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6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6节

作者:三六九龄 字数:2801 书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姚溪在门里望见这一幕,笑弯了腰:“你快去换身衣裳吧。”别说卫七七了,她也嫌弃着呢。

  卫景平:“……”

  ……

  一过年,到了亨庆十二年的初春,他开始张罗起云骁帝南巡的事,林林总总的,忙起来没日没夜的。

  作者有话说:

  从下一章开始,要转入正文完结章了。

  第282章 完结(一)

  ◎鱼和大雁,沉鱼落雁?◎

  头一件要紧的事, 是云骁帝南巡的行程安排,和挑选随行人员, 从大臣到护卫, 再到太医和厨子,以及贴身服侍帝后二人的太监、女官,还有可能临时要缝补一下的绣娘等等,非得面面俱到, 不能有半分疏漏, 是个细致到不能再细致的事情。

  卫景平把南巡之事一件小事一件小事拆分, 最后细分成了上千件小事, 给一桩桩小事都亲自写清楚明了的安排和可能出现意外时的预案。

  写完之后, 他私下里请顾世安来给把把关,老顾说道:“你我都未曾经历过这种大场面, 不如去问问福州长公主。”

  他记得先帝鼎元八年还是什么时候来着,出巡去过一次应天府, 听说那次宫里头有位分的妃嫔和皇子、皇女都跟着去了, 想来福州长公主秦绮经历过, 说不定能回忆起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来。

  卫景平说道:“还是夫子想的周全。”

  他遂备了礼, 到福州长公主秦绮府上拜访请教去了。

  右丞相卫景平来访,惊得秦绮一把推开了怀里新收的男宠, 叫来婢女:“快备热水,本宫要沐浴更衣。”

  她甚至趿着绣鞋跑到窗户边瞧了瞧看看今天的太阳有没有从西边升起来。

  卫景平则被请进客厅坐着,等了约摸一炷香的功夫,才听到款款而来的脚步声,是秦绮来见他了。

  她着一袭海棠粉的襦裙, 走到卫景平面前盈盈笑道:“哟, 卫大人来了?”

  卫景平起身施礼。

  秦绮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还伸出葱白的手指想去掐一把卫景平的肩,吓得他连忙闪开:“殿下,臣有件事想向公主请教。”

  “……”秦绮眼中的笑意散了,好像对卫景平的来意很失望:“你,说吧,什么事。”

  卫景平:“敢问殿下还记得跟先帝去应天府出巡的事吗?”

  秦绮没想到他竟是来问这件事情的,想了想说道:“小三十年了,那会儿本宫才七岁,不一定能想得出卫大人要问的来。”

  卫景平说道:“臣写了份预案,想请殿下给掌掌眼。”

  秦绮倾身过来,笑道:“好啊,那么卫大人,今晚宿在公主府吗?”

  卫景平面色肃然:“殿下别开玩笑,臣不敢对殿下不敬。”

  秦绮嫣然:“可是那么多事情一一回想起来,只怕一天也说不完。”

  卫景平:“今日说不完的,臣明日再来拜访殿下。”

  秦绮看着他打了个响指,嗯哼,卫四还是这么迂腐没情调,逗起来好没意思。

  “你叫人把你写的预案搬来到我府上来吧。”她懒懒地说道。

  卫景平在心中舒了口气:“多谢殿下。”

  他当日就书写的几卷预案送到了公主府。

  秦绮虽然没个正形,但做起事来还是很靠谱的,她花了三五天的功夫在卫景平的手稿上圈圈点点,几乎把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都写出来了,可谓非常用心。

  卫景平看过后很是感激,又备了一份大礼登门致谢。

  南巡的行程安排,基本上无虞了。

  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云骁帝南巡期间,让太子秦衍监国之事了。

  这件事云骁帝自己有经验,当年先帝出巡应天府,他是以太子的身份留在京城监国的,他会教,因而没劳旁人插手,自己搞定了。

  ……

  三月初,云骁帝与裴皇后,文武大臣及护卫、太医等人启程南巡,一行共三四百人,这已经是卫景平精挑细选,极致压缩随行团队的结果了。

  比起皇帝出巡动辄几千人出动的规模,他们略显寒酸。

  问就是在排场和银子两者间,他和云骁帝都选了省钱。

  毕竟,都是曾经过过抠抠搜搜日子的人。

  他们坐船从大运河出发,御舟到了镇江府之后又换了车驾,月底,来到了泉州府。

  按照事先的行程安排,云骁帝驾临城外的苍山,住在山脚下依山而建的寄春园,接见了当地大族孔氏,据说是孔圣人嫡孙一支的族长,赏赐礼物,还命随行的文官,卫景平他们当场作诗,对这里的阡陌、农家、府衙吏治赞赏有加。

  当夜云骁帝一行宿在寄春园中,园子背山临海,他们入住时,垂柳依依,松竹交映,开满了粉白色的山桃花。

  云骁帝此行要来观看泉州港的盛况,因而市舶司的官吏,江扬和谢映都随行而来,驻泉州府的市舶通判傅宁,在皇帝一行抵达后,也赶来恭迎。

  卫景平和傅宁久别……也就分开三个月,重逢,双方都有点小激动,老傅:“你这次来泉州多住一阵子吧,住上个十年八年的,把这里的美味吃个够再回去。”

  十年八年的。

  “傅兄……”卫景平竟没听出有什么蹊跷来:“是要住上个十天半月才启程回京呢,”他问道:“泉州这里,都有什么美食啊?”

  他看傅宁来这时间不长,但面皮细了许多,还胖了一小圈呢。

  傅宁说道:“你什么时候能得空,我带你溜出去吃姜母鸭和醋肉,这两样很好吃。”

  转而一想卫景平如今右相的身份,他是不能离开云骁帝身边的,笑了:“算了,余知府会进献给陛下的,你等着吃就是了。”

  泉州知府名叫余大愚,在这里当了十多年知府了。

  卫景平:“……”

  老傅一整个不厚道,上一句话让他期盼的不得了,下一句话又说不带他玩了,有够气人的。

  他本来想捶傅宁一顿,只听卫五月在门外说道:“相爷,余大人来了。”

  卫景平想了一瞬:“请余大人进来。”

  余大愚是带着泉州的特产来拜访他的,身后一字排开的仆人首里捧的盒子里,果然就有姜母鸭。

  卫景平对傅宁使了个眼色:老傅,来了,姜母鸭来了。

  傅宁:嘿嘿,可是你不像有心思消受美味的样子。

  还得琢磨琢磨这礼重不重,收了日后会不会被御史台弹劾,以及来拜访他的人怀揣着怎样的心思,是走过场呢还是趁机结识……

  有点伤脑筋呢。

  卫景平:老傅你可别太气我了啊。

  他不和傅宁斗嘴,招待余大愚去了:“余大人,久仰久仰。”

  余大愚面对卫景平,那种年纪和权势的压迫下来的窒息感很重,他说道:“这都是泉州本地出产的一些小食,卫大人长途跋涉,正好拿来开开胃。”

  卫景平:“多谢余大人了。 ”

  余大愚来的不算多余,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向人家请教,请人家配合呢。

  余大愚忐忑地道:“不敢不敢。”

  卫景平又问:“余大人去见过陛下了?”

  余大愚眼神微闪:“下官递了名帖,李公公说陛下才安顿下来,不见下官。”

  言语之中,稍稍有些失落。

  卫景平说道:“余大人一向勤政,这件事不用放在心上,本官会在陛下面前提起余大人的。”

  余大愚知趣地道:“多谢卫大人提携。”

  卫景平勉励他踏遍乡野,对治下的百姓奖励耕织,募修县学、水利与桥梁:“这几样大事做好了,吏部考核总归是拔尖的。”

  余大愚一一记在心上:“下官受教了。”

  卫景平从他带来的礼物中挑了一两样,又让卫五月回赠了从京城带过来的玩意儿:“余大人也瞅瞅京城的风物。”

  官场之上都是人精,余大愚知他细微谨慎,不敢推拒,道谢后收了。

  他在心中感慨:看他这待人接物的风度可知,卫景平能身居高位不是没有缘由的。

  ……

  次日一早,云骁帝携文武官员前往泉州港,观看海,和进出港的商船。

  外来的商船多半运载的是各种香料,搭配金属物,宝货珍玩,海产品等等,出口的主要是丝绸织品、茶叶,陶瓷器和药物之类,据说这里的商船比刘家港航海更远,去往更多的国家和地方。

  到了泉州港口,看到一望无际的碧蓝海水,云骁帝兴致所至,拉着臣子们登船望远,他特意点名傅宁到御前去,边观海边问一些市舶司的问题:“傅爱卿,茫茫大海上,商船来往,夜里可见过居住于此地的神仙?”

  不都说神仙住在海上嘛。

  卫景平侧耳聆听,想听听傅宁怎么回答。

  只听老傅说道:“陛下,商人海上行船,看管财物一刻都不敢松懈,怕是没有闲心看神仙了。”

  云骁帝听后哈哈大笑:“傅爱卿说的有理。”

  接着转入正经问题,问了市舶司。

  别看傅宁来泉州的时间短,但是他业务娴熟,各种数字了然于心,各种问题都难不倒他,云骁帝对此很满意,老傅露脸了。

  卫景平在一旁听的很舒心。

  “海浩渺无极。”云骁帝站在岸边感慨地说道:“要是人驾船从这里出发,一生漂在海上,不知能去到哪里呢。”

  他很好奇:海有尽头吗?是什么样子的。

  卫景平:“……”

  其实地球是圆的,从这里出发只要能保证一直往前走,到时候还会回到原点的。

  这时候,傅宁命市舶司的小吏从一艘渔船上买了新鲜捕捞的海胆来,破开了盛在白瓷碗中呈给云骁帝和随行的文武大臣:“这里的渔民喜欢生吃,下官也品尝过数次,味道还不错。”

  “这不经烹饪能吃吗?”云骁帝看着像从蛋黄一样的海胆黄问道。

  随行的御医还在左看右看海胆这玩意儿。

  卫景平先尝了一口:“臣吃着还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