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惊,疯批大佬在惊悚游戏里装柔弱 第124章 玩偶工厂(4)

  春去夏至, 天气逐渐炎热。待过了夏收,试种几年的小麦平均亩产终于上了八百。这意味着,今年左玉可以将小麦往外推广了。

  红薯、玉米、土豆的产量虽高, 但长期作为主粮是不合适的。现在系统给的小麦隔绝了小麦每年1-4%异交率, 这也意味着这种麦种可以作为常规麦种流传下去了。

  她根据《军地两用人才之友》里给出的脱谷机蓝图, 自己设计出了一款可以人力以及畜力为动力的脱壳机。

  小麦怕湿,收割下来还得进行晾晒。农人得趁着天气好时才能收割小麦。收割下来后就得晾晒, 然后连夜进行脱壳。

  农忙时的农民真的非常辛苦,根本没什么休息时间。就是这样辛苦的工作, 农民都很难吃上一碗精白面粉做的面条。

  左玉跟庄子里的农户一起干过活,就几天时间直接黑了几个度, 她那时起就真正明白了生产力的意义。

  不改变工具, 提高生产力那谈国穷民富就是一句空话。生产力到了,社会也会随之改变。

  现在左玉做的这脱壳机能让农人稍微轻松些,待小麦推广出去,带来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面粉的“奢侈效应”会降低。能逐渐成为北方地区的主粮。

  当然,这个事还是要交给朝廷去做。仅凭她一人之力是无法推广这些东西的。

  小麦种植记录她都保存了,现在只要整理好递交上去就行。

  好心情一直持续了很久, 直到大昭第二家报社开张,这种好心情被破坏殆尽。

  经过几年的考虑, 天子终于决定将报社的经营权下放到整个社会。

  天子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 报纸这东西不能只掌握在天家手里。如果只掌握在朝廷手里,时间久了,又会形成言路闭塞的情形。

  因此报社的经营还是要面向整个大昭的。只要按照左玉提出的构想,对其进行严厉的管控, 那报社放开民间经营的好处只会多过坏处。

  这本来是好事。但左玉没想到, 这家名为“求新报社”的新报社会在头刊头条上就登出不利于妇女权益的事来。

  自左玉那年坐了一次笼车, 京城女子扔幕篱支持被引为美谈后,大昭女子的幕篱变得越来越短,发展到了今年,有人干脆就不戴了。

  左玉为表示对这些女同胞的支持,也开始不戴幕篱,不戴流珠凤冠。她这举动虽没大肆宣传,但明显给了女同胞们力量,越来越多的女子开始不戴幕篱。

  先还只是在平民阶层,如今贵族阶层的千金们也开始不戴了。这举动,就戳到一些迂腐老学究的心了。

  他们跳脚大骂,多次向《泙京日报》投稿抨击这种现象。不过,很可惜的是,现在主管泙京日报的幕后人其实是皇后。皇后本来就对幕篱厌恶极了。她查了许多史料,发现前朝早期也不戴幕篱,这事完全是王朝末日时,一些无聊士人想出来的事。因此,大量的投稿她就放了一两篇言辞稍温和的上报,其目的也不是赞同他们,而是希望看看舆论风向。

  这两篇投稿出来后,就立刻遭到了许多女...

  子反击。反正投稿用的是笔名,也没人知道自己是谁。如果可以,谁愿意戴着幕篱出去?你们能写稿骂,我们也能写稿反击……

  因此这事其实闹了有一年多了。以贵家女子带头,联动底层百姓发起的“反幕篱”行动已是愈演愈烈。

  今天看到新开报社《求新日报》刊登的这篇文章,左玉就觉自己拳头硬了!

  抨击女子不戴幕篱这些已不新鲜,不过是老调重弹罢了。真正让她愤怒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不老山人”不光提出女子不光得戴幕篱,还得裹足!

  理由是:前前朝时,有个公主婚前便行为不检,嫁给某公后,某公用了裹足之法,令其只得在宅中行动。多年后,公主写了很多关于女德的书,被世人赞叹。

  公主能洗脱恶名,流芳百世概因其夫裹足之法。当今女子行事颇损风化,当学某公,用裹足之法教导女子,令其遵女德,遵圣人教导。

  左玉看到这里肺都气炸了!

  戴幕篱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还提出裹足!更是在文章里写了裹足的方法,这等残害女性的事这个某某山人居然能说得如此大义凛然,当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这事她不能忍!

  本来她就想开个女子学校,这学校就是为平民女子办的。除了教认字与基本数学外,主要就是教技术。

  这事得到多个贵家小姐支持,向淑兰就更不用说了。她帮她联系了许多贵家千金,谈过后,这些千金纷纷表示愿意拿钱投办这个,甚至愿意去当老师,将自家传授的刺绣之法教给这些贫苦人家的女孩。

  有人甚至还提议,让左玉再开个面对有钱人家女子的学校,这样收的钱就能用来补贴平民家的孩子。

  只要是个人,谁愿意受压迫?要放几年前,这些贵家小姐听了这些事只会觉得左玉脑子坏特了。但看到左玉斗乡绅,被陛下赞为女圣后,她们也意识到:其实女子也能做出许多事,并不输男人!

  因此,这件事上她们也是大力支持,那些反击的文章其实很多也是她们写的。

  这事要办成且坚持下来,左玉觉得对妇女权益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只是她没想到,这事才刚起头,现在居然有人开始提倡“裹足”了,这真是气死她了!

  她立刻就写文,反问这位山人是不是已给自己老娘先裹足了?要是是的话就拉出来给大家看看,不然怎能取信于人?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用陶瓷碎片裹入裹脚布内伤害女子身体是不是大不孝?(注1)

  她稿子投了两个地方。求新报的屁|股看起来不太正,可能会拒稿。

  稿子投出去了,果然不出左玉所料,求新日报未刊登她的文章,但泙京日报刊登了。

  左玉投稿未用笔名,就是直接用的自己的名字。这篇稿子问世,自然会引起关注。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

  茶馆里,陆岺坐在雅座里,听着下面人的议论。今日是上朝日,下朝后他没回家。主要是昨天报纸上刊登了左玉的文章后,今日下朝后,一群官在那议论,甚至有人直接问陆岺,左玉如此会不会太不守女德了?

  陆岺当场给了那人一巴掌。那被打的官捂着脸,人都傻了。其他人也一下明白过来:纨绔还是那纨绔,他只在女圣面前做猫,到了外面还是那霸道的大虫!

  ...

  陆岺恼火。

  不要说左玉生气了,就是他母亲看了这文章后,都气得吃下不饭了!这都什么狗屁玩意?为了让脚足够小,就在裹足布里放碎瓷片,让脚烂了就能裹小了!

  这简直缺德到冒烟了!前前朝那个某公就是个傻缺,没想到作古几百年后还有傻缺追捧!其他人他是不知道,但他听王德清说,这做法都被前朝大儒许吾琰抨击过。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啊!怎能轻易损毁?且此法太不人道,与圣人教导的“仁爱”背驰而行,脑子有问题了,居然还提倡这种事!

  就真想左玉问的那样:回去给你娘把脚裹上了吗?

  因此,今天下朝后,他就没回家。他就想来茶馆听听,世人是什么想法。而且,茶馆消息多,没准还能找出“傻缺山人”在哪的信息……

  只要给他找出来……

  陆岺望着楼下相互抨击的人们,细长的眼里泛出一丝冷光。

  让他媳妇和娘吃不下饭,这傻缺别想活到明天了!到时他就找来布和瓷片,把这王八犊子的脚先裹上,然后让他来回在京城里走,再蹦跶个几里路,看他还说不说裹足是好事!

  陆岺想着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想,让强求之人试试自己出的歪点子可能比讲道理有用多了!(注2)

  茶馆里议论的人很多,陆岺听着这些人讨论,又吩咐道:“多派几个人去求新报社。告诉他们,要是今天落日前爷见不到不老山人,那爷今天晚上就住他们报社去。”

  “是,侯爷放心,奴婢亲自去一趟!”

  “嗯,得了准信去将姬君请来,就说本侯请她看戏。”

  “是!”

  李顺福领着十来个侍卫,直接杀向了求新报社。求新报社的总管事出来,连连拱手作揖,“哎哟,李公公啊,何事劳您亲自前来?”

  “嘿。”

  李顺福砸了砸嘴,似笑非笑地道:“你小子有点眼力,头次相见竟知我是谁……”

  “瞧您说的。”

  管事费安道:“您可是宣平侯的伴伴,在这京城那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哪能不认识您啊?”

  “认识杂家是吧?”

  李顺福呵呵笑着上前,“那您认识不认识我家侯爷和姬君呢?”

  “认得,认得,女圣和侯爷怎能不认识?”

  “原来知道我家姬君是女圣啊?”

  李顺福声音拖得老长,忽然,就从袖子里抽出一块板子,对着费安的脸就抽了下去,“王八羔子!知道姬君圣名为何不刊她老人家的文章?!怎么?是瞧不起我家姬君与侯爷吗?!”

  “哎哟,哎哟?您,您怎么打人啊?!”

  费安被一板子直接拍在了地,捂着流血的嘴哭道:“姬君既遵循圣人之道,便该知有些事强求不得!刊登不刊登的,都强求不得!”

  “哎哟!”

  李顺福弯腰,拿着板子在费安脸上轻轻拍着,“瞧这小|嘴,多会说话……”

  口气陡然阴冷,抓着板子的手猛又啪啪打下去,“你看清楚了!打你的是我这个阉人!跟我家姬君有什么关系?!小王八羔子,牙尖嘴利的,以为抬出姬君杂家就没法治你了?!赶紧的,把你们东家喊来,将那个不老山人交出来!呵……”

  李顺福阴阳怪气地笑着,“不然等我家侯爷来了……您这报社还打算要不要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