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让你捡漏,你捡到了传国玉玺? 第十一章 不是付出就有回报

《让你捡漏,你捡到了传国玉玺?》第十一章 不是付出就有回报

作者:毒毒毒酒 字数:1784 书籍:让你捡漏,你捡到了传国玉玺?

  “为啥?”许倩有些奇怪,道:“你这么漂亮,你主动一点,我不信他能拒绝。”

  齐琳琳摇头道:“不一样的,你还记得上次来银行找我的刘子杰吧?他是姜成的舍友,两个人同寝室了四年,感情不错的,就凭这点,姜成也很难接受我的。”

  许倩明白了点,说着:“你之前说刘子杰从高中就开始追求你,一路追你到大学里面,那要是这种情况的话,你和别人在一起了都还好,要真和姜成在一起了,那确实比杀了刘子杰还难受,姜成肯定有顾虑。”

  “是啊,所以我真的是烦死刘子杰了,我从到到尾都在拒绝他,是他自己一厢情愿跟着我念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然后还都觉得是在为了我付出,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最后我要是不回应他,好像我还有错了似的。”齐琳琳相当无奈的说着。

  “哈哈,舔狗真的惨哦,人家好歹那么喜欢你,你说这话可有点绝情了哈。”

  齐琳琳没在意许倩的调侃,认真说着:“感情从来都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事情,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追了我七年,我都没喜欢上他,以后也是一样的。”

  “所以你就用大平层,好车的理由拒绝他?”

  “差不多吧,他家庭条件一般,真有能力自己奋斗出那些东西来,估计眼界也宽了,说不定就不喜欢我了。”齐琳琳挽了挽头发,随意说着。

  “那姜成呢?如果他和你在一起了,你愿意跟着他吃糠咽菜?”许倩眨了眨眼,好奇的问。

  齐琳琳笑道:“在一起了再说嘛,而且他很优秀啊,我相信他不会让我吃糠咽菜的。再说了,我不也有工资嘛,我和他一起奋斗也不错呀。”

  “哎呦,真没看出来啊,琳琳你还是个恋爱脑。”

  ……

  姜成并不知道齐琳琳和许倩说了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生出什么想法来。

  实际上,姜成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听不出齐琳琳话里的暗示,而且大学几年,他也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但姜成不可能给出任何回应,毕竟齐琳琳是什么人?什么身份?

  舍友喜欢的女神,自己女朋友的好闺蜜!

  姜成没有多想其他,在知道了楠楠的消息后,他心底生出了些急迫感,还是得加快自己赚钱的速度啊。

  一路小跑着到了高古楼,杨尧也刚吃过午饭,正在喝着茶。

  “小成来了,陈家姐妹老家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你别急。”杨尧开口说着。

  姜成应道:“杨老,我不是为这事儿来的。”

  “那你是?”杨尧有些疑惑。

  姜成坐了下来,抬手将那鱼形石磬放在了茶桌上,道:“杨老,我刚买的,瞧着有点意思,您帮我瞧瞧?”

  “哦?”杨尧稍微有点诧异,而后笑道:“你小子是这两天捡漏捡出甜头来了。”

  边说着,他也边伸手拿起了鱼形石磬,先道了句:“这看起来像是老物件,但品相很普通啊,估计是以前小孩弄着玩的东西,你……”

  杨尧正想和姜成谈谈捡漏这事儿不要太急躁,要看运气,看机遇的。

  结果这话还没说出口来,他就看到了鱼形石磬上的小篆。

  “嗯?!”瞬间,杨尧睁大了眼睛,脸色微变,起身拿了个放大镜,仔仔细细的鉴定了起来。

  姜成心下带着笑意,俊朗的脸上则露出期待之色,故意问着:“杨老,莫非真有点名堂?”

  杨尧则没有回应他的话,依旧瞧着手中的鱼形石磬。

  姜成便也没有再出言打扰他,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喝着。

  几分钟后,杨尧才面带惊诧的出声:“你小子,这是什么运气?这种物件,怎么可能出现在民间,你是怎么到手的?”

  姜成应道:“在地摊上。”

  “什么?!”杨尧震惊出声,然后感慨道:“看来你小子最近是走鸿运啊,似这类历史名人物件,一般来说都是被人收藏在家里的,极少有流落民间的。”

  稍等,他把玩了下手中的鱼形石磬,又补充道:“不过这只石磬品相确实普通,或许是被人忽略了才流落到民间的,要不是这上面的小篆刻痕磨损痕迹自然,绝不是后期仿制做旧的,我都不觉得它能是真品。”

  姜成问:“杨老,那这只鱼形石磬到底有什么名堂?您和我说说。”

  杨尧点点头,指着鱼形石磬上的‘金粟道人’印章款,道:“金粟道人,本名蒯光典,晚清学者、教育家、政治思想家、革新派、清流派的重要人物。”

  “虽说不是什么知名度特别高的历史名人,但也是注定要了青史留名的人,咱们华夏五千历史,可谓是浩若烟海,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记录的人,就算比不过那些名声极大的人中龙凤,但也绝对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这在咱们古董行,但凡能和历史名人扯上关系,再普通的物品都能具备一定的价值。”

  稍顿,杨尧想了想,又道:“我记得没错的话,这蒯光典官至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候补四品京堂、学部丞参上行走、京师督学局局长,这官位对比现在,也同样是了不得的大官了。”

  姜成听得认真,同时感叹着杨尧的知识积累,更知道了想要具备一定的鉴定眼力,是不仅要了解古董本身的,更要了解历史,知道历史。

  因为古董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变化,历史上小小的一点变动,都会造成当时的物件发生风格或者形制上的变化,所以了解历史,知道历史,才能够更好的鉴定古董。

  “那价值呢杨老,这只鱼形石磬的价值怎么样?”姜成还是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杨尧思索了片刻,才应道:“这只鱼形石磬应该是蒯光典亲手制作的,他不是专业工匠,所以制作出来后品相很普通,但这反倒成了好事儿,历史名人亲手制作,还有其名号印章款的物件,价值不低的。”

  “多的不说了,十来万肯定还是值的,不过前提是你能找到买家,这类物件不算热门,找不到买家出手变现的话,说价值都是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