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鸿蒙吞天诀 第122章 心之所向

《鸿蒙吞天诀》第122章 心之所向

作者:无邪公子 字数:3465 书籍:鸿蒙吞天诀

  张重明不爽地摆摆手,让侍女退下,能看不能吃,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身为胤国最强造反势力的首领,他有太多的顾忌,同时也要承受太多孤寂。原来情同手足的兄弟不敢与他亲近。原来温柔贤淑的妻子变得善妒。就连原来爱吃的饭菜,现在也不能多吃,害怕别人投其所好,下毒谋害。他曾在杀害对自己恩重如山的老丈人之后,良心发现问过自己一次这样值得么?内心无比肯定的回答:值得。

  以前头上有天,难见日月,而当大权在握,登上山顶,伏见山河壮丽之景,方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何等的痛快。挡我者死,阻我者杀!早在他加入干王军造反之时就已经成为了他人生的信条。他并非吃不起饭而反,而是因为野心。他出身富裕之家,为族中嫡子,母亲生育之时,曾梦见日出东方,金鳞入怀。家中老人言道:红日初升,金鳞化龙,此子必定贵不可言。

  在他出生的那个小城中,张家是首屈一指的豪族。所以他从小就有高人一等的心理。后来从文读书,其父四处托关系,将他送去东南最好的学府,连山书院。

  书院人才济济,给带来张重明的冲击,因为这些人中,不是王侯公子,就是富商巨贾,他的身份根本入不了别人的眼。为了争个面子,他广于交际,和谁都称兄道弟,时常宴请,导致学业荒废,参加科考屡试不第,二十三岁才中了个小小的秀才。

  看着身边的同窗一个个鱼跃龙门,他嫉妒,他眼红,他不觉得是自己学不用功,技不如人,反而觉得是朝廷腐败,不识人才,加上连山学派素以清名自居,经常举行诗会,抨击朝政,议论君王,更加助长了他藐视朝廷的心理。

  当干王军起,席卷东南之际,他便主动的投入这股浪潮之中,步步为营,靠着自己的那点阴谋算计,一路升至干王军军师参谋,位列三把手,并取了二把手的女儿,最后干翻一把手,夺得大权。张重明比谁都清楚自己不是好人。当然,他也不想当个好人。他的道德底线极低,表面讲义气,背地里却是狼心狗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

  当他占领东路三州之地,骑着高头大马,踏入曾经求学的书院,一把火将之烧得干干净净。百年学府化为灰灰。他也和连山学派的人结下了仇。此次朝廷出兵,连山学派的人都叫嚣着要先平张重明。

  侍女退出门外,拍拍心口,重重地呼了一口气,来到内堂之外一处角落里,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偷偷在上面写下:“二号对象,十六分钟,内容不详,跟进。”写完,侍女走到府门之外的一处角落,撬开墙边砖石,将纸条放入,而后若无其事的回府。

  若有知情者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叹,这样一位娇滴滴的小姑娘竟会是隶属于锦衣卫编外的密探。而她放在砖石之下的纸条,在她进府之后,便被一位路过解手的醉汉取走,送到一处专职于北方药材买卖的店铺之中。

  店铺老板看到纸条,立即派出伙计,假意前往祝府询问管家,昨日送去的药材是否满意,其实又将这个情报送到祝府的密探手中,要他核实并查清楚两人谈话内容。这一套操作下来,行云流水,密不透风,锦衣卫的间谍功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此时,整个东南地方,李同已经布下数百名这样的锦衣卫,他们或是随着逃难的人群而来,或是随着商队而来,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身份,朝廷允许他们就地秘密发展密探,给予报酬和奖赏,重要角色亦可使用非正常手段,比如,简易版脑神丹,短短一个多月,就以有一千多编外人员。这也是李同防御张重明的后手。

  同时,在整个中部地区,也上演了一幕幕这样的景象。在大多数人心中,李胤皇室还是正统。胤国五百年的底蕴全力爆发,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短时间崛起的势力能够比拟的。但这股势头很快又将因为另外一股势力的介入而被打破。

  京城郊外,一群穿着奇异的人在东厂幡子的护卫下到来。当他们递上文书进入城中之时,守城士兵向前早已收到命令,快马去向宫内禀报。

  肖孟等人正在处理分类各种情报,突闻门外人禀告:“肖公公,刘公公,霍公公!有人来报,陛下所召集的贤者来了!”

  肖孟等人霍然起身,急忙问道:“当真?怎么提前到了?”

  那人肯定的点头:“手里有东厂的文书,确认无误。”

  “好!”肖孟拍手喜道:“咱家立马就去给陛下报喜!”

  刘正福与霍山相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了不满。前者截断情报,后者又想抢功,这肖孟的吃相太难看了。原以为掌握东厂便能和他平起平坐,哪知他竟然将自己很多亲信安插进东厂之中,而且陛下还默许了。看来比起他们两人,陛下还是更信任这算是半个外戚的肖孟。

  想到如今的朝堂,文有郑铎,武有白正先,他们估摸着陛下是不是更相信外戚?心里也嘀咕着,自己要不要也去老家看看,有没有亲戚的女儿没有出嫁,献进宫来,就算是那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也没关系,反正只要漂亮动人,皇帝喜欢,名分对了,权力自然也就有了。

  他们虽是这样想着,脚下也跟着肖孟前去面见陛下。如果自己不露面,鬼知道肖孟会不会把功劳全部揽去。肉吃不到,喝口汤也是好的,再退一步,他们也算东厂的直接负责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肖孟也注意到跟在身后的两人,虽然他贪功,但也明白现在不能和他们的关系闹得太僵,毕竟皇帝纵容他的目的很明确,平衡!让他安插人进入东厂,是为了使东厂进入一种两边,或者说使三角的平衡,他与刘霍二人相互制约,甚至争斗。不管是朝堂军队还是东厂锦衣卫,皇帝都要保持这种可控的平衡,这样陛下才能大权独揽,乾纲独断。这是帝王的心术。

  李同坐在上书房里,反复研究着前些日子东厂送来的此次的出征的将领的过往的经历和近日的日常的言行。

  “嘉祉五年十二月三日,十二时三十分,白正先于军营视察,教导使士卒要忠于陛下,为国尽忠,一点起。于帐中少盘演兵,其所用阵法为一字长蛇阵,头尾相顾,推算结果为我军全盛,其人大喜,捻须而笑,曰……”

  李同放下这份拿起另外一份:“嘉祉五年十二月三日,十六时三十七分,章如松于帐中独饮,神情不渝,口中念念:白正先老匹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