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 第521章:收起这个心思(两章合一)

《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第521章:收起这个心思(两章合一)

作者:树洞里的秘密 字数:3782 书籍:村里的福运娇她生财有道

  范晋的声音掷地有声,强硬得不容置疑。

  秋桐面色惨白,不敢相信。

  公子……公子竟然这般狠心,他…难道一点喜欢她的心思都没有吗?

  不纳妾…不要通房…

  这天下,哪有这般男子?只要有钱有能力,谁不纳妾呢?

  他们兄妹之前的主家,那老爷就足足纳了八个小妾,人快都花甲了,还没停了纳妾呢。

  她实在想不明白,她这么漂亮,公子怎么就不能收她为通房呢?

  只是收通房而已,公子照样可以娶石榴姑娘进门,她又不会和石榴姑娘争—

  秋桐把嘴皮都咬破了,可也只能点头,“婢子知道了,婢子不敢再有不该有的心思了。”

  从公子的语气里,她听得出来,公子是真能发卖了她的,被人牙子给买去,和哥哥分开不说,谁知道那人牙子会把她卖到什么地方去,她这个年纪,又好颜色,简直不敢想,哪有留在这里好?太太宽和,再难得的了。

  秋桐深深的埋下了头去,不敢再多言。

  秋桐不知羞的跟晋儿说着那些话,吕氏的心都提了起来,可好在晋儿有分寸,吕氏也不由松了口气。

  她就知道,她养大的孩子是个好的。

  什么纳妾不纳妾,通房不通房的,她可不希望儿子搞这一套,弄得家里乌烟瘴气的。

  石榴那么好的姑娘,她可不想儿子伤了她的心。

  “秋桐,你去厨房帮朱嫂子吧。”

  打发走了秋桐,吕氏招手让范晋坐下,语重心长的道:“晋儿,这纳妾收通房可是乱家之祸,你看你小叔就知道了,今儿说到这话上了,娘就替你爹做主,定一条家规,咱们家,决计不可纳妾收通房,你可记下了?”

  范晋忙点头,“娘你放心吧,我记下了,也不会的,我可不会学小叔。”

  那中了举人谋了县丞的官做之后又走了好运接替了县令一职的小叔,自任县丞之后,下边就有人给他送了美人。

  这男人啊,一得意就飘了。

  这才几年?陆陆续续的,就纳了三房妾了,成天争宠争的跟斗鸡眼似的,闹得不行,还先后得了两个庶子,倒可怜了小婶和他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替他伺候父母,相夫教子的—

  去年小叔的儿子代小叔回来祭祖,说起这些,也是替自己的娘鸣不平,不过,也管不了自己的爹就是了。

  他可不学这小叔,美人环绕,他可吃不消!

  他只有一颗心,很小,只装得下一个人,还是别祸害别人,也别累着自己了。

  秋桐出了正堂就捂着嘴往后院跑,她得去哭会儿,冷静一下。

  一直愣在院子里的八方这才回过神,拔腿就追过去。

  到了后院,无人的地方,八方瞪着秋桐,“你什么时候起了这种心思的?”

  他也是没想到,妹妹竟然敢有这种心思。

  秋桐眼泪唰唰流,“公子那般好,模样俊秀不说,又有学问,我怎么就不能喜欢他了?我倒也不想有这种心思,我也想正正经经做个正头娘子,可公子又不能娶我,我除了当他的妾,还能怎么办?”

  可公子一点这样的心思都没有,她今儿真是丢死人了,现下是又羞又愤,恨不得死了算了,都没法见人了,可她又怕死,她还年轻呢,这就死了去多可惜?上次太太还答应她上元节要带着她一起去城里看灯会的——

  她还攒了好多的月银就想着进城去买好看的花戴呢,真要死,她可舍不得。

  可真是太丢脸了,呜呜呜—

  八方可不知道妹妹心里的七上八下,只听到妹妹这话也是头疼,重重唉了一声,到底是自己的妹妹,且就这么一个妹妹了,他忙道:“你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吧!你不知道,公子满心眼里都只有石榴姑娘,就是勉强纳了你做妾,你也不会幸福的,更别说,公子压根不会纳妾!

  你听哥哥的,赶紧收了这心思,好好伺候太太,等少奶奶进了门,我在少奶奶跟前替你说说好话,给你配一门好亲事,少奶奶身边的人,好的可不少,你随便嫁给哪个都能过得好,正儿八经做个正头娘子多好?这给人做妾,哪是那么好的?从前在那赵家,你也是打小看着的,那几个姨奶奶,哪个日子好过?何必呢?”

  “你就听哥的,哥哥还会害你不成?公子是好,你没见过多的人,会喜欢他也是正常,不过,往后就收了这心思,只能当他是主子,不该想的千万别想,想多了只会害了你自个,听到没?”

  秋桐捂着嘴哭,“听到了。”

  她刚也看明白了,公子是真的不会纳妾,她哪敢再有这心思?还真想被卖了不成?

  “可是,我今儿得罪了少奶奶——少奶奶进了门,不找我茬子就不错了,会帮我配门好婚事嘛?”

  说起这个,八方也是恨铁不成钢,“你说你也是,脑子开瓢了还是怎么的,怎么敢给石榴姑娘使绊子的?你以为石榴姑娘是寻常姑娘,看不出来你这点小手段呢?

  行了,你把不该有的心思都收起来,踏踏实实的,赶明儿我先替你给石榴姑娘赔罪,到时候你自己见了石榴姑娘也好好赔礼道个歉,石榴姑娘待下边人宽厚得很,只要你诚心诚意,她会原谅你的。”

  秋桐忙即点头,擦干了眼泪,“好了,我知道了,我先回厨房帮忙去了。”

  八方在后头挥手,“勤快点儿,听到没?”

  —

  走远了些,路上也没旁的人,岁绿就忍不住道:“姑娘,那秋桐有问题,那汤盅并不烫,还比不得那碗红糖圆子呢,哪有就手滑了没端稳的?”

  都是做丫鬟的,会不会手滑,她可清楚得很。

  石榴眨眨眼,道:“她是不是真的手滑我不知道,但我其实是能接得住的。”

  “那怎么”还是洒了?

  岁绿不解。

  石榴轻轻笑了笑,“我觉着那秋桐看我的眼神不对劲,生怕发生上次那秀苗一样的事,可伯母特意熬的燕窝汤我又不好不喝”

  所以,她就干脆顺势而为了,洒了,就不用喝了。

  岁绿一愣,反应过来,也是捂嘴笑,“姑娘还膈应着上次那秀苗往红糖水里吐口水的事呢?”    石榴唔了声,可不嘛,谁知道这秋桐会不会做这等膈应人的事,她看她眼神不对劲,她有感觉,这心里多少就提防着点了。

  显然,她没提防错,那碗燕窝汤有没有问题她说不定,但秋桐是肯定有问题的,不然,那裙子是怎么坏了的?

  吕氏特意给她做的衣裳,还能自己剪了?而朱婶子看着就是个老实的人,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剩下的,就只有秋桐了。

  岁绿叶想到了这裙子被剪坏了的事,“真是奇怪,若真是秋桐,她为何这么做呢?”

  自家姑娘可是范家未过门的少奶奶,一旦过了门,将来掌了家,那秋桐也是要得姑娘管着的,她怎么敢得罪姑娘呢?

  石榴想到了刚刚秋桐对范晋那殷勤的样子,和那盈盈如水的目光,微微扯了扯嘴角。

  或许这就是原因?

  不过这秋桐也是嫉妒错了人,不知道她跟范晋只是假成亲而已。

  若是范晋真想纳了她或怎么的,她也没有二话的。

  石榴这般想着,可却忍不住捂住了心口——这是实话没错,可她这心里这么一想着,怎么就这么不得劲呢?

  石榴用力甩了甩头,摁下了这情绪,不让自己多想。

  目光一抬,正好看见了前方快驿站的动静,遂抬步走过去。

  “三婶子,你这是要去哪?”

  于氏闻声转头见到石榴,也是忙道:“是石榴啊,这不,荣松跟我说今儿有一支车队正好经过要往乡宁县去的,我就赶忙收拾了东西,好跟他们一道去,不然,我这又不认识去乡宁县的路的,还真不敢一个人出门。”

  “三婶子要去乡宁县找杨堂哥吗?”

  于氏点头,“是啊,前几日荣杨捎信回来,说虽然石榴你给了信让他们过年只管关了门回来过年便是,但荣杨媳妇不是怀上了吗?这又是头胎,月份又大了,怕路上颠簸有个啥不好,就干脆不回来了,我就想着反正家里有你枸堂嫂他们操持着的,我就往乡宁县去跟他们一起过年,顺便也照顾照顾他媳妇,算算日子,正月底差不多就要生了,我等她生了伺候完月子再回来!”

  于氏正是大伯公家李继孝的媳妇,也就是石榴派去了乡宁县开童玩斋的李荣杨的娘。

  于氏原先也在作坊做工,后来大儿媳生了孩子坐完月子,就换了大儿媳去了,她则留在家里操持里里外外的。

  这不在作坊做工,要出门去个哪里,也是方便。

  石榴听着原来是这样,也点了头,“虽离得不远,但也要两日的路程,堂嫂也是快八个月的月份了,确实要小心着些,三婶子你要去乡宁县,正好,把我给没出生的侄儿侄女准备的东西带去,还有我给杨堂哥他们准备的年礼——”

  说着,石榴立马让岁绿回去张罗。

  于氏听着嘴里直道石榴太客气了云云的,又怕车队马上要走了赶不及。

  石榴便抬脚往快驿站去,这行车队正在快驿站歇脚吃碗热汤面。

  带队的小队长好巧不巧就是杨武。

  石榴一眼就认出了他,比起半年前,杨武更黑了也更壮了。

  杨武却是不知道石榴认识他的,见石榴进来了,连忙起身来见礼,“第七小队队长杨武,见过东家!”

  其他几个队员也忙跟石榴见礼,嘴里喊着东家,眼中闪着激动的光。

  他们都是这周遭十里八村的人,招工时都见过石榴,自然认得,打心眼里也是对石榴感激又信服的。

  因着石榴,因着这快驿站,他们每个月都能往家拿三两银子的工钱呢,虽然风吹日晒的奔波不停,但有银子挣,就不觉得辛苦了,反而还觉得干劲满满呢!

  石榴颔首,冲他们笑得也温和,“这趟是往乡宁县去?”

  杨武忙回道:“在榕江县快驿站接的单,往大成府送一批毛皮,要经过乡宁县。”

  “如此,怕是过年也在路上了,大家辛苦了。”说着,石榴忙让李荣松再给他们捞些羊肉来。

  这天气一日冷过一日,石榴就交待了各负责接驳的分驿站,大锅炖着羊肉,羊肉汤过水面条,热乎,再配上羊肉,吃了暖身。

  那羊肉在炉子上一直煨着的,煨得暖乎乎的,入口即化,伙计很快捞了满满的一大碗上来。

  杨武几人忙即谢过了,又直跟石榴表示不辛苦,就是过年也在外头奔波也没啥,有补贴呢!发的年礼也丰厚,他们已经捎回家了!保管家里人今年过的好年,他们也就满足了!

  石榴笑着让他们慢慢吃,吃饱了吃暖和了再赶路不迟,又喊过杨武来,让他一路上多照应于氏。

  杨武知道这是东家的婶子,自是连连点头,保证一定给人安安全全的送到乡宁县童玩斋。

  不多时,岁绿也将东西拿来了。

  石榴一直目送了车队一行走远,这才回村去。

  进了家门,少不得被宋氏问起发生了什么事,“咋好好的在人家家里做客把汤洒了一身?听说范晋今儿也回来了?”

  闺女跟范晋虽定了亲,但这还没成亲呢,哪有就上未来婆家去走动吃饭的了,不过因着作坊的事,这规矩也不好讲究了,但哪想今儿发生了这样的事?

  宋氏唯恐闺女在范家那边失了礼什么的,引得未来婆婆不喜,毕竟,将来闺女是要在她婆婆手底下过日子的,跟婆婆关系不好的话,那日子就不好过了。

  她虽然碰着了个好婆婆,从没受过气的,但这婆婆磋磨儿媳妇的事,她可没少见,知道着呢。

  石榴不想多说那秋桐的事,只道:“就是手滑了,不小心把汤洒了,没事的,娘你担心什么呢?”

  宋氏叹气,“娘就是怕你失了礼数,范晋和他娘没说啥吧?”

  见她担心这个,石榴也是笑起来,“娘,您自己的闺女您自己不知道?有谁会不喜欢我呢?伯母喜欢我着呢,还亲手给我做衣裳呢,只是还没做好,等做好了就给我了。”

  一旁的老袁氏就看着宋氏道:“我就说你是瞎担心,春妮不都说了吗?范晋他娘喜欢咱石榴得很,每天就盼着石榴能多去那边作坊转转呢,每次更是连连留饭的,石榴要是答应留下吃饭,她都恨不得亲自去厨房做的——继祖媳妇也说了,她这族弟妹是个好性子的,你就放心吧,石榴将来嫁过去,不会受气的。”

  宋氏笑起来,“哎,我这就是操心多了点,娘说得对,咱家石榴这么好的姑娘,谁会不喜欢呢?”

  当娘的,总是操心多了些。

  不过好人有好报,老天见她好好待别人家的闺女,也会让别人家好好待她的闺女的。

  她就这么两个闺女,大闺女碰着了好公婆好丈夫,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小闺女一准也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