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第566章 我可比我徒弟带劲多了!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第566章 我可比我徒弟带劲多了!

作者:尊者朽 字数:1865 书籍: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第七十二章你们把我的精神传达下去

  周一早上,杨利民骑上新自行车高高兴兴地上班去,杨君苏也骑上旧自行车跟杨盼一起回去上班,她骑自家的,杨盼骑的是借来的那辆。

  杨盼高兴地说道:“咱们以后再也不用找别人借车子了。”

  回到场部,姐妹俩各回各的工作岗位。

  杨君苏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像是国王巡视自己的领地一样,充满着小小的骄傲。当然,骄傲只藏在心头,表面还是要谦和的。她一进来,齐冰就站起来招呼道:“杨科长。”

  高洁和小赵有些不习惯,但也站起来招呼道:“杨科长。”

  杨君苏仍跟以前一样,笑着对他们说道:“我第一次当科长,也挺不适应。你们不用这么严肃。私底下,你们还跟以前一样叫我杨姐就行,正式场合再叫我杨科长。大家还跟以前一样,该干吗干吗。我的目标是,让我们生产科成成全农场思想最红,三观最正,最团结最和谐的科室。”

  齐冰带头鼓掌,高洁和小赵急忙跟上。

  杨君苏发表简单的就职演讲后,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四分场新建,事情又多又乱,需要咱们每一个工人的努力。我呢,一是负责传达并执行总场和分场的通知命令;二是负责把握咱们科室的大方向,其余的事情就交给你们负责了。我先划分一下大家的主要职责,齐冰还当我的助手,帮我处理一些杂事琐事;高洁留守办公室,负责与各个办公室沟通协调,核对表格,接听记录电话;小赵主要负责外勤,勘测地号,处理工人和生产队的一些事务。你们觉得如何?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直接提出来。”

  齐冰先说道:“杨姐,我没有意见。我觉得这样安排特别好。”

  小赵也说没意见,高洁略有些想法,她还以为杨姐会选她当助手呢,毕竟她们以前关系多好呀,齐冰才来多久就成为杨姐跟前的红人了。

  杨君苏也看出了高洁的心思,这姑娘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属于喜怒形于色的那种。

  她说道:“小齐,你今天先跟着小赵熟悉一下办公室的工作,小高,你跟我出去办点事。”

  高洁怔了一下,赶紧收拾书包和笔记本,跟着杨君苏出去。

  路上,杨君苏语重心长地说道:“高洁,我让你负责办公室的工作不为别的,是觉得你这个人细心周到,又是老科员,知道分寸,办事老练。留小齐在办公室,我不放心啊,她毕竟是个新人。小赵是个男同志,心粗,想得不够周到,没有亲和力,我也不太放心。你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代表着咱们科室的形象,必须是你干我才放心。其实我也挺纠结的,身边带着你方便许多,可是我又不能把你劈成两半。”

  高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心里的那小块疙瘩很快就没了。

  她说道:“小齐这姑娘也挺细心周到,挺会跟人打交道,跟着你也挺好。”

  杨君苏能听出她话里的淡淡失落,便说道:“小齐有她的优点,你有你的,包括小赵也有。咱们每个人都要扬长避短,争取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对自己有好处,对场里也有好处。咱们都是年轻人,可不能像林玲玲那样,无端地挑起内斗,把时间精力无端地耗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

  高洁频频点头,林玲玲那种人可太烦了,她可不要当那种人。

  杨君苏上午跟高洁做思想工作,抽空点了一下小赵,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你们的优点我都清楚,我会给你们安排好工作,你们可以良性竞争,但不要搞内斗。

  别人不知道,小赵跟着杨君苏混了这么久,可是清楚他这个的年轻上司是什么人,惹着她绝对没好果子吃,人家能打了你还让你说她好。

  至于齐冰,做为她的助手,做思想工作那是随时随地的。

  杨君苏是以自己为切入点说的:“小齐,你还记得小朱挖我的事情吗?”

  齐冰当然知道,做为杨君苏的助手,很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她都知道。

  杨君苏感慨道:“当初大家都说我跟着咱们宋场长可惜了,说她是个女同志,上升空间有限,这话都传到宋场长耳朵里了。”

  齐冰吃了一惊,这事她还真不知道。

  杨君苏接着说道:“宋场长就问我怎么想的,我这人实在,就索性实话实说,我说宋场长,假如你是个男领导,你觉得咱们这种关系,会没有流言蜚语传出来?宋场长一想也是。”

  齐冰感慨道:“杨姐,你的猜测没错,是真有可能发生。”

  杨君苏又进一步推理:“我当时有句话没说,显得不太严肃。假如宋场长是个男领导,她爱人又不在身边,我还去过她家,那问题就大了,说不定流言传到她爱人那边,她爱人直接杀回来,把我骂一顿打一顿都有可能。这下可就热闹了,我可是全场出名。”

  齐冰没忍住,笑了起来。

  杨君苏绕了一圈回到中心思想上,“小齐,你做为我的助理,又这么能干,以后难免也会遇到我这种情况。你到时要想想我的做法,你不要被那些人给影响了,觉得跟着女领导上升空间有限。我实话实说,我们女同志往上走是很难,但那也得看人,你看宋场长不就当上场长了吗?事在人为。我还跟宋场长推心置腹地谈过一次话,我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第二波开拓者,第一波是那些革命先烈们,她们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我们跟在后面把这条路拓宽踏平,我们女儿孙女那一辈的日子才好过些。领袖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我们要努力占领并巩固这半边天,让男同志也下来歇歇,他们挺不容易的。咱们任重而道远啊。”

  齐冰不知怎的,感觉自己的血液也跟着沸腾了一点点。她并不是一个轻易被人鼓动影响的人,这次实在没忍住。

  这次谈话后,齐冰表面上看着没什么,但实际上已经跟以前不一样了。

  做为一个过来人,杨君苏可知道身边人的重要性,身边人要是出卖她,那麻烦就大了,她要把一切危险都掐死在萌芽之中,早预防早准备。

  对于杨君苏升任科长这事,老金刘刚他们原本打算庆祝一下,杨君苏也打算请他们吃饭,日子都快定好了。不想噩耗突然传来,贺新华的爱人病逝了。杨君苏十分惊讶,贺新华的老婆她几个月前见过,才三十多岁,虽然看上去瘦弱苍白,但也不至于这么早逝。

  贺新华把工作交给老金,急匆匆地请假回家料理后事。

  发生了这样的事,大家也没心思庆祝了。

  几天后,贺新华就回来了,人瘦了一圈。大家纷纷上去慰问,宋要武也去过一回。

  杨君苏是最后去的,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贺新华,只能说些实在的:“老贺,虽然我有满肚子的话想说,但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安慰你,这种痛苦任何人都无法感同身受。以后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我能帮的一定会帮。你心情不好,有心事也别憋着,找老金老高他们聊聊,开解开解,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还要朝前看。”

  贺新华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贺新华没颓废多久,就开始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四分场新建,基建工作是重中之重,他连悲伤都没多少时间。

  杨君苏自己也很快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她是生产科的新任科长,科里的事归她管,同时又是宋要武的助理,场里的很多事情也归她管。每天不说忙得脚不沾地,也差不多了。

  她每天骑着辆自行车四处转悠,遇到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就记下来,以后想办法解决。

  渐渐地,大家越来越适应杨君苏的工作风格。人家是真干实事,真解决问题。当然,该骂的也是一定会骂的。对那些害群之马,杨君苏见一个惩治一个,绝不姑息。

  那些真心实干的人很高兴,偷奸耍滑的人就难受了。

  杨君苏在外面是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在办公室里却是和风细雨,让人如沐春风。跟科员说话谈心那叫一个温和,处事公平公正,科员做错事,她批评得很温和;做好了,夸奖得很热烈。一碗水端平不带洒一点的,每个科员都觉得自己被偏爱被喜欢。

  高洁觉得,我们到底是相识于微时,交情不一样啊。

  齐冰觉得,杨科长看在我姑的面子上,对我这么和气。

  小赵觉得,到底是一起共过事的,就是不一样。

  三人各司其职,各有各的一摊事要忙,也顾不上内斗内耗。倒是真的成为最和谐团结的科室,就连宋要武也觉得稀奇。

  有一次,忙完公事,她不禁好奇地问道:“小杨,你是怎么让生产科如此团结和谐的?”

  杨君苏正色道:“我觉得是选择大于努力,首先,他们三个都是正直能干的好同志,我再稍一点拨,他们就明白了,和则有利,斗则有害。要是换了思想觉悟低的人,我怎么管也没用。”你放个林玲玲过来试试。

  宋要武笑笑,“小杨,你谦虚了。你在管理人才方面确实很有能力。”

  本来,她还担心,杨君苏年轻,家里又没长辈引导,怕她管不好一个科室,她准备在关键时刻给她一些指点。哪里想到人家自己把科室管理得妥妥当当。

  她越稳当,宋要武就越放心。

  杨君苏也在关注着宋要武的行事风格,她也放心了。因为她已经确定对方是一个能容人的领导。宋要武有足够的自信,不怕下属能力强,不怕抢了自己的风头。杨君苏对此很满意,她以前当打工人时就遇到过那种嫉贤妒能的领导。

  由于工作太忙,杨君苏周日也没回家,杨盼见妹妹不回,她也懒得回。

  姐妹二人没回去,没想到杨利民骑着新自行车带着叶香云来了,他们来给闺女送吃的。

  杨利民特意来参观一下闺女的办公室,左看看右看看,越看越顺眼。

  他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君君,你才二十都当上科长了。我们科长都是熬到三四十才轮得上。”

  杨君苏傲然道:“这才哪儿跟哪儿,漫漫升职路,才刚走几步。”

  杨利民:“……”

  参观完办公室,杨君苏又说道:“对了,爸,咱那房子建好了,就是还没装修,你认识谁会装修?”

  这年头还没有装修的概念,一般都是自己弄弄,刷个墙,装个门窗之类的差不多就行了。

  杨利民说道:“你说弄房子啊,你牛叔吴叔都会,我不咋会,要不我跟他们学学?”

  杨君苏说:“那肯定得学,你抽个时间带他们来看看。先把墙面粉刷了,窗户装上,地面我想铺上用石头打磨的那种地砖。院子里弄两条鹅卵石小路,一半种菜一半种花,再栽上几棵果树,院子中央种两棵葡萄树,靠墙处种两棵梨树,一棵枣树,一棵桃树,还要种一棵石榴树。”

  杨利民对杨君苏是言听计从,频频点头:“行行,你说咋弄就咋弄。就是这石砖有点麻烦,得找合适的石头,还得找石匠切割打磨。”

  “没事,慢慢弄,不着急。”

  说完,杨利民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那个君君,你爷又找我聊了几回,你说你大宝哥的事怎么办?”

  杨君苏漫不经心地道:“爸,我刚当上科长,多少人盯着我呢。我总不能现在就徇私吧。”

  杨利民赶紧说:“那可不能,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他一直没个正经工作也不是个事儿啊。”

  杨君苏说道:“我这人重情重义,我不是一点忙都不帮,但我看人,至少对方得值得我帮。”

  “是是,你说得对。”

  杨君苏颇为无奈地说道:“那这样吧,你让大宝跟着你装修房子,先把手上的活练出来,修完房子再参加麦收大会战,表现积极些,参加完麦收,再参加秋收,到年底我考核考核,再决定怎么帮他。”

  叶香云在旁边接道:“君君,你大伯大伯母都不舍得这么使唤他,你就这么让他这么干活?”

  杨君苏不耐烦地说道:“这也是大宝为什么成不了材的原因,一个二十好几的大男人,天天娇养着惯着,养少爷呢?咱是什么家庭,养得起吗?你回去告诉大伯大伯母,想想我是怎么练出来的?我毕业一年多,什么重活累活没干过?

  我信奉一句话:‘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活着等于零⑴’。他杨大宝要是不干活不拼命,活着就等于零,你们这次回去把我的精神传达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