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卿相 第248章 等娘回来

《锦衣卿相》第248章 等娘回来

作者:杨善 字数:3513 书籍:锦衣卿相

  “据说吃鹅蛋能去胎毒,”苏希锦轻轻点了点韩明珠脸蛋,还是无法相信这么个小东西是自己生出来的。

  韩明珠生下来没有胎脂,头发眉毛都十分旺盛,皮肤白而饱满,不像其他孩子生下来皱巴巴的。最主要的是她眉目如画,接生婆子说这是她接生几十年来,遇到的最好看的婴儿。

  是奉承吉祥之语,还是真心认为,苏希锦不得而知。她只觉得韩韫玉骗了自己,这家伙明明最像他才是。

  “瑾哥儿以后要保护好妹妹,”苏希锦说。

  瑾哥儿年纪小为人成熟,除了有些脸盲,其他方面比他那不归家的爹更靠谱。

  “干娘放心,瑾哥儿会一直守着妹妹。”

  苏希锦笑着摸了摸他头,让厨房将做好的辅食拿给他吃,“你爹这次又去哪里了?”

  “不知道,”瑾哥儿眨了眨眼睛,“但应该半年不会回来。”

  “这是为何?”

  “每次爹爹说出趟门,那十有八九三天后才回来,若说出趟远门,则一去两三月。”

  “那为何这次要半年?”

  “因为爹爹说陪几个朋友游玩。爹爹说游玩,那就得去到很远的地方,半年不会归来。”

  苏希锦暗道表哥不靠谱,并引以为戒,“那这段日子你就留下来陪妹妹好不好?”

  瑾哥儿歪头想了想,点头说:“上午陪妹妹,晚上陪曾祖母。”

  苏希锦莞尔,恰好韩韫玉回来,她将孩子交给乳娘,与他说起女儿今日的变化。

  韩韫玉温柔听着,仙气飘飘的人逐渐有了些人气。

  他也时常抱孩子,平日里除了喂奶,换尿布、包被、清洗身子这些几乎都是他一人承担。

  这些事情很快被外人知道,男子多气愤不耻说句不成体统,女子则是羡慕嫉妒恨。唯有做了婆婆的女人,说苏希锦非贤良之人。

  此话一出,立时被齐王妃怼了过去,她道:“人家两口子宠爱孩子,哪由着咱们这些个外人掺合?何况韩大人都不介意。再说苏大人官居三品,做的是男人的事,因何要与咱们这些内宅女子一样?本宫只盼着我的孙女儿长大后,能如苏大人一般报效国家,找个心眼子全是她的人。”

  苏希锦离开这几月,解仪坤与长善乡君奉子成婚,终成正果。虽说还没生下来,但齐王妃固执的认为是个女孩儿。

  有齐王妃撑腰,坊间不敢再明面上议论。只私下诋毁与夸赞同行。

  苏希锦与韩韫玉对此充耳不闻。

  又过了几日,林氏传来口信说林舒立即将回京,一路而上的还有林舒艾一家。

  苏希锦不知当年玉华公子如何让林舒艾死心的。只知道他着人将林舒艾送回了知县衙门,后林舒艾再没闹过。很快就与二舅母选的人成亲,过起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林舒艾的夫君是位读书人,生母去世,爹爹不再娶,他又为家中老二。所以林舒艾过去一不用掌家,二没有婆婆立规矩,日子过得清闲快活。

  只是当苏希锦回林家见着她时,脑海中不知为何就想起了,玉华握在手中轻慢摇晃的碧玉扇子。

  “姐,”趁着人多,林舒艾将孩子交给丫鬟,挑了个空闲时间问她,“听说冷公子也去了月萨城……”

  苏希锦心下微顿,“他找到了生母,如今遨游于大江南北。”

  林舒艾愣怔半晌,而后轻轻笑了笑,“这样真好,我到过南方,却不曾去过北地。”

  “待妹夫考上,你说不得可以陪他去北地外任。”苏希锦说。

  ……

  时间匆匆,两年瞬息而过。这一年来苏希锦整顿户部,重肃纪律,并教户部做账,建立了新的记账体。同时她一边规范丁亩税,一边鼓励经商,使得国库充盈,欣欣向荣。

  韩明珠今年两岁半,白日爹娘上朝之际,就在韩国栋的院子跟着学《三字经》。晚上爹娘回来,就回到自己院子。她聪慧漂亮,据韩国栋说像极了韩韫玉小时候。

  庆丰十七年秋,陇右来报当地发生地震,请求朝廷支援。

  消息一出,周武煦立刻召集满朝文武商量对策,全朝跟着心情起伏。

  太子周乐旒主动提出前往灾区,安定民心,被满朝阻拦。

  周武煦就这几根苗子,而今她能担当大任的只有太子。震区危险莫测,事故频发,太子乃社稷之柱梁,为了国家安定,自该留守京中。

  “陛下,”在众人都劝嘱太子时,苏希锦最先站了出来,“微臣愿前往陇右,帮助百姓赈灾重建。”

  这货出事儿了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这些年众人已经习惯。只地动不比时疫,虽有危机也不是无可避免,做好了可建功立业。

  最重要的是,等他们赶过去,地动早就止住了。

  于是兵部侍郎、工部等其他三省六部九寺之人毛遂自荐。

  苏希锦垂眸拱手,“陛下,自古赈灾等事均属户部权责范围,合该户部处理才是。然尚书大人年事已高,恐不便舟车劳顿,是以微臣愿意前往灾区,赈济百姓。”

  这话说得没错,陈国灾情分级处理,由州府传报户部,再由户部传给陛下。

  苏希锦为户部侍郎,自该赈灾、消灾,责无旁贷。

  职责范围内的事,确实没法拒绝,周武煦指定苏希锦前往陇右赈灾,又让其自选人手,准备充足。

  韩韫玉立在前列,自始至终不曾回头,这是属于两人的默契。

  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待散了朝,苏希锦便开始调派人手,为前往陇右做准备。

  韩府里,有韩韫玉交代,一切事宜早就备好。苏希锦回到府上时,几乎所有人都聚在大院里为她送行。

  这么多人中,苏希锦一眼见着君姐儿。她白嫩嫩的小脸上,两只黑漆漆的眼睛正泪汪汪看着自己。

  苏希锦忍不住心中一痛,走过去抱着她道,“娘亲原想着无论如何,都等你过完三岁生辰后,再做其他打算。没想世事无常,计划赶不上变化。”

  君姐儿搂着她的脖子,脆生生乞求:“娘不要走好不好?”

  她年纪小,不知道成人的责任,只晓得每晚陪她睡的娘要走。

  “不走不行,这是娘的职责所在呢。”扭了扭她的小鼻子,苏希锦问她,“君姐儿舍不得娘亲?”

  君姐儿点头,“娘亲走了,就没人给君姐儿讲故事了。”

  “让你爹给你讲。”

  “可是爹爹只给娘讲故事。”

  这是个问题,苏希锦笑着逗她,“那君姐儿与娘一起走好不好?”

  “好。”

  “可拢右很远,去了就见不着爹爹、曾祖父和三奶奶他们了。最重要的是你最喜欢的瑾哥哥,你也见不着了。”

  君姐儿明显愣住,眼泪挂在睫毛上不停眨,“都见不着了吗?”

  “都见不着了。”

  她纠结了好半晌,“那我还是跟娘走吧,他们有很多人,娘亲只有一个人。”

  院里人多感动,说她懂事听话,心地善良。

  苏希锦瞬间泪目,觉得自己不该逗她。她指了指院里的白色菊花,冲她道,“等院里的花谢了,娘就回来了。”

  如此,君姐儿方才高高兴兴的跳下地去。

  当房子里只剩下苏希锦两口子时,苏希锦扑进韩韫玉怀里,搂着他的腰叮嘱:“等我回来。”

  “早知有今日,”韩韫玉十分平静,有些放心不下,叮嘱她好好行事,保全自身,不要以身犯险。

  “此一去恐又是半年。”最后他叹息。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这半年你帮我照顾好君姐儿,”苏希锦说,“我怕我回来时,她已经认不得我了。”

  两人谁都没想到她这一走就是三年,当韩韫玉得知她要留任陇右金州时,终于忍不住辞官随她而去。

  在苏希锦出城最后一刻,林氏赶来与她送别。

  “听说那边天冷,厚衣裳可都带了?”

  “都带了。”

  “你这孩子,嫁人了还不安定。”林氏无奈,见了些大风大浪的她,不再如以往一般哭哭啼啼。

  “这次要去多久?”

  “约莫半年。”

  “那还好,”林氏无端松了一口气。

  苏希锦眯了眯眼睛,猜测她娘肚子里不知又在琢磨什么。

  果然就听林氏道:“回来刚好三年,君姐儿长大了,你正好与韫玉再要一个孩子。”

  自打苏希锦生下君姐儿,肚子里就不再有动静,外面的人都在传她不好的言论。

  苏希锦心觉好笑,她娘果然琢磨着孙子之事。这些年她都已习惯了。

  “韫玉是韩家嫡长孙,得有子继承韩家家业,你……”林氏絮絮叨叨。

  苏希锦无奈,“娘,朝廷大事要紧,等我回来再听你唠叨。”

  说着扬声下令,大部队整装待发,女医馆紧跟其后。

  陇右位于吐蕃与西夏中间,地形狭而长,形势与西南夷一般。此次拢右地震波及六州,其中尤以金州受灾最为严重。因此苏希锦带着大部队直抵金州。

  彼时金州乱糟糟一片,百姓家毁人亡,哭喊声一片。因房子被地震摧毁,大多百姓就在废墟中找了条被子盖在身上。

  金州官府得知上面有人要来,不仅不催着百姓重建,反保持着金州惨状。只带着官兵修复衙门和城墙。

  一路而过,苏希锦越看越怒,等走到衙门,心里已经窝了一肚子火。

  “苏大人,您可算来了。咱们金州这次损失是几州中最严重的。这些日子,下官带队救人,赈灾布粥,安顿百姓。无奈受灾太严重,终究无法恢复从前。”金州知州章大人见到苏希锦,连忙围上来卖惨。

  “下官能力有限,眼睁睁看着那么多人在下官面前去世,却无能为力。下官……下官枉为父母官。”

  说着一边哭一边用宽大的衣袖抹泪。衣衫褴褛,头发凌乱,一派狼狈之相。

  苏希锦心里的火“腾”的一下子冒了出来,指着他大骂,“你确实枉为父母官。”

  啊?知州懵了,这剧本不对啊。

  “方才本官所过之处,无一不是断壁残垣,哀嚎遍地。你说你赈灾,赈的什么灾?安顿百姓,又是如何安顿?”

  “下官下令士兵搜寻百姓,派医署为百姓治病,又在城内食粥布粥。”章知州桩桩件件,细细数来。

  苏希锦却道,“从封都到金州,快马加鞭如何也有二十日,来回这般久,城里却如地动初始一般,毫无变化。百姓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长睡灾区,这就是你说的赈灾?”

  “大人,”这就误会他了,“实在是最近地动频频,重建困难。下官以为与其让方搭好的房屋再次倒塌,不如等地动止了再让百姓搭房。”

  牛头不对马嘴,苏希锦深深无力,“本官且问你,发生地动后,第一件事是做甚?”

  “第一件事……救助百姓?”他战战兢兢。

  苏希锦一拍巴掌拍在案上,发出“嘭”的声音,“是转移百姓。”

  “山崩地裂,地动不止,随时都有倒塌的风险,合该先转移百姓到安全区,防止百姓被余震伤及,造成更大的损害。”

  救助百姓,那士兵小吏的命不是命?

  “是是,”章知州恍然大悟,“下官这就派人带百姓离开……”

  可离开后又去哪里?

  “不必,方才来时,本官已让人去办了。”等他,恐怕他连所谓的安全区是什么都不知道。

  不得不说她真相了。

  “如今州府伤亡情况如何?人数可统计了?”

  “记……记录了,就城里死了八百来人,州县外面的加起来总的两千来人,”章知州庆幸前日刚把数据拿到手,否则真不好应对她。

  “重伤的有多少?轻伤的有多少?失踪的有多少?哪里是重灾区?”

  “这……”手心出汗,他扭扭捏捏,“大约……大约是……”

  “行了。”苏希锦懒得听他瞎编。

  大致情况已然明了,她让女医馆分区域救助百姓。同时将外面的士兵召回,重新分队编号,与女医馆一同外出。

  “你方才说余震不断,可有记录每隔几日或者几时一次?大小如何?”

  章知州:“……”

  甚好,一切还得从头来过。

  苏希锦深吸一口气,“找个懂行的人,从现在开始记录。”

  章大人点头哈腰直说好。

  “上面的物资晚两日才到,如今城里还有多少米粮?”她又问。

  章知州:“回禀大人,粮仓在地动中塌陷,下官派人抢救出一些,如今所剩无几。但两日还是能坚持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