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锦衣卿相 第17章 十年之约

《锦衣卿相》第17章 十年之约

作者:杨善 字数:1698 书籍:锦衣卿相

  “然而你天庭饱满,福寿绵长,想来劫难已过,因此我说妙。”

  空智大师看着她道。

  “面相可改,命不可改,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说完,走到上方倒了杯茶,半躺在椅子上,抚着肚子,喟叹不已。

  苏希锦抿嘴,“大师说得对,六岁那年我掉进池塘,高烧了三天三夜。一息尚存时,一位游方道人给了我娘一颗药丸。说不出明日我便会醒。”

  “第二日天不亮,我娘起身一摸,我果然就醒了。”

  “嗯……”空智大师点头,“这才对,合该是你的造化。”

  他突然起身,对着韩国栋道,“尔不必担心,我方才说的变数已然出现。”

  韩国栋面露喜色,“可是这位道人?”

  “正是,”空智大师道,“此人道行之深,犹在我之上。若得他救,令孙必然逢凶化吉。”

  “可我们去哪里找他?”韩国栋茫然。

  一屋子的人都看向苏希锦。

  “我也不知道,”苏希锦摆了摆手,“那道人给了我娘药后就走了,我娘问他住哪里,也不答。只说他跟我有缘,日后必会再见。”

  听她这样说,众人又觉失望。

  这一天天,心情一波三折,起伏不定。

  “不过我可以回去问问娘,那位道人长什么样。”

  她说,也为韩韫玉担忧。

  “师妹不必着急,”韩韫玉含笑宽慰,“有缘自会见到。”

  从进入这个房间,除了空智大师说她命格古怪,他着急过,其他都没变过脸色。

  苏希锦不知为何他对自己这么好,感动的同时也为他着急。突然她想到了什么。

  她解开衣服扣子,伸手从脖子处扯出一根红线,红线的另一端赫然挂着一颗拇指大小,宛若血滴的玉。

  “咦?血玉。”

  空智大师惊讶。

  “这是那位道人临走时交给我娘的,说这块玉可保我无病无灾,一生顺遂。”

  “我不知道真假,但六岁之后,我确实没生过病。现在我将他送给你。”

  她双目清澈,神色认真,伸出手,将血玉递给他,绯红的玉石衬得她手掌白皙细嫩。

  韩韫玉一愣,而后抬头看她,眼角微挑,嘴角向上弯起,露出一个倾国的笑容来。

  “不要,”他说,“我不要,你带着吧。”

  “为何?”苏希锦不解,“漫说不知有没有作用。就是有作用,我无病无灾,按照轻重缓急,也是给你用。”

  “该是你的就是你的,君子不夺人所好,”韩韫玉淡淡道,“且你不是有急救之法吗?下次我发作,你再救我便好了。”

  “咳!”韩国栋一口茶水喷出来。

  “咳!”周绥靖咬到舌头,猛然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这小孩儿!苏希锦无语,不知该气还是该笑。

  众人反应不一,韩韫玉眯着眼睛,嘴唇轻扯,不知想些什么。

  “婆婆妈妈的,你们不要就给我,”空智大师又抖着肥肉走下来,“丫头,给我看看。”

  苏希锦将玉交给他。

  空智大师拿在手里,先是在鼻间嗅了嗅,而后捏着玉石在太阳光下照耀。

  “这是件宝贝,取得道高人之心血,注入念力,贴身温养加持十载,功德无量。”

  说着,将血玉扔给韩韫玉,“小子,此玉可再保你十年性命无忧。”

  相信科学,远离迷信……相信科学,远离迷信……苏希锦心中默念,算了,她都可以穿越了,还有什么事不可能。

  韩国栋也松了口气。

  “这……”韩韫玉愣住。

  韩国栋生怕他再说出急救之类的话,赶紧对苏希锦道,“你丢了块玉,我赔你一块。”

  他说着就让商益去卧室拿。

  韩韫玉却解下自己身上的玉,递给苏希锦,“此玉算我借你的。这是我娘留给我的玉,我从出生之时就佩戴在身。如今我俩交换,十年后再换回。”

  苏希锦从不是磨叽的性子,十分干脆说了个,“好。”

  苏希锦后来问了林氏道人的相貌,画成画像给了韩国栋。可惜毫无消息。

  也许是感激她送玉之情,也许是相信空智大师的话。自那天以后,韩国栋将苏希锦向着科举的方向培养。

  以前他教苏希锦《孝经》《诗经》、书法,现在直接给她讲国策、讲治国之道。

  比如现在,他说:“庆丰元年,邓光之科举作弊事发,皇上亲自召集所有落榜考生,命御史大夫柳有光为考官,选拔了三十七名进士。此事件后,皇上更改了报考条件。”

  “其中有一、商人子弟可参加科举。二、投牒自应,贫寒子弟入科举,可自州府领五两白银。三、国子监懒散风气严重,当严格制定各门规定,不达标者,不得升学。”

  苏希锦拍手称赞,妙啊,这皇帝有魄力。

  “你且说说自己的看法。”韩国栋道。

  苏希锦站起身,“此举有二,一、打击士族;二、扶持寒门。说明皇上不信士族,在为自己培养人才。”

  嗯,小丫头政治思维不错,韩国栋心里称赞,又信了几分空智大师的话。

  “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韩国栋道,“前朝末期,谢氏称帝,然真正当家的是七大家族,皇权名存实亡……”

  当时的皇帝不满七大家族已久。为了巩固皇权,做了两件事。一修《氏族录》,将皇姓提前,七大家族录入二流世家;二大量封王,并罢免七大家族的人。

  北魏帝本来是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结果七大家族根本不争,直接反了。

  多败俱伤后,汝南周氏称帝,建立陈朝。

  汲取前朝教训,周文宇称帝后,直接删除《氏族录》,善待氏族,为他们封官、封王。

  “所以现在不仅有氏族之争又有藩王之祸?”苏希锦问。

  这两位皇帝也太奇葩了,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要制衡。这样子明枪实剑的做法只适用于实力强大,可以碾压对方的情况。比如米国打伊拉克。

  韩国栋点头,“历经战乱,只余下三大家族,三大家族式微,经过十年修生养息,又恢复了一些元气。好在新皇登基,娶三姓女,三大家族内耗,朝廷平衡。现在更严重的是,先皇封出来的那批老臣和藩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