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卿相 第216章 她捅出的篓子

《锦衣卿相》第216章 她捅出的篓子

作者:杨善 字数:3454 书籍:锦衣卿相

  “不过一碗梅子汤罢了,值当你哭哭啼啼,寻死觅活?”梅姨娘对这个小女儿又宠又心疼,“有点出息,娘让厨房给你做就是了。”

  “那哪儿一样?二姐姐的梅子汤是大嫂给的。大嫂手中有权,又受祖父喜爱。而今她方进门就与韩颜玉打成一片,长此以往,哪儿还有我们一家人的位置?”

  梅姨娘心觉有理,不为别的,只为了苏希锦手中的权利。苏希锦在朝为官,虽说女儿身,但与男子是一样的。日后书玉科举,说不得还能沾些光。

  “我年纪小是没什么,”韩如玉哭诉道,“只大姐姐早已及笄,二哥哥明年也要加冠,那时总不能还是个庶出身份吧?爹曾经说肩挑两房,将咱们三人记在大伯名下,怎现在就不见他说了?”

  梅姨娘听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搂着她小声安慰。

  韩庚辰重情,一直想给大房留个后人。可惜费氏生了韩温玉后,坏了身子,多年无所出。恰逢春风一露,她有了孩子,韩庚辰便想着将她生的孩子记在大房名下。

  此事之所以不成,主要还是怪李氏——韩庚遥的妾,韩珠玉的母亲。

  这人转正不成,也打起了同样的主意。都是为给大房留后,韩庚辰自然不会同二哥抢,选择主动退出。

  可惜李氏算盘打得再响,有韩韫玉和韩国栋压着,终将是枉然。

  妾生之子,何以扶为嫡系?

  这不,不只李氏,连韩庚遥都被扫地出门了。

  此路不通,韩庚辰顿悟,加上后来费氏又生下韩引玉,便不再提这茬。

  他不提,梅姨娘几人却一直记着。

  “娘不曾忘记此事,”便是为了儿子,她也不能忘记。

  前头她挑拨费氏,一是存了渔翁得利的想法,二是指望记在大房后,再管费氏要管家权。毕竟跟她要,可比跟苏大人要来得轻松。

  反正这些天她算是看出来了,韩国栋信任重视弟子,韩韫玉宠妻无度,这个家迟早是苏希锦说了算。

  “你闲来没事,多与大嫂打好关系,好处自然有你的。”

  “那大房那边呢?”韩如玉不死心。

  “娘会再与你爹提,你爹对咱们心怀愧疚,总不会短了咱们的。”

  这话说得她心里没底,韩庚辰与韩庚遥不同,是个实打实的嫡妻拥护者。

  妾无论如何都是妾,跨不过嫡妻去。

  好不容易等韩庚辰回来,梅姨娘便将今日之事说了一遍,“终归是妾身份卑贱,连带着孩子也跟着受委屈。当年若是记在大哥名下,说不得就不会如此了。”

  韩庚辰觉得为了碗梅子汤闹成这样,实在大题小做,不太体面。只他今日在福宁殿被父亲骂了一通,又被二哥挤兑了一遍,里外不是人。

  现烦恼时,梅姨娘提起苏希锦,倒让他想起之前的打算来。

  彼时苏希锦正在查看户部最近收支,听人禀告韩庚辰来了,满脑子莫名。

  来到外院,就见韩庚辰双腿岔开坐于太师椅上。闻得她的脚步,以手握拳咳嗽一声,“侄儿媳妇来了。”

  “三叔,”苏希锦唤了一声,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房里有几个侍女小厮,瞧着面生,应当是三房那边的。

  韩庚辰有些不自在,“没打扰你办事吧?”

  “没。”

  “那就好,怎没见着韫玉?”

  “吏部有事,韩大哥急着前去处理。”

  “如此,你与韫玉正值新婚燕尔,这些日子合该游玩散心才是。处理公务不急于这一时。”

  “三叔说的是。”

  他转身端起桌上茶盏,手指摩擦着杯壁,“这些年韫玉不容易,爹娘不在身边,你祖父年纪大了,难免有看顾不到之处。”

  苏希锦忍不住挑眉,大约知道他今日来的目的了。

  “这么些年三叔不在京都,回来才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既已嫁入韩府,合该劝着韫玉一些。”

  一州之长接受消息这么慢?玩儿呢。

  苏希锦勾唇,“不知三叔说的大事,指的是什么?”

  韩庚辰皱了下眉头,“便是你公爹的事。一家人哪有隔夜仇?他再怎么也是韫玉的亲生父亲,而今被断绝关系不相往来……外界说得难听,韫玉面上也不好过。”

  “那是祖父决定的事,我一个晚辈哪有置喙的余地。”苏希锦苦笑。

  “非是让你忤逆尊长,三叔的意思是你可以劝解韫玉,让他放下心中隔阂。从小到大,你祖父最听他的话。有他从中调和,咱们一家很快便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这位三叔当真头铁,苏希锦不知是感叹他太固执,还是说他太孝悌。上午才被亲爹当面骂了,傍晚就撺掇她跟着一起劝。

  “不知这是韩少仆的意思,还是三叔你的意思?”她不动声色问。

  “自然是三叔的意思。”

  “那恕阿锦无能为力。”

  “这是为何?”韩庚辰拧眉,莫非这还分人不成?

  “只是三叔的意思,说明韩少仆并不想回府,也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他回来,就不会改变其原有作为,仍会纵妾伤子。阿锦若是劝解,就是往夫君伤口撒盐。”

  “你公爹已经变了,这些日子三叔才去劝过他。再说他毕竟是你公爹,咱们一家人,何苦来哉?”

  “是啊,何苦来哉?”苏希锦声音微冷,“三叔劝韩少仆回家,可曾想过我夫君韩韫玉?他从小没了娘,亲爹又是个宠妾灭妻、纵庶伤嫡的。好容易与祖父相依为命长大,得势之后不曾怀恨报复,所做已经近乎完美。如此,三叔竟还劝他迎父亲回家,真当他是圣人不曾?”

  韩庚辰:“父子……”

  “父子父子,先有父后有子,先有养后有孝,”门口白色一闪而过,苏希锦直接打断他,“从来只说怜惜父母,报答父母,可曾有人怜惜过儿女?来到这个人世本非他们所愿,长大后还不能过自己的生活,被劝着孝顺不慈之父。生而不养,未尽父亲之责,本就不配后人原谅。三叔心疼韩少仆,因为他是你的弟弟,可我夫君也是你的侄子。三叔怎不心疼他?”

  “韫玉是晚辈,再说三叔也是为了咱们一家。”

  “为了咱们一家更不该劝解夫君、劝阻祖父,”她冷笑,指挥房中下人全部退出去。

  当屋里只剩下两人时,韩庚辰明显慌了。

  孤男寡女,叔叔侄媳妇共处一室,这传出去像什么话?

  “三叔外放多年,可能不明白京中形势。”苏希锦仿若不闻,起身说道,“如今谢、吕、韩三足鼎立,几位皇子夺嫡已进白热化。韩家不知被多少双眼睛盯着。”

  谈起朝堂之事,韩庚辰肃然,这他知晓。

  “楚王有吕家,吴王有谢家,咱们韩家又被陛下安排给六皇子。而韩少仆之女韩珠玉却嫁给聂家,聂家怎样站队,相信我不说,三叔也知道。”

  聂家嫡女嫁给吴王为妃,是实打实的吴王一派。

  “吕、谢两家是外戚,又为前朝大世家,咱们韩家自然比不过。能与三家并立,不过仗着陛下宠信,也仗着祖父态度明确。”

  韩家就相当于陛下手里的一把刀,指哪儿打哪儿,不能有半点私情。

  “若咱们心性不坚,态度模糊脚踏两条船,陛下收拾完吕、谢,下一个就轮到咱们。”

  饶是韩庚辰有这个意识,被她一说也忍不住骇然,只见他解释道,“方才三叔说劝解你公爹,便是想让他与珠玉和聂家划清界限。”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韩珠玉嫁去了聂家,入了聂家祠堂,就与韩家无关。

  陈国建朝以来,还没听说因为夫家连累娘家的。只要韩少仆与珠玉划清界限,那韩家与聂家自然也划清了。

  苏希锦淡然一笑,“想必韩少仆不同意。”

  韩庚辰立刻噎住,二哥要是同意,他何至于两面为难?

  韩庚遥宁愿被逐出家门都不愿放弃女儿,怎会因他劝两天就改观?

  “便是划清界限,外界也会猜测顾虑。”苏希锦摇头,“今日祖父在福宁殿在驳三叔面子,三叔还没明白吗?”

  韩庚辰愕然,合着她什么都知道,那陪他说一堆干啥?

  “劝解之事,还望三叔以后莫要再说,我与夫君一心,万万不会做令他伤心的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韩庚辰再劝就是没情商。被她驳了一遍,心服又难堪,只这么走未免太没面子。

  眼睛一转,倒想到点东西挽回颜面,“还有一事,听闻你昨日送了颜玉一壶梅子汤。”

  苏希锦点头,“是有这事,怎么,可是出了问题?”

  她交代韩颜玉不能多喝,莫非她没听?

  “没没没,”韩庚辰摆手,“几个小儿喜欢喝你这的梅子汤,三叔来时,如玉托我带一壶回去。”

  “是阿锦疏忽了,这就让厨房去做。”苏希锦明白过来,给她两个脑袋也想不到韩如玉会因为一碗梅子汤告状。

  送走韩庚辰,苏希锦累倒在椅子上。方才说话,她带了个人情绪,愤怒而不平,这样说话最是伤神。

  有人悄无声息靠近她,手指在她头顶轻柔按摩,熟悉的烟草味包裹着她全身。

  “累了?”他问。

  “还好。”

  手指停顿了一下,韩韫玉冷冷说道,“那是他们的事,咱们不用管,只跟着祖父就是。”

  若是祖父没了,这个家就散了。

  到时候她外任,他辞官,两人过着二人世界,天南地北,白头偕老。

  苏希锦抓着他的手,回头笑道:“我知道。”

  这个家主要是师父在,师父没了,自然得分家。

  “你们吏部最近事儿挺多的?”她问,“要不我替你按按?”

  “好。”

  “好你抱我做甚?”

  “去床上按。”

  苏希锦:“……”

  他说:“阿锦,你方才唤我夫君,我甚是开心。”

  方才所有的话,他都听在耳边,记在心里。有人向着他,为他心疼,怎能叫他不心喜?

  ……

  朝廷给的假期有九天,韩韫玉只休了三天便忙碌起来。苏希锦原以为自己能撑到假期结束,哪知很快就被户部的人叫回去收拾烂摊子。

  “打扰大人休沐,实在不好意,主要这事得大人才可以解决。”

  说话的是侍郎祁大人身边的记事小官。

  苏希锦抬了抬手,“有事直接说,本官听听再做定夺。”

  “是这样的,”记事小官觍着脸恭维,“陆大人问咱们要修补皇陵的开支,那边催得急,祁大人让下官找大人做主。”

  修补皇陵,这不是天家的事吗?自然走内库。苏希锦心有疑惑,口头却问,“需要多少?找尚书大人了吗?”

  “尚书大人不在。”

  “那以前是怎样做的,现在自然还怎样做。”

  记事小官苦笑,“以前是咱们户部给,只是今年户部钱不够。”

  “因何不够?”

  小官小心看了她一眼,“被大人您给了厢军营。”

  说白了以前也是不够的,尚书康大人扣了厢军营的军饷来补。反正和平时期,厢军不作战,军饷又是大头,扣一点出来没关系。

  苏希锦:“……”

  只差没说自己捅出的篓子,自己补了。

  “有一事本官不明,”她说,“修补皇陵乃天家之事,为何不走内库,而走户部?”

  内库是陛下的小金库,谢卯寅的中央钱庄、陈家倒台等抄家之类的产业,都上交给内库。

  内库很富有,拿出来的也多。比如上次惠州赈灾,户部说没钱,那钱就是从内库拿的。但兴休水利时,周武煦怎么也不肯再出,愣是从户部掏了出来。

  “不知道,反正从来都是如此的。”小官低头说。

  苏希锦觉得这事不靠谱,赈灾款都从内库出了,修补皇陵它没道理不从内库拿。

  所以这钱还得让陛下掏。

  但她不能跟户部几位大人一样,抱着周武煦大腿,跟他哭穷吧?这不是她的作风。

  得想个办法才是。

  这日正逢大朝,满朝文武都列队站好,向周武煦禀告公务。

  苏希锦穿着陛下亲赐的女官服,恭恭敬敬站在殿外。

  这是成亲以来她第一次上朝,见了面,所有人都道一声恭喜。苏希锦一一回以一笑。

  今日早朝,解仪坤就站在她后面,奇怪的是他刻意避过她的目光,眼神飘忽不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