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离婚后,总裁老婆追悔莫及 第92章 你真认识陆署长

《离婚后,总裁老婆追悔莫及》第92章 你真认识陆署长

作者:七武 字数:1874 书籍:离婚后,总裁老婆追悔莫及

  这种让学生刻意刁难学者的损招,已经是太学传统。主要针对朝中大员,尤其是那些科举出身,又没在太学读过书的官员。

  为此甚至一些朝中大员,不惜委曲求全交好太学,这样能顺利过关。

  这些官员难道不能不来太学讲学吗?

  当然也可以,但会更伤脸面。

  太学讲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在古代,能进入太学讲学,那是一个学者的极大荣耀,因为每朝每代太学都代表着最高学府。

  太学讲学,是邀请制,但逐渐已经形成传统。太学不为难小官,朝中三品以上才能来太学,也就是至少得是个侍郎,才有被邀请的资格。太学按照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惯例去邀请官员讲学,官员不来,会被视作心虚,会被骂有名无实。这样丢掉的面子,远比在讲学时候被学生难住还要难看。毕竟战死跟当逃兵,虽然都是输,前者至少英勇。

  所以接受邀请来太学讲学,被一些官员甚至看做是当新郎时闹洞房一般,害怕,又逃不掉,战战兢兢只能求轻虐。

  掌院要悬壶院学生针对的这个太医院院长,就属于那种非太学出身的官员。太医院跟太学关系恶劣,就是从当代院使开始的。这个院使跟以前太医院医官必出自太学医科不同,他是通过其他方式,空降太医院的。这还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一代明君夏武帝驾崩,朝中矛盾激化,各派互相攀咬。都认为武帝的死有蹊跷,继位的桓帝为表孝心,下令彻查此案。但是全部都是太学医科出身的太医院医官们,一致认定武帝是死于积劳成疾。

  一群不懂医学的文官,尤其是那群风闻奏事的御史,猜疑医官作假。认为武帝身体康健,不可能积劳而死,弹劾太医院诊治不力,刻意推脱。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皇帝下旨,命人彻查此案。奉命查案的官员,判定太医院医官用药过猛,有失职嫌疑。皇帝罢免了大批医官,太学医科从此在太医院中失势,虽然皇宫依然会从太医院招募医官,可是已经没有以前那种垄断地位,而且数量也不在占绝对优势,并且很难位居高位。

  当年奉旨查太医院的官员,就是如今的太医院院使。当年他可不是正经官员,而是魏文侯府世袭的医官,被魏文侯推荐,进入的太医院。结果从一个私人医生,一跃而起,执掌了天下规格最高的太医院。

  太学不敢说皇帝的不是,也惹不起御史那种疯子,于是把仇恨都记在了太医院院使身上。尤其是太学悬壶院,那跟太医院简直是世仇。所以太医院院使来讲学,如果不为难一下,简直是对不起祖宗。

  刘知易准备的很好,他能抛出几个很有水平,而且让人头疼的问题。

  终于到了院使讲学之日,悬壶院各斋学生大早就进入悬壶殿等待,占据了大殿最好的位置。

  接着才是其他各院学子前来,他们已经无法进入大殿,只能在大殿外的广场上席地而坐。医家讲学,能吸引外家学子前来,因为许多学子同时兼修医道。

  所有学子都进场之后,悬壶院掌院、学谕等人,陪着一个穿着紫色长袍的人从侧门进殿。

  紫服,是三品以上官员的服饰颜色,四品和五品是朱红色,因此老百姓将朝廷大官叫做朱紫贵人。

  眼前出现的穿着紫色长袍的中年男子,自然是太医院院使无疑。

  由于刘知易被掌院当做重要“工具人”所以他的位置比较靠前,清楚的看到太医院使,这是一个温文尔雅,给人性格偏软,甚至带有几分懦弱的人。圆脸,曲线柔和,一直带着笑。

  可就是此人,当年审理太医院,虽然没杀人,却将太医院中八成太医清退,开始从太学之外招募太医补充太医院,所以他是太学悬壶院的死敌。

  院使坐在一张书桌后,就像一个普通教书先生一样。不一样的是,听课的学生没有书桌,而是一个个席地而坐,坐下只有一张蒲团。掌院孙望堂和李问寒分坐在院使两侧。

  院使坐下之后,就开始照本宣科,讲的是方论。没什么特殊的,中规中矩,核心思想仍然是补气为主,去邪为辅的道理。

  也是太医院跟悬壶院最大的分歧,院使执掌太医院,一直坚持这套理论,也是有原因的。当年他审理太医,最后给的理由就是,太医用药过猛,医治武帝旧疾,应以补气为上。所以坚持补气论,也是在为自己当年的审理正名。悬壶院坚持去邪论,则是为当年那些医官正名。这是双方的死结,除非一方彻底倒下,否则不可能终结。

  院使自顾自讲着,学生们却没怎么听。没人关心。事实上讲学早就沦为形式,在悬壶院,学生们日常学习都是以自习为主,这些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精英,很大程度上根本不需要别人教,人人都是合格的医生。尤其是刘知易这样的奇葩,很可能难倒讲师。

  大家真正期待,也真正有作用的,则是讲学后的辩论。学生以请教的名义,向学者发问,刁难他们。

  这种事,院使每年都要做一次,也算轻车熟路了。因此他照本宣科的讲完方论之后,静静的坐在位置上,如同等待行刑的罪犯,豁出去了。

  陪坐在一旁的李问寒此时站出来对学生们讲话:“院使讲学已毕。诸位同学若有疑惑,可当堂请教。”

  正菜来了,一时间无人说话,又都很积极。都想看看谁会站出来为难院使,院使眯着眼睛,也在瞅着众人,他也想看看谁会站出来为难他。

  其实每次讲学,都会遇到学生出来,但每次都不会多。原因很简单,太医院和悬壶院关系复杂,一方面有仇,无法化解,另一方面太医院始终是太学医科学子的最好去处,考医科,如果说不能做太医,恐怕就没人愿意考了。所以除非特别头铁的学生,没人愿意去为难未来上司。学院也不会怂恿学生去做,至少掌院并不方便安排所有学生去做这件事,除了个别,比如刘知易,大多数都是学生自发。

  挑选刘知易,除了刘知易头铁之外,也是因为掌院赏识,不打算送去太医院。当年李问寒就是这样的情况,作为工具人,负责攻击太医院,最后被掌院留下,年纪轻轻做了监书库。反过来说,因为太学学官职位毕竟有限,无法安排太多学生,所以就不想影响大家的前程,每次讲学,最多也就安排一两个学生出面。如果自发的学生够多,这个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出场。

  刘知易现在就是这种情况,根据掌院交代的,如果没有其他学生敢站出来,他就要打头阵。

  片刻之后,没人站出来,李问寒给刘知易使眼色,刘知易这才慢慢站起来。

  先躬身行礼:“学生刘知易,见过魏院使。”

  太医院院使姓魏,魏文侯旁系,世代为侯府医官。换句话说,魏院使其实是一个魏党。

  魏院使笑眯眯道:“我知道你。为岭南王煮骨疗毒的就是你吧?你很好,要是你想请教煮骨疗毒的问题,请恕老夫不能作答。老夫不通骨科!”

  刘知易目前最著名的战绩,就是为岭南郡王治病。以岭南郡王的名声,这件事传播很广,传进太医院不奇怪。

  李问寒眉头一皱,暗骂一声老狐狸。煮骨疗毒作为新的治疗方法,既新奇,又刺激,最关键的是,这是实例,还有岭南王这种身份的人物做背书。结果对方直接说他不通骨科,不谈这个问题。这可不是认怂,而是以退为进。

  幸好刘知易准备了好几套方案,能探讨煮骨疗毒一案最好,因为这是去邪理论的最好印证。

  刘知易不慌:“学生有一个师姐,患有心疾……剖开胸腹,置血虫于心脏……学生想问,血虫治疗心疾,可有何后患?院使大人如果知晓,请一定为学生解惑。”

  本来已经逃避了一个可能的难题,院使如果继续假借不懂就要被人笑话,你什么都不懂,还有什么脸来讲学?

  每年太学邀请官员讲学,也是对官员地位的认可,如果官员避战或者完全无法作答,太学第二年不再邀请的话,那个官员也就名誉扫地了。

  刘知易问出这个问题,除了是按照掌院要求,为难一下院使。另一方面,也是真心求教。他在太学这里找不到相关资料,太医院未必没有。

  魏院士点了点头:“知易。你这问题问的极好,老夫恰好有所研习。用血虫治心疾,确实是另辟蹊径,让人刮目相看。当年南蛮蠡部勇士,人人以身养虫,力大无穷,悍勇异常。可是常有人癫狂而死,因此血虫后患极大,需防止血虫反噬。”

  刘知易追问道:“请问院使。南蛮癫狂,就是因血虫反噬?”

  魏院使摇摇头:“只是一个猜测。南蛮与中原相距太远,南蛮蠡部早已南迁。”

  刘知易拱手:“谢院使解惑。学生还有一疑。”

  魏院使道:“请说。”

  刘知易道:“学生观看古书,太祖征战天下,曾有一医官擅医治外伤。太祖一次重伤,大量失血,药石难治。医官情急,取一战俘之血,输给太祖,太祖很快病愈。此后该医官,以此法救治其他伤患,却九死一生。医官后来因医死大将,被太祖斩杀。学生不解,恳请院使解惑。”

  好吧,这是一个输血的故事。刘知易发现这世界上外科落后,连输血的尝试都没有。在书库请教了守藏吏,就只有这样一个关于输血的故事。那个倒霉的医官被当成反面教材,连名字都没留下。如果当年不是被杀,他或许会继续研究,早就发现了血型的秘密。即便他没有发现,如果后人继续研究,也迟早会发现。可惜他被太祖斩杀,于是关于输血的问题,就再也没人敢去试验了。

  拿出这个问题为难一下院使,刘知易相信他应该也不懂。

  结果院使微微笑道:“人血有四种,分甲乙丙丁……”

  一听到这里,刘知易就知道太医院或者魏院使有相关经验,血型秘密一旦知晓,输血就不在神奇,不再被看成续命的奇术了。

  “四种血不能相容,否则如饮毒药。甲血可输入甲、乙、丙、丁,但不可过量,少则救命,过犹不及。乙血可输入……”

  魏院使用甲乙丙丁区分四大血型,甲血相当于O型血,乙血相当于A型血,丙血相当于B型血,丁血相当于AB型血。

  刘知易听得直点头,但还要继续发问:“敢问院使,要如何区分这四种血?”

  这也是个难题,在没有试剂的情况下,血型很难区分。

  这次魏院使没有直接作答,反而开始凡尔赛:“知易。你只需要勤修医道,待你修至三品,可体察入微之后,自然能发现其中奥妙。”

  说着魏院使神态自若中带着几分得意。往年都是如此,只要他引申出三品境界,最后都会让停滞在四品的孙掌院如鲠在喉。所以说完之后,魏院使余光扫向孙掌院,想看看他的窘状,可这次孙掌院竟然面带微笑,还朝他看过来。

  孙掌院笑道:“在下惭愧,才疏学浅,迟迟不能入三品,无法体察入微。今日本院学生,鼓捣出一个小玩意,告诉我说可以查看入微之物。本院无能,不能确认。今日魏院使驾临,有劳魏院使指点一二。”

  念念吃瘪,今年孙掌院一直在等机会,就等魏院使拿三品境界压人。

  他说着话,李问寒已经将显微镜搬上了书桌,而且一通操作,对好焦,示意请魏院使观察。

  魏院使带着疑惑,眼睛凑上了物镜。

  李问寒继续在一旁操作,相继更换了几个水晶玻片,每个玻片上都滴着一滴血。

  还不停的问着:“劳烦院使看一看,这是哪种血?”

  一共换了四个玻片,代表着四种血型。既然拿这个问题为难院使,刘知易他们自然已经将血型确认清楚,通过提取血清,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看相容情况,区分出了A、B、AB和O四种血型。

  当亲眼从物镜中看到血液细胞的样子,魏院使抬起头一脸迷茫,还带着一缕压不住的慌乱。

  他真的看到了入微之后才能看到的东西,仅仅凭借一架机械。一架机械,就让苦修到三品后独有的入微世界,呈现在普通人眼前,这样的东西——

  “简直是神器!”

  魏院使抬起头,看着孙掌院感慨。

  接着马上催问:“这神器是何人所做?”

  孙掌院笑道:“近在眼前!”

  魏院使顺着孙掌院的眼神看去,正是向他讨教问题的刘知易,此时还没有坐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