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逃荒捡到锦鲤小福宝,全家都旺了 第八十四章 裴家送礼

  自南宗五祖白玉蟾在武夷山重建止止庵之后,便一直有人传说道教第十六洞天,暨武夷山洞“真升化玄天”的入口,就隐藏在止止庵附近。

  围绕着这座道观,前前后后发生过很多的轶事,其中就包括朱熹和白玉蟾的“偶中尔”。

  那个时候,朱熹与白玉蟾,同在大王峰的两边分别开馆授学,分别教授儒和道,由于某两家学馆很近,两边的学生经常在一起交流。

  朱熹一开始对神神秘秘的白玉蟾不太感冒,身为理学大家的他认为穷究天人之理,概览海内之声,和神神秘秘的道士不可同流。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北宋赵佶溺信道士,相信所谓的“祥瑞”起,儒门就对道士缺乏好感。

  先是神宵教主林灵素携赵佶入梦上天,赵佶自此相信自己乃天人投生,自有庇佑,大兴土木到处修建道观,这种大规模的土建工程,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后有王姓道士决断他应为“太上皇”,靖康之乱中更是有一个叫郭京的道士,他自称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就让他把守城门,最终没有召开六丁六甲神人,反而开门放入了金兵。

  赵佶搜集天下金石,据说是为了找到金鼎碑石上诏临仙人的方法,《宋史·徽宗本纪》也语焉不详地记载着:“政和七年十二月戊辰,诏天神降于坤宁殿,刻石以纪之。”

  随后政和八年、宣和元年也屡屡刻石,碑谓“比之中春,灵异尤甚”,号称徽宗所见天神不止一次,至于诸灵异现象的描述越发荒诞无稽。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一些野史中记载着,徽宗被俘的时候,他还身穿道袍,行尸走肉般狂蹈于坤宁殿,盼着有什么祥瑞发生,等待着天上的神仙救他。

  而同样重视内丹术、兼传神霄雷法,被视为继承林灵素道统的白玉蟾,必然不被朱熹待见。

  时间一长,朱熹的弟子发现,白玉蟾的弟子们时时充满了自信,特别是对世间规律的掌握,理解都比较深刻,尤其是谈到白玉蟾时,他的弟子们更是崇拜得不得了,对朱熹的弟子讲述了一些发生在他们学馆内,以及他自身体验到的一些奇迹。

  对此朱熹的弟子完全不懂了,于是回去请教朱熹,白玉蟾为什么很多事都分析得那样准确,如何能料事如神。

  朱熹想了想,淡然的回了一句:“偶中尔。”意思就是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不过是姓白的偶然猜中了,别把他当回事。

  后来,朱熹的弟子经常对白玉蟾身上不解的问题去求教朱熹,朱熹听得烦了,每每都以“偶中尔”为借口搪塞过去。这话传到白玉蟾耳中,白玉蟾只是微笑不语。

  来年春天,两边学馆都同时出来九曲溪旁踏青,于山路上不期而遇,行至中途,白玉蟾与他的弟子突然放缓了脚步,还朝着更为崎岖的山路走去。

  而朱熹却带着他的弟子大步流星的继续向前,谁料没过多久,天色突变,一阵瓢泼大雨当头淋下,朱熹和他的弟子们当场淋了个落汤鸡,好不容易找到一处大树下避雨,也是全身湿透。

  恰这时,他见白玉蟾和他的弟子们从另一条山梁缓步而来,同更奇怪的是,明明身在雨中,白玉蟾全身上下却滴雨未沾。

  朱熹见状,上前不解的问他,同在雨中,你怎么一点儿也没淋湿呢?

  白玉蟾笑了笑,答道:“偶中尔。”意思就是正如你所说一样,我不过是偶然碰上了好运气。朱熹听后,当时满脸尴尬。

  江闻提到到这个典故,绝对没有欺负袁紫衣没有见识的意识——好吧,或许有那么一星半点,但是只要为了说明一件事。

  当这么多看似巧合的事情频频发生之后,就绝对不会是偶然,千万不要闭上眼当作无知,否则像白玉蟾这样的人,就会给你来个“一遇风云便化龙”了。

  按元化子所说,也就是在这场偶遇之后,朱熹和白玉蟾便化敌为友,还向他讨教起了周易预测、求仙问道之事。

  …………

  从更远处看去,整片树林就是一堆单调的,搅成一团的黑色线条。

  枝干和叶子纠缠不清,被无情地撕扯成一根根漆黑的线条。杂乱的线条,像乱麻搅在一起。

  树与树之间、草与草之间,隔着暗魅,那便是它们在月光下河畔的阴影。

  江闻和袁紫衣来到了岸边,严咏春欣喜地站起身发现自家妹妹已经恢复行动。

  “紫衣,你竟然醒过来了!”

  袁紫衣面色苍白却依然闪过一丝绯红,“多亏了江掌门……姐姐,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来?”

  严咏春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总不能说自己是怕她做坏事,特意前来制止的吧。

  江闻看出严咏春的窘迫,连忙出来打圆场。

  “严姑娘当然是看你连夜不归,来找你回去的。”

  说完,江闻抬头看了看时辰,对两人建议道:“如今外敌环伺,二位不如随我一同上大王峰顶,等到天亮再走。”

  严咏春感激地一抱拳:“多谢江掌门,那我们就到贵派叨扰一时,等到风浪过去即刻离开。”

  袁紫衣眼珠子转了转,狐疑地问江闻:“等一下江掌门,你不是说过天黑之后不得上山吗?”

  江闻成竹在胸地回答道:“此一时彼一时,我看时辰已经过了子时三刻,白莲教又兴师动众地包围了这里,此刻上山一定没有问题了。对方懂得以魙治鬼,倒想看看他们治不治得更邪门的东西……”

  袁紫衣看出了江闻另有打算,苦于她自己伤势严重无法行动,否则一定会跟着去凑热闹。

  但她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了办法。

  “江掌门,你的恩德我铭感五内,可惜没办法帮你一臂之力。幸好我家严姐姐在这里,如果需要帮忙可不要羞于开口。”

  严咏春一听,有些古怪地看了袁紫衣一眼,这个妹妹明明不喜欢江闻,回去的路上说了一路他的坏话,怎么这时候如此贴心了。

  但是鉴于有恩必报,严咏春也立刻答应了下来:“江掌门,如果有用得上小女子的地方,还请吩咐!”

  换做平时有两个姿容过人的侠女这么和自己说话,江闻肯定以为对方对自己有所图。

  但是现在他没空多想,先把昏迷的凝蝶交到严咏春怀里,又把沉迷砍树的洪文定手里夺走柴刀,交到了袁紫衣手中。

  “袁姑娘,这把柴刀你拿好……不对你还是还给我吧,我看着别扭,总感觉下一秒就要黑化了一样。”

  江闻郑重地说道,“二位姑娘,我这两个不成气候的徒弟就交给你们了,待会儿上山的岔路上,我们会兵分两路,你们就先回到通天岩上——今天看我没回去,老叶应该还看守在山上,可以放心无虞。”

  “那你呢?”

  袁紫衣又问道,严咏春更加侧目而视了。

  此时山林中寒风吹过,空寂的地面吸走了心中的最后一丝温暖,只有点点星光穿过层层树叶,为地面洒下了斑驳树影,安静地置身于丝绸般柔顺的黑夜里。

  “我?我当然是招待一下,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