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姝谋 第202章 微臣,还有一事启奏

《姝谋》第202章 微臣,还有一事启奏

作者:安绵绵 字数:1777 书籍:姝谋

  六月十七。

  天空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早朝上,皇帝看了外头的雨一眼,又看了赵砚臣一眼。见赵砚臣神色如常,才隐隐松了一口气。

  自从京城发生暴动那一日,他传了赵砚臣进宫,秘密的给苏府下了旨意,他就已经向老天爷认输了。

  他相信了赵砚臣天罚警示的说法。

  在接二连三的事情的影响下,他受不住了,这上天,太诡异了。

  若这件事是赵砚臣私底下告诉他,他一定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杀了他。

  但是没有,赵砚臣是在朝堂上说的,当着满朝文武。

  他能把赵砚臣关进刑部大牢,却不能杀了他。

  往苏府的秘密圣旨,没有瞒着朝中的大臣,大臣们都是知道的,对于赵砚臣是不可直视的敬重。

  这几日早朝,皇帝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赵砚臣。

  早朝上,也不见赵砚臣说话发表意见。

  但是众人都知道,私底下,每日下朝后,赵砚臣都会和皇帝一起回御书房,具体说了什么,无人得知。

  没有人去窥探皇帝的秘密,但同时也没有人敢小瞧赵砚臣一分。

  再看如今,皇帝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有意无意的去看赵砚臣的神色,众人对赵砚臣的看法,不免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不知不觉,竟有些恐惧的意味在里面。

  关于六月的这几场雨,还有天罚警示。大家面上不说,但是都心知肚明。

  有人大着胆子问赵砚臣一嘴,赵砚臣也没有掖着藏着,告诉大家:

  七月才会安全。

  如今对于赵砚臣的话,大家敬若神明,当即深信不疑。

  如今六月才过半,心中战战兢兢。

  金銮殿上,众位大臣禀报了各项事宜,正准备退朝之际,许怀义又站了出来。

  大家不约而同心里咯噔一下,这几日,只要是许怀义出来说事,那这件事都要提上日程。

  有些大臣在心里阿弥陀佛,希望不是自己管辖内出现的问题。

  一个个都竖起耳朵,听许怀义说什么。

  只见许怀义往前一步,开口道:

  “启禀陛下,微臣还有一事启奏。

  前几日京城大雨,洪水肆虐。

  微臣认为,大家还是要密切关注一下,避免京城出现瘟疫。”

  这两个字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呼出声。

  瘟疫两个字,大家谈之色变。

  特别是由许怀义说出来,霎时就觉得背后凉飕飕的。

  洪水和瘟疫很容易被人联想在一起,如果没有爆发最好,但是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像好几年前的边陲小镇,一场瘟疫,要了一座城的命。

  如今许怀义提出来,由不得大家不重视。

  许怀义继续道:

  “天子脚下更不能懈怠,如果没事最好,凡事就怕万一,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所以微臣提议,从今日起,这个月内,有发热风寒,腹泻疾病的病症,一定要严格关注。

  为了避免有漏网之鱼,微臣建议,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抗疹药物,都由朝廷报销。

  这样万一出现,朝廷也能第一时间控制源头……”

  皇帝听完,点头:“许爱卿说的极是,这件事就这么办。

  许爱卿辛苦些,这件事也劳你多操心。”

  许怀义拱手:“陛下言重,这是微臣该做的,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职责。”

  皇帝点点头,对许怀义的表现甚是赞许。

  下了朝,有大臣凑上来问,“许大人,不会真的有瘟疫吧?”

  许怀义摆摆手:“有没有本官也不知道,不过前段时间,西京湖已经越过了红线,护城河也已经漫上来,这种事情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众人纷纷点头:“是是是,许丞相考虑的极为周到。”

  许怀义下了朝,第一时间让太医院的人联系了京城各家药铺的掌柜。

  朝廷下令,而且对他们没有损失,自然配合。

  朝中的召令不到午时便颁发了下去,有专门的兵卫在前头解释。

  众人一看,凡是有风寒,腹泻,发热等症状,各大药铺一律免费诊治,所有的开销,由朝廷承担。

  百姓们听闻这是丞相为大家谋的福利,街头巷尾把许怀义夸了个遍,人人称道当朝丞相,为国为民,忧国忧民。

  一时,关于许怀义前几日为城外百姓的事迹,也被传扬出去。

  许怀义在京城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达到顶点。

  同时人人称赞皇帝圣明之君。而关于苏府收到退婚圣旨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有些说六月初一便下了,有些说六月初七下的,有些说六月初九下的……

  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关于此事,有一件约定俗成的说法,便是:天罚是不存在的事。

  这圣旨早就下了,这雨不过是普通的天灾,抵挡不住,也没办法。就像其他地方出现的天灾一样,只是刚好这一回是京城遇到了,和天灾并没有关系。

  这种话是皇帝让人传出去的,暗中有绾宁的推波助澜,皇帝的心思很明显,就是不让人往天罚方面想。

  若这件事被定义为天罚,那便是他的错,他和老百姓是对立关系,因为他的错误让老百姓承受了无妄之灾。

  若这件事只是普通的自然灾害,那他和老百姓是站在同一边的。

  孰轻孰重,孰优孰劣,皇帝看得明明白白。

  而绾宁也不想这件事跟自己有什么太大瓜葛,所以暗中让人传出消息,淡化天罚这件事情。

  只不过,当初到底用这件事做了筏,而后赵砚臣也没有得到惩罚,虽然官方盖章这事无中生有,但总有明白人能看出其中的不同。

  对于皇帝来说,天罚这件事,朝中大臣如何想都无所谓,主要是老百姓那里可以交代就行。

  有朝廷做背书,自然相信的居多。

  君恒和君策谁也不敢用这件事情生事。

  特别是君策,西京湖水位上涨,城外淹成汪洋,他都需要背锅。

  还好最后没有开护城河的闸,否则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最近这几日,更是每日都跟着工部视察京城的排水系统,绝对不想让这种事情再来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