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贵妇 重生之贵妇 第102节

《重生之贵妇》重生之贵妇 第102节

作者:笑佳人 字数:2568 书籍:重生之贵妇

  魏曕似乎嗤了一声:“你见过状元?”

  他都没见过,状元都在京城。

  殷蕙摇摇头:“没见过,但不管哪个状元,肯定都没有您长得好,画得好,写得好。”

  这话好听归好听,一听就是口头奉承,诚意不足。

  魏曕仿佛来了兴致,侧躺着抱住她,轻捻她的耳珠:“状元也没有我温文尔雅?”

  殷蕙卡了一下。

  魏曕此人,有文有雅的一面,但与“温”字毫不沾边,她若继续吹嘘,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肯定是状元郎温文尔雅,不过我更喜欢您赛龙舟、骑马射箭的英姿,您真温文尔雅了,我还不一定稀罕呢。”

  她一边说,一边捏了捏他强健的手臂。

  对魏曕而言,她这动作,与二哥摸歌姬的脸没什么差别。

  他抓住她的手,惩罚般捏了一下。

  殷蕙吸了口气,不悦道:“夸您您还不爱听了?”

  魏曕按住她的头:“睡吧,有话回去再说。”

  这是在殷家,里面衡哥儿又随时可能会醒,他不想再被她勾引。

  殷蕙就在他怀里打了个一个盹儿,迷迷糊糊的,感觉魏曕好像拨了拨她的头发,她也没去管。

  两个孩子睡醒后,日头也没有那么毒了,一家四口在殷墉、殷阆的陪伴下逛起了园子。

  晚饭吃得很早,吃完时才是黄昏。

  一家四口上了马车,殷墉、殷阆站在车外。

  衡哥儿趴在窗边,恋恋不舍地看着曾外祖父与舅舅。

  殷蕙哄道:“等明年舅舅成亲了,娘……”

  说到一半,殷蕙顿住了。

  明年,明年会发生很多事,形势大不一样,她或许不再方便出门。

  既然不一定能办到的事,她不想给孩子承诺,免得孩子失望。

  衡哥儿却还在等着娘亲继续往下说。

  魏曕见她神色变化,猜到她有顾虑,替她道:“舅舅成亲时,咱们一起来观礼。”

  衡哥儿立即高兴地笑了。

  殷蕙也笑,反正是魏曕承诺的,真来不了,儿子就对爹爹失望吧。

  .

  七月下旬,天终于凉快下来。

  天气宜人,大家又喜欢去逛花园了。

  今日徐清婉竟然也陪着六郎来了园子,妯娌三个凑到一块儿闲聊。

  纪纤纤故意说徐清婉不爱听的:“我听二郎说,三郎经常因为背不好书被先生罚,这是怎么回事啊,大郎明明那么聪明。”

  徐清婉淡笑:“大郎稳重,三郎淘气,静不下心背书。”

  纪纤纤:“嗯,这点他们几个小兄弟哪个都比不上大郎,可惜啊,大郎长得再俊一些,就更讨人喜欢了,瞧瞧六郎,漂亮得我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徐清婉的笑容就有点端不住了。

  她有两个儿子,大郎样样都好就是容貌更像她,三郎长得就像魏家的孩子,丹凤眼既好看又有贵气。

  她不在意纪纤纤夸孟姨娘的孩子,可纪纤纤拿大郎的容貌说事,徐清婉忍不下,也不想忍。

  “是吗,我倒是觉得四郎长得比六郎好,声音也好听。”

  纪纤纤眼角微抽。

  四郎身子弱归弱,长得确实好看,一点都没继承柳姨娘的平庸,而魏昳对柳姨娘的宠爱也一直都在,说什么多听柳姨娘说话,他夜里睡得都好。

  纪纤纤哪都美,唯独声音比不过柳姨娘。

  其实她的声音也好听,但差了一样,她就憋屈。

  她们俩在这里斗法,殷蕙默不吭声地坐在一旁,只希望两人谁也别想起自己。

  就在此时,大房的一个丫鬟跑过来,气喘吁吁地对徐清婉道:“夫人,王妃叫您过去说话!”

  徐清婉瞥眼纪纤纤,与殷蕙点点头,仪态端庄地走了。

  纪纤纤对着她的背影扔眼刀,扭头对殷蕙嘀咕道:“要不是她出身好,就凭她的脸,王府选丫鬟都轮不到她。”

  殷蕙皱眉:“二嫂这话太难听了,您再这么说,我以后可不敢跟您坐在一块儿。”

  纪纤纤知道她谁都不想得罪,哼了哼,转移话题道:“也不知道王妃有什么事,叫得这么急。”

  殷蕙回忆片刻,想起来了。

  果然,到了傍晚,从勤政殿回来的魏曕就告诉她一个消息,徐王妃的父亲、徐清婉的祖父镇国公,本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勋大将军,上个月病逝了,建隆帝悲痛不已,追封其为“武宁王”。

  第94章

  镇国公乃本朝开国元勋,真正的战功赫赫,既有军心又有民心,他这一死,百姓间都有潸然泪下的。

  燕王府齐聚一堂,为其准备了一场哀悼宴。

  燕王年轻时曾跟着镇国公打过几次仗,镇国公谋勇绝伦又公忠谦逊,燕王发自肺腑地敬佩这位岳父,在妻妾儿孙们面前提及镇国公的功绩时,燕王竟几度哽咽。

  他一哽,殷蕙等人就跟着擦泪,没有眼泪也要做出这样的动作。

  徐王妃、徐清婉哭得眼睛都肿了,无论作为女儿还是孙女,离家这么久,一次也不能回去探亲,如今与至亲阴阳两隔,怎能不悲不伤。

  世子爷魏旸的眼圈也是红的。

  大郎、三郎、六郎、眉姐儿都还小,更没有见过传说中的本朝战神,只能看大人们的神色做出缅怀状,哭是哭不出来的。

  哀悼宴结束,众人分头散去。

  一离开勤政殿,纪纤纤的神色就轻松起来,心里很是幸灾乐祸。徐清婉只有身世比她强,如今徐家最厉害的老爷子没了,徐清婉的父亲虽然继承了爵位,可其父无论在战功还是民心上都远远不如老爷子,徐家这户新贵的没落乃迟早之事,不像他们纪家,乃金陵城几朝的名门望族。

  不过,镇国公深受军民敬仰,连公爹都为他哭了,纪纤纤可不敢在这个节骨眼说什么不敬的话。

  到了东六所,几房人纷纷道别,乘着夜色回了自己的院子。

  孩子们被乳母带走了,丫鬟们伺候殷蕙、魏曕洗漱。

  歇下后,殷蕙听见魏曕叹了口气。

  他是武官,从小听着皇祖父与几位开国大将的战功长大,如今一位传说中的大将军病逝了,难免惋惜慨叹。

  殷蕙安慰般握住他的手。

  魏曕反握住她,什么也没说。

  徐王妃那边,燕王也在安慰妻子,丧礼都准备好了,燕王也替老爷子写了一份悼词,明日一并送往京城。

  燕王对自己的这份悼词非常满意,既表达了他的缅怀悲痛,又没有提及徐老爷子的丰功伟绩,免得父皇听说不喜。

  徐王妃看过丈夫的悼词,再度落泪。

  她爹都死了,王爷还在这里算计。

  不过,出嫁从夫,徐王妃虽然不满丈夫的凉薄,却也知道丈夫才是她日后的倚靠。

  徐王妃擦掉眼泪,打起精神给兄长写了一封家书,写好了,也拿给燕王看。

  在这封家书里面,徐王妃特意提到了丈夫的几番落泪。

  兄长承爵,丈夫肯定希望兄长能偏向燕王府这边多些,有什么事时在皇上面前多替燕王府美言。

  这种话,由燕王来说,拉拢的意思太明显,既损害燕王的颜面,传出去也容易授人以柄,由徐王妃说刚刚好。

  燕王看了妻子的家书,将妻子抱到怀里,夫妻俩又为老国公哀叹了一番。

  七月下旬燕王府把丧礼送过去,中秋前,新任镇国公徐耀的回信到了。

  信先送到了燕王手里,燕王派人请徐王妃来他这边看。

  徐王妃匆匆而来,展开信,就见信上只有短短几行字,主要是告诉她父亲的丧礼办得风光顺利,人已入土为安,让她爱惜身体,不可太过悲伤。

  半个字都没有提到燕王。

  她明明说了燕王也很替父亲难过,出于礼节,兄长也该提下燕王,譬如说替父亲感谢王爷的缅怀之思。

  手里拿着信,徐王妃又看了一遍,确实一点这种意思都没有。

  燕王见了,伸手道:“给我看看。”

  徐王妃不敢不从。

  燕王看过信,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刚正不阿的脸,自然是他的大舅子徐耀。

  老国公就是个谨慎的,除了忠于父皇,其他皇子全部一视同仁,但至少该有的礼数都会尽到,如今看来,他这个大舅子在这方面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还有事,你先回去吧。”燕王面无表情地将信交给妻子。

  徐王妃只能告退。

  翌日早上,徐清婉来这边请安,就见姑母面带忧色。

  “娘,您怎么了?”徐清婉坐到榻边,轻轻地替徐王妃捶起腿来。

  徐王妃看着自己的侄女兼儿媳,示意下人们都下去,然后朝儿媳叹了口气:“王爷怕是怨上你爹了。”

  她简单地将经过讲了一遍。

  徐清婉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爹爹真是的,怎能如此失礼。”

  徐王妃:“是怕信落到别处,被有心之人利用吧。”

  其实她也能理解兄长,身在京城,天威最重的地方,真与藩王走得近了,就要被朝廷猜疑。

  一边是朝廷,一边是藩王,总要选择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