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15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15节

作者:三六九龄 字数:2741 书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他想让谢仁慈答应下来,到时候,谢映想娶公主得娶,不想娶还是得娶,这不就成了。

  “还是开阳想得周全,”姜太后点头道:“你快写信回去问问,实在不行,哀家派人接他来一趟京城。”

  谢回:“太后体恤,下官不胜感激。”

  出宫回家后,他提笔给谢仁慈写了封信,在信中说了谢映的婚事。

  封缄后,谢回将信寄了出去。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日夜里,卫景英从东宫回来,敲开了卫景平家的门:“老四,你睡了吗?”

  卫景平还真没睡踏实,他听见卫二的声音起身开门:“二哥,什么事?”

  卫景英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条来:“谢回给扬州老家送信,说要谢老爷子做主,让谢状元当驸马娶福凤公主呢。”

  让他的人给截下来了。

  自打上回姜懿带着人去搜正通钱庄之后,卫景英就反手盯上了谢家那两口子,生恐他们再冷不丁作妖,对卫家不利。

  得知谢回往扬州送信后,他派人跟踪送信的家丁,半路给人家下了蒙汗药,偷窥了信中的内容。

  他不是什么读书人,坏事好事都要讲究个名正言顺,卫景英对谢回做这种事可以说是毫无心理负担。

  谁叫谢回惹了他们卫家呢。

  卫景平相当无语:“……”

  他从顾世安嘴里得知,谢映不愿意当驸马的,要是谢三让谢仁慈出面答应下来摁头谢映娶公主,那孩子就可怜了。

  “无视还是?”卫景英将纸片团巴团巴,扔进水盆里去了。

  这事儿似乎跟他们卫家没关系,他得知后本该袖手的,但转念一想卫景平和顾世安有师生情谊,就连夜回来问一嘴。

  卫景平:“我想想。”

  要不要告诉顾世安呢。

  作者有话说:

  卫四:沉迷科学实验不能自拔。

  谢三:开始作妖。

  第241章 酷刑

  ◎“戚里夸为好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就这样纠结了大半夜, 直到黎明时分,卫景平才浅浅睡着。

  醒来后他忽然脑中灵感一现, 匆匆去书房提笔写下白居易的《送崔驸马赴兖州》的头两句“戚里夸为好驸马, 儒家认作好诗人。”,不待晾干墨迹就叫卫五月送到顾家去。

  卫五月飞快跑到顾家,敲开门,顾世安看完这两句诗, 睡眼惺忪地问道:“卫四什么意思?”

  “大人没交代, ”卫五月挠挠头, 苦着脸道:“小的也不知。”

  顾世安抓了一把铜钱给他:“知道了。”

  他捏着纸张往里屋走, 心里头骂骂咧咧的:大清早巴巴地送两句破诗来, 扰他的清梦,卫四你太狗了……

  下一刻他想到这首诗的名字里头有“驸马”二字, 人立刻不好了,只觉得有人惦记谢映要出岔子, 立刻去前院的东厢房找大侄子:“我听说陛下找过你, 说要你当驸马娶公主?”

  先前两个侄子都跟着顾世安住, 今年初夏饼圈成亲后搬了出去, 如今只剩谢映一人住在顾家了。

  谢映已经用过早点,他穿戴好衣衫, 清清爽爽地把他请进了屋里:“小叔,是有这么回事,我回绝了。”

  他可不想当驸马高攀公主。

  顾世安点点头:“要是有人给你说亲,你小叔我能做主吗?”

  想着要是他大哥谢烨还在,谢映早该娶亲了。

  不妨先下手把谢映的婚事定下来, 省得这孩子被人惦记。

  谢映当即哽咽道:“侄儿求叔父做主。”

  眼瞧着都二十五六岁的男儿了, 正愁无人张罗亲事呢。

  顾世安笑道:“小叔知道了, 快去翰林院点卯吧。”

  谢映没多想,再整理一遍仪容,翩然出门往翰林院去了。

  这天顾世安在工部一反平常的寡言疏离,四处找人唠嗑给谢映物色亲家啊!

  有枣没枣的,先打三杆子再说。

  大半天下来,一无所获。

  他等着放衙的时候去户部那边堵人,就不信碰不到一个家中有待嫁闺女或者姊妹的同僚。

  ……

  去上早朝的时候,他顶着个明显的黑眼圈,眼神看起来也没平常那么犀利,甚至还有点木讷,走到皇宫门口遇到了柳承珏,跟他开玩笑道:“昨天夜里偷人家的走地鸡去了?”

  卫景平:“……”

  呵呵。

  除了吃就是想着吃的,柳大人啊您还能有点出息吗。

  他看着柳承珏,不紧不慢地一顿胡诌:“嗯,偷出来就杀鸡拔毛包上黄泥塞到坑里闷上点火,做了只叫花鸡,香啊……”

  柳承珏笑道:“本官昨天在大理寺也烤了一只叫花鸡,跟卫大人的办法差不多,裹上黄泥烤着……只是味道嘛,本官烤的叫花鸡只会嚎叫,臭死了,一点儿都不香……”

  卫景平回味一下他的话,倏然一个激灵吓精神了:“……”

  柳承珏说的是审问犯人的时候动用的一种酷刑吧,把人裹上黄泥上火烤……好个酷吏!

  卫景平往后退了退,跟他拉开距离,那惊慌的小眼神好似在说:你不要过来啊。

  柳承珏被他逗乐了,故意说道:“啧,本官还有更多精彩的手段呢,卫大人有兴趣来观看吗?”

  卫景平偏过头去,傲娇地道:“没兴趣,不去。”

  光听听,他都需要一杯冰镇啤酒压压惊了。

  柳承珏挑眉,无声一笑:“卫大人知道本官昨日审的是谁吗?”

  卫景平:“难道是秦似?”

  就是去年年底叛乱的那位郑王,今年年初被新昌府捉住,由徐泓押解进京的。

  柳承珏:“嗯,是他。”

  卫景平一边走一边问他:“柳大人,下官有些不懂,秦似的案子,需要这么费劲去审吗?”

  难道他还能抵赖去年年底发起的叛乱不成。

  柳承珏低声说道:“嗯,本官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劲儿,还要再查查。”

  这时候已经走到麟德殿前了,卫景平来不及细问这件事,他理了理衣袖,跟着文武百官大踏步进殿。

  前几天扬州知府齐大喧往宫里头送了两位美人儿,云骁帝正在兴头上,今天起晚了,众公卿等了半天还见不到他来上朝,纵然初秋时分暑热褪去大半,但皇帝未至,宫人没放冰块进来,有人热的满头大汗,掏出手帕在不停地擦着头上沁出的细汗。

  很快,麟德殿里开始弥漫起一阵又一阵难闻的汗臭气味,讲究的大臣们解开身上佩戴的香囊放在鼻尖嗅着,边嘟囔道:“今儿御史台又要进谏了啊……”

  偶尔听听御史台喷人心里头很爽的。

  左等右等,千呼万唤,云骁帝终于带着一脸倦怠地出现了,他往龙椅上一倚,声音发哑地道:“众爱卿有事奏来。”

  今日百官们等太久了,或许年岁大的已然忘了他们要上奏的事情,纷纷摇头说道:“臣无事可奏。”

  恰好云骁帝想怠政,摆烂一天,面露喜色道:“无事……那便退朝去吧。”

  他这话惹怒了御史台,御史大夫周霖带头哭号:“陛下耽于美色,连早朝都误了,亡国之日可待矣。”

  御史中丞万敬呼啦一下摘掉头上的乌纱帽:“请陛下严惩扬州知府齐大喧的媚君行径,否则,臣就脱了这身官袍,回乡卖红薯去。”

  “……”

  立于朝堂之上的御史们劝谏动云骁帝没有不知道,反正先把他们自己给燃起来,感动了,到最后有点儿收不住,要当场辞官的,要撞柱子的,破口大骂皇帝无德的……花样百出,热闹非凡。

  云骁帝本来有些心虚,所以起初就纵容他们多说了几句,哪里曾想到御史台蹬鼻子上脸,一点儿都不知道收敛,撒起泼来没完没了,他看了一眼大理寺卿柳承珏:“柳爱卿,还不快请这几位爱卿去大理寺住上一住。”

  大理寺卿柳承珏上任甫两年,就成了当朝名声大噪的“酷吏”,云骁帝想借此吓唬吓唬御史台,所以他点名大理寺而不是刑部。

  云骁帝心理阴暗地想:且上次柳承珏“包庇”姜宝璐,被御史们狠狠攻击,双方结下了很深的梁子,给个机会让他们互掐,不是很有趣吗。

  柳承珏:“陛下,臣以为直谏是御史台的职责,周御史他们不过是情绪激动些罢了,大理寺没有可以给他们定罪的条律,臣不敢罗织‘莫须有’的罪名……”

  云骁帝气得咬牙:“任尚书。”他转而去支使刑部尚书任悠之。

  任尚书年纪大了,总是选择性耳背,他拉了拉站在他不远处的户部尚书梅清敏:“梅兄,陛下叫你呢。”

  梅清敏不知道在想什么,脱口而出:“……银子,户部哪有银子……扒东墙补西墙呐……”

  驴唇不对马嘴。

  云骁帝:“……”

  这俩老头儿,是存心要气他的啊。

  他只好道:“来人,把他们给朕拖到麟德殿外,另外,众爱卿都看准了,今日谁在朕跟前脱掉了官袍,就不用再穿上去了。”

  这话说出来就是罢了御史中丞万敬等人的官,把他们贬出朝廷去。

  这几日一瞬间从士大夫到庶民,快速跌落,大抵此生就再没有入仕翻身的机会了。

  话音一落,朝堂上骤然鸦雀无声。

  守在殿外的羽林卫进殿,将御史们撵出麟德殿,还了早朝一个清静。

  有人站出来为御史台说话的,也被云骁帝叱责一顿后赶出了麟德殿。

  他这是要跟众公卿刚到底了。

  卫景平开口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得跟这位皇帝老哥找点事情干干了,省得他闲的蛋疼。

  云骁帝看都没看他一眼,淡声道:“说来听听。”

  卫景平:“陛下,眼看着秋后各府该收今年的赋税了,臣担忧,赋税过重,到今年秋末冬初会流民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