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炮灰男配的人生 252 伙计 二十三

《炮灰男配的人生》252 伙计 二十三

作者:倾碧悠然 字数:1737 书籍:炮灰男配的人生

  三月之后,他已功力远非昔比,脱胎换骨,比之以前真似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日叶砚霜打坐醒来,一眼见老人面如死灰,满身战抖,不由大惊道:“师祖,您老人家……可感到不舒服……么?”

  太虚老人目垂视地道:“好孩子……师祖不行了……年岁太大了。”

  叶砚霜闻言大惊,一扑已至老人面前,泪流满面道:“师祖,你老人家不会……可需要什么药不?弟子这就出去买去!”

  太虚老人此时面虽惨白,但却带着一丝微笑,慢慢道:“孩子,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到了!你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别哭,我最讨厌男孩子流泪……”

  叶砚霜闻言擦了一下流在腮旁的热泪道:“那么……师祖,弟子可又能帮您什么呢?”

  老人抖着声音道:“好孩子,我只要……你把我……抬到散人的法体之旁,就……够了,不要移动我的位置……”

  叶砚霜忙遵言把太虚老人小心抱起,觉得他身子又冷又抖,知道此时老人中气已散,至多两个时辰内就要圆寂,不由一阵难过,又怕老人知道更增痛苦,强忍着热泪,走近儒海散人之旁,放下蒲团,再把老人轻轻放在蒲团上。

  太虚老人在蒲团之上叠膝坐定,双目垂帘道:“我……室外坐石处下为一石室,内中一部《摘星拳谱》和我一枝象牙笛,还……有一顶蛛丝室石便帽……这帽子是我年轻时戴的,垂有二凤翎……这三样东西一并赠你,你要好好保存!”

  叶砚霜肯首答应,就见太虚老人说完话,脸色愈发青得难看,突然喉中“咯”的响了一声,接着项门后裂开一缝,也没流血,再叫几声师祖,却不闻他答话,用手一试,果然鼻息全无,这才知道太虚老人已坐化了。

  一时再也忍不住,伏在老人膝下哭了半天。四个月来,老人对己,简直胜似亲生骨肉,这一永别,哪能不痛不欲生,见眼泪已湿了太虚长衣下摆,才惊觉站起,暗想老人既最恨人哭了,自己这样,他的阴灵有知,定会不快,不如还是出洞算了。

  想到这,无意间看到那儒海散人法体,脑后亦有一长约三寸的裂缝,和太虚老人一样,知道老人定已身登极乐去了,不由又代老人高兴了一阵。

  想到这跪下。朝二法体行了大礼,起身离室。正要出门。突想到,此行自己出山,即要浪迹四方,这本《会元行功宝录》,自己既已练得滚瓜烂熟,不如仍把它留在此室,留待赠予后来有缘。

  他想到此,由羹中把那宝录取出,见首页竹简上尚空着大半白处,不由一时灵机一动,伸出一指,暗运玄功“腐铁指”,在竹页上写了一行字,为:“《会元宝录》,藏蓄含精,宝之宝之,天赐有德。”下款落名自称为:“乾隆十六年儒海四世传人,叶砚霜留赠有缘。”自己看指力疾劲,比之儒海早年在上运指字迹,并不怎么太逊色,这才将书平放二老法体之中,又转身出门。一按右上机钮,那石封了起来,在外伏布了不少蔓藤大石,自己猛一看也真不知这石壁尚有门户可通。

  他怀着一颗落魄的心,走近那老人往昔打坐石墩处,见那大鹰,正剔翎刷羽,顾影自怜,见自己到,飞扑过来,一阵欢鸣。叶砚霜一面伸手,摸着它身上黑亮的毛,一面道。

  “墨羽,你可知师祖已坐化了么?”那鹰偏着头一怔,似尚不很懂。叶砚霜又道:“师祖已圆寂了,以后永远也不会见我们了。”那鹰忽然悲鸣了数声,双目中流出不少泪水,四面引颈,想是要找那老人法体模样。

  叶砚霜知道它想见老人遗体,因已处置妥当,不便再为它启门,就道:“墨羽,师祖已坐化了,法体已归位,你看不见了。今后你如跟我可随我去,要不你就留在此,我过几年再来看你……”

  却不知那鹰不待叶砚霜说完,已连声短鸣,好似尚有别意,正在奇怪,那鹰已走近自己,先流着泪向自己点了几下头,好似告别似的,不由大奇道:“墨羽……你这是怎么了?”不想那鹰已展翅起空,叶砚霜见其平日飞行,总不出这谷口,今日竟愈飞愈高,愈飞愈远,一会儿竟失去了它的踪影。

  叶砚霜叹息了一会,才想起老人临终之言,不由走至那石墩前,运神力把那石墩一挪,已启开一大可过人的地洞,低头向内一看,果有数石阶婉蜒而下,不由顺石阶之级走下。

  不一会,已来到一石室,这石室仅有一间,全系大理石镶制,明净异常,室内有一石榻,上面尚覆有被褥,都是上好湘缎,不由暗奇。

  突然悟出,这定是太虚老人早年年轻时所居,那时尚无志习道,故在此辟室而居,见家中桌明几净,笔砚琴筝无所不备。

  在石榻前果有一古木衣架,架顶挂着一顶黑光闪闪的缎帽,不由想到老人所赠的蛛丝小帽,是否指此?想到这,走前将帽取下,人手才觉柔软中别带一股弹力,果不是丝缎质料,黑光闪烁,一时也看不出是何物制成,这帽共分八瓣,每瓣连处均为红色,帽后尚垂着两根凤翎,长可垂胸,帽前镶有一绿光闪闪的翡翠,真可谓是一顶价值连城、极为豪华的帽子。

  自己把它带在头上,大小正好,那两根凤翎不由自主已垂下两肩,愈显得气宇挺秀,英俊潇洒。

  再看那墙上,尚挂着老人常吹的那根白管短笛,不由取过,见上面竟钻有十四孔之多,每孔下都有薄膜封口,一吹气自开,收气又合,顶头处尚有一孔,可当笛吹,又可当萧,是一根上好象牙雕制,试着一吹竟是非常悦耳。叶砚霜早年随卜青铃时,就爱吹萧笛之类乐器,拿到这根象牙笛,真是爱不释手。

  又在石几上找到了那本《摘星拳谱》,收入囊中。见室中除去些日用物外,可说别无长物,这才离室而去,又把石墩封好,看看天,已是黄昏时候,这小谷中,总共不过百丈见方,却孕育了自己四个月的时光!

  他在这片悬谷台上,走了又走,每一石,每一花,每一树都似和他有极深的感情。

  看看天边那一抹朱霞又起,此时谷底又透出轰轰声,须臾众鸟都又飞上,栖了满树,白黑不一,煞是奇观。叶砚霜对着它们点点头道:“再见了,我的朋友!”忽然他脸上一阵凄凉,又道:“我……到哪去呢?”

  他含着一泡眼泪,对着那群鸟频频挥手,一反身朝来路走去,又由那曲折转回的石缝中钻出。这次可不像来时那么觉得黑了,这石弄中一目望去,清清楚楚,连地下的小石块也清清楚楚,这是四月来日食黑精,加上吐纳之术,已把自己眼睛炼成标准夜眼,黑暗中视物如同白昼,心中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出得这石缝中,展开身形,快似飘风,一刹那已至谷顶。正欲下山,忽然想到还有那匹小驴呢!不由大惊,这四个月来,不知它是否尚在此山上。

  不由捏口吹了一声长哨,不见回音,又找了一阵,仍不见它影子,不由一阵难过,心想这小驴一定是翻落谷底去了。

  正在伤心的当儿,忽听一声驴叫,接着,远处快似脱弦之箭似的跑来一头小黑驴,正是那小黑子,不由狂喜,不待那驴来至,一腾身像一朵云似的已落在背上,喜得抱着那驴脖子又拍又亲。这小驴见主人来了,直喜得踢足扫尾,连声长鸣。

  叶砚霜见这小驴样子,较以前并无少变,想是因这山上满生野草,只不过让它过了四个月的野生活罢了!再看那驴身鞍子已破烂不堪,只剩下两根皮带子尚系在身上,不由笑着拍拍小黑子肚子道:“小黑子,可真难为你了!鞍子没有了,没关系,我们去买一副最好的!”

  言罢跨上驴背,这一人一骑顺着山道,不久已来至山下,虽只是离开了热闹市街才四个多月,如今看起来,却像好几年没来了,看哪里都是挺新鲜的。

  这路上人都驻足看他;心中透着猜疑,心想这哥儿长得可真俊,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就像两道光,简直就不敢相信,人会有那亮的眼睛又只见他抬然自得地骑着那匹没鞍子的小驴,微风正飘着那搭在他两肩上的长翎,渐渐在这夜色里只看见他的背影……

  他还拿着一枝白色短笛,在口中吹着,声音凄婉动人,惹得这条街上前后行人都停步看着他,他仍是那么怡然自得,骑着小驴,一任它自己走。渐渐又来到了黄家集,天已大黑,虽然他不累,可是他却怕累了那小黑子,想到这就下了小驴,进了店铺,对小二道:“我这驴儿几天没好好休息了,你可得好好照顾它,草料里加黄酒鸡蛋!”

  小二笑答道:“是,是!”还不住打量这年轻人,心想这人这顶小帽在哪买的?可真漂亮!

  叶砚霜进店后找了间上房,一看囊中尚有十几锭金子,这才想起还是李雁红从前留下的,自己现在正需用用。一会儿,小二端来了食物,热气腾腾摆了三菜一汤,叶砚霜数月净食那黑精黄精,见了这上好酒菜,不禁大嚼起来。饭后在外面转了一圈,一个人形单影只,好不寂寞,坐在床上,掬出那小绸包,取出那两缕秀发,一时触景生情,暗叫了声:“守容!雁红!你们如今都好?你们都上哪去了……”不由长叹了声,闭上眼,一时沉默在这悲伤空虚的情绪中。

  第二天一亮,这条街上又见他影子,仍旧是毫无方向地,一任这小驴行走,一边走一边吹着那小笛,时而抖缰飞驰,时而策绳徐行,至午已到了一处地面。才一入街,就见路东搭着一高有两丈的大木台子,气势宏伟,那台子像是新搭未久,漆粉得崭新,台下围圈列了几百张长凳,暗异这是做什么的。

  不由勒住小驴,向那高台看去,正在出神的当儿,就听身后一人笑道:“小伙子,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