汗水涔涔直流。

  “为了王位,你敢囚父杀兄。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你竟然……”

  “孩儿没做。”赵王何跪着地上,大声辩解,“沙丘之难,大哥被杀,父王命陨,这些不关孩儿的事。”

  “强词夺理。”代安君章训斥道。

  “这个位置,你坐起来舒服吧!是它,让你变得冷漠,不顾兄弟之情,忘记父子之情。我就毁了它。”话音刚落,赵主父雍站起身,拔出腰中长剑,一剑劈碎了王座。

  赵王何见王座,随着赵主父的剑势劈下,瞬间裂成两半,将他吓得不轻。只见,赵主父雍慢慢转过头,看着赵王何,拖着长剑走了过来。面对赵主父眸色散发肃杀之气,赵王何眼神极度恐惧,想逃,却双脚不听使唤,逃不了。

  赵主父雍走到赵王何面前,停了下来,双手举起长剑,“逆子不孝,弑父杀兄,该杀。该杀。”

  “父王,不要。”赵王何大喊一声,从睡梦惊醒过来。

  侍者听闻宫内传出叫喊声,忙走了进来,趴在地上等候赵王发令。赵王何端坐在王座上,眼神空虚,大汗淋漓。见侍者跪在一旁,抬手一挥,示意退下。

  侍者得令,躬身退了出去。

  “是梦。”赵王何回忆起梦中的场景,背后发凉,他又摸着额头留下的汗水,心有余悸道:“却又那么真实。”

  翌日,天色刚露出鱼肚白,一辆马车停在了一座府邸前。

  府邸守卫见状,前去迎接。为首的宦者,前去传话,“王上有令,传平原君入宫。”

  侍卫连忙转身而入,拿着门锁敲了三下,向里面传达:“王上,召家主入宫。”

  平原君公子胜,是赵王何同母亲弟弟,也是赵武灵王(谥号)第三子。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废太子章,直接将次子公子何,推上君位,自立为赵主父。三子公子胜,后被封为平原君,其封地在东武城。

  平原君听闻侍者来报,容不得多想,立刻命人着装。不多时,平原君着装完毕,快步走出府邸。只见一人快步向前迎了上来,谦恭道,“臣,拜见平原君。”

  “见过大令。”平原君见来者是宦者令缪贤,也不敢托大,问道:“王上急召我入宫,所谓何事。”

  缪贤是宦者令,为宦者之首,也是赵王何亲近之人。缪贤爱结交权贵。他知晓赵王何与平原君两兄弟感情深厚,对他没有任何隐瞒,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梦。”平原君嘴上念着这个字,顿时间,脑海深处,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

  “平原君,王上还在等你入宫。”缪贤腾出路,朝着马车,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多谢。”平原君答谢之后,便上了车。

  平原君坐在车上,想着王兄做梦,陷入了沉思。进入丛台宫见到赵王何时,天色已经明亮。

  “臣,拜见王上。”平原君行了一个礼。

  “你来了。”赵王何一夜未睡,精神不佳,“这里没有其他人,不用君臣之礼。”

  “王兄,召我入宫是为了何事。莫非是诸侯入侵。”尽管平原君胜从宦者令那里得知了一些事情,却也不敢直接问。

  赵王何摆手道:“我昨夜梦见父兄呢!”

  沙丘宫变是赵国最高的忌讳,所有人都不敢提,也不能提。胆敢议论者,死罪。

  平原君问:“王兄,又做那个梦呢?”

  “最近几日,我总是梦见父兄。”赵王何点点头,神态有些畏惧,“昨夜,我又梦见了。”

  平原君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交流,故意岔开话题,“王兄,处理国事,定是太过劳累。臣弟听闻,邯郸郊外鲜花盛开,风景优美。王兄要不要出去散散心。”

  “罢了!”赵王何指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竹简,头疼道:“我政务缠身,哪能如你。”

  平原君胜捧道:“若没有王兄劳苦,臣弟也不能快活。”

  赵王何从案几上,拿出一卷竹简,递了过来,“你看看这是什么。”

  平原君连忙双手推了过去,露出惊恐的表情,“王兄,这可使不得。这是家国大事,臣弟不能看。”

  “我让你看,你就看。”赵王何见平原君没有伸手来接,直接将竹简扔给他。

  平原君接住竹简,见推脱不过,为难道:“王兄之命,臣弟就看了。”

  “看吧!”赵王何微闭双眼养神,“看完后,说说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恭喜王兄。”平原君看着竹简上的内容,喜形于色。

  “何喜。”赵王何睁开双眼,看着平原君。

  平原君收起竹简,笑道:“魏王将葛孽、阴成两座城池,送给王兄做养邑,这难道不是喜事。”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其子敕继位,成为魏国第五代君主,也是第三位魏王,是为魏昭王。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可知,魏王为何会送我两座城。”

  平原君胜想了少许,给出了一个答案:“魏王送城,是想和我国交好。”

  赵王何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臣弟愚钝。”

  赵王何站起身,离开座位,在大殿上走了几步,“魏王继位以来,过得可不容易。这几年,年年被秦国打,丢城失地,早已经没有抵抗秦国的勇气和胆量。伊阙之战,你可记得。”

  “臣弟当然记得。”平原君接过话,“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数众多,又占据地理优势,还有老将坐镇。结果,被秦国击败。”

  说完,平原君重重发出一声叹气,“经次一战,韩国无力抗秦,选择侍秦。魏国国力大衰,却也不向秦国投降。”

  “魏国不降,却被秦国揍得没有脾气。”赵王何目视远方,“据可靠消息,魏王主动割河东四百里地,与秦国议和。”

  “不割地,只会挨打。割地,被打得更凶。”平原君神色有些气愤,“魏王愚蠢啊!妄想割地议和,殊不知这样做,只会助长秦国气焰。”

  “不错。”赵王何用赞许的眼神看着平原君,“秦国得地,又打魏国。魏王被迫迎战,又丢了六十多座城。”

  “我就猜到是这种结果。”平原君露出同情的眼神,“魏王真惨,继位到现在,不是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他抗秦的万丈雄心,恐怕被磨灭得差不多了。”

  赵王何点头,“魏王无力招架秦国的进攻,故而割葛孽、阴成两座城给我。”

  “与其割给秦国,还不如送给王兄。”平原君缓缓了语气,啧啧有声道,“魏王太小气了,割给秦国河东四百里,又送给秦国六十座城,却给王兄两座城。”

  “魏王能送两座城给我,已经不容易了,你就别嫌少。”赵王何又道,“魏王送城与我们交好,这是其一,想要我们和魏国,共同对秦,这是其二。”

  “王兄,这两座城不能要。要了,就是与秦国为敌。魏王用心不良,想要用两座城,拉我国下水。”

  “你说的不错。”赵王何没想到平原君能想到这一步,“我收了魏王的两座城,就等于与魏国结盟。秦国见状,就会转移目标,攻打我国。一旦,秦赵交战,我国丢的就不是两座城。”

  “王兄所言极是。”平原君点头附和,又发表自己的意见,“魏国的两座城我们要不得。”

  怎知,赵王何没有赞成。忽然,语气突变,反问,“我不要,秦国就不会攻打我国?”

  “王兄,这话是什么意思。臣弟,有些不明白。”

  “秦要东出,就会攻打三晋。今日,被打的是魏国。明日,就有可能是我国。”

  “话虽如此,王兄收了,就等于向天下宣告,赵国要插手秦魏之间的纷争。”

  “乱世纷争,三晋要想存活,就要联起手来。”赵王何又指出目前赵国的局势,“我国东边是齐国,西边是秦国,北边是燕国,南边是韩魏。我国位于四战之地,若不想被诸侯欺负,就需要盟友。”

  “王兄考虑周全,臣弟不能及。”平原君胜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魏国的城,不能要,但,他不知道王兄的态度,直接问:“魏王打不赢秦国,送城,是为了让我国一起打秦国。王兄明白魏王送城的意图。那,王兄会依了魏王吗?”

  “魏王送城,我自然会接受。”

  平原君提醒道:“王兄接受,就等于与秦国开战。王兄真的要为了魏国与秦国开战。”

  “我不接受,就会被天下人嘲讽。”赵王何唇角露出一抹微笑道:“魏国送的城,我要。但,我不会和秦国开战。”

  “王兄这话,臣弟听不明白。”

  “魏王想要拖我下水,哪有那么容易。”

  “王兄接了魏国的城,又不对付秦国,这……”后面失信诸侯的话,平原君不能说出来。

  赵王何知道平原君没有表达的意思,轻笑道:“我收了魏国的城,不做事,就会失信天下。我不打秦国,但,可以喊魏国一起打宋国。”

  秦国是不能打,欺负一下宋国还是可以。赵王何让魏国一起攻宋,魏王忙于应付秦国进攻,定会拒绝。赵王何以这个为借口,拒绝魏国伐秦的要求。这样,赵国得了魏国的城,也不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平原君想通这一点,击掌道:“王兄之举,实在是高。”

  “不说这些了。”赵王何转身回到大殿,一边走一边说,“还有一件事,我要问你,你要说实话。”

  “王兄要问我什么。”平原君见赵王何神情凝重,说话语气也不对,似乎,这才是王兄召他入宫的真正原因。

  “沙丘宫变的真相。”

  平原君闻言,心中一怔,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兄会突然扯到这个话题。

  公元前296年,赵国在沙丘宫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是赵国的隐讳。平原君猜不透王兄,为何旧事重提,他选择用言语搪塞过去,“王兄,这件事过去了近十年,你……”

  不等平原君说完,赵王截道:“主父有能力废我,兄长有实力取代我。为何,他们会败。”

  沙丘宫变时,平原君尚且年幼,不知道事情的真相。随着年龄长大,也觉得沙丘宫变没那么简单。父亲立兄长为王,自称赵主父,还制定了亡秦路线,为什么要突然施行政变,废掉王兄?兄长势力不在邯郸,又得父亲器重,又为何在最愚蠢的时候发动叛乱。李兑等人出兵平叛,这时机掌握得太准确?如果父兄真的做了对不起江山社稷之事。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离开赵国。

  平原君内心有很多疑问,但,他不敢去深究,也不敢去调查事情真相。面对赵王何抛出的问题,平原君选择性回答,“当初臣弟尚幼,记不得了。”

  “你我是一母所生,你想的,我岂不明白。沙丘宫变,我觉得另有隐情。”赵王何不相信他不记得,只是出于隐瞒,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什么隐情。”平原君胜还是没有谈论自己的观点。

  “父兄从来没有想过取代王。”

  “王兄的意思是说?”平原君胜及时止住,不敢把李兑等人是乱臣的话说出来。

  “不错!”赵王何替他将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他们是乱臣。”

  “王兄,这句话是不能乱说出口的。”眼下,赵国国政被李兑把持。平原君胜听王兄说出这样的话,吓得不轻,连忙出言提醒。

  “你的顾虑,也是我的顾虑。”赵王何沉重的出了一口气,“这里只有你和我,我对你信得过。”

  “承蒙王兄厚爱。”平原君听到这句话心里很暖,提醒道,“王兄肩负赵国的江山社稷,这种言论,还是少说为妙。若传出去,会引发朝局动荡。”

  “李兑乱权专政,祸害社稷。若不除去,赵氏的江山,必被他篡夺。”赵王何选择向弟弟摊牌,“我忍了近十年,不想忍了。我不能为父兄正名,但,我要守住父兄的江山。胜弟,你要帮我。”

  “王兄想要臣弟做什么,只管吩咐。”平原君见王兄已经对李兑动了杀气,他也有此意。守卫赵氏江山社稷,他身为嬴姓男儿自当尽力。

  “除去李兑,匡扶朝纲。”

  “李兑为相数载,势力错综复杂,想要除去他很难。这件事,王兄要三思啊!”

  “李兑专权,迟早会祸乱社稷。”赵王何眸色坚定,杀意很浓,“他,非除不可。”

  平原君见王兄这样说,想必是做好了万全准备,也有除去李兑的把握,不在多说,直接表明态度,“臣弟,听王兄之命。”

  “好。”赵王何对这句话很满意,又有些愧疚,“此事,我原本应该一个人去做,不该将你卷进来。”

  “王兄说哪里的话,我也是嬴姓男儿,守卫父业,我也要出力。”这些年,赵王何忍辱负重做了很多事。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护他。现在,平原君也长大了,该为父业,为王兄做些事。

  “好。”赵王何上前拍着平原君的肩膀,“此话出你口,我很欣慰。祖宗的基业,就看我和你?”

  “臣弟,义不容辞。”平原君又问道:“王兄打算何地、何时动手。”

  “在丛台宫举行立冠之时。”赵王何给出了动手时间和地点。

  “这…”平原君认为立冠是王兄的重要时刻,不宜动手。但,他知道王兄为人,下定决心要做的事,谁也不能劝动。

  “你觉得不妥。”赵王何看出了平原君心智有些动摇。立冠,是赵王何人生重要标志。他也要在这一天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开始新的君王生涯。

  “我理解王兄的心情。这事需要好好周密计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这一天,我等了近十年。不成功,我也不能辱没嬴姓男儿的威名。”

  “王兄如此,臣弟奉召。”

  赵王何交代了几句,亲自送平原君离开宫门。他独自站在丛台宫高阁,俯视邯郸,心道:“父兄不死,赵氏伟业会更上一层楼吧!我若能守住父兄的江山,他们也该瞑目。”

  “李兑,咱们的较量,该摊牌了。”

  “我只能赢,不能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