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沉迷吃瓜的我泄露心声后全家炸了 66 第 66 章

  这片荒原曾是南疆军与百越交战的主战场,百年前的大战在今天仍留有遗迹:地脉截断、灵泉干涸、气候变化无常。偌大的荒原,只有十之一二的灵气,倒有八九分是瘴气和污秽之气,就和大战后的黄鹤坊市一样。

  稀薄的灵气聚集、飘动,形成多个气团,在荒原上以某种规律游荡着,引得原上生存的妖兽逐灵气而居。有些擅长望气之道的散修,也能发现灵气的踪迹,逐灵气而修炼;有的则会充当向导,带着一波波修士穿越荒原。

  大部分的修士在荒原难以立足,光是抵挡侵蚀身体的瘴气和秽气就有些吃力了,更何况出没其中的妖兽和其他修士呢?

  这就可以看出建立直道的好处了。

  就以普通的烽燧来说,烽燧本身设置有聚灵法阵和防御法阵,能供修士补充灵气、稍事歇息,起到了简易灵山的作用;若在荒原中遭遇意外,还可用作临时的避难之地。

  而且荒原中敌暗我明,容易形成拉锯战,灵气不继需要恢复时,是修士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有个容身之处比曝身旷野强。

  杨行所在的烽燧只有约三人高,上窄下宽像一个倒扣的簸箕,底下垒石为基,四周夯土为墙,上面用黏土封住,只留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孔。烽燧内的法阵启动之后,灵气相当充裕;闲暇时在内修炼,完全不成问题。角落放置有两坛子火符,以桐油封存;另有大量的干枯狼簇草,散乱放置。若遇敌情,白日燃狼簇草,形成狼烟,烟柱风吹不散,直上云霄;夜晚连续掷火符,百里外都清晰可见。

  杨行将队伍分成两个小队,他和谢争各领一队,轮流驻防。谢争不当伍长后,对杨行颇为尊敬,但也很冷淡,命令多少都听,闲话半句也无。

  ----------

  小孔的正下方是整个法阵的阵眼所在,杨行在此打坐修炼,能调动法阵之力,吸收阵法灵气补充消耗,修炼起来有事半功倍之效。他让麾下的几个炼气修士轮流钻到烽燧顶上值守,盯着两边的情况,他则拿出《南疆剑诀摘要》研习。

  这本经书是一道修大家所撰,作者本身不会剑道,却对南疆各派剑法十分感兴趣,花费多年搜集而成书。因为不是原创,只是转载或摘录所得,有些还是转述他人之言,所以内容不够精深,为剑道高手所不喜。但就是这种搜罗广泛、行文浅显的风格,正对杨行的胃口和水平。

  比如书中提到了黄鹤门的“龙蛇剑法”,摘录了一些招式和心得,却无对应的剑招画像,让杨行熟悉回味还好,初学者仅凭此书定然无法学成剑法。由此也可见招式画像的珍贵,让杨行又回忆起孙池秘洞中的神秘剑招来。

  再翻几页,居然就出现了对“阉牛式”的记录:“彼为蛮牛,我为小童,执剑刺其裆,则攻其必救,不及其余也。”

  下方附着数段描述,疑似当年石壁上神秘剑法的摘录:“通牙式:急速旋转身体攻击”、“分身式:移动中控制灵气溢散,造成身体停留的假象”等等。不过杨行看起来,都无法通过描述而想起剑招,读之如同天书。

  不了解这些文字的价值还好,正是知道这些剑招的厉害,才更觉此书的可惜。怪不得这《南疆剑诀摘要》涉猎如此广泛,却一直少人问津,这作者舍剑招而留文字,简直是过宝藏而空手归,买椟还珠也!杨行气得想一把撕烂它。

  静下心来继续往后看,才终于发现了一个剑招的描述与他记忆中的模糊影像相吻合:影子剑法。

  这也是石壁剑法的一招,要求持剑人随环境而改变自身,随对手的节奏而调整策略,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力求一击必中。他回忆起孙池多次使过这招,而他自己当年在擂台上面对罗成时,也有类似的感受。

  忽然意上心头,杨行让意识沉浸在灵脉之中,开启内视;同时灵识外放,脱出身体。仿佛又找回了之前在湖底迷宫中筑基时,内化体内灵脉,外化周遭环境的感觉。他控制意识在灵脉中游走,灵识则操纵鹿角刺在周身翻飞,继而“嗖”的一声出了烽燧,往高空而去。

  这就是操纵飞剑的秘诀吗?!杨行兴奋不已:先前观看筑基修士的比试,包括田平和罗宇的比武,都是飞剑斗法,现在自己也学会了!

  而且这种将外部环境映射到体内灵脉,以灵识控制飞剑的方式,尚在他的修炼体系之中,也能体现他所筑之基的稳固与包容。

  杨行继续修炼,操纵鹿角刺上天下地,比他自己飞天遁地还高兴。身处法阵阵眼,只要按时供给灵石维持,灵气可说是取之不竭。杨行就这么一直练下去,食髓知味、乐此不疲。

  等谢争带人来换防时,他正在练习一套无人版的“龙蛇剑法”。失去了身体的束缚,鹿角刺在空中既可大开大合,又可飘忽不定,真正体验到了“龙之矫健”和“蛇之迅猛”。

  他利用职权,让谢争回去常驻黑水峰,以后只需带炼气修士来回换防即可。他则独占法阵,继续修炼。

  ----------

  不知不觉,杨行驻守此处烽燧已两月有余,荒原上突然起了雾瘴,连着几天不散。

  他已将“影子剑法”学会,并连同之前所学都转换到飞剑上融会贯通,真正可以“剑随意至”、“杀敌于十里之外”了。不过现在有雾瘴的阻隔,距离可能要打些折扣。他之前借着法阵之力,灵识可轻松覆盖方圆十几里有余,现在则几里之外都探测不清了。

  这期间,直道不停往荒原深处修筑,不断有黑水峰的修士经过这里,赶赴前方的防区。他的麾下也有多名炼气修士被抽调前去。若说先前还觉得这里离黑水峰大本营较近,没什么危险的话,现在反而变得薄弱,要提高警惕了。

  这日,谢争才带人来换防,正要离开回黑水峰之际,忽然,黑水峰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

  杨行赶忙钻到烽燧顶上,借助法阵催动灵识探去;可惜雾瘴太厚,什么都看不到。此时正是一天中的清晨时分,天光已亮,雾瘴尚浓,举火肯定没用;放烟的话,狼烟容易和雾气融合,遮蔽在同为灰白的底色中。

  这场惊变,也使得谢争他们无法离开,所有人都挤在并不宽敞的烽燧内。杨行紧盯着黑水峰方向,那边还有八座烽燧,究竟是哪一个出了问题?

  接着,那边似乎是升起了狼烟,在浓浓的雾瘴中划出歪歪扭扭的形状;不过也不能断定,也有可能是浓雾被风吹动形成的样子。

  杨行不敢确定,让谢争上来看看,谢争也是摇头;又让其他修士都来试试,没一个能断定的。一个炼气修士建议道:要不派人过去查探一下?

  杨行摇摇头:“不可,烽燧以传递军情为要,不可随便外出,以免中了埋伏。”

  那人说道:“这里离黑水峰还近,越人不会冒险到这里来吧?”

  “说不好,兴许越人知道这里已是薄弱之处。”杨行推测。

  他心中有一种奇怪的感应,似乎能断定这浓雾中的扰动,就是狼烟。考虑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持重而行,命人在烽燧顶部燃放狼烟,同时加强查探,不得出去。

  本来狼烟是设置成从直道远端往黑水峰传递的,没想到第一次燃放,就反了过来。

  ----------

  很快,堡垒霍华那边就有了反应,也燃起狼烟,和之前黑水峰方向的扰动一样,这让杨行确定之前的确实是狼烟。看来真的是有敌袭了!

  约莫一炷香时间后,从堡垒方向来了几支小队,就从杨行所在的烽燧下奔过,高速行走而阵型不乱,看着像是久经训练的精锐燧卒。霍华也在手下的簇拥下经过,没作停留,也未对杨行有何吩咐。

  时近中午,一缕阳光洒进烽燧,外面也起了风,雾瘴慢慢变薄。杨行借助法阵,能将灵识放出去十几里方圆了。他这才探测到,估计是隔壁第八座烽燧处,不断有光爆和强震传来,看来战斗得很是激烈。

  他就在这烽燧内与众人商议:敌人若是战败,不会往黑水峰方向逃窜,那很可能往这边漏过来。若是敌人势大,就龟缩不出;若是敌人落单,或是来攻打,那就应战。

  谢争听了有些犹豫,其他炼气修士也脸色不佳,杨行知道他们没有经验,有些怯战了。其实按他的打算,由他远程操控法器飞天伤人,其他人只需躲在烽燧内防守即可。但他有心锻炼众人的胆量,遂大声喝道:“你们可有异议?”

  “得令!”包括谢争在内,众人轰然答道。霍家军军法如山,不服从是要吃刀的。

  ----------

  杨行身在烽燧内,远程操控着鹿角刺,埋伏在离烽燧较远处的一处地上,以几片枯叶盖着,像是遗失了很久一般。他屏声静气,将一缕灵识附着在鹿角刺上,视野仿佛也变成了鹿角刺的视角,入眼尽是一片苍茫大地。

  很快,有几批受伤的修士通过,有意和烽燧保持着距离。看他们装扮,皮甲之外露出大片肌肤,应是越人修士无疑。南疆修士一般穿着宽大的道袍,战时有皮甲或铠甲,也是包裹全身;越人修士却因和自然、野兽亲近之故,常着短小的皮甲、或是藤甲,像是把兽皮、树枝直接穿到了身上。

  杨行看他们三五成群、人数众多,便依旧选择蛰伏,心中不由得为前方的战况担忧。

  “什么时候出去一战?”一个炼气修士嘀咕道,对方的惨样刺激到了他的争胜之心。

  想来也奇怪,刚才还退缩着,现在反而期待一战了。这里的大多数人服役没什么好处,只有立功了才能有所收获。至于真的战了,结果如何,却也没怎么考虑,浮躁得很。

  杨行由得他们议论,他嘴上当然不会说“不战更好”之类的话,以免打击士气。攻守之势,防守一方天然有优势,不过是以放弃主动权为代价;打不打全凭别人,打到什么程度也由不得自己。对方不进入烽燧的势力范围,杨行不会跑远了出去攻击。

  接下来很久都没有敌人通过,杨行就从燧顶下来,换一个炼气修士上去轮值瞭望。

  谢争也开始啰嗦起来:“杨伍长就是有能耐,能看出远方的狼烟,又及时传递了消息。这下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能得一份功劳了。像我们这样的,原本只希望平平安安度过几年;可现如今,我倒希望打上几战,赚点灵丹法器,回去跟我家小子也好说道说道…”

  杨行心想,连谢争都有这般心思,恐怕别人也想有点奔头。大家挤在一起,杨行便顺手拍了拍谢争的肩膀,好言道:“大伙听我号令,就一定能打胜战。”

  听谢争提起家人,杨行也想起了丹阳峰上闭关的王喜和杨宅生,叶玉婵、李通的身影也闪过脑海,一时间莫名有些心绪不宁。

  “敌人来了!”负责瞭望的修士忽然一声大喊,燧内的众人都心头猛的一跳。

  杨行深吸了一口气,朗声吩咐了一句:“各自戒备!”就上了燧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