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假死后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第258章 未卜先知,正中下怀

《假死后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第258章 未卜先知,正中下怀

作者:知煜 字数:1836 书籍:假死后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晏修还没安排下第二件事,祝元存又去而复返。

  他双膝跪地,万般恳求:“还请陛下另派遣他人前往北地,臣愿自请星夜前去东都,与东都守军汇合,阻止叛军攻陷东都。”

  晏修挑眉:“武兴侯,你想抗旨?”

  祝元存低下脑袋:“臣并非抗旨,只是……只是……”

  他自己在此刻也没了个底,心中酝酿好的说辞和勇气,看到晏修骤然阴沉的眸光时,全都没了。

  黄玉菡失踪一事,与之家国大事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可她是活生生的人,是一条年轻的性命,又怎能视而不见?

  金道嗤笑他:“武兴侯这般抗拒去北地,究竟是出于私心,还是别有所图!”

  方才他在帐外与黄成夫妇那些谈话动静这么大,帐中之人自然听得一清二楚。

  没有人忍心看黄玉菡死在战乱之中,可同样没有人会觉得,她一个弱女子,值得消耗兵力大动干戈去寻找。

  况且黄玉菡一事,本就是祝元存自己犯下的错误,如今他莫非想拉着所有人置西京于不顾,陪他蹚这趟浑水?

  晏修向祝元存脚边重重砸去一个空杯盏,大手紧扣着扶手,额暴青筋:

  “武兴侯,你别仗着自己是祝昭仪的弟弟,就可以三翻四次为所欲为!你太让朕失望了!何时才能学会不要意气用事?”

  众人低着头,无人敢上前为祝元存求一丝情。

  晏修早就过了容易暴怒的年纪,今日之征兆,实在不妙。

  更有幸灾乐祸的,等着看祝元存姐弟二人的笑话,祝元存多番作死违抗君命,晏修会迁怒到他姐姐身上也说不定。

  “黄小姐之事我们都已知晓,可比之北地,孰轻孰重,你自己心里没底吗?东都那边的军队自会留意她的去向,你回去告诉黄大人夫妇,此事无需再操心。但半个时辰内,你若还不启程北上,休怪朕不念你姐姐的情分。”

  原来他们都听到了。

  祝元存咬紧牙关,脸涨得铁青:“多谢陛下不杀之恩,臣遵旨。”

  待他走后,袁浩宇主动上前,试图劝解晏修:“陛下别动怒,龙体为重。”

  不料晏修面无表情,神情淡漠,与方才大发怒火的模样截然不同,仿佛一切都没发生。

  孙天禅暗叹,原来陛下那样子只是吓唬武兴侯的。

  晏修若无其事道:“方才说到何处?”

  任淮上前:“陛下命臣率五万人马,前去绞杀楚王大军。”

  晏修:“嗯,朕给你个同县主道别的机会,再去不迟。”

  袁浩宇忧道:“又是五万?五万人马能拦得住楚王的人吗?虽说藩王实权不多,可人人都知楚地兵力,乃是众多藩王之中的佼佼者。”

  晏修:“如何不够?又不是对付燕军。”

  就楚王那种货色,能成得了什么事?他趁机起事虽是个意外,拿任淮去镇压他,都有种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

  袁恒紧皱眉头:“如此一来,但看余下兵力,我们目前只有十万人马去平燕王之乱,其余多地驻军亦不可轻举妄动,此战——”

  晏修:“此战必胜无疑。”

  武将们目瞪口呆,晏修居然有十成的把握?

  晏修:“怎么?武兴侯北上,嘉义侯南下,你们所有人跟着朕去平乱,就这么没底?”

  众将:“臣等不敢。”

  晏修:“以少胜多的战事,朕不是没亲自打过。五年前,朕亲领一千精兵,大破周国十万人马之事,叫周军丧胆而归,听到朕的名字便手脚发软,诸位爱卿莫非忘了?”

  袁浩宇拱手:“臣不敢忘,但燕王麾下二十万大军绝非等闲之辈,若非骨子里都流着同样的血脉,其性与北凉人无异,所到之处片甲不留、尸骨累累,更喜好屠城滥杀无辜。臣只是担心,西京若被任河将军死守,他们转攻东都,东都官员与百姓恐怕难逃此劫。”

  晏修笑道:“你们以为,湘王玩忽职守甚至叛乱期间忽然失踪,是去了何处?”

  孙天禅率先反应过来:“莫非陛下从一早就得会发生今日之乱?”

  他虽许久不曾回西京,不知西京到底历经多少变故,可也大概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晏修赞许道:“不错,不愧为军师,早在东巡之前,朕就料定燕王和太后会联合陈让谋反。”

  陈让?这反叛之人何时又加了个陈让进去?

  方才也没听晏修说。

  众将疑惑不已,但晏修没有多说,那想必陈让此人无关紧要罢了。

  晏修这才命人搬来桌椅,邀一众将士坐下,大有一番闲谈之姿态。

  袁恒摸不着头脑:“陛下是如何未卜先知,又未雨绸缪的?”

  晏修轻轻打了个哈欠:“燕王之异心,早不是一两日之事了。若说他从前尚且不敢有,但自从他痛失幼子,便无时无刻不在筹谋,与虞夫人和离一事,不过一根导火索罢了。”

  被天子打压多年,甚至自认为差点家破人亡、沦为笑谈都是被天子算计,燕王怎会咽得下这口气?

  袁浩宇又问:“湘王现下在东都,那咱们岂不是直接去东都与之相会即可?可粮草多在燕军手里,即便是硬耗,也要同他们耗上好几年,西京能挺得过这几年?”

  这回晏修没急着答他,孙天禅却是拍手叫好,惹得袁浩宇不悦。

  孙天禅笑着问晏修:“若臣没猜错,燕军拿在手上的粮草,也早就被陛下一手安排好了吧。”

  晏修:“不错,那些粮草都是好几年前积攒下来的旧物,燕王若放心任由底下人吃,那便吃去吧。”

  孙天禅:“真正可用的粮草,也在陛下的安排下,经湘王之手转移到了东都?”

  晏修点头。

  无人不惊叹于晏修的未雨绸缪,也总算明白为何他这般胜券在握。

  表面上看,战事有利于叛军一方,他们把控函谷、剑门二关,虽还未攻下西京和东都,但此二城早晚是探囊取物一般。

  却没想到,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关隘,硬生生将二十万擅长平地作战的燕军困在天堑地带,进退皆敌。

  可西京有任河,东都有晏为,哪怕他们穷途末路时,想从剑门关入蜀劫掠,可益州又有杜老将军,攻城非一日之功。

  真正要坐吃山空的人,只有他们,且酷暑炎热,易生烦躁,缺粮缺水时,再忠心的下属也会生变。

  叛军的所有举动,正中晏修下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