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贵妇 重生之贵妇 第107节

《重生之贵妇》重生之贵妇 第107节

作者:笑佳人 字数:3110 书籍:重生之贵妇

  可以说,燕王对儿子们要求严格,对外一直都是个仁厚宽和的好王爷,平城的百姓都很拥戴他。

  衡哥儿很喜欢听娘亲讲这样的故事,尤其是与祖父有关的故事,记住故事的同时,那些道理也悄悄在他的脑海里扎了根。

  .

  进了三月,天暖和起来,魏楹带着福善来澄心堂,约殷蕙出府跑马。

  福善毕竟是草原上的姑娘,十来岁就会骑马了,只是她也不是天天都去跑,所以魏昡才没在她手上摸到缰绳勒出来的茧子。

  距离那一日越来越近,殷蕙不想在这个节骨眼让公爹留意自己,包括魏楹、福善,暂且都老实点好。

  “我最近不太方便,你们多等几日可好?”殷蕙软声商量道。

  只是晚去几日,魏楹、福善自然同意了。

  五六日过去,在殷蕙发愁二女再来她该如何推脱的时候,福善诊出了喜脉。

  这可是意外之喜!

  殷蕙真的替福善高兴!

  上辈子福善嫁过来不久就赶上建隆帝驾崩,燕王不但自己吃素三年,还要儿子们按照民间的规矩守满一年,没等守满,魏曕、魏昡又跟着公爹去战场前线了。直到事成进京,福善才好不容易怀上一个。因为她迟迟不怀,郭侧妃陆续给魏昡屋里送了好几个人,福善倒是有容人之量,就是盼着孩子。

  用福善的话说,她是外族人,满中原都没有一个血缘亲人,所以就特别想有个自己的孩子。

  至于为何上辈子这时候福善没有怀上,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辈子的福善可以早点如愿以偿!

  “既然怀上了,以后你可要注意些,不能再做大动作,骑马更是不行。”

  来道喜的时候,殷蕙好好交待了福善一番早孕期间的忌讳。

  福善听得可认真了,还让殷蕙慢点说,她找来纸笔记下。

  魏楹也替嫂子高兴,恨不得天天陪着嫂子照看嫂子,再也不想什么跑马不跑马了。

  四爷院里的好消息让燕王府又喜庆了几日,燕王呢,眼看就快凑齐十个孙辈,他高兴地写了一封家书,派人送去京城,给建隆帝道喜。

  可惜他这封家书还没送到京城,京城先送来八百里急报,建隆帝驾崩了!

  当年太子去世时,燕王就误会了一下,仅是猜测便泪水上涌,如今真是父皇去了,燕王疼得嘴角溢出血丝,哭着叫人备马!

  留徐王妃、魏旸守着王府,燕王点了魏昳、魏曕、魏昡与一队侍卫,骑上骏马,在百姓们震惊的注视下,呼啸着冲出了平城。

  作者有话要说:燕王:爹!

  建隆帝:好好辅佐皇太孙!

  燕王:……

  第99章

  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燕王府里却迅速地挂上了一层白。

  皇帝驾崩,何等大事,无须徐王妃挨个叮嘱,徐清婉、纪纤纤、殷蕙等妯娌就严令吩咐了下去,要各院的丫鬟们诚心服丧,不得有任何嬉笑或闲言碎语。担心福善应酬不来,殷蕙还来了一趟松鹤堂,正好郭侧妃那边也派了一个嬷嬷过来,既然福善身边有靠谱的嬷嬷协助,殷蕙陪她坐了会儿就回澄心堂了。

  “娘,出了什么事?”

  大人们忙来忙去,衡哥儿还有点糊涂。

  殷蕙将衡哥儿抱到怀里,语气悲痛地道:“曾祖父去世了,他是祖父的爹爹。”

  离得太远,衡哥儿脑海里的曾祖父就是一个称呼,远没有平城的曾外祖父亲近,闻言只是眨了眨眼睛。

  殷蕙摸着儿子的头:“祖父与爹爹都很难过,所以最近衡哥儿要乖乖的,不要再给祖父他们添乱,知道吗?”

  衡哥儿点点头,如果他的爹爹、祖父去世了,再也见不到了,他也会哭的。

  有徐王妃、世子爷魏旸主持王府内外事务,整个王府除了气氛凝重,倒没有出别的乱子。

  另一头,燕王带着儿子们日夜奔波,每日只有吃饭的时候会休息休息,夜里也只睡两三个时辰,一到驿站就换马。就在离开平城后的第三个清晨,眼看就要出燕地边界,众人在一处驿站外遇上了京城派来的驿使。

  驿使身系红色腰带,瞧见挂白的燕王等人,连忙迎上来,从怀里取出一封明黄圣旨。

  燕王瞳仁紧缩,立即下马,带着儿子侍卫们齐刷刷地跪下。

  圣旨开头便点明这是建隆帝的遗诏。

  燕王眼中流下泪来,可是,遗诏的内容,是要诸位藩王留守封地,不得入京奔丧。

  三言两语,驿使很快就读完了。

  燕王愣怔地盯着那卷圣旨。

  四爷魏昡气得双眼冒火!皇祖父死了,父王最为伤心,什么都没准备就带着他们进京奔丧,一路上父王吃得少喝得少,一句话都不说,可皇祖父竟然不许父王去奔丧!凭什么,父王又不是什么不孝子!

  冲到驿使面前,魏昡一把抢过遗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他也不知道如何分辨真假,转身跪到父王面前。

  燕王颤抖着手接过遗诏,上面的的确确是建隆帝的字迹,怕藩王儿子们不信,他去世之前亲手写的遗诏。

  视线模糊,燕王面前的遗诏,渐渐幻化成了一道身穿龙袍的熟悉背影,那是他的爹,可是这个爹活着时不让他进京尽孝,死了也不许他去再看最后一眼!

  “父皇!父皇!”

  燕王捶地悲号,哭着哭着,突地喷出一口鲜血,昏厥过去。

  “父王!”离得最近的魏昡及时将父王抱到怀里。

  驿使吓得跪在地上。

  魏昳也扑过来哭爹,魏曕扫眼不远处的驿站,一边上马一边交待道:“父王昏厥不宜乱动,你们看好父王,我去请医!”

  话音未落,他已经策马奔向驿站。

  驿站里有个郎中,此刻也顾不上郎中医术如何了,魏曕让郎中提好药箱,然后就将郎中丢到马上,他再快马赶回来。

  燕王才被一个侍卫掐了人中,掐醒了,恰好见到三子提着郎中下马,神色担忧地朝他走来。

  燕王使不上劲儿,说不出话,只能无力地靠在四子怀里,看着那郎中哆哆嗦嗦地给他把脉。

  把完脉,郎中长长地松了口气,恭恭敬敬地道:“王爷大悲之下气血翻涌,血吐出来反而是好事,不过接下来请王爷务必爱惜身体……”

  燕王闭上眼睛,一副懒得听的姿态,只是眼角不断地有泪水滚下。

  平时多威严健壮的父王,这会儿变成这样,魏昳跪在一边擦眼泪,魏曕面沉如水,魏昡眼圈泛红。

  朝廷派来的驿使匍匐在地,不敢吭声。

  只有三月的春风断断续续地吹过来,渐渐吹干了燕王流下的泪,残留干涸的泪痕,混杂着风尘,很是狼狈。

  魏曕往帕子上倒点水,再把帕子递给扶着父王的魏昡。

  魏昡刚刚还能忍着,这会儿也掉下泪来,一边替父王擦脸一边发哽地道:“父王节哀,您若有个三长两短,儿子们怎么办。”

  湿湿凉凉的帕子擦去了燕王脸上的狼狈,他缓缓睁开眼睛,面前是三个儿子关切的脸,再高处,是春日晴朗无云的天。

  燕王怔怔地望着那远天。

  其实早就料想过这一日,父皇年纪大了,这一日早晚都会到来,可他没想到,父皇不许他进京奔丧。

  怕什么?怕他到了京城将侄子从龙椅上揪下来,还是怕敌国趁虚而入?

  总之都是为了大事,做了皇帝,到死都是皇帝,那点亲情已经无所谓了,见不见又有多大关系?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长长地呼出来,燕王从四子怀里坐正,拿过先帝遗诏,恭恭敬敬地卷好放在通向京城的方向,再恭恭敬敬地对着那遗诏叩首:“儿臣谨遵父皇遗诏,儿臣不孝,不能进京送您最后一程,若有来生,儿臣愿继续做您的儿子,继续在您面前尽孝。”

  三叩九拜,燕王收起遗诏,一眼都没看那驿使,带着儿子侍卫们骑上骏马,原路返回。

  去时快马加鞭不分日夜,归时速度就慢多了,只是燕王依然话少,每晚留宿驿站,他便一个人待在房间。

  魏昡看得难受,对两个哥哥道:“皇祖父太绝情了,为何……”

  魏曕冷眼看过去。

  魏昡闭上嘴巴。

  魏昳瞥眼窗户,也低声劝他:“小心祸从口出。”

  皇祖父再绝情,都是当爹的,除非逼急了,当爹的对儿子怎么都狠不下手。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只是父王的侄子,他们的堂兄弟,巴不得他们犯错把把柄递过去呢。

  说过话,又等了半个时辰,听父王歇下后,三兄弟也各回各屋了。

  驿站的床不知用了多少年头,轻轻翻个身也会发出声响,魏曕索性平躺着不动。

  帐内充斥着淡淡的异味,魏曕此时却没心思计较这些,对着床顶出神。

  前太子伯父在世时,一直都摆出好兄长的姿态,有人揭发藩王们的胡作非为,太子伯父反而替弟弟们说话,皇祖父也都听了,不曾追究。

  无论太子伯父的本性如此,还是他与皇祖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太子伯父都没有针对过藩王。

  皇太孙魏昂却不一样,他初封皇太孙不久,便有撤藩之心,被皇祖父否决了。

  这提议虽然没有放在明面上,可藩王们在京城也各有眼线,总能打听到一些机密,父王也与他们三个当差的儿子提起过。

  如今,皇祖父去了,魏昂会怎么做?

  理智上,魏曕觉得父王不能进京反而是好事,去了,就怕回不来。

  不过,他与皇祖父只见过一面,没什么祖孙情分,父王却不一样。

  设身处地,如果父王把他丢到外地到死也不肯见他,魏曕也受不了。

  脑海里各种事情,直到三更天魏曕才终于有了一点困意,就在此时,外面忽然传来轻微的开门声。

  好像是父王那边!

  魏曕悄悄起床,一手持剑放在身后,一手悄悄打开自己这边的房门,侧目看去。

  燕王背着手,轻步走在走廊,冷不丁就对上一条门缝,还有儿子防贼似的模样。

  目光相对,燕王停下来。

  魏曕拉开门板,出来后习惯地左右观察过,一边将剑收入剑鞘,一边低声解释道:“儿子听到异响,不知是您。”

  夜都这么深了,儿子竟然能听到那一点小动静,燕王笑了笑,目视前方道:“走吧。”

  魏曕便跟着父王走到了院子里。

  今日是三月十八,半空一轮明月微缺。

  院中有一石桌,燕王在一把石凳上坐好,看看月亮,吩咐魏曕:“去找坛酒来。”

  魏曕来时就记下了这处院子的格局,直接朝厨房那边去了,很快就提了一只酒坛、两只海碗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