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卿相 第230章 宫变(二)

《锦衣卿相》第230章 宫变(二)

作者:杨善 字数:3489 书籍:锦衣卿相

  裴秦此话乃早朝所说,文武百官皆见。谢太师面色不变,只双手紧了又松。

  私铸铜钱一直是他谢家的阴私,这么些年无人知晓,他是如何知道的?

  “陛下面前,裴大人可要小心说话,明白构陷朝廷命官的后果才是。”他凉飕飕开口。

  裴秦浑然不惧,刚正不阿道:“下官孤家寡人一位,一心为国为民,别无所惧。”

  如此,谢太师秉口不言。

  周武煦沉声问:“裴卿可有人证物证?”

  “回陛下,人证物证俱在,”说完他呈上一纸书信,外加几枚铜钱。又有人去宫外请他所说的证人。

  那书信乃银州知州与谢家某位交流所留,周武煦低头看过,又将铜钱拿在手中掂了掂,眼底蕴出如暴风雨。

  手下用力,整枚铜钱从中间断裂,其中一半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嘶鸣声。

  看样子这铜钱是假的了,众人低头,个个胆战心惊。

  “此铜钱较寻常铜钱轻一半,那书信乃银州知州与谢家人联络所写。谢太师你有何话可说?”

  老底被掀翻,谢太师依旧四平八稳,“回陛下,老臣久居封都,案牍劳形,对此事全然不知。只裴翰林都点名道姓了谢家,那么老臣想问一句,此铜钱可是银州之物?”

  “却乃银州之物,当地百姓皆可作证。”裴秦毫不犹豫回答道。

  谢太师点头,“老臣不识得银州知州,亦不识得其笔迹。老臣想问一句,此书信可有造假之嫌?”

  “下官与谢太师无冤无仇,如何会假构书信?”

  “是啊,既然无冤无仇,裴大人何以诬告谢家私铸铜钱?”

  “自是一片为民之心。”

  “是吗?”谢太师冷笑,“那你所谓的证人,怎请了这般久,却不能到堂?是做贼心虚跑了吗?”

  裴秦愕然,这时请人的公公空手而返,“回陛下,却有一人等在外面,然奴才去请他时,他却心虚跑了。”

  心虚两字代表着态度,一时间有人开始动摇、指责。

  “陛下,虽不知他为何会走,然微臣敢拿项上人头作保,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谢太师冷哼一声,“还请陛下治裴大人诬陷朝廷命官,不敬上级之罪。”

  “且等一等,”出乎所有人意料,沉寂了将近一年的吕家有了动作。

  吕翰林凝着脸出列,“陛下,裴大人为人清正,与谢家无冤无仇,不存在恶意构陷。且私铸铜钱实大罪,不能因证人跑了就说无罪。毕竟物证是实实在在的。”

  “且属下之罪可追溯上级,姻亲之家就能隔岸观火否?”

  这句话厉害,实实在在与陛下与谢家叫板。当初吕家获罪,乃因没有血缘关系的太监倪平章牵连。而谢家却是实打实有来往的姻亲,若他都不受罚,吕家第一个表示不服。

  邱将军第二个表示不服。

  场上还有许多因属下犯事,连累己身的人,都表示不服。

  “恳请陛下彻查谢氏铜钱案!”

  “恳请陛下彻查谢氏铜钱案!”

  “恳请陛下彻查谢氏铜钱案!”

  百官跪地三呼,过去曾被谢家踩在脚下欺辱之人,借机反抗。原就政见不和的更是直接下场。

  周武煦无奈,听取百官心声,对谢家展开一系列调查。

  “将吴王、谢氏一脉禁足在府,待私铸铜钱一案调查结束,真相大白之前,府中众人只许进,不许出。期间谢太师之职,由户部尚书康大人暂代。”

  “陛下英明!”

  吴王也被禁足软禁?

  谢太师蓦然被禁足、撤职,心慌不已。只他风光数年,纵横官场数十载,自然不能露怯。

  遂叩首行礼:“谢家遵旨,恳请陛下还谢家清白。”

  谢家几位当官的后代,俱跟着他行礼。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鼾睡?

  看着谢家之人远去的萧瑟背影,许多人垂眸窃喜。谁都知道这是皇家在对谢家下手。

  禁足?还清白?呵,做梦呢。

  你谢家过去一年何等嚣张?谢二公子当街侮辱臣子之女,事后逍遥法外,可有人还了他们清白?

  不同于吕家的突然爆发,谢家在私铸铜钱时,就已经想到了东窗事发的后果。所以尽管谢氏被禁足,其党羽私下动作不停。

  一边干扰司法,一边酝酿风暴。

  苏希锦所处尚书台,为左司郎中,位在诸司郎中之上。明显能感到各部门之间紧绷、忙碌的气氛。

  为此,她故意下达紧急任务,时不时叫几人过来谈话,偶尔催一催进度,让他们分身乏力。

  这日花狸来报,“大人,养心庵有动静了。”

  苏希锦视嘉乐公主为危险分子,从婚前见她进出养心庵,就一直让人留意着。

  “快说。”

  “嘉乐公主的侍女,带着一位女尼进入宫内。奴婢看了一下,正是上次出宫的那位。”

  “这个时候,她带女尼进宫做甚?”苏希锦忍不住诧异,直觉这事不简单。

  她不敢轻举妄动,怕毁了陛下大棋。

  来回走动半晌,问道:“韩大哥呢?”

  “大人一直在宫中,后面出来了一次,然不见踪影。”

  “想办法找到他,然后将此事告知于他。养心庵那边继续留意,若有潜逃之意,则立即抓获。”

  此时的谢家,谢太师收到宫中递来的纸条,看着上面“抄家”、“诛九族”的字眼,眼神越来越阴冷。

  “哼,老夫倒要看看是你快,还是我快!”

  谢侍郎情急问道:“爹,信上写了什么?”

  谢卯寅亦同样表情。

  “嘉乐来信,说陛下在银州发现了什么,有意借此抄家、诛九族。”

  “都怪你,”谢侍郎闻言,立刻呵斥谢卯寅,“若非你执意将钱庄还给陛下,如今能查到咱们?”

  谢卯寅低头,忍着心中的仇恨,“是儿子的错,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听祖父的。”

  “行了行了,”谢太师瞪了儿子一眼,遇事就慌,全然没有这个孙子让他安心,“咱们筹谋这么久,未也该动了。”

  说完对递信之人耳语一番,并叮嘱道:“你且好好回话,除了嘉乐,谁都不能透露半句。”

  韩韫玉一夜未归,派去送信的人也没能找到他。苏希锦彻夜不安,到天快亮时,才在早朝时见着他。

  她冲他点头示意,让他一会儿在外面等自己。

  朝臣列班,静声等待,然等了半晌却不见陛下踪影。

  这似乎有些奇怪,以前五更周武煦总是准时上朝,这都过了半个时辰了,怎还不见他踪影?

  大惑不解之间,许迎年匆匆赶来,神态焦急,“陛下,陛下突然晕厥,至今发着高热,昏迷不醒。”

  怎是这个时候?众人慌成一片,韩国栋厉声呵止:“慌什么慌?请太医问诊了吗?”

  “太医们束手无策。”许迎年摊手,额头淌汗,“陛下现在已经在说着胡话了。”

  太医都束手无策,莫不是情况危急?

  韩国栋心下不安,他们布局里面可没有这一一步。顾不得礼仪之类,带着众人直达勤政殿。

  彼时周武煦已经说起了胡话,满脸烧得通红,再不降热,估计日后醒来也废了。

  苏希锦忧心如焚,第一时间想到了华痴,他医术高明,说不得有办法。

  可这时候,他若治不好或者出现什么问题,就成了背锅侠。

  管他呢,犹豫什么?若陛下出事,谢家造反,只怕韩、苏两家都会为之陪葬。

  刚张嘴欲说,就听旁边有人小声道:“这症状有些像失魂症。”

  众人即刻回头,说话之人是位太监,见众人看着自己,瑟瑟发抖,“奴才也不知道,奴才只是猜测。以前在村里有人也是这般胡言乱语,请人画符喝了水就好了。”

  这……

  “二位殿下且看如何是好?”

  “太傅大人,现在怎么办?”

  “庞大人,你给拿个主意呀?”

  “康大人,陛下让你暂代中书之职,你且说说话呀?”

  五六皇子做不了主,庞、康两位大人俱看向韩国栋。

  “子不语怪力乱神,空智大师医术卓绝,快派人去请。”韩国栋仍稳着心神。

  他年迈身子却硬朗,历尽千帆,胸有沟壑,尚且能稳住气场。

  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都是废话。你都请空智大师了,能不是怪力乱神吗?

  太医束手无策,一群人就干站着等,空气混浊。苏希锦眼见着不行,赶紧让人将门窗打开,又驱逐人出去,仅留几位肱骨之臣。

  她低头摸了摸陛下额头,忍不住皱起眉头:“拿烈酒、棉帕来!”

  “苏大人,你这是做甚?”五皇子不解。

  “降热,”她说,“当务之急给陛下降热。”

  宫女很快端着棉帕、烈酒等物到来,苏希锦用酒将棉帕打湿,低头擦拭陛下额头。

  “将陛下衣服解开,为他擦拭全身。”她说。

  她一介女身……

  “还是老臣来吧,”韩国栋说。

  苏希锦退到一边,由着他上前,约莫半个时辰,体温降了一些。众人大喜,纷纷上前帮忙。

  正在这时,去请空智大师的人也回来了,“大师来了。”

  苏希锦回头,却不是空智大师,而是庙里的老和尚。

  “阿弥陀佛,”和尚缓步走来,“老衲乃灵隐寺空尘大师,师兄前些日子云游四方,至今未归。”

  “大师且看看父皇。”六皇子说道。

  空尘大师只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放下手杖,掐指一算,面色更是凝重,“去取朱砂、黄符来,另去厨房备一碗现杀鸡血,老衲要作法。”

  如此,竟然真是着了道吗?

  大师作法,女子不便在场。苏希锦借故离去,正好在门口遇见了韩韫玉,想起昨日之事,悄声告诉了他。

  “昨日女尼入宫,今日陛下就病了,不知两者是否有联系。”

  韩韫玉握着她的手,眸中风云交替,面色却从容得紧。仿佛身经百战,无论何时何事都不能令他变色。

  他唤来凌霄,“你去告诉淑妃娘娘,请她下令彻查后宫。”

  谢氏被软禁,谢贵妃的协理六宫之权自然白给。而今宫中做主之人只有淑妃娘娘。

  娘娘在今年春天诞下一子,称皇七子,取名周乐安,寓意平安健康。

  陛下失了心神,淑妃早就乱了手脚。好歹有管理经验在,能从容应对诸事。各禁军、太监展开地毯式搜查,不放过宫中任何一个角落。

  那边陛下未醒,这边脏物未找到,而前朝却出了事。

  “辽国突然南下,越过幽云十六州,直达河北西路。镇守河间府的景亲王不战而降,河北西路转运使请求朝廷支援。”

  “怎么会如此?”闻得此报之人,个个脸色煞白。

  辽国怎会突然南下?真会挑时候。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景亲王,他为陛下亲叔叔,当年也曾是陈国战神般的人物,而今居然不战而降。

  天方夜谭也不过如此。

  消息太过戏剧荒诞,震得众人回不过神。

  “老肖,你掐一下我,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嘶,会疼,不是做梦。”

  “内忧外患,这可如何是好?辽国莫不是在陈国安排了奸细?”

  否则时间不能拿捏得刚刚好。

  枢密使韩国栋联合三省,三衙指挥使召开紧急会议。

  “为今之计,只有聂指挥使率领五万禁军前去支援,待国内安定,陛下清醒后再增援人手。”

  聂指挥使摇头挥袖,稳如泰山,“下官以为不妥,而今陛下昏迷不醒,危机四伏。陛下不曾立储,朝廷局势不定,瞬息万变。下官为陛下亲封指挥使,负责陛下安危。没有陛下的命令,下官不能离开封都半尺。”

  说的冠冕堂皇,不就是怕他走后,陛下拿谢家开刀吗?

  殿中人内心冷笑,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段将军性子直爽,直接怼道,“辽国那群蛮子都打过来了,亡国之危,你还算计什么?”

  “此乃本将职责所在,越是危急,越是不能离开陛下。段指挥使若忧心北方,不如亲自带兵前去好了?”

  段指挥使噎住,谁都知道这时候不能离开陛下。他一走,不就正好让谢氏造反吗?

  “下官以为,三位指挥使都走不得。”聂指挥使复又说道,“北方距离封都还远,有各地军队守着,还能撑些时日。当务之急是快快让陛下醒来。”

  庞仆射气得拍桌子:“那北方就不管了吗?荒唐!”

  “大人且不要着急,”聂指挥使看了韩国栋一眼,笑道,“我们三位不能走,这不还有人能走吗?”

  “谁?”

  “威武将军邱大人和吏部侍郎韩大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