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卿相 第42章 以命偿命

《锦衣卿相》第42章 以命偿命

作者:杨善 字数:3490 书籍:锦衣卿相

  林舒正眯了眯眼睛,来了兴趣:“怎么个钓法?”

  “表哥买一百床棉被,由县衙牵头,以自己的名义捐给较远的村庄,来年收回来的棉被统归县衙,便于衙门第二年开展棉被活动。”

  林舒正道:“说到底还是要让我买棉花送人。”

  “自然,”苏希锦搬起手指,给他算一笔账,“现在棉花三十五文一斤,一床棉被四斤棉,三斤麻。对你来说不过几十两的问题。但却收获了双重好处。”

  林舒正翘着二郎腿,气定神闲:“你要是掰扯得清楚哪双重,我就买棉被。”

  “第一:百姓看你捐棉被,会说林家是大善人,从而对林家的生意产生信赖感。以后在同等条件下的两家店,他们一定会优先选择你的店铺。”

  林舒正眼睛点头,这确实是一番好处。

  苏希锦深知以林舒正抠门的性子,这一点还不能完全打动他。于是接着说出了第二点。

  “第二,捐献棉被是支持官府的工作。你第一个支持龙县令,他势必会记着你的好。以后官府有什么制度改革,表哥必然第一个得到消息。”

  这个好,古来士农工商,商排最末位。若林家能与官府搭上关系……林舒正站起身,“可行。”

  “是吧,”苏希锦一扬下巴,“这叫营销,既与百姓间树立威望,又与官府搭上关系,两全其美。”

  营销是什么的林舒正不清楚,他只觉得自家表妹的脑袋,实在是别有一番天地。

  “听我的,”他俯下身,双手放在苏希锦的脑袋两侧,“保护好你脖子上这颗脑子,表哥以后赚钱就靠它了。”

  苏希锦恶寒,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有种脑袋不是自己的错觉。

  “我可提醒你快一点,”她道,“舍小钱,赚大钱,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估计等你捐了,别家也会跟风而起。”

  林舒正自然知道,也不跟苏希锦废话急忙走了,生怕去晚了机会就消失了。

  苏希锦拍了拍手,搞定。

  韩韫玉眼角带笑,“这就是一富一村制?”

  减轻官府负担,分摊压力。一个富人负责一个村庄的棉被,委实另辟蹊径。

  苏希锦点头,其实她也有钱,食为天每月分红不少。但她看重的是林家商业竞争力,只要林家起表率作用,那么与他有商业竞争力的商户,必然纷纷效仿。

  一传二,二传四,完美。

  三天后,一辆辆马车装备齐全,排着长队从青阳县城门出发。

  每个马车上写着一个林字,场面整齐而壮观,引起了百姓的注视。

  “这是装的什么?”围观的百姓问。

  “林家捐的棉被。”

  “听说林家担心离得远的村人,得不到棉被,特意给他们运送过去。”

  “给钱吗?”

  “不给钱,都是捐的。来年收回来归县里。”

  “林家真是好人啊,大善人。”

  “我以后就买林家的东西了。”

  “他们在县里有些店铺,我以后买东西也去他家。”

  “听说食为天是他家大公子开的,走,一会儿去食为天吃饭。”

  “我虽然吃不起,但心理上支持。以后林家有什么事儿,叫我一声准到。”

  表妹果然料事如神,林舒正站在某房二楼,看着百姓好评如潮,仿佛听见了数钱的声音。

  眼见着林家生意火爆,其他商户坐不住了。

  第二天又陆陆续续有许多商户开始捐棉被和其他物资,并且主动运送到乡村。都受到了百姓称赞。

  寒冬腊月,青阳县里每个人都感觉内心暖洋洋的。

  县令府内,龙县令笑开了花。商户主动支持他的工作,给他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他省了不少麻烦。

  “此地县风纯朴,”他欣慰地说,上任县令也忒不识好歹了。

  红宅,早就得到消息的韩国栋,抚着胡须,称赞苏希锦足智多谋。

  好老练的治理方法,若是由这样的人当官,何愁天下不定,百姓不安?

  “且学着,”他对立于一旁的韩韫玉道,“借力用力,实乃治国好办法。”

  一场棉被捐献活动,多方受益,没有输家。林家和苏家也在青阳县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冬季下雪路滑,苏希锦日常居住于红宅和屯田司两地,规律且舒适。

  这日,她回到家时,见苏义孝两口子坐在门旁,表情凝重。

  苏希锦忙上前,就听门内响起苏母的声音:

  “他是你弟弟,出了事你不帮忙谁帮忙?”

  “不是我不想帮,是没有路子。”苏义孝道。

  林母不信,“你不是当官的吗?你去跟县令说,让他放人,他敢不放?”

  “也不是多大点事儿,就是坏了些东西,伤了个人,赔点钱就是了。”

  苏义孝沉默,他虽是个官,但跟官府的人不熟。且他觉得三弟醉酒打人就是不对。

  苏母见他不说话,又是哭自己养大他不容易,又是说他没有良心。

  “他明年还要考试的,你要是不救他,他这辈子不就完了吗?”

  苏义孝早就对爹娘失望,但对苏义仁这个弟弟,自小疼爱,且崇拜。

  “听说牢里不是人待的地方,你弟弟从小没吃过苦,这么冷的天,可怎么守得住哦。”

  众人内心焦急,但无计可施。

  苏希锦让商梨帮自己将手里的东西放进书房,而后一言不发进入厅堂。

  苏母见她回来,顿觉心虚,坐立不安。

  她现在一看见苏希锦就怂。

  “锦儿,“苏义孝叫了她一声,“你可有办法?”

  他的女儿虽小,却从小聪慧,又拜师韩国公,与一般孩子不同。

  苏希锦叹了口气,原生家庭的问题,除非生离死别,否则永远纠缠不清。

  “具体何事?”

  原来是苏义仁在勾栏里喝酒,因与人争夺一位伶人,发生争执,打闹起来。对方倒在破碎茶具上,划成重伤。

  如今苏义仁已经被官府的人关进了牢里。得知丈夫逛妓院的李淑芳,也闹着跟他和离。

  看来上次替他摆平酒后胡言,三叔没得到教训,这次干脆直接上手了。

  “律法规定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关押三至五月。若致人死亡,以命抵命。”苏希锦冷冷地搬出陈国法律。

  苏母一听,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你可一定要救救你三叔啊,你以前可没少看他的书。”

  “三叔的书,是我拿书交换的。”

  若非如此,谁会把书借给一个女孩儿。

  苏母不听,她认定二儿子可以救小儿子。

  “我不能听信您的一面之词,”苏希锦道,“我会先去现场问清细节,分清责任,如果真是三叔的错,我也没办法。”

  她与阿贵去到上次的勾栏院,找了几个小厮和丫鬟,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是勾栏里的小姐,被人强迫发生关系。苏义仁与那位小姐一向交好,听见她呼救,便上去帮忙。

  一顿争执后,就变成了苏母说的那个情况。

  受伤的人也是青阳县的商户,平时逗猫遛狗,仗着有钱,无恶不作。

  “抛开私心,也算见义勇为,”苏希锦听后总结。

  她给了几人打赏钱,约定若是以后有需要,希望他们出庭作证。

  陈国法律没有过失致人重伤,和过失致人死亡的说法。只有杀人罪和聚众闹事罪。

  现在最关键的是看受害者的情况,如果他醒了,则定聚众闹事罪,关个三五月。

  若他去世……那就是杀人罪,三叔会以命偿命。

  但考虑到他是见义勇为,县令估计不会让三叔偿命,只会关十几二十年。

  那样,一辈子就毁了。

  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先救人。

  苏希锦跟韩国栋借了大夫,带着爹娘上门查看伤势,然而被对方拒之门外。

  “我们家老爷伤得很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你家就等着牢底坐穿吧。”

  门房恶狠狠道。

  “我们带了大夫,想为你家老爷看看。”苏义孝赔笑。

  “呸,我们家又不是没有大夫。”

  苏希锦道,“是京都来的大夫,医术高明,为了你家老爷的身体,让他帮忙看看吧。”

  门房怀疑地看了他们一眼,一转眼进去了,大约两分钟,又回来。

  “我们家夫人说不见,让你们回去。”毫无商量的语气。

  苏希锦一行人只能无奈离开。

  第二天,她又带着补品和大夫到门口探望。无一例外吃了闭门羹。

  之后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此事有异,”韩韫玉听到消息,跟苏希锦分析,“寻常丈夫病重,若是有都城来的医生,妻子肯定会喜不自胜。”

  苏希锦点头,她也觉得奇怪,怎么会不给看大夫的。

  “这有什么异常的,”周绥靖撇了撇嘴,“说不得他伤得不重,也许早就好了。只是做个姿态,坑你们一笔罢了。”

  这样的手段,他早在十岁就玩过了。

  小时候跟别人打了架,他就装作伤得很重,那些朝廷大臣吓破了胆,还不是一个个给他赔罪?

  “有这个可能,”韩韫玉点头,他叫来人,叮嘱道,“最近几天你多注意钱家。”

  钱家指那位受害者。

  “我回去多备些银两,”苏希锦也道,那家有好的大夫不用,也不让他们进去看,可能真如周绥靖所言,为了钱财。

  她回去将这件事告诉家里人,苏母立刻原地蹦起来,朝着钱家方向怒骂。

  “呸,你个黑心鬼,良心被狗啃了。”

  “杀千刀的,我儿子还在牢里蹲着,他在家里躺着,等我们送钱呢。”

  林氏安慰道,“叔母,我们已经跟牢里打点了,三弟在里面没吃苦。”

  “那里面能有个好地儿?我儿子是秀才!怎么能待在那种地方。”

  “等我儿子考上状元,以后让他钱家过不下去。”

  极端之言,苏希锦皱眉,听不下去,带着商梨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就在大家都以为对方想贪一笔的时候,钱家传来噩耗。

  第二天天未亮,苏家门口就来了个陌生小厮:“钱老爷去世了。”

  这是韩韫玉安排监视钱家的下人。

  苏希锦一听见这个消息,脑袋顿时嗡嗡作响。

  “什么时候的事?”她问。

  “昨夜三更时分。”

  怎么会这样……苏希锦道了声谢,一时间有些茫然。

  苏义孝夫妇也听到了消息,两人坐在椅子上,六神无主。

  苏母则直接倒在地上,滚作一团,哭得死去活来。

  “我的儿子怎么办?这个姓钱的怎么这么短命呐!”

  “他自己死了就死了,干什么带上我儿子!”

  她心里明白如果钱老爷去世,苏义仁就没了。

  苏希锦安静地坐在一旁,想起以前在向阳村看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她总会问三叔。

  虽然对方神情高傲,对女子习字不屑一顾,但总会勉为其难地教她。

  他懒惰,软弱,啃老,像个扶不起的阿斗。实际看来又没做过什么坏事。

  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子了呢?

  当天钱府众人便哭天抢地到县衙击鼓鸣冤,告苏义仁杀人之罪,要让他以命抵命。

  龙县令接到诉状,当即宣布升堂。

  苏母和苏义孝两口子也到了堂上。因为苏义孝有官职在身,龙县令特意给他搬了张椅子,供他坐下。

  杀人案历来都是大事,附近的百姓闻讯赶来,指着堂上的人评头论足。

  “听说苏义仁是苏屯田的弟弟。”

  “哎,苏屯田那么善良慈悲的人,怎么摊上个杀人犯的弟弟。”

  “杀的还是隔壁的钱老爷。那家也是个有钱的。”

  “苏家与钱家有什么过节吗?”

  “哪里来的过节,这件事我知道,当时我就在场。”

  “钱老爷看上了苏义仁的相好,那娼女不从,苏义仁便与钱老爷大打出手。后来苏义仁把钱老爷推到地,撞在碎瓷片上。流了好多的血。”

  “为了一个娼女赔上性命,不值得。”

  “可不是,听说苏义仁还是个秀才呢。”

  苏希锦站在人群中,听着周围人诉说着自己的所见所闻。

  余光注意到,人群的角落里,有个穿着翠竹色夹袄的女人低头离去。

  她身材婀娜,五官清秀,神情忧郁,走起路来一步一摇晃。

  “看见了吗?就是那个女人。”

  “听说叫翠萍。”

  “长得是挺好看地,”有个男子说,“难怪苏义仁被她迷的五迷三道的,要我,我也愿意。”

  庭下七嘴八舌,嘈杂不堪。

  衙门之上,龙县令正襟危坐,狠狠一拍惊堂木,“肃静。”

  “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民女沈秀琴,拜见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