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离婚 第522章 锤子,刀刃,烧火棍!

《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离婚》第522章 锤子,刀刃,烧火棍!

作者:就是蛐蛐啊 字数:1828 书籍:我街溜子,警花老婆不离婚

  张宁睡的正迷迷糊糊的,这前面就开始被揉着疼了。她伸手去想把宋建国的手弄开,没想到这手还没碰上呢,这人就直接把她内衣给往上面挑开,整个人就趴上来,紧接着嘴就被含住了。

  “宁宁。”宋建国边啃咬着,边亲昵的叫着张宁的名字,还边伸手去拽她的裤子,没两下就给拽干净了。摸着她滑溜溜的两条腿,宋建国整个人火热起来。

  张宁没法子,两人聚少离多。她倒是无所谓,宋建国毕竟是个男人,肯定是想这事的。想着她也呆不了几天了,干脆也就随着他了。

  宋建国在蛮干的时候,张宁觉得,自己现在肯定被宋建国当成敌人了,他这拼命的劲儿,真是想要了她的半条命啊。

  迷迷糊糊的时候,张宁还记挂着床会不会压坏了,“轻点儿,别把床给压坏了。”到时候赔钱是小,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没想到宋建国放到更加兴奋起来,一个劲儿的攻占自己的山头。

  估摸着是知道第二天不用起早了去训练,宋建国一晚上没消停,好不容下半夜睡了会儿,天快亮了的时候,又抓着张宁来了一场。

  等张宁终于可以睡觉的时候,还忍不住抱怨,“怎么尽想着这事情,今天还得出去逛呢。”

  宋建国吃饱喝足,躺在她身边一脸的精神气,笑着在她嘴上又啃了一下,才搂着人躺了下来。

  两人睡到天大亮了,宋建国才从床上醒来,想着张宁待会饿了,赶紧轻手轻脚的起床去穿衣服,准备出去买早餐回来。

  到了外面,宋建国吸了一口,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睡懒觉呢,感觉竟然不赖。他嘴唇翘了翘,大步跑了出去。

  外面街上卖早餐的倒是不少,宋建国买了肉包子和两个鸡蛋,就赶紧跑回来了。

  进屋的时候,张宁已经起床了,正在梳头发,见着他回来了,嘴巴一撅,往旁边继续梳头发。这次得给个教训,要不然下次这男人真得给她半条命给整没了。

  宋建国自然知道她不高兴的原因了,自己得了甜头,心里乐滋滋的,也放下了自己平时端着的大男人的面子,笑着去拉她,“宁宁,吃饭了,吃完了待会出去逛逛。”

  “不去,累着呢。”张宁心里想着,男人果然太现实了,只要某方面满足了,就愿意放下身段了。

  宋建国也不生气,倒是觉得她这样子特别的真,“没事儿,走不动,我到时候背你。今天我们去那什么紫禁城看看,听说以前是皇帝住的地儿呢,你还没去过吧,老大了。”

  张宁撇了撇嘴,觉得架子端着也够了,“我还没洗脸呢。”

  “我马上去打水。”宋建国赶紧着拿着盆子给自己媳妇打水了。

  洗漱完了,吃完早饭之后,两人就退了房。

  宋建国早就安排好了路线了,一出门,就带着张宁去做公交车,往紫禁城的方向去了。

  坐在车上,张宁看着窗外的街景,心里又多了些向往。上辈子她只把生意做到了县城,后来家庭的拖累加上身体的原因,所以没有走的更远。现在宋建国在b市,她以后随军,就有机会留在这边了,如果找好了路子,是不是也能把生意做到b市来。

  不过资金又成了问题。

  看来还是得稳扎稳打才行,先把砖瓦窑好好的开着,等资金充足了,再看有没有别的门路。

  “累了就靠着我睡会儿,到了我叫你。”宋建国一直盯着张宁看,见她眼睛下有些青黑,心里有些疼惜和愧疚。昨天实在是没控制好,今天得让媳妇好好休息了。

  张宁倒是不扭捏,靠着宋建国的肩膀上眯着眼睛。虽然肩膀硬邦邦的很不舒服,张宁心里却升起了一股安全依靠的的感觉。这个男人很高大,很健壮,但是他不会打自己,而是会保护自己。

  在景区逛了一圈之后,张宁就没力气了。虽然之前宋建国说能背她,但是这么多人,两人也不好意思真的背着。

  找了个地方吃了点东西之后,两人又坐车去了照相馆拿照片,才准备找个车子回去。

  路上,宋建国有些闷闷的,显然脸上有些失落。

  张宁看他正在看着手里的纸条儿呢,上面写着一些路线。

  张宁知道,这是宋建国之前就做好的规划,准备陪她到处转转,不过两天就转了两个地方,所以宋建国估摸着这会儿行还有些不得劲。她笑道:“没事儿,等我来随军了,咱们再出来逛。而且该买的该办的都弄好了。”

  宋建国看着两人手上的戒指,又想着包里的结婚照,眼里也露出了笑意。“下次多带你出来玩,以后军区通车之后,就更方便了。”

  “好,到时候我把这城里转个够。”张宁抿着嘴笑了起来。

  出租车倒是挺快,一个小时就到了军区了。

  回到宿舍之后,张宁把给姜汉的媳妇孙敏买的发卡就给送过去了。昨天姜汉和孙敏招待他们吃饭,也是一片心意,她得送点小礼物表达一下感谢。这发卡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也不会被人说三道四的。

  张宁到了姜汉家里的时候,孙敏正在家里做衣裳。她虽然家里条件不错,但是对姜汉很看重,所以都是亲力亲为的。

  “嫂子做衣裳呢。”

  “你来啦。”孙敏见她来了,站起来迎她。

  张宁赶紧走过去,“嫂子忙着,别管我。我也不是客气的人。”她边说着边和孙敏坐一起,将口袋里包装好的发夹拿了出来,“昨天和建国出去逛街,看到这发夹挺适合嫂子的,就给买了一个,也不知道嫂子喜不喜欢。”

  “还给我买东西啦。”孙敏一看,又是惊讶又是高兴,“你自己留着戴着,给我干嘛,还让你们破费。”

  “也不值多少钱,嫂子还跟我客气什么。”

  孙敏闻言,也笑着接下来了。这发夹是个小玩意,不贵重,她收着也没压力,心里想着宋建国这媳妇可真是讨着好,不止会持家,这做事也好看。

  “这次多待几天,赶明儿和我一起逛逛去。”

  张宁笑道,“这次怕是不行了,家里还有事情,而且要准备随军,也得回去把家里安顿一下。准备后天回去呢,正好建国还能送送我。”

  听她这么快回去,孙敏觉得挺可惜的,“估摸着你们家宋建国这心情又得闷几天了,呵呵呵。”

  “没事儿,反正过年之后就过来的。”

  “早点过来好,你说说,咱们做女人的,不就是为了家庭吗。有这个机会跟着自己男人一起,就别远着。”

  张宁笑着点头,“是这个理儿。”见时间不早了,张宁也不多待,准备回去,又道:“我这也不知道能不能碰着爱兰嫂子和赵素蓉,到时候嫂子可得帮我和他们打个招呼,”

  “哎,这没问题,爱兰性子好,不计较这些。”孙敏说了一下,又看着张宁道:“倒是赵素蓉这边,我也不是爱说别人坏话,但是以后你要是来随军了,可要当心点儿,这人聪明着呢。”

  聪明是个好词,但是在孙敏这里,就绝对不是什么好意思了。

  张宁会意,笑道:“行,多谢嫂子了,那我先回去了。建国还等着呢。”

  “哎,回去吧。”孙敏也不多说,毕竟她和张宁现在还没熟到那个程度,刚刚能够说这句话,也是她男人之前吩咐的,让多教教张宁。别到时候给宋建国那边扯后腿了。他们没啥子靠山的,能走到这步不容易。

  出来后,张宁就想着孙敏那话了。

  她两辈子打交道的人不少,看人也准,就算孙敏不提醒,她也看出赵素蓉这人不是个诚心的人。不过孙敏能够多提这一句,说明赵素蓉这不止不诚心,没准儿心思还多呢。

  心里暗道,看来以后来随军了,这日子也不是这么痛快的。

  晚上宋建国领着张宁去食堂里吃了饭,也算是和大伙见过面了。

  这些兵蛋子平时开玩笑倒是不含糊,这会子看着张宁这个姑娘家了,倒是不好意思说话,打了个招呼,就脸红着端着盘子走开了。

  “这是营长媳妇,你脸红个什么劲儿?”

  “脸红还分谁媳妇吗?”另外一个摸着头愣愣道。

  张宁看着他们的背影,忍不住笑起来。

  宋建国见她笑起来,心里也跟着高兴。毕竟张宁是要来随军的,能够喜欢这里,就是最好的了。

  许是知道张宁身体受不住,宋建国倒是没有缠着她了,两人紧紧的挨着一块儿,因为床小了,宋建国只能伸出胳膊把人楼刚在怀里。

  张宁早就累了,贴着宋建国,暖和的更是瞌睡来了。迷迷糊糊道:“我后天就回去了。要随军,得准备好多事情呢。”

  “嗯。”宋建国轻轻应了一声,又将人给搂着更紧了。他叹气,自己这只有三天假,多了也安排不了了。媳妇待在这里,也是一个人在宿舍里面,都没个人陪着。

  虽然这么想着,宋建国心里却还是舍不得。他头往墙上看了一眼,借着窗帘外面透过来的光,可以看到墙上的结婚照。

  照片中,两个人紧紧的挨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这晚上是张宁随着最舒坦的一晚上。

  一直睡到天亮,宋建国都把早饭给拿回来了,她才醒过来。睡眠足了,整个人顿时神清气爽的,舒服极了。

  宋建国见她醒了,赶紧去外面打了水进来给她洗脸。

  张宁发现宋建国这人看着平时不大会说啥子甜言蜜语的,又很粗的样子,而且还总是板着个脸不爱笑。但是他这人没有什么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就该服侍男人的,反而还很体贴。平时干家务的时候,她干活,宋建国也绝对不会闲着。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当兵的都这么体贴人,还是宋建国这么特例。

  不过上次看着姜汉在家里等吃等喝的样子,她就觉得自己这男人还是比别人要会疼人一些的。

  吃完早饭之后,张宁又拉着宋建国一起去了军区附近走走了。

  她以后得在这里生活,趁着现在有时间好好看看这附近的环境。

  看着这附近有许多荒地,张宁心里琢磨着,也不知道这些地能不能买,要是能买,要多少钱才能买。这到时候在这里开厂子,离着住的地方近,也能照顾家庭了。

  不过这事情她都是心里暗自琢磨,毕竟现在连个苗头都没有,她也好和宋建国说。

  “张宁,以后和我一起在这里扎根一辈子,你愿意吗?”

  “一直在这里吗?”张宁回头看着他,心里暗衬,宋建国上辈子后来是转业了的,她还以为他是自愿转业呢,现在看来,他应该是不想离开军队的。

  宋建国见她没直接回答,以为她在犹豫,心里一紧,又道:“这里以后会发展起来的。以前这里比这还荒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现在修了路,不是也有车子愿意来了吗?”

  张宁见他眼中有些焦急,笑着挽着他的手臂,看向了光秃秃的荒地,“我可不能保证我一辈子呆在这地儿……不过,我能保证,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你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宋建国觉得,这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话了。以后老了,白发苍苍了,他都能记着这句话,这是他媳妇给她的保证。

  他情不自禁的搂着张宁,“我也能保证,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扔下你一个人。”

  “好,我可记住了。”张宁笑着靠在他怀里,心里止不住的一股股的暖流。她想着,这是不是就是谈恋爱了,她和宋建国,先婚后爱。

  自己这把年纪了,竟然还能谈恋爱。张宁心里暗自偷笑起来。

  宋建国从来没有觉得,时间竟然过的这么快。

  好像他媳妇才刚来探亲,眨眼就要走了。

  第二天送张宁的路上,他心里一直闷着,心里舍不得,他又说不出口,觉得掉了大丈夫的面子。但是啥子都不说,他这感觉又怪怪的。

  一直到了火车站,看着和张宁要上火车了,他这都没找着机会说话。只能看着张宁隔着窗户和他招手。

  火车开动的时候,他才对着张宁喊了一声,“宁宁,我很快就回来接你。”

  张宁隔着窗户,根本听不到他喊了什么,见着他脸上流露出的舍不得,她也抿着唇又和他招了招手。

  看着宋建国的身影越来越小了,直到看不到了,张宁这才回过头来。

  她摸了一下眼睛,感觉有些湿润,然后笑了起来。

  真好,这辈子真好!

  火车是第二天上午到了县城的。

  张宁也没让人来接,下了车就顺道去了一趟八一厂这边,想去找孙胡问问县城的砖瓦市场情况。

  找了个车子到了八一厂门口,张宁才看着厂子的门关了起来,里面都见不着几个工人。张宁心里好奇,赶紧去门卫室找门卫,一问才知道,原来上面文件下来了,厂子要搞私有化,现在正在转型呢。

  说是搞私有,如果没人拿钱盘下来,这厂子就是倒闭了。张宁没想到八一竟然连这点日子都没撑着,就面临这样的局面了。

  “你是找孙主任吧,你等等吧,我给你找找。好在工人们都不在,这些以前的领导都还在做交接呢。”

  那大爷摇头叹气的进去了,显然也是在哀叹这种转变太突然了。

  张宁看着这个曾经县城有名的八一是食品厂子,心里感叹,时代终于变迁了,国家的发展,终于又要沿着自己熟悉的方向前进了。

  过了一会儿,孙胡就垂头丧气的从厂子里出来了。

  看着张宁,他叹气道:“以后厂子也不能和你合作了,幸好你开了砖瓦窑,还有别的生意能做。”

  “我刚听说了,这个挺突然的。”张宁也不知道怎么劝孙胡,毕竟孙胡之前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吃了大半辈子的公家饭,现在一下子没了这个饭碗,估计心情都不会很好的。

  孙胡以为她是来问砖瓦窑的订单的,脸上有几分歉疚,“我这几天忙着这事,也没有空去找订单,不过你等我这几天忙完了,就赶紧给你找去。”现在没了这个正经工作,张宁这里的副业倒是不能再丢了,要不然就没收入了。

  孙胡对于这种情况也挺难受的,这几天单位楼里面,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好过。以前小区里面每天都有人打球锻炼,现在都没人了。就连小区里面的那些种的花花草草,都没人浇水了。而且动不动就有人吵架,也不知道这日子以后怎么办。

  最重要的是,现在厂子没了,这单位楼估计也住不了了。

  张宁道:“没事,我今天就是从b市回来,路过这里,来看看的。你现在先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我这边不急。”

  孙胡点点头,又突然道:“对了,厂里现在有一批罐头和月饼,还有一些其他食品要甩出去,你要不?价格比成本价还低两毛钱。”

  张宁一听,心里动了一下,“有多少?”

  “罐头有两万件,其他的都有好几仓库呢。本来是准备生产了批发出去的,现在厂子要关门了,也没人去出货了。这都积压了呢。”

  张宁只思索了一下,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了,“对了,厂里现在关门,这批机器,准备怎么处置?”

  孙胡听她这话,眼睛亮了,就知道有门道了。“怎么,你有兴趣?现在机器是要盘出去的,如果盘不出去,也是放在这里放着。”

  “我倒是想要,不过我现在开了砖瓦窑,资金周转不过来。除非厂子能让我先欠着,打个借条什么的,以后挣钱了还,我这还能想想法子呢。”张宁心里有些激动起来。

  她上辈子就是做的食品厂,心里一直惦记着呢。不过现在资金不足,顶厂子肯定是不行了。要是能有机器,在镇上去弄个空房子做小厂房,再慢慢的做起来倒是成。

  “这个……”孙胡也有些为难了,这个没钱,也没有担保,厂子不可能给她拿回去的。

  张宁见他犹豫,又道:“其实我也是想开食品厂,不过我现在开了砖瓦窑,有些腾不出手来。要是孙主任你不嫌弃,以后帮我搭把手,管理厂子的销售可就好了。”

  孙胡一听,心里也心动了。他现在正是差工作的时候,而且现在别的厂子效益都不好,他这去找工作也不能找到好工作的。要是张宁说的是真的,他这后面可就不愁了。

  他心里思量了了一下,才道:“这样吧,我跟厂里领导去说说,拿你那个砖瓦窑做担保,看能不能把机器给顶给你。”

  “那行,那我等你好消息了。”

  张宁没想到这顺路一趟,竟然还有这惊喜,回去的时候,心情总算好起来了。

  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宋母正在院子里琢磨着儿媳妇什么时候回来呢,就听着院子外面传来了儿媳妇的声音了。她赶紧起身出去,就看着自己儿媳妇提着个行李包往家里走呢。

  “宁宁回来啦。”宋母高兴的跑过去,伸手就给她接过了包袱,拉着张宁往屋里走。“可回来了,我昨天还和你爸说呢,你这没出过门,我和你爸一直都不放心呢。建国有没有去接你,那边咋样?”

  宋母边往屋里走,边喋喋不休的问着。

  张宁自己跟着进了堂屋,倒了杯水,大口的喝了,才道:“我一下车,建国就接着了。那边挺好的,大家都和建国处着好,我去的第一天,他们那个营长就请了咱们去家里吃饭呢。”

  “这可就好了。”宋母听着儿子在外面过着不错,心里就放心了。

  “妈,咱们家的砖瓦窑咋样,这几天没出问题吧。”

  “没呢,你爸天天去守着,生意可好这呢,听你爸说,这车子就没停过,天天都有拉砖的。”宋母说起这事情来,就高兴的不得了。自家生意好,这比什么都好。“对了,你这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下碗面条去,你先歇着。”

  宋母赶紧着把东西一放,就去了厨房了。她这好媳妇,可得好好宝贝。而且这次去儿子那里待了几天,没准这肚子里面就有了大孙子了。

  这么一想,宋母脸上这笑容就止也止不住的。

  如今这日子可算是熬过来了,等有了大孙子,帮着儿子媳妇把孙子带大了,这日子可就圆满了。

  下午宋老头和宋春兰都回来的早,天没黑就回来了。

  见着张宁回来了,都显得挺高兴。特别是宋春兰,又和她说起了砖瓦窑的事情。“嫂子,这生意可好了,人家老远的都来咱们这边拉砖头呢。”

  张宁帮着摆碗筷,边笑道:“咱们的砖质量好,之前又做过县城的生意,人家都喜欢跟风,这生意当然就好做了。”

  “嫂子,你和我哥说了砖瓦窑的事情没有,他是不是很高兴?”

  “你哥?”张宁想起宋建国知道家里砖瓦窑后平淡的模样,就知道他这是压根不管这些做生意的事情的,“他啊,可对咱们这事情不感兴趣,怎天想着能在地上多打几个滚儿呢。”

  宋母给大伙盛饭,听着这话,乐呵呵道:“呵呵,那是训练,要不然建国身子能这么壮。”

  张宁想着,是挺壮的,折腾起来能要人半条命。

  宋老头又问了一些宋建国在部队的事情,张宁也捡着一些知道的说了。

  宋母在一边道:“行了,媳妇才回来呢,这饭都没好好吃一顿,你就消停点吧。”她边说着,边给张宁夹了一块肉,“多吃点,好好补补。”

  “谢谢妈。”张宁笑着夹起来吃了。吃了几口,又道:“爸妈,我想咱们家是不是可以准备盖房子了,现在砖瓦窑生意稳定了,也出砖头了,咱们家都有现成的材料,只请些工人就行啦。”

  “盖房子?”宋母瞪大了眼睛。

  宋老头也放下了筷子,脸上有些惊讶,显然没想过这茬。

  倒是宋春兰显得很高兴,她也羡慕人家住在镇上的女同学,住着敞亮的小二层,那房间可好看了。她追问道:“嫂子,是镇上的那种二层楼吗?”

  张宁笑着点头,“咱家盖个二层楼就够了,到时候前后院一起,在院子里种点菜什么的,也挺方便。”

  “这个,要花不少钱吧。”宋母也心动了。她这辈子还没住过小二层呢。嫁人之前,住的是茅草屋,后来日子好些了,住的就是土培的房子,下雨天阴沉沉的,晴天也是一股霉味。

  “妈,咱家现在现成的材料,花不了多少钱的。现在砖瓦窑挣钱了,也不差这点。”

  “而且,建国那边想让我去随军,我想着要是家里安排好了,就跟着建国一起去随军的。”

  “要随军啦?”

  宋母顿时不淡定了。“那,那这大摊子事情,咋整啊?”她是想儿媳妇和儿子处着一块,但是这媳妇在家里事情都给担着,家里家外的都不操心,这冷不丁的走了,可咋办啊。

  宋老头也有些不得劲,这养儿防老,儿子当兵走了,一年回不了两次,眼下儿媳妇这才进门呢,也要奔着儿子去了。

  “爸妈,家里的生意你们别担心。人家当老板,都不用整天盯着的。我到时候走的时候,会把事情都安排好。主要是建国一个人在那边,人家到他那个份上都是一家一户的过日子的,他这总一个人,也不是这么回事。”张宁也知道两老的想法,她这一走,家里小姑子再一嫁人,可就只剩下两老了。

  但是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她想和宋建国一起过日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两地分居的,这样过下来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老人家这边,她也只能尽量的弥补了,让他们生活过的富足,日子过的好一些。以后在那边生意做起来了,自己买了大房子了,再把两老接过去养老也行。

  “爸妈,你们放心,我和建国不是不管你们的。等那边安定下来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我就接你们过去那边养老。那边是大城市,可好了。”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宋老头摇头叹气,一下子连吃饭的心思都没了。不过他这憋一下,倒是也没想不通。小夫妻两个,总是分开也不是个道理。这时间一长,准得出事的。

  “行吧行吧,先吃饭。盖房子的事情,吃完饭再琢磨琢磨。”

  宋母也道:“对,咱先吃饭。”宋母吃了几口饭,心里虽然堵着慌,又突然想到以后孙子谁带了,“宁宁啊,你这随军了,以后孩子谁给你带啊,我这不是看不到大孙子了吗?”

  “妈,到那时候,咱家肯定有自己的房子了。你和爸到时候都过去养老,给我们带孩子。那边有很大公园广场,你们天天儿推着孩子出去遛弯儿,多好啊。”张宁也理解两老现在的心情。养儿子却不在身边,这一年到头的见不着几面,谁心里也不会痛快了。

  宋母听着她这么说,也没再说什么,心不在焉的吃了几口饭,心里琢磨着媳妇要是去随军了,以后多久能看到儿子和媳妇一次。

  她心里也清楚,小两口要是去外面定居了,这以后过年过节的,指不定回不回来呢。她又觉得没法子,谁让自己儿子是个当兵的,总不能让媳妇一辈子就守着他们两老过日子吧,这也太不像话了。

  宋母自己一琢磨,也就想通了。

  晚上两老进屋躺床上,宋老头翻来覆去的没睡着。

  宋母劝道:“算了,儿子媳妇的都成家了,以后总得过自己的日子,这跟着咱们窝在这里,能有啥子出息?女人啊,还是不能离了男人,当初朱慧咋出事的,你心里没数?”

  宋老头自然是知道的。一个新媳妇,男人不在身边,长的又那样,这外面的苍蝇蚊子的飞过来,指不定就出事了。“我就是担心以后他们出去了,就剩下咱两了。”

  “没事,我看宁宁不是那样的人。她这创业都没花咱家一分钱,现在还想着盖房子,是个孝顺的。以后咱要是想他们了,就去那边找他们呗。一辈子没出过门,总得出去见见世面了。”

  “你这老婆子,心倒是挺大的。”宋老头笑了起来,“以前咋不知道你还有往外跑的心思。”他记得结婚那会子,自己老伴那可是连镇上都不敢去的。

  “宁宁不是说了吗,社会在进步,咱也得进步。”宋母说着又几分得意,又笑道:“明天咱也不要摆脸色了,免得孩子们有压力。”说完又叹了口气,“哎,我就舍不得我大孙子。”

  宋老头瞄了她一眼,“影都没见着呢,就惦记上了。行啦行啦,睡觉,别整天想些有的没的。”

  “我就想了,咋样?”宋母一翻身,气呼呼的就眯着眼睛不说话了。

  宋老头看着她的背影,叹气道,“以后还是咱两作伴了。”

  张宁这边晚上想了许久,想着怎么开解公婆呢,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自己公公婆婆就又是笑嘻嘻的模样了。

  宋母还道:“你别有压力,我和你爸身子还硬朗呢,以后实在动不了,在奔着你们去。”

  “妈,我一定让你和爸过好日子的。”张宁吸了吸鼻子,眼里有些酸涩。

  公公宋老头一大早就去砖窑转了一圈才回来吃早餐的。

  吃饭的时候,他就说起了盖房子的事情了。

  “咱在家这地方挺好的,就别换了,这是祖宅,发家的。”特别是现在家里过的这么红火,他压根就不想换了这块风水宝地。

  张宁自然没啥子意见,“行,就这地儿,反正咱家院子也有,到时候再往前挪一点儿就行啦。”

  “嗯,”宋老头点头,又道:“工人就请村里的张木匠,他以前出去帮人盖过房子,镇上那楼他就盖过,到时候我去找他谈谈。”

  “行,这房子你们想咋样盖,就咋样盖,关键是你和我妈住着舒坦就行。”

  宋母一口喝完了粥,笑道:“这敞亮的二层小洋楼,咋住都舒坦。”她说完撂了筷子,起身道:“待会让春兰收拾碗筷,我得去大红家里看看了,他们家这两天办酒席,没个帮衬的人可不行。”她感激李大红给自家娶这么好一媳妇,所以和李大红的感情也十分的好。

  张宁一听,笑道:“妈,你先去,我待会去砖瓦窑上面看看,也去看看。”

  李大红家里要娶媳妇这事儿,村子里早就知道了。

  听说上门那天,宋大柱直接给了一千块钱给吴家,当天就给叫上爹妈了。

  吴家的条件也算不错,家里两个兄弟两个姐妹,虽然孩子多,但是人家儿子能干,家里几亩地收拾的漂亮,还能去外面接点散活赚点钱。吴芬长的也算周正,也是个勤快人,配宋大柱自然是配的上的。

  所以这门婚事,李大红也是很满意的。

  眼下还有两天就娶新媳妇了,李大红早就家里家外的收拾了,把屋里院外的都收拾的理理落落的,门上窗户上也早就给贴上大红喜字了。

  宋母现在把李大红当做请亲家对待,干起活来自然是十分的愿意出力了。

  两人边干活,宋母又说起了家里要盖房子的事情了。李大红一听,脸上一脸惊喜,“哟,这可是大好事啊,啥时候办,咱也去帮帮忙。”

  “他爹已经去安排了,估摸着也就这几天的事情。哎,说起来这还得感谢你,要不是咱家娶了宁宁这好媳妇,日子咋能这么红火。”

  “嗨,这说什么话。宁宁能干,也得你们这做公婆的支持是不。”

  “那也是她自己本事,咱这不懂,不支持也不行。”宋母虽然这么说,但是脸上却还是忍不住的高兴,明显是接受了李大红说的这好话。

  下午张宁过来的时候,李大红这边已经忙活的差不多了。

  趁着宋母在院子里包喜糖的时候,李大红偷偷对张宁道:“这次我也请了你妈来。”她倒是不是很想请妹夫一家子过来,但是到底是自己唯一的妹子了,总不能不来往,自己儿子结婚这么大的事情,也得请了来的。

  张宁倒是没意外,笑道:“来就来呗,都是喝喜酒,总不能闹起来。”

  “哎,反正到时候你也别理他们就行啦。”

  “嗯,”张宁点头,心里打定主意,到时候能避开就避开,免得在大柱哥婚礼上闹得难堪,害的人家结婚都不高兴。

  张宁和宋母一起回到家里的时候,宋老头已经回家了,他今天已经去和张木匠说了盖房子的事情,那边也愿意接这个活,啥时候都行。

  “那可真是太好了,爸,等大柱哥那边结婚了,咱们这边就开始盖吧,早点儿盖好了,好过冬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宋老头吸了一口旱烟,“那明儿个,我就去和他们定下来。”

  盖房子的事情定下来了,一家子人这心情也就放松了。虽然之前因为张宁要随军的事情有些想不通,眼下也都想开了,倒是没什么影响了,只等着到时候盖了房子,住上小洋楼。

  没几天,孙胡那边也来了消息,说是事情成了,就等这张宁过去看看机器,在办手续了。

  因着宋大柱这边这两天的婚事,张宁自然走不开,只能让人带信,等这边忙完了,就赶紧过去。

  宋大柱结婚这天,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被邀请了去和喜酒了。

  李大红摆了十几桌,轮流着吃。大家伙看着这熄有鱼有肉的席面,私下里都说李大红家里过着好了。

  张宁和宋母作为亲戚,自然是帮着招呼客人的。不过让张宁意外的是,她娘家人竟然一个都没来。一直等酒席散了,也是一个人都没见着。

  帮着收拾桌子的时候,李大红才告诉她,原来今天早上就有隔壁村子的人帮着带信儿了,说是李细红不来了,至于啥子原因也没说。

  其实说不说,李大红这心里也明白。上次闹了那么两次,估摸着她这妹夫把她恨到骨子里了,她这妹子又是个围着自己男人转的,她妹夫不来,妹子自然也不来了。

  李大红也没觉得遗憾。

  当初她娘走的时候,她妹子也没回家去看一趟,连娘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也是因为她妹夫不让去,说嫌晦气。这夫妻两啊,她早就看透了,心里也计较。

  “妈,我来帮忙吧。”吴芬从屋里走了出来。宋家这酒席下午就结束了,她不能一直待房里,自然是要出来帮忙的。

  张宁这是第一次看着吴芬,觉得这姑娘确实长的规规矩矩的,挺周正,应该是个好媳妇的。她跟着宋母道:“妈,你看着新媳妇挺不错的,我大姨这可熬出来了。”

  宋母瞄了一眼,笑着点了下头,心里却暗衬,再好也比不过自家这媳妇。她现在是越看自己媳妇,越发的喜欢了。

  那边李大红倒是挺高兴的,跟着自己儿媳妇一起收拾碗筷,又见她勤快,人还懂事,心里也很喜欢。又见她儿子宋大柱出来了,跟着媳妇忙前忙后的,这小夫妻俩,一看就感情好,以后日子差不了。

  她这高兴的时候,心里又免不了有些堵了。

  以后儿子有了媳妇,指不定和她还亲不亲呢。这些年都是她和儿子相依为命过过来的,想着儿子以后不和她亲了,啥事都围着媳妇转,她这又觉得心酸了。

  宋母忙活完了过来帮她,见她这闷着脑袋不高兴的样子,也猜出几分了。她当初娶朱慧这个儿媳妇的时候,也是心里不平衡,可等朱慧走了,她这才知道,媳妇和儿子感情好,好好过日子,那就比啥子都好。

  她小声道:“你儿子媳妇感情好,你得高兴。以后他们生了大孙子,有你得意的时候呢。”

  李大红一听,觉得也是,这小两口日子过的好,不就是她盼着的吗。咋这到了这时候,又犯浑了。

  宋大柱的婚事办完了之后。宋老头这边也准备动工了。

  宋家的宅子是要推了,在原地建房子。所以一家人就干脆搬到了砖瓦窑里面住了。那里本来就有个休息的两个单间儿。张宁和宋春兰挤着一个屋子,宋老头和宋母住一间,倒是暂时凑合了。

  家里的东西也不多,找了几个工人帮着搬了两趟,就搬了个干干净净的。

  这房子盖着是给两老住的,所以张宁也没有多掺合,随着他们盖房子,想盖咋样就盖咋样的,这些都给她公公给张罗了。

  她这边忙完了,就紧着去了县城里找孙胡了。

  这次买机器的事情,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只能等这机器到手上了,她这心里才能安生。

  到了八一厂子的时候,孙胡早就在那边等着了。他现在就指望着张宁这边的饭碗了,所以对张宁这事情也挺上心的。要是这事情成了,按着张宁之前答应的,按提成给钱,他这又是砖头生意,又是食品生意的,两头的钱,可不比在八一厂拿的多。

  张宁跟着孙胡一起看了机器之后,发现机器已经有些旧了。

  孙胡也知道这机器用了好些年,也不知道张宁会不会看上。“这机器老是老了点儿,不过这平时用着也挺顺手的,关键是价钱也合适,要是弄新的机器,可不好这么上手。”

  “机器倒是没事儿,只不过这机器毕竟旧了些,要是以后坏了,这也不好找人修。”张宁也没想着买新的,机器都贵得很,买一台回去,她这积蓄也都差不多了。

  她对孙胡道:”厂子现在转型了,有没有技术工人想着换工作的。我那厂子是在镇上,到时候有车子往城里拖货,也能坐顺风车回来。”

  “你要请技术工人?”孙胡眼睛一亮。赶紧道:“这个没问题,我给你找,厂子现在都没啥事了,到时候好找人呢。”

  “那可好了。”张宁笑着道:“说起来,孙主任有没有想过除了销售之外,做点别的呢?我这厂子现在开起来了,平时还得看着砖瓦窑,可缺个厂长呢。”

  孙胡听她这么说,听出门道来了,“你是想让我帮你管厂子?”

  张宁认真的点头,“我也知道厂子现在才开始,规模不大,让你去镇上那边确实有些……不过这也是个提议,孙主任可以考虑考虑。”她又道:“要是孙主任去了,到时候也是按着提成给,厂子纯收益的百分之二,你看咋样?”

  本来还有些犹豫的孙胡,听到这好处,心里立马就活络了。

  他这给国家工作了一辈子,临了还是面临下岗的结果。现在要是能自己当厂长,而且做的好,自己得的也多,以后不愁没钱挣。镇上虽然远了点,不过孩子们现在也大了,不用他照顾,自己这多挣点钱,以后给儿子贴补一下,他们的日子也能过着好一些。

  想明白之后,孙胡笑了起来,“既然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也不矫情了。别的不说,食品厂的事情,我可是门儿清的。到时候销售和生产,我都能给包了。”

  “那咱可说好了,你这边忙完了,就来镇上找我,咱们把这厂子给张罗起来,争取过年前能出东西来。”

  有了孙胡这个得力助手,张宁在食品厂这边的安排总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经过这些时候的接触,她知道孙胡是个有能耐的人,县城也有路子,只要他接手了,这食品厂前期的销售就能过关,自己这边再去外面多找些生意,把食品厂的东西卖到外地去,到时候销路就广了。

  签了机器转让协议之后,张宁和孙胡约好了,一个星期之后,就去镇上找她。她这边先回去张罗地方,等厂房找好了,就让八一这边把机器给送过去,到时候就能招工开业了。

  张宁早就在镇上看中了几个地方,最想着的,还是以前的镇小学。

  这说是小学,实际上也就是一排房子,当教室。后来镇上高中没了,干脆把原先高中的地儿当做小学来用了,这个原来的小学就给荒着了。

  张宁找了高芳帮着寻人问了问,才找到了政府里面谈这事儿。

  这地方本就荒废了许久了,张宁愿意租下来,给政府多一点儿收入,政府这边自然也没为难,顺顺当当的办了租赁合同了。

  两人从政府里出来的时候,高芳道:“我说大妹子啊,你这可真是动作利索呢。之前和我做兰花豆的生意,这才多久呢,就连厂子都开起来了。”

  张宁虽然和高芳没有合作兰花豆生意了,但是这几次都是找了高芳帮忙,所以也算是熟人了。笑道:“我这也是混口饭吃,正好瞧着有这个机器,就给拿下来了。以后我这开厂子,还得亏了大姐你多帮衬呢。”

  “这个好说。”高芳是个聪明人,先前和张宁合作,是看中了兰花豆的生意,现在看着人这么有能耐,就知道以后肯定差不了,现在能帮衬就帮衬点,以后这些人情可就精贵了。

  租下了工厂之后,张宁就把砖瓦窑这边的文员给调了一个过来,专门负责厂子招人的事情。

  自己又赶紧去和孙胡联系,把机器都给运了过来。

  一共有六间教室,算是六个房间了。张宁干脆把这分为六个车间,各个车间生产不同的产品,以前当做老师办公室的,就变成了工厂办公室了。

  技术工人这边,张宁倒是不着急,她自己就是个顶好的技术工人,这些东西她也都会用。而且一些后来研发出来的产品配方,她也记着好多。只要到时候把工序分开,也不担心人家学了去。

  另外孙胡这本也带了两个机器维修技术人员过来了,这两人也是八一厂子工作的,现在没了工作,一家人正发愁呢,所以孙胡来找他们说这事的时候,几乎没想就给答应了。

  这要是以前还能端架子,现在都和西北风了,有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再端城里人的架子。

  张宁也没亏着他们,在小学后面盖租了一栋民房,用来做职工宿舍,凡是住的远不方便回去的,都能在这边住着。

  等这些安排好了之后,厂子的招聘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厂子不大,也就招二十来人就能干活了。这次招的人多半是镇上没工作的女人,离着家里近,又方便上班,管理起来也方便许多。

  直到厂子开张的前一天,宋老头和宋母才知道,儿媳妇又整了个厂子出来了,听到这消息,宋家几人都惊的差点拿不稳筷子了。

  这砖瓦厂本来就够不得了了,这又来了个厂子,这媳妇是要整多大的家业啊。

  “爸,妈,明天厂子开张,镇上领导说要来给咱们剪彩,你们到时候去看看热闹吧。”张宁边吃饭,边说着。

  宋老头还没回过神来,一听连镇上的领导都惊动了,这才知道这事情是真的了。“咋镇上的领导都来给咱家长脸啦?”

  “咱们厂子开在镇上,给镇上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后镇上人过的好了,那也是他们的政绩呢,当然重视了。”

  张宁的这个食品厂作为全镇第一家名营企业,自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了。

  宋母张着嘴道:“乖乖啊,咱家这是咋了?”她看着旁边也端着碗筷的闺女,“春兰,你嫂子刚说啥,你听清楚了?”

  “听着呢,我嫂子说开了厂子了。”

  “哎呀,还真是啊,我还以为我做梦呢。”宋母拍了拍心口,脸上激动的红彤彤的,又看着儿媳妇道:“宁宁啊,你这管的过来吗,你这年后不是还得去随军?”

  “没事,开厂子不一定要自己亲力亲为,我都有得力的人帮着管呢,您放心好了。咱到时候直接拿钱就行了。”

  “还能这么办啊。”宋母脑袋里乱了起来,觉的这做生意门门道道儿的太复杂,她完全搞不懂。不过儿媳妇又挣家业了,这是大事,“今年过年,咱家一定要好好拜拜老祖宗,这日子过的,都跟做梦一样的。”

  张宁笑道,“爸妈,你们明天去不?咱家这可是头一个厂子呢。”

  “去,当然得去。”宋母忙不迭道。

  宋老头也点头,“我明天和张木匠说说,让他给我看着,咱家这房子再过一个星期,就能上梁了。”

  宋母一听,又笑了起来。“这可真是喜事一桩桩啊。”

  宋家村好多人都知道镇上开了一家食品厂,还以为是城里人来这边开的,都还纳闷怎么城里人到这地儿来开厂子了。结果这天厂子开张了,看着宋老头两人都在场,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又是宋家啊。

  这大事儿一下子就传遍了十里八村。

  “我就想不通了,慧慧当初咋就那么不明白,非得跟人走。你们看看,这宋家日子这么红火,她要是不走,现在都成有钱太太了。”

  朱家村朱有福家里,大儿媳妇邵小红端着饭碗唉声抬起道。

  她本来也不讨厌这个小姑子,但是小姑子这跟人私奔了,结果闹得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了。现在倒好了,人家宋家越过越红火,他们朱家倒是臭名远扬了。

  “你说啥子呢?”朱强将碗筷一放,不悦的看着自己媳妇。他现在都悔死了,早知道自己妹子这么抗拒这门婚事,他当初就是晚些娶媳妇,也不能让自己妹子去换彩礼钱啊。现在听着媳妇念叨,心里就更火了。

  “砰!”朱家的当家朱有福狠狠的一拍桌子,眼睛瞪着老大,“谁都不许提那个小畜生,以后谁提了,就给我滚出去!”

  邵小红和朱强一听,都低着头老老实实的吃饭了。

  只有朱母在一边抹着泪,“也不知道她在外面日子过的怎么样了。”

  “她就是死在外头,我也不会管的!”朱有福气呼呼道。

  朱母却知道他是在说气话,前几天晚上都还念叨着闺女呢。那是养了十八年的大闺女了,谁能说不管就不管的。一想着闺女在宋家过日子竟然过不下去,跟人走了,也不知道在宋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爸妈,哥……”

  一家人沉闷着,外面就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声音了。

  朱母整个人一愣,瞪大了眼睛站了起来,“是不是慧慧的声音,是不是咱们家慧慧回来了。”

  她边说着,边颤悠悠的往外面去开门。

  “慧慧,你可终于回来了。”朱母一开门,就看着自己的闺女满脸憔悴的站在门外,顿时眼泪就给流了出来了。

  朱慧看着宋母的那一刻,眼睛也酸起来,心里激动着往前走一步,突然眼前一黑,就虚弱的倒了下去。

  “慧慧,你咋了。”朱母吓了一跳,赶紧着去扶着她,又往屋里喊着,“老头子,强子,赶紧出来啊,慧慧晕倒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