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日为师终身为妇 第410章殿试

《一日为师终身为妇》第410章殿试

作者:南飞彦 字数:3627 书籍:一日为师终身为妇

  白氏知道了张家的情况心里担心的不得了,她害怕张家再有什么变故,早已经忘了当初那个最反对的人就是她。

  她找到了老夫人:“老夫人,张家什么时候来提亲呀?”

  当然老夫人也听说了张家的事情,她抬眸看向白氏。

  “怎么,你担心张家有变卦。”

  “老夫人张家天天说媒不断,难道你就不担心吗?”

  “要是张家连这点事都经不起,你觉得茹儿以后嫁过去能有好日子过?”

  白氏被老夫人的话一噎一时说不出话来。

  “理是这个理,可万一要是有变化,那茹儿岂不空欢喜一场?”

  老夫人笑了笑,安慰道:“你放心吧,张家人品在那里呢,定不会轻易变卦的,再说了,离殿试的日子不远了,你且等一等,不要心急。

  “可……”白氏还想说什么?被身边的嬷嬷拉走了。

  走出老夫人的院子,嬷嬷在一边劝着:“夫人,你就听老夫人的好好等着吧,张公子定不会辜负咱们姑娘的。”

  白氏没有办法,只能和嬷嬷一起回去了。

  屋子里老夫人叹了一口气,刘嬷嬷也立刻劝着:“老夫人莫要生气,二夫人的担心实属正常。”

  “我也知道她的担心是正常的。可是她就不想想如果张家在此时和别的人家定了亲,那我们即使是强行挽留也是没有用的。”

  “我们两家是在张公子秋闱之前就定下的,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张公子一定能入榜呢,我们宁家只是看中了他勤奋好学,比起他入榜后来提亲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呢。”

  宁佳茹自然也知道了张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的事情,起初她心里也是有点担心的,但是后来想想担心有什么用呢,他们又没有正式订亲,照四妹妹的话说,有些事并不是你担心了就不会发生了,既然这样,一切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正在宁家为此事担心的时候,国公府让人递来了消息,说宁家的男人和四姑娘不日就要回来了,你们晚点就能收到消息。

  这个消息简直比雷还要大,大家都惊呆了。

  终于等到了殿试的时间,殿试是古代科举最重要的一环,由皇上亲自主持,皇上只点了榜上的十个人。

  前两名都是京城人但年龄都比较大,一个人都近40岁了,一个人30岁了,张东泽和他们站在一起显得太过稚嫩。

  能得到皇上亲自召见大家的心里都比较紧张,张东泽表面上强装镇定心里面也是有几分紧张的。

  皇上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十人,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张东泽身上,开口道:“你便是张东泽?”

  张东泽赶忙回话:“回陛下,草民正是。”

  “朕听闻你从小就在宁家长大?”

  “回陛下,正是!”

  “朕现在想听听你对宁家人的评价。”

  知道宁家情况的人都看着张东泽 心里面都好奇他会怎么回答,当然也有许多人期望他回答的不堪理想让皇上不满意,那么他们的竞争就少了一个。

  张东泽思考了一下不卑不亢的回答:“草民的母亲是四姑娘的奶娘,草民从小长在宁家,深得宁家长辈的照顾,和宁家的晚辈也相处的甚好,我娘经常去宁家。”

  这小子避重就轻,反应还挺快,明明知道自己问的是什么,却说自己和宁家感情深厚。

  “那如我真让你和宁家划清界限呢?”

  “回陛下,草民不愿意做那忘恩负义之人,草民能有今天能瞻仰陛下的容颜都是因为宁家的照顾。”

  “哈哈”皇上捋着胡须笑了,这小子以后进入官场绝对是一只老狐狸,一句话不但表明自己是一个感恩的人,还拍了自己的马屁,所以说老狐狸又何妨,只要是一只有良心的就行了。

  接下来皇上对几位考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治国方略和经典文献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每个考生都显得胸有成竹,他们显然在备考时做足了功课,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早已烂熟于心。

  接着皇上就抛出了今日殿试的主题“国家强盛论”

  张东泽拿到这个题目只觉得是天助我也,他曾经和四妹妹讨论过这个话题,四妹妹所说的话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经济教育和科技,大梁朝现在还在发展阶段,应该以农业为主,大力发展农业,要让老百姓多品种多渠道的种植。

  经济上也要繁荣,仕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个,其实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展,经济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经济发展起来老百姓富裕了 那么国家就会慢慢强盛起来,如果能打通边境的这条路,和周围国家的人做生意会更好。

  当然国家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读书人多起来,读书人多,开智的人就多人,那么为国家做贡献的人就多,这些条件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张东泽回想起这些话又加上自己平日的想法,根据大梁朝的现状,洋洋洒洒的很快就写了一篇文章出来。

  当然了,文章虽然洋洋洒洒,但是里面的文章并不是花团锦绣。而是依据自己读的书,和了解的国情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皇上拿过来一看,不由得拍案叫绝,这篇文章里真是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年轻人,不错嘛。”

  殿试的结果终于揭晓了!状元郎是张东泽!这个消息像一阵旋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有人觉得意外,有人觉得理所当然。

  一时间,京城里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涌上街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他们争相传颂着今年的状元比探花还俊俏。

  此时的张东泽也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他知道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家里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自从出榜以来,小作坊的门口每天都有许多的人,要买他们作坊里的豆条,都说不卖了,还有人硬要买。

  宁佳茹今日也和姐妹一起上了街,来到自己的铺子里等着看看状元游街的样子。

  在热闹的城市街道上,人山人海,欢呼声响彻云霄。人们簇拥在街道两旁,争相目睹状元的风采。

  张东泽平日里都是青衣,今日一身华丽的状元服装显得人更加的俊俏他身骑高头大马,头戴锦冠,面带微笑,接受着众人的祝贺和赞美。

  仪仗队紧随其后,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乐队奏起欢快的乐曲,增添了喜庆的氛围。沿路的居民纷纷探出头来,眼中满是羡慕和敬佩。

  张东泽的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仿佛一切都是意料之中,后面的榜眼和探花频频朝人群挥手,人们激动地呼喊着他们的名字,为他们鼓掌喝彩。孩子们跑在前面,兴奋地跟着队伍奔跑,许多姑娘把自己手里的帕子都扔了出去,许多的世家的姑娘也早早在合适的位置定好了位子,看见状元郎经过都偷偷的往外看,都希望状元郎能抬头看自己一眼。

  刑部侍郎左令的女儿左珊珊此时正在京城最大酒楼的一个房间里,当张东泽骑马经过的时候,她清楚的看清了张东泽的长相。

  他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此时虽是秋季,但是他的笑容却像春日的阳光,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透着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淡定和睿智,显得人极其自信,尤其是那双眼睛犹如星辰璀璨,深邃而明亮,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看到这样的张东泽她后悔了,家里人要给给她定亲张东泽的时候她根本看不上,一个寒门家的孩子即使榜上有名又怎么样,没有世家在背后他很难出人头地,当嬷嬷回家告诉她,张家不同意的时候,娘气的骂张家不识抬举,可她根本就不在意,父母看上的人又不是她看上的。

  可是今日带着好奇心来一看,她后悔了,就光这长相她就觉得这个男人应该是他的。

  此时她也没有了欣赏的心思。赶紧带着丫鬟嬷嬷回家去了,她要父母重新去给她提亲,而且这亲事非成不可。

  左珊珊走了谁都没有在意,游街还在继续,宁佳茹在铺子里一边帮忙,一边不时的往外看着。

  张东泽走到家颜如玉的时候,他转过头往铺子里看去,看的大大方方,毫不避讳,正好对上宁佳茹的目光,宁佳茹立刻羞红了脸,张东泽对她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状元的马儿已经过去了,宁佳茹的脸红红的还没有消失,三婶拍着宁佳茹的肩膀打趣她:“好了,人家都过去了。”

  “三婶”宁佳茹嗔怪道,她觉得三婶自从来铺子里人都变了。

  “三婶,你现在变了。”

  听到这句话宁佳欣和宁佳蕊也点点,她们也觉得三婶变得比以前开朗了。

  吴氏摸摸自己的脸,她变了吗?

  以前自己也是大家族里养大的孩子,循规蹈矩的生活着,可是自从自己到这里来了以后,她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心情变好了。

  “大概是有事情做心情就好。”

  “三叔快要回来了,三婶你到时候就要回家忙了。”

  吴氏一愣,她知道丈夫回来是欣喜的,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等你三叔回来再说。”吴氏一想到自己以后就在家里不能出来,还有些惆怅。

  英俊儒雅、风度翩翩的状元郎引起了各个世家的注意,成为世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女儿的人家,大家都对这个潜力股充满了兴趣,寻思着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潜力股。

  左珊珊回家以后就找到自己的母亲管氏让她找人去张家给自己提亲。

  管氏一听立刻脸色大变:“哎呀,我的祖宗,当初你不同意今儿个怎么又改主意了。”

  “我不管,我就要和张东泽成亲。”左珊珊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

  左珊珊的父母拗不过她,再加上自己确实也看中了张东泽,便备上厚礼前往张家提亲。这一次她们可没有上次的嚣张,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我们左家的姑娘从小就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左姑娘确实好,只可惜我们东泽没有这个福气,东泽早就有未婚妻了。”

  “早就有未婚妻,那你上次怎么不早说呀?”妇人一听脸色立刻变了。

  上次,上次也来不及说呀,章氏一脸的尴尬。

  “你们定的是哪家的姑娘呀?”婆子还不死心。

  “我们定的是宁家的三姑娘。”

  “宁家以往是风光,但是现在可不及我们所家呀,这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你们可要想清楚呀。”

  自从张东泽在榜上有名之后,张家的过往都被人扒拉出来,自然知道张家和宁家的关系。

  “宁家当初不嫌弃我们,那今天我儿能夺得状元,也不能负了宁家。”

  章氏依然不卑不亢。

  婆子没法只好铩羽而归。

  张家人的拒绝让左家夫妇十分恼怒,但也无可奈何。

  左珊珊得知后,哭闹不止,张东泽那清冷而又温润的模样在她的心里生了根,这几天总也挥之不去,无论她怎样努力想要忘记他,但这几天来,他的身影总是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但是张家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了,还能怎么办,要么就此罢休,要么再想办法。

  管氏见不得女儿那个伤心的样子,晚上她对左说:“要说宁家以前咱们比不上,可是现在宁家都已经这样了难道咱们也比不上吗?”

  左抬头看着自己的妻子:“宁家只是男人走了,没有人在朝为官,可是你看宁家衰败了吗?你看宁家那丫头又会医术,又会做生意,现在和她们相处的人家不是国公府就是老亲王,也是咱们这样的人家能比的,再说了前段时间人家户部侍郎家的儿子都和宁家定了亲,我看咱们还是算了吧。”

  听自家丈夫这样掰开揉碎的一说,管氏一想想还真是,状元郎也不是目光短浅的。

  只能安慰哭闹不止的女儿。

  而状元郎张东泽这边呢,婉拒了左家之后,也断了许多世家的念想,他们就只等着宁家的男人回来。再去应家提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