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15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15节

作者:三六九龄 字数:3685 书籍: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卫景平赶紧给二人切了个白萝卜:“听说这个能解酒,我也没试过,你们吃吃看吧。”

  说完拎着披风出门:“我到柳大人那边去一趟,你们赶紧睡一觉吧。”

  他大抵会很晚才回来。

  卫景川和绰耶一人一根萝卜啃着吃,卫景平则去找柳承珏归还书,那本《天工开物》他看完了,找矿井的需求也很迫切,他得去问问柳大人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找煤矿啊?”柳承珏说道:“本官从外头请了个风水先生,明年开春就启程往龙城郡来,到时候连修府衙和找矿的事一起交给他来办,咱就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卫景平:“……”

  他无知,竟不知道这朝的人探矿靠的是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探出来的是什么矿?”他想问问除了煤矿之外还有没有金矿、铜矿、铁矿之类的。

  柳承珏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什么金矿门之类的和他胡吹海侃起来。

  还随手翻开一本《管子地书篇》说道:“上面有丹沙,下面有黄金,上面有仁石,下面有铜和金……看山上的草茎红而美丽,下有铅”,“草茎黄而锈,下有铜……”柳承珏嘚啵累了:“卫主簿啊,这个地方你没来亏,等着瞧吧,等明年开春府衙的事情定下来了,本官就带着你将这里的好东西翻个遍,好好发个大财。”

  不比做京官死守着几个子儿的俸禄强上百倍,不得不说,卫主簿小小年的就瞧上他了,真有眼光。

  卫景平:“……”

  他只是想找个煤矿挖煤有煤炭烧,没想到柳承珏连挖金矿的美梦都做上了。

  “你连下煤窑挖矿的人都给我找好了,”柳承珏捏起面前碟子里的花生米往嘴里扔了一颗:“本官不得加紧找矿啊,再不让绰耶他们挖煤挖金子,咱们亏大发了。”

  ……

  回去的时候卸下了辎重,谢回不到三日就到了陕西府,他终于喘过来一口气,打算驻留两日见见陕西知府陆深,结果还没来得及递帖子呢,就收到了来自京城十万火急的密信睿元帝病了。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得早嘿嘿~

  第129章 商人

  ◎“那只公雕给你打……兔子了?”◎

  谢回看到密信后紧紧攥了攥拳头, 而后命车驾戴月披星赶路,恨不得插翅飞进京城。

  腊月二十五, 过年的头几天, 他终于踏进了家中,问上前迎接他的夫人姜宝璐:“陛下怎么说病就病了?”

  姜宝璐瞧着他舟车劳顿的黯然面色,心疼地宽慰他道:“听说是伤了风寒,想来不要紧的, 夫君请勿担忧。”

  谢回连衣裳都没换抬脚就走:“我进宫去瞧瞧。”

  许是赶路赶得太急了, 一连几天下来他总是心神不宁的。

  “夫君喝口水润润嘴唇, 沐浴之后换身衣裳才进宫吧。”姜宝璐劝道:“我昨日才进宫见过皇后娘娘, 说陛下喝了汤药精神好转了。”

  谢回抬袖拂开她的手, 脚步匆匆地进宫去了。

  再等等睿元帝的病好了他还去做什么,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了, 主子顶着一张病容,臣子容光焕发地去他跟前晃悠, 这不是叫他心生嫌恶吗。

  姜氏真愚笨不堪。

  谢回在心中厌烦地想道。

  皇宫大内的寝殿里, 睿元帝今日精神头还不错, 喝过汤药后吃了稀粥点心, 此刻正坐在龙榻上看奏折,听说谢回来了, 摆手对内侍李桐说道:“朕在病中不宜见外人,叫他回去吧。”

  病容老态,要是让臣下窥见,谁知道他们暗地里会起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呢。

  李桐正要出来撵谢回走,忽然听到殿外闷闷的咳嗽声, 睿元帝又改了主意:“宣谢爱卿进来见朕吧。”

  这么冷的天儿, 谢回似是带病来的, 他有些于心不忍。

  等谢回一进来,睿元帝见他脸色焦黄满眼血丝,吃惊地拿起铜镜照了照:“……”

  眼前的谢回,一身憔悴看起来比他强不到哪里去嘛,他笑了笑问道:“谢爱卿刚从边关回来?”

  他平日里最不喜脸面邋遢,穿戴不讲究的臣子,但头一次见到谢回这样,不知道为何就是看着顺眼很多。

  “回陛下,臣走到陕西府时听闻陛下病了,”谢回说道:“急忙赶回京城,没来得及收拾一下再来面圣,还望陛下恕罪。”

  睿元帝命拿一本奏折给他看:“谢爱卿你看看,这是各处上奏的折子,全是在说龙城郡的,他们颂朕开疆拓土为我朝子民打基业,朕很高兴,想当初,还是谢爱卿你不惜得罪群臣,力劝朕经营开拓边关的,你有功。”

  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封赏谢回,只能口头上先提提这件事。

  “陛下隆恩,臣鞠躬尽瘁万死难报其一二,”谢回听见他咳嗽露出担忧的神色,眼角红红地说道:“陛下龙体才好,还是不要耗神批折子,臣斗胆恳求陛下宣太子殿下监国为您分忧吧。”

  寝殿内服侍睿元帝的内侍听到“皇太子”这仨字,忽忽然吓得面如土色。

  前几天文婴上折子提了让皇太子秦翎暂时监国主持一些事务,被睿元帝气得大骂他这是见他病了要迫不及待卖太子好处,还扔了奏折命他闭门思过三天呢。

  怎么素来最得帝心的谢大人也不长眼又提让皇太子监国的事呢。

  孰料睿元帝竟没生谢回的气,不仅没动气,看上去还有点满意,他点了点头对谢回说:“有些事确实该让皇太子代劳了,谢爱卿啊,朕乏了你也回府找大夫瞧一瞧,多歇息吧。”

  旁人劝他放权给太子监国,那是想卖给太子好,谁叫太子往后是新君呢,新君呀,就是比他这个老皇帝吃香喽。

  可是谢回不一样,谢爱卿从西北边关带病回来衣裳都来不及换就带病来面圣而不是接触了太子之后再来探病,他说让太子来分忧,那便真的是让太子来分忧了。

  睿元帝在心中叹气:唯有谢爱卿才是忠臣啊。

  谢回叩首谢恩,小步退出宫殿。

  东宫。

  早有人将谢回劝皇帝下旨叫太子监国的事汇报了,太子秦翎听了大喜,但他面上不敢着色,只淡淡道了句:“知道了。”

  没想到这件连左丞相文婴都办不到的事,最后竟叫谢回给办成了。

  暗自想着来日他登基,必要投桃报李,给谢回个宰相当当。

  ……

  龙城郡。

  自从北夷人的头目绰耶拼酒败给卫景川之后,被俘的这三百来号人终于心服口服,知道自己各方面都干不过这伙儿汉人,表面上没什么心思了,只老老实实地求一口饭吃,过一日算一日。

  柳承珏带着卫景平、苗怀信等人明里暗里查访了好多天,觉得他们暂时安稳下来了,这才有心思准备过大年。

  他们点了点龙城郡可宰杀的肥羊,准备过年就吃它们了。

  谁知道天降喜事,半个多月之前,一位叫沈黄的蜀中商人在听说纪东风大将军在西北边关俘了绰耶之后就开始备货起来赶来龙城郡做买卖的心思的,想着年关将至,这边必是货物奇缺,因此他在蜀中把米面粮油、水果蔬菜、畜牧水产、棉麻布料等等都囤了一大批,带着商队冒着寒风大雪,一路跋山涉水十来天,终于在腊月二十三这日达到了龙城郡。

  帖子递进来之后,以柳承珏为首的一干官僚听说各色年货来了,真是久旱逢甘雨,个个欢喜得不行。

  “卫主簿,”柳承珏交待给卫景平:“你安排一下这位沈姓商人到咱们先前提了一嘴的商业坊区摆摊,另外给他们拨付一些御寒的毡帐什么的,别叫把人冻出个好歹来。”

  另外还有问一问物价,不能叫卖的太离谱了,他们太守府也要出钱采购一些,有些孤儿寡母的,过大年的时候要送他们一些东西,叫他们吃饱。

  卫景平领命而去。

  他在临时搭起的毡帐里接待了沈黄,这人身材中等,面色红润双目很有精神,鬓角须发修剪得十分齐整,虽然年过不惑,但不像他以前见过的繁楼的大掌柜许德昌那样挺个大肚子,沈黄很精瘦,而且从他穿着棉麻的圆领长袍来见官便可窥见一斑,这人非常精明圆滑,做事考虑周详。

  本朝没有商人不许穿绫罗绸缎的规定,卫景平看着他带的货物,没有大的家底是办不了这么多货物的,可他却不显山不露水地穿着棉麻的衣裳,时刻提醒与之打交道要留个心眼。

  卫景平拿出龙城郡粗略的规划图给他看了下,指着西南角的空地道:“这里是商业坊区,黄掌柜可带人在这里扎毡帐放货,摆摊的话暂且开到这条主街离着百姓近的地方便可。”

  沈黄谢过他,奉上一份见面一盒蜀中出产的茶叶之后,就带着他的人布置摊位去了。

  次日,龙城郡的那条主街上就出现了人头攒动的繁华苗头,盖因所有的人都出来了,买货的买货,看热闹的看热闹,把红红火火地备年货过年的气氛给烘托出来了。

  “八角来一两、桂皮称二两、老姜来半斤……”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买佐料。

  “那匹大红的布料给我摸摸……”一半户数的女人在买布料。

  男人们则溜达着去鸡鸭水产什么的,只见一个买活禽的摊位上,摊主一手提刀,一手揪住鸡脖子,一刀下去,喉管断开,鸡血淋淋地流进粗瓷大碗,再看那只公鸡,还没完全断气,还在扑棱着挣扎……君子远庖厨,有些读书人从来不做饭更遑论杀鸡的,哪里见过这般阵仗?还没等鸡血放完,已经吓得那人面无血色,吵嚷着说要改割几斤猪肉回家过年就行了。

  卫景平看了想笑:吃的不就图个鲜,当然是活吃现杀,不仅鸡要现杀,买鱼更是,看好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叫摊主给挑出来,刮麟抠鳃,开膛破肚,直到下锅时还能蹦跶两下的才最好。

  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啊,叫人怎么说你们呢。

  他又转了一圈,发现卖猪肉的摊子上竟是肥肉行情最好,瘦肉供大于求,看着来往的身形消瘦的百姓,一会儿便想通了:吃一斤肥肉肯定要比吃一斤瘦肉能炼油,还更耐寒耐恶,所以都拣肥的买,不肥的不要。

  因为大雪封路,文婴写给卫景平的信一直到了年二十九才送到,一同到的,还有以姚家的名义,实则是姚溪张罗的各种过年的东西,有几套棉衣夹袍,两双做工并不怎么规整的鞋垫,出自谁的手不言而喻,还有一些京城里新出的澡豆什么的日用品,看着就很破费。

  拿到文婴的信还没拆开,他心中就有些小小的紧张。

  等回去打开信一看,里面竟只有一行字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卫景平反复看了几遍,这不就是一道出自《论语》的八股文的题目吗。

  卫景平:……

  文婴文相这是什么意思,他揣摩半天想不通透。

  拿去问顾世安,这人才不讲究什么“君子远庖厨”,他土灶上的大铁锅里正咕嘟着一只肥鸡,里面还漂着几粒枸杞子,叫人一进来就闻到了鸡汤的甜香味儿。

  “没你的份儿。”一见卫景平来了,顾世安生怕他觊觎他的肥鸡似的,立刻盖上锅盖:“有事快说。”

  大过年的都不能让他清净点儿。

  卫景平:“……”

  “夫子,我收到了文相的信,”他不跟老顾计较一个鸡腿的事:“里面一字没有,只有个八股文的题目。”

  “给你题目了,”顾世安露出点正经神色:“你做一篇文章回信给他就是了。”

  “没别的意思?”卫景平讶然。

  顾世安:“还能有别的什么意思?”

  卫景平:“文相是不是在提醒我该回国子监念书了?”

  顾世安语气凉快地反问他:“他想让你回京进国子监念书你卫四就听话去吗?”

  当初是谁到了国子监门口都没进去念书,求了封举荐信跑到龙城郡来的。

  能干出这事的卫景平,岂能被区区一个左丞相文婴左右了想法。

  卫景平没有他这般潇洒自在,苦着脸道:“要是错过了文相这个村,还有下个店吗?”

  以前在府学里念书的时候常听人说,要是能投到谁谁谁的门下就好了,那种期盼和热忱,深深地洗了他的脑。

  不抱文婴这个大腿,日后还会有更粗更金的大腿给他抱吗?

  不管文婴是怎么想的,要卫景平自己问问内心是怎样想的才行。

  不想去,便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