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崽暴富后,战死的相公回来了 第163章 长远打算

  黄四娘看得心生欢喜,直夸她心思灵巧。

  这些造型明明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经过这位郭娘子的巧手设计,就变得又有生活气息又不会太俗气,带着十足的可爱和灵气,就说那个小粽子耳环,明明是最常见不过的东西,可郭娘子就会往上画上拟人化的眼睛和嘴巴,可可爱爱显得趣味十足。

  三张图纸,黄四娘自然是全部满意地收下,数出三百文钱递过去,还殷殷叮嘱:“郭娘子要是有新的头绪,可以多画些,画多少我要多少。”

  郭喜安笑着接过,嘴上答应,心里倒是没那么着急,要说这些珠宝首饰的设计图,说真的,他们想要多少她就可以画多少,倒不是说她是多么天才的设计师,再不济她也是来自于那个信息爆炸、各项工艺成熟的时代,像这种首饰设计图,随随便便就能画出一大堆,

  只是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事还是得慢慢的一步步来,要是她一开始就拿出一大堆,这玩意儿也就显得没那么值钱了不是。

  一百文的价格属实也是一笔很好又稳定的进项了,郭喜安准备以后一个月画出五张过来卖,循序渐进。

  从玲珑首饰铺子出来,郭喜安又带着几个孩子到了布衣店,选了三匹好料子回去给一家人做衣裳,又一人给买了一双新鞋,鞋子做起来太费时费力,成鞋虽然贵些,但是过节嘛,破费些能让孩子们高兴,也是值得的。

  买了布料鞋子,又转去米粮店,买上二十多斤糯米包粽子用,家里的白砂糖和红糖也快没有了,又各称上几斤。

  最后又到点心铺子买上几大包点心,一家人才欢欢喜喜地准备回家了。

  到了驿站门口,孙婆子婆媳倒是早就等在了那边,没有耽误,一行人很快回了村子。

  到村子孙婆子家下面的斜坡处,孙大娘婆媳俩就下了车,郭喜安赶着驴车继续往自家驶去。

  到家的时候,郭喜春正在家里给院子里头的那片小菜地浇水呢,栽种的小白菜已经可以吃了,豆苗也都爬满了豆架,结出不少的豆角,只是还有些小,得再长几日。

  “娘!”

  “大姨!”

  孩子们一回家,就争先恐后地朝她跑过去。

  “慢着些!”郭喜春放下水瓢迎上前。

  三丫举着自己的草编小兔子和木蜻蜓,“快看,小姨给买的,可好玩了。”

  其他几个也不甘示弱地显耀自己的宝贝,

  “还有糖人,小木马!”

  “小姨还买了好多布,说要给我们做新衣裳。”

  “对对对,还买了新鞋子,娘的也有。”

  ......

  郭喜春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不停分享着他们的喜悦,肉眼可见的高兴和兴奋,她不免也露出笑来,

  “好好好,知道了,买了这么多东西,那咱们快去帮忙把东西搬回家吧。”

  孩子们齐齐应答:“好!”

  把东西都搬回家,郭喜春才发现,这次买的东西可真是不少,忍不住又絮叨:“你这哪像个还欠着债的样子,这鞋子一双就得好几十文吧,这布也买了,回来自己做就是,花那冤枉钱!”

  “哎呀,过节嘛,过节就得有过节的样子。”郭喜安不甚在乎地回答,又冲着几个小的挤着眼道:“再说了,挣钱了就要花钱享受,是不是啊!”

  “是!”几个孩子嘻嘻笑着回答。

  见他们挤眉弄眼的不正经样子,郭喜春笑着摇了摇头,嗔怪了声:“你们哟...”也不说其他的话了。

  家里建房子的进度比预先想的还要快,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果然是有成效的,淳朴的村里汉子干活更加卖力,整座房子的初步构造已经出来了,照这个进度,下个月中旬不到就可以完工。

  郭喜安找到李老头,表达了还要往屋里铺地砖的需求。

  李老头惊了一下,“这铺地板上用的地砖可比盖房子用的砖块还贵呢,费那闲钱做什么?”

  村里的房子,家里都是实土地面,就没有哪家有铺地砖的,屋里还铺地砖,那是有钱人家才消费得起的奢侈物。

  可郭喜安是铁了心的要铺地砖,之前住的老房子家里就是实土的地面,无论怎么打扫,都还是感觉灰尘扑扑的,而且一到下雨多的季节,地面返潮厉害,湿湿的特别难受。

  不止是屋里全铺地砖,院子里她都打算铺一些,当然不是全铺,她还要留着小菜园子,以后院里还想种些花草,只从门口铺上青石板小道能到各个屋子处就行。

  和李老头说了心里的打算,李老头提醒她:“你说的这些,要是弄起来少不得又要花上二十多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郭喜安早就考虑过了,要是之前,她断不敢再做此打算,可现在,靠着冰粉她可是好好赚上了一笔,腰包又渐渐鼓了起来,现在又加了变蛋的赚钱法子,未来三个月的进项还是稳定又可观的,消费得起。

  见郭喜安心里有数,李老头也就不劝什么了。

  说到变蛋生意,虽然头一天售卖碰上地痞来闹事,但是售卖的情况还是乐观的,品尝过的人大多还是能接受这个味道。

  郭喜安决定大批量的开始制作,以后摆摊的时候就放在自己的摊位边,这皮蛋只要打开市场,零售方便,它本身也是一道做菜的食材,只要得到民众的喜欢,到时候再往酒楼饭馆推一推,只要能拉上几个供货的单子,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这皮蛋和凉粉、冰粉可不一样,是一道很日常的吃食,一年四季都可以卖。

  郭喜安仔细考虑过了,这生意她是要一直做的,从古往今,只靠地里刨食,特别是现在的这种小农家庭,大多只够温饱,积不了余财,要想赚大钱,还是得靠做生意。

  既然决定了做生意,就得考虑以后的长远发展了,做生意的口碑和名气都是很重要的,更需要日积月累,她之前的凉粉、冰粉生意都做得不错,也有了口碑,只是凉粉现在被人跟风,已经没有了那么大的独特性。

  冰粉目前还算是被自己垄断着,但这玩意儿比凉粉的季节性还强,天气一冷,进入秋季之后就不好卖了,要拿它来打口碑,还是差了一些。

  变蛋就刚刚好,虽然本小利薄,但它本身就具有宜保存、口味佳、吃起来又很方便、还可以长途运输等等多样的优点,只要普及开来,薄利多销,她家又是唯一的制作工厂,这里面的利润光是想想就让郭喜安忍不住激动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