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与反派大佬联姻后,只想走事业线 第90章 叔侄吃饭

  次日,清晨。

  石清莲自沉睡中醒来时,沈蕴玉已经不见了,她一个人躺在柔软的床榻间抻了个懒腰,只觉得周身的血脉都通了,久旱逢甘霖一般舒坦餍足。

  听雨阁内没有地龙,所以每到了冬日,都会燃上上好的银灰碳,整个听雨阁内被烘的特别暖,窗外北风呼啸,屋内一室静谧,她慢悠悠的爬起来,唤门外的墨言。

  墨言便从厢房外进来,端着一碗暖梨汤,喂给石清莲喝。

  回了听雨阁,石清莲的生活又变的与往昔同一般了,白天睡觉,晚上挂灯,若有闲情逸致,便出去转一转。

  京城自那一场雪之后,便正式入了冬,临近过年了,街边都开始有卖炮竹的了,石大夫人给院儿里的人做了几套过年的新衣,又提前给院儿里的人都发了赏钱。

  要过年啦,让人有些富余的银钱。

  石清莲回了石家后,养了半个月后,便听到了一件大事。

  波斯质子向顺德帝投毒不成,被抓获当场,顺德帝下令,大奉向波斯进军屠国,康安长公主为未婚夫自.杀谢罪。

  此事是宫廷内流传出来的版本,暂且不曾流到民间去,但是石清莲听了一耳朵,便不信了——康安长公主什么脾气,她可太清楚了,康安长公主绝不是会自.杀的人,更别提什么为未婚夫谢罪自杀了。

  就算是死,也只能是被人杀的。

  能杀康安长公主的人,这世间屈指可数,她是皇室女,就算是真的谋反了,旁的人也绝不会动她,只会把她交给顺德帝。

  恐怕是之前在雪山的时候,康安的计谋曝光,被顺德帝给处置了。怪不得顺德帝在雪山的时候急着要回京,一刻都不耽搁。

  这些事情,沈蕴玉一句都没和她提过,涉及秘闻,沈蕴玉不该说的一句都不说,她若是能猜出来,那也算她的本事。

  总之,康安长公主这一次,没闹出来什么水花儿来。她死的悄无声息,在有心人的掩盖之下,甚至都未曾透露出多少风声。

  顺德帝连一个风光大葬都没准备,甚至最后一点体面都不肯给她,不让她入皇陵,只叫人抬到封地上葬了。

  这件事是交给沈蕴玉办的,顺德帝让沈蕴玉亲自将康安长公主的陵寝送到领地中去,下葬。这一道上起码要走一个月,带着灵柩,走不快,又是冬日,就算快马加鞭,也快不

  到哪里去。沈蕴玉领命之后,抢在送康安长公主离去之前,与石清莲订了婚。订婚的流程挺繁琐复杂,要纳采,要问名,纳吉等,一套流程走下来,也要一个月。

  沈蕴玉是有圣上赐婚的圣旨在手的,按理来说,可以不必走这些,但是沈蕴玉想要一个完整的,盛大的婚礼,所以还是按着流程走。

  先定亲,再成亲。

  沈蕴玉和石清莲两人面上不说,背地里都着急,恨不得立马从石家搬出来,到白虎街去恩恩爱爱日夜粘着,所以订婚的事儿还没定下呢,沈蕴玉便将成婚的事放到了年后。

  过完年,他便去石家迎娶。

  幸而石清莲当初的婚服都绣好了,随时都能用上,也不算来的晚。

  沈蕴玉十一月底时,护送康安长公主的陵寝离开,大概一月初能回来,沈蕴玉送康安长公主的灵柩离开这件事并不算是绝密,很多人都清楚,不少人都跟着唏嘘。

  堂堂一个长公主,连皇陵都入不得。

  竟沦落到了这般境地里。

  也是咎由自取。

  康安长公主的灵柩被送走的时候,是专门挑了一个冬夜走的,寒风凌冽,那灵柩按着太后的要求,在京城中绕了一夜,最后看了一眼这京城繁华,然后沉默的离开了故土。

  康安长公主离去的那一晚,何采被顺德帝召见了。

  太极殿里,顺德帝坐在案后批文,何采自太极殿外走进来,向顺德帝见礼。顺德帝当时坐在案后,双目无神的盯着他案前的文书看。

  他后来回了京后,找人查了他之前吃过的药,得到的结论很不好。康安给他用的药,是具有成瘾性的东西,而这种药物,只有波斯才产。所以他必须打下波斯,占据这些药。

  为此,他还要花费很多钱财和军力,大奉不擅海战,他还需要造船。康安长公主虽然死了,但是带给他的影响却是缠绕一生的。

  顺德帝恨康安长公主,连带着对何采也没什么好脸色,只冷冷的坐在案后,看她,问道:“康安长公主已去,何采,朕问你,此事,你为何要揭露而出?"

  “你的身家性命皆由康安一手提出,若非是康安,你早已死了,为何,你要背康安而行?以康安对你的倚重,日后少不得你飞黄腾达,为何要出卖你的主子呢?"

  之前沈

  蕴玉不确定能成事,所以将所有事情都按到了何采头上,成了,是何采的功劳,没成,是何采的罪过,所以顺德帝一直认为,这件事情能爆出来,与沈蕴玉关系不大,几乎都是何采在主动揭露。

  说话间,顺德帝冷眼看向案下方站着的何采。

  何采还是原先那副模样,消瘦,干枯,头发细软发黄,一张平庸的脸上看不出来任何情绪,就像

  是一颗人人磋磨的野草,却偏偏生命力顽强的让人惊叹。

  “回圣上的话。”何采站在下首,道:“臣虽为女子,但懂天下事,臣跟的不是长公主,而是明主,圣上与康安长公主之间,是圣上,更适合做圣上。"

  她这一番话说到了顺德帝的心坎儿里。

  顺德帝脸色好了些,道:“此事中,多亏你勇于揭发,你有功,想要什么赏,且讲吧。”不管是升官还是什么,都是顺德帝能给的。

  顺德帝一向是个论功行赏的好皇帝,若非是何采,他现下还被康安长公主蒙在鼓里呢。而站在他面前的何采听闻此言后,缓缓向顺德帝跪下了。

  她道:“臣,想向圣上,求一个恩典。”

  顺德帝道:"讲。"

  然后,顺德帝便听到何采道:"臣,想让陛下,允女子参加科考,允女子为官,让全天下的女子,也如臣一般,能一睹天颜,看一看这大奉大好江山,听一听圣上的宏韬伟略。"

  何采说完,跪在地上磕了个头。

  她不是很会拍马屁的人,为了哄顺德帝开心,生硬的拍了两下。顺德帝面含惊讶的望了何采一眼。

  不要高官厚禄,不要荣华富贵,不要权势,只要一个“允女子为官”,真是出乎他的意料。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顺德帝觉得答应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允女子科考,若真有那样惊才艳艳的女官,也并非不可,且,圣上一言驷马难追,何采开了口,他就要应。

  顺德帝便道:"朕允了,过几日,会将此法案颁布。"

  何采激动的向顺德帝磕头谢恩。她凭女子之身,在这朝堂上,撕开了一条口子。

  当晚,何采从朝堂离开之后,便去了城门口。

  她知道今天晚上康安长公主将被

  送离京城,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站在城门口,远远目送那灵柩离开。

  一如当初送走江逾白一般。

  何采来送康安长公主的时候,石清莲也在城门送沈蕴玉。她与沈蕴玉依依惜别,接下来有一个月要见不到了呢。

  “听话。”沈蕴玉捏着小狗崽子柔软的耳垂,与她道:"早些回去,待我回来寻你。"四周人多,石清莲便没粘着他胡作非为,只拉着他的袖子道:“一路小心。”

  沈蕴玉低低的“嗯”了一声,又将人送上马车。

  石清莲上了马车后,又从马车车窗里探出头来,远远地探着身子,看着沈蕴玉离开。沈蕴玉纵马而行。

  此次远出京城,沈蕴玉带了一队锦衣卫,一队金吾卫,两拨人都是天子近臣,还有太后塞过来的两个老宫女,一道去送康安长公主。

  队伍浩荡又静谧的出了京。

  待到人都走没了,石清莲才收回视线,她回到马车上时,还瞟见了在不远处站着的何采。

  石清莲上辈子对何采没什么印象,这辈子与何采倒是熟悉了两分,沈蕴玉曾与她透露过,扳倒康安帝姬那么顺利,与何采有些关系。

  石清莲不知道何采为什么临阵倒戈,也没有熟到上去问的地步,她只是远远地与何采对视了一眼,随后两人互相点头示意,然后一个关上车窗,一个转身离开。

  她们本身也没有什么过多的交际,她们是两条平行线,都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里平安成长,谁也不会碰对方一下。

  随着康安长公主的离开,石清莲的生活也渐渐趋于平稳。前世的这一天,她们全家死无葬身之地,而今生的这一天,她送走了康安长公主。

  那些阴暗的,不为人知的仇恨与愤怒全都在时光中一点一点消磨,所有不好的怀疑、防备、不安,都在爱意中渐渐泯灭,尖锐的利刺被温柔的包裹,她早已度过那个冰冷的,绝望的冬日。

  暖暖的灯挂在听雨阁的檐下,她从大雪中走过,远远地瞧见了一抹绿,便拨雪寻春,寻来了她新的一生。

  所有的恶都得到惩戒,她是从污泥中开出来的清莲,不蔓不枝,不染凡尘。她有爱的人,也有人来爱她。一切都是最好的。

  石清莲回了听雨阁后,烤着炭盆,欣赏了半夜的雪色,然后便

  回榻间休息去了。

  她之前回了京城后,便让沈蕴玉去联络了永宁侯世子,她想去看看陆姣姣,但是永宁侯世子那边却等了很久才给回复。

  就在昨日,石清莲才收到了陆姣姣手写的请帖。陆姣姣邀约她明天去永宁侯府见面。希望明天是一个好天气吧,石清莲睡着的时候,是如此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