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丹剑乾坤 第635章 极限反杀

《丹剑乾坤》第635章 极限反杀

作者:尽千帆 字数:1808 书籍:丹剑乾坤

  李嗣源率领大军赶到幽州, 很快击退了入境的契丹前锋,耶律阿保机得知是李嗣源来,知道事不可为, 十分知趣地退了兵。

  李嗣源击退了契丹后,并没有直接带兵回京, 而是特地去了冯道老家, 在冯道老家瀛洲景城驻扎了一个多月, 探得契丹大军已经返回契丹上京大都,这才上书请旨回军。

  李府

  王氏正给曹夫人念着随塘报一起捎来家书, 等把最后一句念完后, 王氏开心地说:“如今契丹大军已回王庭,北方无忧,将军说只要圣旨下达, 不日即可回军。”

  曹夫人听了也十分高兴,“这刚开春就出去,如今快到夏天了, 总算是回来了。”

  旁边林从喝着牛乳, 咂咂嘴, 他后爹这次出去三个月, 比年前那次出征慢了快两个月, 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他后爹这次不仅赶跑了契丹, 还跑去卖了冯学士一个大人情,他后爹天天看着沉默寡言, 不善言辞, 想不到做起事来, 情商也蛮高的。

  想也是, 当年老晋王李克用那么多养子,当今陛下那么多异父异母的兄弟,打仗好的更是一抓一把,他后爹却能稳占第一,确实不是只是会打仗就行了的。

  不过让林从没想到的是,他后爹竟然和冯道私交不错,之前林从一直没见到两人有什么私下来往,还以为两人只是同朝为官,可这次看着他后爹为冯道的事如此尽心尽力,这明显不只是为了卖人情或者讨好皇帝,倒有点像跑去帮忙,林从转了转眼珠,对曹夫人奶声奶气地问道:“大娘,爹爹和冯学士关系很好么?这次爹爹特地去陪着冯学士,都不回家~”

  曹夫人笑着摸摸林从的小脑袋,“冯学士是很有学问的人,你爹爹一向敬重他,林儿知道什么是先生么,是要好好尊重的!”

  林从装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有些可惜没听到什么秘闻。

  好在他娘够给力,王氏也很是好奇,“妾身嫁入李家这么久,素日没见将军和那位冯学士有什么特殊的人情往来,这次冯学士有事,想不到将军如此尽力。”

  曹夫人对林从只是当小孩子,随口说说,对王氏却是交了底,“冯学士对咱们将军是有恩的,昔日打仗时,有一次晋梁两军三军对峙,陛下是中军,咱们将军是左翼,开打时,咱们将军因为打得过快,直接击穿了对方,打到对面去了,还在回军时迷了路,导致陛下阵型缺了左翼,险些战败,后来陛下虽然力挽狂澜打赢了,可那场仗却损失很严重,事后陛下虽然没对将军有所怪罪,却很长时间不用将军,还是冯学士给求了情,陛下才又用将军,当然冯学士当时给将军求情只是因为他是陛下的掌书记,觉得正是打天下用人之际,搁置将军太过可惜,并没有什么私心,甚至都不图将军什么,但将军一直记在心里,并且越发敬重冯学士为人。”

  王氏听了,也很是敬佩,“素来听闻冯学士心胸开阔,身为掌书记时,就多次向陛下推举贤才,对有才之人更是多有维护,如此胸襟,实在让人佩服。”

  “还不止如此,”曹夫人笑着说,“事后将军知道是冯学士帮忙求情,感激不已,还干了一件十分好笑的事,将军当时觉得应该好好谢谢人家,毕竟当时将军出了那么大的错,一般谁敢去求情,可将军思来想去,实在不知道该送什么报答冯学士如此大的恩情,就想到冯学士当时身为掌书记天天跟着陛下东奔西跑,夫人又在老家,正好当时有手下献上两个侍妾,将军就头脑一热,把人洗干净送去了。”

  王氏听了好奇地问,“那后来呢,冯先生收了没?”

  曹夫人笑了笑,“收了。”

  王氏瞪大眼睛,刚想开口,就听曹夫人笑道:“然后两人被送到旁边的尼姑庵,后来等两人家族中长辈来接时,冯学士还搭了两副嫁妆。

  人家

  那两个姑娘是因为战乱和家人走散,后来又因为战乱无法找到家人才碾转多家,成了侍妾,冯学士知道后,就问两人愿不愿归家再嫁,嫁个正经人家做正室,两人自然乐意,就先把她们送到旁边的庵堂暂住,然后找人打听了两人宗族,找到后派人去告知对方,对方族中长辈知道后,也愿意派人来接,冯学士就出了两副嫁妆,让两人跟着族人回去嫁人了。两个姑娘因为嫁妆丰厚,嫁得还不错。”

  人都爱听这种大团圆的结局,王氏自然也不例外,听得如此,简直对冯道佩服得五体投地,“想不到这位冯学士居然会如此处理,这还真是有古之君子之风啊!”

  “可不是,如果说将军之前只是感激冯学士的求情,敬佩冯学士心胸,这事之后,就是真佩服冯学士的人品,将军曾说,要想知道书中君子什么样,看看冯学士就知道。”

  王氏听了很是赞同,说:“我之前与冯家回礼,他家好像就一位夫人,想来这位冯学士不仅人品好,也很是洁身自好。”

  曹夫人说道:“这个我清楚,冯学士家里就一位夫人孙氏,并无妾室与通房,以前冯学士在晋阳时,孙夫人还常带着孩子去晋阳小住。之前我等家眷进京,冯学士本来也要接他家眷的,只是他家孩子好像出水痘,就没有进京,结果现在冯学士又丁忧回家了,唉,也算一家团圆了。”

  王氏听了很是羡慕,“想不到冯学士身为陛下心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家中却如此干净,这位孙夫人可真是好福气。”

  “可不是,原来晋军中谁家夫人不羡慕,别人家都是夫人贤惠不贤惠,而冯家,却是冯学士自己不要,他觉得因为连年战乱,女子生存本来就比男子要难得多,天下男多女少,男子本就不该因为自己有权势,就纳妾让别人无法娶妻。”

  旁边林从差点被奶呛道,忙放下碗。

  想不到这位大佬还是一夫一妻拥护者!

  虽然他拥护的理由不是因为真爱啥的,而是因为心怀天下。

  不过从这件事,也确实能看出人家为啥日后能当十朝宰相了。

  这思想觉悟忒高了!

  一般人还真达不到这水平!

  王氏和曹夫人絮絮叨叨聊了一会冯学士,就又开始说其他事。

  王氏给曹夫人读信只是正好赶上,她本来是要和曹夫人说账本的问题。

  “今儿下面几个庄子来报,说今年春里雨少,今年的夏收可能要受影响,希望咱们到时能减免一些租子。”

  曹夫人看着外面的天,“你不说我还没注意,这几个月好像确实没下几场雨。妹妹你以前住在汴京,往年汴京比现在如何吗?”

  王氏回道:“往年春日里虽然雨水也不多,可大大小小半个月也能摊上一次,可今年,一个月也就一次,总共才不过三次。虽然到不了旱灾的程度,可只怕收成也得少两成。”

  “那就减些租子,”曹夫人点头。

  王氏笑着说:“夫人仁慈。”

  “唉,种地靠天吃饭,这又有什么办法,大家都不容易。”曹夫人叹了口气。

  王氏也感慨,“其实咱们这里还好,还下了几场雨,听说河北那边更旱,整个春天几乎滴雨不见。”

  “怎么会如此!那河北夏收岂不是要颗粒无收。”

  “听说那边都在挑水抗旱,河都快挑干了。收成肯定不用想了,勉强能填饱肚子吧,只希望能快点下雨,到时种些豆子,还能有秋收。”

  曹夫人一听,心里顿时难受起来,“老百姓这得遭多大的罪,地方官员上报了么,朝廷可会减免赋税赈灾?”

  “听说下面州县一直在上报,但朝中并无太大动静,现在正值吏部选官补缺之时,两个宰相正忙着选官,也没有说这事。”王氏叹气。

  曹夫人虽然不爱管事,可朝中的事还是知道一些的,吏部每年都要选官填补空缺,如今刚改朝换代,朝中空缺很多,作为第一年选官,势必关乎朝中各方实力争夺,这个时候,又有谁有精力去关心天下百姓。

  “该死,一个个只想着自己做官,竟全不体谅天下百姓,可官员如此,怎么宰相也如此,两个宰相竟然也不说这事?”曹夫人纳罕,这事一旦爆出,两宰相身为执政朝政的,可是首先要被问责。

  “两个宰相正和郭枢密使正因为选官的事争得不可开交,只怕现在还顾不上这些‘小事’。”王氏讽刺道。

  “这怎么能是小事,唉,郭枢密使也是,他别的还好,怎么争权这方面,和两个宰相一个德性。”曹夫人头疼。

  郭崇韬,原李存勖的中门使,经常在李存勖身边参赞军机,和冯道一样是李存勖的心腹,只不过两人一个擅长军事,一个擅长文治,两人都是真材实料,只是相比于冯道性情温和能容人,郭崇韬却是争强好胜,很喜欢揽权。

  当初李存勖决定兵行险招千里奔袭汴京,就是郭崇韬最早提出来的,然后李嗣源执行的,所以李存勖入主汴京后,封了郭崇韬做枢密使,枢密使掌管天下兵权,可谓一步登天。

  而且由于郭崇韬原来就是李存勖心腹,比两个宰相在李存勖心中强多了,所以朝中许多事,李存勖经常交给郭崇韬而不是两个宰相,而两个宰相又怎么可能轻易撒手,于是就常有争斗。

  就例如这次选官,选官一事按照唐时旧制应该是宰相的权力,可李存勖觉得这么大的事,两个宰相万一做不好怎么办,就让郭崇韬和两个宰相一起协商,而权力这事,就怕多个人来协商。

  因此如今两方斗得不可开交。

  只是虽然是郭崇韬身为枢密使抢了宰相的权力,但郭崇韬的名声却高于两个宰相,因为郭崇韬虽然揽权,但选拔官员却出于官员本身才能,而两个宰相,却多出于官员贿赂。

  所以众人反而对郭崇韬印象好些。

  曹夫人亦是如此。

  曹夫人虽然头疼郭崇韬争权,却对郭崇韬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两个宰相忙着争权不管,郭枢密使定然不会不管,这两天他听到消息想必会上奏给陛下,到时陛下应该会处理。”

  王氏听曹夫人这么说,也稍微放心下来。

  ……

  过了两日,果然如曹夫人所说,郭崇韬虽然忙于和两个宰相争权,却注意到下面上奏的河北旱情一事,就上奏给了李存勖,李存勖听了于是下旨对河北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减免赋税,并且让宰相派钦差去河北带领当地官员抗旱救灾。

  这事本来李存勖处理的不错,有旱情,减免赋税,派人救灾,只是他不该让宰相派人去救灾,这事是郭崇韬最先上报的,之后抗灾成功,别人说起,也只会觉得那是郭崇韬的功劳,而不是派人干活的宰相。

  所以两个宰相对派钦差一事并不是很积极,只是随意找了个官员去,并且还对郭崇韬有些怨念。

  朝中的事本来应该两个宰相处理,然后上报皇帝,郭崇韬却每每仗着和陛下亲厚,得到消息就直接去陛下那说,而这次的事也是,偏偏郭崇韬去说了,最后干活的还是他们。

  而很多事,往往开头差之毫厘,最后可能就会谬以千里。

  由于两个宰相没能在开头很及时很好的处理好河北的抗旱救灾,河北许多地方夏收就已经不行了,其后数月,河北有些地方更是滴雨未下。

  于是,河北许多地方开始出现小规模骚乱,终于,在秋收再一次颗粒无收时,河北某地爆发了起义。

  这次两个宰相可没有敢丝毫耽搁,立马报给李存勖,李存勖大怒,对两个宰相失望至极,只是现在还不是发火的时候,李存勖治好一边找人镇压

  起义,一边再次派人去安抚百姓,减免赋税。

  而这个被派去镇压起义的,就是刚刚回来不久李嗣源。

  于是,李嗣源在汴京屁股还没坐热,又领着大军去平叛了。

  真是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忙。

  *

  李府

  众人对再一次就藩失败已经从当初的失望,到现在的麻木。

  曹夫人甚至告诉王氏和李从珂夫妇石敬瑭夫妇,让大家别先收拾了,下次等就藩的圣旨下来,大家再收拾吧!

  毕竟每次收拾也挺累的,打包好了不走了还得再拆开,拆开了下次再打包,也挺麻烦的。

  众人觉得也是,干脆也放平心态了。

  不能就藩就老实在京城呆着,反正京城也很繁华,多待待也不吃亏。

  只是还是忍不住想骂骂两个宰相,要不是他们两个惹出来的祸,他们将军何必跑去收拾乱摊子。

  陛下也不狠狠敲打一下两个宰相,就这处理能力,简直实在是有辱宰相之位。

  李府众人不知道的是,宫里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并且还真做了。

  宫里

  李存勖对两个宰相也很是恼怒,只是赈个灾,居然不但没赈好,还激起了民变,最后还得他亲自派人去给两人擦屁股,李存勖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要这两个宰相何用!

  李存勖恨不得直接把这两个宰相罢免了回家,另外再换两个上来,只是这宰相不是大白菜,不是想拔就能拔的,再加上如今这两个宰相本来就是他登基时各方博弈的结果,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李存勖也只好按耐下直接踢走两人的想法。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存勖也没打算就这么算了,两人捅了这么大的篓子,他怎么也得狠狠敲打两人一下,让他们长长记性,否则太便宜他们了。

  于是李存勖就问左右,两个宰相犯下大错,该如何敲打一下。

  左右就有人回道,说唐时有宰相犯错,皇帝手书宰相错处让宰相思过,宰相很是羞愧,以后很是尽力。

  李存勖听了若有所思,其实按他的性子,他更想直接把两个宰相叫到宫里,痛骂一顿出气,只是这样一来,显得有点有失身份,御史只怕也会说他,想了想,李存勖决定写个手书,真诚问候一下两个宰相全家。

  李存勖于是让宫人端来纸笔,开始写。

  李存勖写了几下,发现这骂人一事也得有天赋,尤其还不是用嘴骂而是用手写。

  写了几个开头不满意后,李存勖干脆去翰林院叫了个翰林学士来写。

  翰林院很快派来了一个名叫赵凤的翰林学士。

  看到来人,李存勖眼中露出一丝怀念,这还是冯道当年给他举荐的人才,想到冯道,李存勖更是心里难受。

  冯道在时,什么事都是冯道替他操心,他只用安心打仗就行,赈灾,筹备粮草,处理朝政,派什么人做什么事,冯道都替他想好,并且给出他建议,他何时为这些琐事操过心。

  更别说如今和宰相怄气了。

  要是冯道在,在赈灾时冯道一定处理的妥妥地,压根就不会有后面的民变,更不用他派兵去镇压。

  李存勖在这边暗自神伤,赵凤在问清楚李存勖要写什么后,已经在旁边开始动笔。

  赵凤不愧是能被冯道看中的才俊,文笔是真没话说,李存勖写了几次都不知道怎么开头,赵凤却是提笔就来,洋洋洒洒写了几大张,然后写好后呈给了李存勖。

  李存勖本来还疑惑赵凤这么快就写完了,结果接过来一看,顿时大赞。

  只见通篇语言流畅,文笔犀利,用词精准,十分精准地把握了李存勖想把两个宰相骂个狗血喷头的心理,全文不带一个脏字,却

  处处问候了两位宰相的祖宗八代,并且准确地指出两个宰相的失误之处,并进行最深厚地问候。

  李存勖通篇读完,只觉一个“爽”字,仿佛自己把两个宰相当面痛骂了一顿。

  内侍去了,很快回来,回禀道:“两位宰相看了陛下手书,汗流浃背,羞愧地几乎抬不起头。”

  李存勖听了顿时大为满意,对赵凤也很是满意,再加上赵凤又是冯道举荐的,如今他身边没有翰林学士也很不习惯,李存勖就让赵凤跟着自己。

  只是很快,李存勖就后悔了。

  因为他忽略了一点,一个人写文骂人很厉害,除了他文采很好外,是不是还有一点天赋在里面。

  例如他自己本身就很喜欢骂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