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第149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第149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作者:马三爷 字数:1827 书籍: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

  作为承接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鉴于秦朝国祚短暂,汉朝事实上成为了奠定华夏未来几百乃至上千年基调的一个朝代。

  而在东西两汉这四百多年里,自然当属在位时间最长的汉武帝时期最为独特。

  其登基之初汉朝经历了前面的诸吕之乱、七国之乱,然后是文帝景帝休养生息几十年,国库殷实天下承平。

  之后四处发兵征讨蛮夷,开疆拓土的同时也极大的消耗了大汉的国力,甚至是透支。

  眼下这个时间点,正是扭转大汉未来命运,避免汉武帝梭哈跟匈奴拼命的关键时机。

  “今时今日,孔夫子斯人已逝四百余载,经年以来,多有持书冶经为私人门户计者。”

  “圣人传书乃是为天下人所传,岂能为一家一姓霸占?”

  “子曰:有教无类。圣人若看到今日之儒生所作所为,焉能瞑目?”

  横门之上,寒风凛冽,高阳的声音随着风声传到了数里之外,许多挤不过来的百姓纷纷驻足侧耳聆听。

  刘彻等人在马车上自是听得清楚,蓦然察觉到高阳这话有些尖锐,公孙弘郑当时几人脸色微变。

  卫青和公孙贺这些武人则是没什么感觉,甚至点了点头,很是认可高阳所言。

  “五经为各个世家所藏,自恃甚高,若是老老实实为朕做事,倒也能默许他们把持书经。”

  望着站在横门上畅所欲言的高阳,刘彻托着下巴双眸一阵闪烁。

  天底下的藏书固然是朝廷最多,但有许多孤本甚至是早已失传不见的书籍,都藏在各个家族之中。

  这些家族躲过秦末的乱世后,以此教育子弟,七十余年已经基本恢复过来,不仅成功跻身朝堂,还互相勾结共同把持、垄断着对四书五经的解释权。

  这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固然不是好事,但对于皇帝来说却是好坏参半的。

  倘若能够合作愉快的话,刘彻将得到一个稳定提供人才的渠道,还能利用这些人以作宣传。

  而现在的情况,其实也还算是合作愉快的,只不过在雄心壮志的刘彻看来,跟这帮家伙合作只是迫于一时的形势。

  当偷听到高阳提出的科举制时,刘彻就动起了心思。

  “大汉开国七十余年,也到了该变法的时候了...”

  马车之内,刘彻喃喃道。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横门上,高阳的声音再度响起。

  “是矣,吾辈应当读书,也必须读书!”

  “既为自身才能寻个施展地方,也为大汉富强尽一份力。”

  “自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嗡——!

  围观的数万长安百姓纷纷呆在了原地,即使他们里面的人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但这到底是长安,是在天子脚下。

  很多人多多少少也是认识些字,明白些道理的。

  这四句话又通俗易懂,就算有听不明白的,身旁之人稍微解释一下,也能明悟。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刘彻左右,几辆马车里传来复述着这四句话的声音。

  饶是老成持重,见惯了风风雨雨的丞相公孙弘,也不禁咋舌起来。

  “好大的雄心,好高远的志向!”

  “老夫没想到,太师竟然怀揣着这样一份布儒天下的壮志!”

  御史大夫番系抿了抿嘴,眼神深沉的看向城楼上的那道身影。

  对这四句话,他自然是无话可说,只有佩服而已。

  但是番系很疑惑,以高阳这十几岁的年纪,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能有这般的领悟?

  “古有生而知之者,我看太师恐怕就是这样的人。”

  郑当时捋了捋胡须,感慨万千,在大农令的时候高阳跟他来回拉扯,那熟练的程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宦海沉浮多年的呢。

  而现在,立于横门之上,面对万千百姓,能够岿然不动的说出这种振奋人心的话语,不是生而知之还能是什么?

  “也是了,甚么穿越者,太师都到这时候了还瞒着朕,呵!”

  听到公孙弘番系等人的言论,对高阳的认可更上一层楼的同时,刘彻也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太师为什么对朕这么防备?难不成是怕朕会害他吗?

  “今日得闻太师一言,真吾等三生有幸啊!”

  “是啊,为天地立什么?为...反正这话说的真是在理,孔夫子之言也不过如此了。”

  “唉,本来想着让我家张六去学杀猪做个屠户的,现在的话,咬咬牙供他读书罢!”

  “读书...读书是好,可这花费着实太大。”

  一众百姓议论纷纷的同时,在城楼下全程听完高阳演讲的太学师生,此刻已经脸色惨白,根本说不出一句话了。

  “仆,仆射,太师这...”

  “...”

  太学仆射喉头发苦,脸上的表情难看至极,尽管知道高阳这些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对太学是个极大的打击。

  但他也没法反驳,不单单是词穷辩不过,更是因为他知道了刘彻也在不远处看着。

  若是登上城楼与高阳驳论,哪怕是辩赢了也无法挽回太学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还会让刘彻对创立不久的太学更加厌恶。

  更别说,很有可能结果是辩输!

  “走,回去,都回去!”

  想到这里,太学仆射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色目光,立马催促道。

  这地方,是一刻也待不下去了!

  “先生,太学那帮人要跑!”

  霍去病十分眼尖的发现了刚刚动身的太学众人,凑到高阳身边打起了小报告。

  “让他们走吧,现在已经用不到他们了。”

  高阳摆了摆手,放眼望去城内城外聚集的几万百姓,已经证明了此次演讲的大获成功。

  今日之后,至少在改革学制这个战场上,他将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加入战壕的人越多,越说明大汉的察举制已经被很多人所不满。

  百姓就是这样,受到不公与欺负时,往往不敢反抗,而是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帮助自己。

  哪怕是有许多与他同样遭受不公的人,也只是希望有人能够带头反抗,自己再看情况跟着助威。

  想到这里,高阳转过身来面向即将攀上头顶的太阳。

  “来,一起加入光荣的进化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