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死亡之境 第456章 欢迎来到大唐峡谷(二十)

《死亡之境》第456章 欢迎来到大唐峡谷(二十)

作者:今虞 字数:1893 书籍:死亡之境

  铁镜心听得沐燕口口声声谢他相救,心中想道:“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被关在谷家庄,这话从哪里说起?”但有人相谢,心中总是高兴,微微笑道:“一点轻伤,不算什么。”沐燕“咦”了一声道:“还说算不了什么,你瞧血还没有止呢。”铁镜心道:“我有金创药,再敷一点便没事了。沐小姐,这确实不算什么,你不知道,我以前在台州沿海抗倭之时,几乎天天流血,那才真是惨烈呢。有一次我和几个日本七段八段的武士拼力。我的胳膊几乎给他们劈断,幸亏我躲闪得快,终于还是把他们打败了。”沐燕露出无限钦佩的神情,道:“是么?铁公子真是年少英雄。嗯,什么叫做七段八段?别动,别动,我替你包扎。”一面说话,一面陶出丝绢,替铁镜心包扎伤口,铁镜心由于承珠冷淡,一口气正自难咽,这时心中甜丝丝的,想道:“哼,你不理我,有人却争着理我呢。她还是公侯的千金小姐,也不见有你这么大的架子。”他本来是想推辞的,终于还是让沐燕给他包扎了。他也有意气气于承珠,沐燕问一句,他答十句,给她说当时抗倭的故事,把自己描绘得好像是抗倭义军中首屈一指的英雄。

  哪知于承珠一点也不生气,只是铁镜心的语言和态度,却把她引入更深沉地思索中,她好像更深刻地看到了铁镜心灵魂的深处。她忽然想起了叶宗留,叶宗留是抗倭的柱石,谁的功劳都没他大,但叶宗留就从来没有半句话夸耀过自己。她的眼光又落在叶成林身上,叶成林也干了不少大事,也曾帮他叔叔做过善后的工作,一路同行,也未曾听他半句谈过自己。那曾经在她脑海中浮沉过的联想,现在是更加鲜明了:“嗯,一个是江南园林中的玫瑰花;一个是云贵高原上的大青树。玫瑰花只向富贵中人尽量展示白己;大青树却永远是默默无言地荫庇着来往的旅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于承珠现在是看得清楚了。她有一点点憎厌,然而更感到辛酸,就好像忽然发现自己心爱的珍珠项链乃是假的一样。然而她还是忍不住向铁镜心再看了一眼,他今日的受伤还是为了自己呵!然而也不过是仅仅一眼,当她的眼光和铁镜心相接,她感到铁镜心洋洋自得好像要问她炫耀的心情,她又把眼光移开了。

  沐磷道:“姐姐你想什么?”于承珠道:“没想什么。我只想快点到大理去见师父。”沐磷道:“是呵,我也想快点见到他老人家呢。”澹台灭明笑道:“那么就快点走呀!”于承珠仍把照夜狮子马让给沐燕姐弟骑,沐燕不肯,说是轶镜心受伤,一定要让铁镜心骑马,终于是铁镜心骑了那匹波斯的黄缥马,沐燕骑“照夜狮子”,沐磷却自愿步行,陪于承珠。

  从红崖坡到大理,不到三百里路,若以照夜狮子马的脚力,不需半日便可走到。但因有人乘坐平常的马匹,有人步行,尤其沐小公爹不惯行走山路,却定要陪于承珠步行,故此在途中又歇宿一宵。这一晚于承珠虽是旅途劳顿,仍然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铁镜心和叶成林的影子交替的在她脑海中浮现,她想得很多很多,她在江湖上经历了一两年,思想已是渐渐成熟,远非寻常的刚满十六岁的少女可比了。沐磷那带着稚气的面孔,也偶尔在铁、叶二人的影子中间穿插进来,她有这样的感觉,沐磷虽说年纪和她相若,在她的眼中,却和小虎子差不多,想起他幼稚的神情,于承珠不禁暗暗发笑。

  第二日一早起来,走过了一段山路,中午时分,转出山坳,便望见一座墨蓝色的像是从地底突然涌出的高山巍然耸立面前,开始只见山峰,渐渐走到山脚,看到山脚的时候,在山的东面也看到了被阳光照得耀眼的湖水,澹台灭明道:“下去便是下关,接着便到大理了。你看这便是有名的苍山和洱海了。承珠,今晚,你可以见到师父啦。”

  众人加快脚步,到了下关,苍山和洱海的面目,完全豁露,“下关”坐落在苍山和洱海的南边,依傍着苍山十九峰南端最末一峰的斜阳峰,面临洱海的一端,从洱海泻出来的水,就绕过这座小城,穿过一个山口,流入漾堤河,到了下关,大风陡起,一眼望去,洱海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水,掀起了奔腾的波涛,浪花卷着烟雾,随着飞舞,这情景令于承珠想起了在台州的海边看落日,忽然撩起了阵阵情思。澹台灭明道:“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是大理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你们若是怕风,可以到民居暂避。下关的风很奇怪,风从屋顶掠过,就是打开窗子,它也吹不进屋中。”于承珠急着要见师父,笑道:“风中看海景,别有韵味,我们还是走吧。”沐磷赞道:“姐姐,你真是雅人。”这时已是凉秋九月的季节,但中午时分,天气还是暖洋洋的如同初夏,街头尚有呼唤卖雪的小贩,沐燕抿嘴一笑,对铁镜心道:“此地风物,比起江南如何?”铁镜心道:“各有各的好处,我看惯了江南的景色,反而更喜欢这儿。”沐燕道:“我小时候念过一首《卖雪词》,是一个大理的和尚写的,诗道:‘双龙关里百花香,银海透逸点苍山,六月街头叫卖雪,行人错认是琼浆。’这首诗下有注说:‘大理苍山雪六月不化,市上卖之,犹吴下之卖冰也。’那么你们那边也有卖冰的了,情景比这里如何?”铁镜心笑道:“苏杭市况尘嚣,没有这里质朴清雅的情调。”沐燕好像摸熟了铁镜心的性格,一路上和他谈诗论文,铁镜心也觉得这个侯门小姐,居然不俗,虽然不能在他心中替代于承珠,谈得倒也投机。

  过了下关,风平浪静,一望洱海又是一番景色,但见湖光似镜(云南人惯把大湖称为“海”,洱海实是内陆的大湖),湖面上帆影点点,令人觉得宁静幽美,湖岸遍植垂杨,细嫩的枝条,飘浮水面,水鸟喀鸣,海鸥飞翔,景物如诗似画。沐磷又笑道:“于小姐说在风中看海别饶韵味,我看碧水无波,更是另有佳趣。有一首诗写洱海无波的情景道:‘宠雁接碟菱荧光,翡翠摇波兰苕香。古芽双林带烟郭,平湖十里通春航。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洱海泛舟看明月,浮萍梗泛悲苍茫。比对眼前的景色,你说是不是妙绝。咱们再选个明月之夜,在洱海泛舟,那就更有意思了。”铁镜心笑道:“好一个游子恍疑归故乡,到了这儿,我真不想走了!”

  叶成林一路默不作声,此时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但觉于承珠的心意好像和他相通,他也是喜欢狂风下的波涛壮阔的景色的,不禁想道:“风平浪静,景色虽美,究属平凡,那是适宜于铁镜心和沐燕这类的公子小姐欣赏的。”于承珠的父亲于谦曾为阁老,乃是一品大臣,论“门第”并不在沐燕之下,但不知怎的,叶成林却总是觉得于承珠好像是属于自己这一路人,和沐燕小姐并无相同之处。其实叶成林和于承珠亦还是相知未深,他对于承珠的估计也还是“偏高”了。于承珠的确和沐燕、铁镜心有所不同,但却也不能说便完全两样了。要不然她对铁镜心的情感,也不致那样难以割开。

  从下关到大理,不过一个时辰,澹台灭明不进市区,径自带他们从喜州镇穿过,横渡洱海,一行六人,连人带马,分乘两只渔舟,澹台灭明、于承珠、叶成林一边,沐燕姐弟和铁镜心一边,沐磷本来是想跟于承珠的,但澹台灭明却拉着叶成林先下了船,沐磷不好意思挤进去,只好跟姐姐了。

  洱海的水源是来自苍山的融雪,所以特别晶莹,湖上渔舟很多,鹭鸳漫天翩飞,时时俯冲下来,再飞上来时,口中已衔着一尾尾的鱼,但听得隔舟的铁镜心笑道:“这景色又似江南的水乡了。”接着又是沐燕吟诗,叶成林笑道:“他们倒是风雅得很。”于承珠心情燎乱,回眸向叶成林一笑,如似心神另有所属地拍打着湖面的柔波。

  渡过洱海已到苍山脚下,只见山顶积雪覆责,在积雪中露出一点点苍翠的山色,于承珠道:“怪不得苍山又名点苍山。这名字真是真极了。”在山顶望上去,又见层层白云笼罩,好像一条白玉宝带,围绕了苍山十九峰。澹台灭明道:“此地人称这景致为五带锁苍山。我没有你们这么雅,现在急着回去,可无心在山脚仔细欣赏了。”说罢,突然放出一枝响箭。

  过了一会,山上跑下几个人来迎接,乃是黑白摩诃和小虎子。小虎子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比黑白摩诃跑得还快,一溜烟地冲到于承珠面前,于承珠笑道:“小鬼头,那天急死我了,原来你已先到了这儿。”小虎子嘻嘻一笑,忽然回过头来,照着沐磷的肩头就是一捶,于承珠忙喝道:“小虎子不得无礼,他是沐小公爹。”小虎子笑道:“我早知道啦,要不然我这一捶还不把他捶扁!”拉着沐磷的手笑道:“好小子,那天你怎的不讲明是我师父未入门的弟子,你讲明白了,我焉能不让你骑那匹白马,哎哟,你怎的扁着嘴儿不说话,我打痛了你吗?好,好,别恼,别恼,我给你赔礼,我带你去捉弓鱼。”沐磷自出生以来,国公府里的上下人等,都捧凤凰似的呵护他、奉承他,他除了和姐姐玩耍之外,就找不到一个朋友,如今小虎子将他当作相等身份的朋友看待,反而令他感到亲热投缘,他虽然舍不得离开于承珠,终于还是给小虎子拉了去,摘野花、看弓鱼了。两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孩子还玩得挺有意思的。

  于承珠、叶成林等向黑白摩诃叙礼相见,说起来才知道他们到了大理已有七八天了,段澄苍和波斯公主住在段王爷的王府里,他们则住在苕山上和张丹枫作伴,小虎子也正式向张丹枫嗑头拜师,算作他门下的第二个弟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