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9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9节

作者:三六九龄 字数:3612 书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头前来的女子似乎有些急了, 开口讽刺工部:“陈大人是来吆喝生意的还是来和稀泥的,到底走不走, 你们不走我就不坐了。”

  本来这风头是她的, 眼瞧着要被人抢去了, 心中十分不爽。

  陈家川悄声对秦绮说了句:“陛下今日说不定鱼龙白服混在人群中呢, 长公主殿下……”差不多就得了。

  拿出云骁帝出来压人,这位皇帝侄子对她这个姑妈并不亲厚, 秦绮再混球,也不敢没眼色到跟他对着干,立马就老实了。

  她不甘心地让开了香车壹号让头前来的女子带着丫鬟上了车,却把气都撒到了陈家川头上:“我在这里等壹号车。”

  她才不要坐贰号车呢。

  待会儿壹号车回来让它拉着自己绕京城跑一圈,非出尽风头不可。

  陈家川没理会她, 先安排头前那位女子坐上马车:“小姐路上记着鼓姬敲了几声鼓, 一声是6文钱, 您到地方付钱就行了。”

  马车夫身后有个缝隙,里面是中空的储钱的格子,将铜板塞进去就行了。

  随着香车壹号载着人上路,许多人跟在它后面,好奇马车上的木偶人鼓姬会真的在行一里地敲一声鼓吗?他们有的边追着马车跑边丈量着步数,有人数着车骨碌转的圈数……跑得气喘吁吁仍旧不肯停下,就等着乘车人花铜板请他们听一声鼓槌声响呢。

  鼓姬一路上裙裾飞扬,就在车轮咯噔咯噔转到正正好100圈到时候,她手里的鼓槌咚的一声敲到了鼓皮上,清脆而悠长地响了。

  乘坐的女子和丫鬟一块儿道:“啊,敲了,它敲鼓了。”

  这是第一声响,她们在心里头记着。

  追在后面的人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听到鼓声响:“……车轱辘真的转了一百圈啊,差不离1里地,准着呢……”

  他们的猎奇心得以满足,可以回去吹牛皮了,就不再追了。

  乘车的女子耳边这才清净多了,她家离上车点三里地路,骏马撒开蹄子片刻功夫就到了。头一次乘坐记里马车,虽然开头有点磕巴,但坐上去体验还是非常好的,想着以后出去办事乘坐这个,没必要另外叫家里的马车夫跟着跑一趟了。

  这边。

  香车壹号回来后,陈家川把车牌摘下来和贰号对调了下,别人坐过的马车,不能请长公主屈尊再乘坐了。

  于是换了原本的贰号,他恭敬地请秦绮上车:“让您久等了,请上车。”

  秦绮对他的“识趣”有点满意,她在侍女们的搀扶下上了马车,摘了面纱扔到人群中:“给我绕着大街跑一圈。”

  雪肌玉面一晃而过,围观的人群怔了好半天才惊呼:“……长公主殿下。”

  秦绮在京城里那名气可大了去了,从她被先帝勒令不许出降嫁人,到她在公主府里养面首……只要有杯茶水,说上一天一夜都打不住话头。

  一股脑追秦绮的马车去了。

  ……

  有了这么个二女争车的小插曲,记里马车投放的第一天出名了。尽管之后两辆马车到天黑再没拉到顾客,但赚了个大吆喝,叫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工部运营的记里马车不用像跑长途那样去特定的商家办租赁手续,只要在街头看见挂着“香车X号”,上头立着鼓姬的马车,招招手就过来送你去想去的地方,无比的方便快捷。

  “那叫一个方便啊,”茶楼里三三两两的人谈论着记里马车:“二三里地路别说女人嫌累,我有时候走得也嫌累,还费鞋子,以后要是碰见马车,还是花十来个铜板坐车舒坦。”

  “要是请个大夫什么的,”有人接了句:“这可比腿儿着快多了。”

  “就是这香车壹号贰号还是娘们儿了些,”还有人说道:“咱们老爷们儿坐不起哈哈哈……”

  京城里许久没有新鲜事,工部投放的记里马车算一件,这两天的热度是居高不下。

  两辆记里马车一日比一日忙活,他们每天要载上百人,行车4-500百公里,马车夫每日放了工累得腿打弯都困难,实在不是人干的活儿,哭天喊地要求陈尚书再造一些马车投放出来,就算你们心疼俺们,也看着马都累瘦的面子上吧。

  工部官员听见他们呼吁却笑得跟花儿一样,这是要挣大钱的前兆啊,发了发了。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月之内,就先后造了5-6辆记里马车投放出去,即便这样也是人多车少,每辆车每天跑300公里打底,虽然赚得多,但人和马也都要累得要吐血。

  工部只好继续乒乒乓乓不停地造记里马车。还一鼓作气,又投放了扶摇系列的记里马车,扶摇壹号,扶摇贰号……专门投士子读书人所好,无他,就是把香车上的鼓姬又变回了穿袍服的木偶人。

  不跟女子们抢香车系列的记里马车了。

  扶摇系列记里马车投放的当天,恰好遇到国子监放假,很多生员出来放风透气,他们先前就听说过记里马车这个新鲜事物,逮着机会定是要赶紧体验下的,许多人花6文钱坐一坐扶摇记里马车就为着听个鼓响,回去有和同窗聊天的谈资……他们这一坐,很快就在京城的读书人里头掀起了一股“扶摇风”,什么是“扶摇风”呢,就是有个读书的青年失恋了,但他爱现,脑子也活络,一日他穿上襕衫带着儒巾,手里拿一把鹅毛扇,坐在扶摇X号记里马车上即兴作诗吟诵:“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佳人读……”

  后面一转折说自己这是最后一次想她了,以后要好好读书奔高中进士扶摇直上去了,边吟诵边哭泣,愣是凭一腔相思苦带火了这股“扶摇风”,效仿他的人络绎不绝,有坐在记里马车上抒发斩断前情的,有立志的,有感慨人生的……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叫工部大赚了一把银子。

  到了十一月初,终于有近30辆香车和扶摇两个系列的记里马车在京城的大街上来回穿梭。

  因为乘坐记里马车人都在京城里打转,走得都不算远,三五公里的占一多半,所以一趟下来收回来的都是铜板,沉甸甸的。

  工部每日把铜板数1000个,一两银子串成串,用水桶挑着去户部兑成白花花的银子,十几担换一担银子回来,后来铜板太多了,只好用马车拉着去兑换银子,总是要换成白花花的银子才觉得挣着钱了,工部不再是那个京官提起来都说穷的清水衙门了。

  朝廷众公卿也都在想着,排清水衙门第一的工部大概要让位了,不知哪个倒霉蛋该上去了。

  到了深秋初冬,卫景平清晨去户部点卯就不骑马了,虽说户部也有马厩给喂马,毕竟太麻烦了,冻人还冻马,每个月开销也不小,他往路口一站,招手唤来一辆约好的记里马车,听着咚咚三声鼓响,到地方了,还能休息会儿。

  见他这般轻巧,随着气温日益走低,不少官吏跟他一样,都跑到工部预定了一辆每天五更初来家门口接自己去衙门点卯的记里马车,有家里住一条街的老大人们,甚至还两三人拼一辆车去上朝,把省钱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比起骑马或者自己马车夫驾车跟着,三五里地的短途确实乘坐记里马车方便多了。

  “夫子,”一日卫景平碰到顾世安,开玩笑:“哪天工部陈尚书上折子邀功,可别忘了我啊。”

  顾世安:“这位兄台,咱们认识?”

  说完扭头就走,扎眼就没了踪影。

  卫景平:“……”

  等到十一月中旬,京城飘起头一场雪花的时候,太监李为又一次来到卫家,把他宣去了御书房。

  进去一看,工部尚书陈家川,两位侍郎洛放、刘煜,员外郎谢冉、董柯他们都在,看来是要说一说记里马车这件事了。

  “卫爱卿来了,”云骁帝一身玄色金线缂丝龙袍,声音格外温和:“赐座。”

  卫景平叩谢了他,端端正正坐在高背木椅上。

  等了片刻,左丞相邹永来了。

  云骁帝说道:“邹相,工部这次的记里马车造得很好,一个本月下来盈余将近20万两,几位爱卿有功,你看看该怎么赏赐他们啊?”

  邹永垂至胸前的美髯微微抖动了下。

  陈家川已是工部尚书,要是升官的话,在往上走就是右丞相了,这右丞相的位子如今倒是空缺,只是……本朝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工部尚书入阁拜相之事,更何况陈家川的才干,着实与右丞相的位子有些不匹配……他开了不举荐人的这个口。

  但说到论功行赏,又跳不过去陈大人,为难啊。

  其实云骁帝也是这么想的,他不知该怎么办,所以把问题踢给了左丞相邹永。

  “臣听说诸位大人,”邹永斟酌着说道:“为官甚至清廉勤恳,陛下不如多赏赐钱财布帛,好让几位大人家中富足……”

  此番话甚合圣心,云骁帝立刻说道:“还是邹相想得周到,来呀,赏陈爱卿他们每人银百两,绸两匹。”

  他心道:你们都听见了啊,这可是邹左相的主意,不满意的话找他去,别怨朕啊,朕这人呢就是太从善如流了些。

  “谢陛下天恩。”陈家川带头叩首谢恩。

  云骁帝这点鸡贼的心思,他们岂能看不出来,不过有银子有布匹领,卫景平很开心,顾世安也很诚意。

  其余人开不开心,他们忘了留意了,反正也与他们无关。

  谢恩离开皇宫之后,顾世安轻声问卫景平:“你觉得陛下,怎样?”

  这个问题卫景平想过,还不止一次地想过,他道:“任凭是谁,一旦坐上龙椅,打心眼里还是希望旁人说他是个明君的,不过……”

  纵观史书来看,但凡皇帝这个物种,偏听偏信,干荒唐事,绝大多数是免不了的。

  听信小人的程度和干荒唐事次数多少的区别而已。

  他不想说得太多了:“只要为君者不残暴嗜杀,不好战不折腾百姓,能维持天下太平就是我等的幸事了。”

  顾世安点点头:“唉呀你这样想就号,我就怕你们年轻人想不开。”

  对皇帝期望过高。

  卫景平:“……”

  看样子老顾很想得开呀。

  ……

  卫景平满载而归回了家。

  “平哥儿,”孟氏激动数着银子说道:“你在朝里混得有头有脸了,哪天放了衙去吕家走一圈看看你二姐去,给她撑撑面子去。”

  卫贞贞当年嫁进吕家的时候陪嫁少得可怜,连半间屋子、铺子什么的都没有,跟吕家那些妯娌们一比,简直就是京城刻薄人嘴里说的光腚女了。

  加上嫁过去这都好几年了卫贞贞的肚子没动静,孟氏怕吕家那边拿捏她,娘家有本事了,立刻要过去炫一炫,叫人不敢轻视的。

  卫景平:“娘,这不年不节的,咱们就这么去吕家不太好吧?”

  怪突兀的。

  孟氏:“平哥儿你不懂。”

  嫁出去的姑娘,要是娘家不上心,孩子在那边就不好过了。

  卫景平不想扫她的兴:“好,等我哪日休沐,跟阿娘和囡囡一道过去看我二姐吧。”

  娘俩合计好事情,他逗卫容与玩了会儿,便回房看书去了。

  到了晚间,卫巧巧忽然从墨铺过来,见着孟氏就哭了:“大伯娘,贞姐儿小产了。”

  作者有话说:

  祝除夕快乐鸭~

  明天和后天自动贩卖,初二撒红包恭贺新春,咱别的也不会玩,快摁爪印哇!

  第182章 内宅的事

  ◎老太太做主给栋哥儿屋里头放个可心人儿,你都敢撅回去?◎

  孟氏没反应过来, 她木然地望着卫巧巧:“巧姐儿……”

  “贞姐儿小产了。”卫巧巧扑到她怀里大声哭起来:“大伯娘,贞姐儿小产了……”

  孟氏骤然搂紧她:“巧姐儿你听谁胡说, 前一阵子她还回来抱囡囡呢, 哪里这么快就怀上了?”

  怀都没怀哪里就小产了,胡说。

  “大伯娘,”卫巧巧带着哭腔说道:“双白去吕家问过了,就昨天的事。”

  她晌午那会儿在墨铺遇到贞姐儿她二堂嫂文氏, 文氏不小心说漏了嘴, 起初她也不信, 卫贞贞压根儿没提过怀上的事, 哪里来的小产, 想来是外人给弄错了。

  傍晚墨铺关门后她思来想去的不放心,叫武双白找个借口去吕家一趟问了问吕栋, 果然有这事。

  孟氏一下子就火了:“走,我跟你上吕家看看贞姐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