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三百六十一章

  冯氏一族年关刚过,家中便吵得不可开交,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要给叶霓让利三成的事情,族老们一致反对,奈何这次冯氏家主就好似铁了心一般,无论旁人如何反对还是下了这个决定。

  谢长安得知此事时,已经在归京的路上了。

  殷诚坐在他一旁,一边嚼着干饼子,一边说道:“如此来看,这冯氏家主确乎诚意满满。”

  谢长安不置可否,只是哼笑一声。

  殷诚自讨了没趣儿,又找元少傅问话。

  谁知元少傅也是一脸的无动于衷,但好在对方脾气好,也素来是有问必答。

  对于殷诚的提问,他是这样说的:“这封信是曹辉写来的?”

  “是啊。”殷诚说道。

  汴州的消息素来是曹辉在管,但汴州名下的石头城与仓河村,却是由谢长安垂直管理,从不假手他人。

  元少傅叹了口气,递出了前两日从来自仓河村的信件,而后拍了拍他的肩。

  殷诚莫名其妙地接过去,看完后却讶然失声,信上将冯氏家主与曹辉二人前一段时间的所言所行全部记录在册。

  他喃喃自语道:“这曹辉,难不成要做细作了不成?”

  谢长安就笑了,“错了,这是两边讨好。”

  此事论起来还真怪不得曹辉,在汴州驻守的三年,他兢兢业业,为了手下人的茶水费与赏钱,在冯氏家主那儿受了不知多少气,如今不过是给了一个陈年烂谷子的消息,就将这冯氏家主吓的要举家上供。

  以小博大,自然讨巧。

  “主公的意思是,曹大人知晓他们的一言一行均被探子盯着么?”

  谢长安瞥了他一眼,叹了口气,拿了干粮就往自己屋里走。

  属下太傻了怎么办?

  好在元少傅耐心极佳,为他解释了。

  “那汴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去年还闹出遗民暴乱的事,主公能不多留些心眼盯着么?”

  “此话在理。”

  到这儿,殷诚就恍然大悟了,曹辉早知晓他与冯氏家主的一言一行均在谢长安掌控之中,那如今写来粉饰太平歌颂冯氏的信件,与其说是做了细作,到更像是在刻意提醒甚。

  那又是甚呢?

  元少傅道:“叶大人去年就制出了粗纸草纸,有前两个在,制成宣纸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只是叶大人心善,怕冯氏心存不满,这才主动提出合作。”

  这样一个早就在囊中之物的造纸业,冯氏倒是抠搜,居然只让利三成?

  许是他们也自知理亏,便搞了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假像,好营造出一种他们冯氏为了谢长安牺牲良多的样子。

  也是可笑。

  曹辉写来的这封信,便是在提醒他们其中有猫腻,对方这点小伎俩谢长安自然能勘破,可曹辉主动说了,那便是卖了个乖,顺便还给自己邀功,暗示冯氏突然下定决心与谢长安深度捆绑,他亦是功不可没。

  “论计谋手段,冯氏家主远不是曹大人的对手。”元少傅感慨道。

  殷诚就住了嘴,他们聪明人说话,还真是叫人搞不懂。

  果不其然,谢长安给曹辉写了回信,对于冯氏一家子演的好戏,连半点眼神都不曾给予。

  赏罚分明,曹辉办成了件好事,那自然是要好好赏的,谢长安直接大手一挥,将章郡西侧的一个小山坡指给了他。

  那山坡本是皇帝赐给他,本想着找些佃农租赁出去,但后续事情又多又忙,谢长安便将这茬忘了个干净。

  话虽如此,章郡的地就没有差的,这小山坡亦是如此,用来种花种粟米都是极好的,再不济也能种些果树,汴州贵人多物价高,若是倒卖出去也是笔不小的进项。

  除了这小山坡,谢长安还额外将一个钱庄划给曹辉管理。

  就连见惯了皇权富贵的殷诚都为之惊愕,阔气,太阔气了。

  但他总觉得这赏赐里多少带点内涵的意思。

  瞧瞧,冯氏为了那几成让利在谢长安面前演得一手好戏,谁曾想谢长安压根不搭理他们,还转头给曹辉赏赐了恁多物什,连钱庄都指出去了。

  那可是一整个钱庄啊,虽说里面的银钱都不是他们的,可银钱在那儿总是不一样的,说话做事也多了许多底气,再者,钱能生钱,何况这样多的银钱在手里,只要曹辉不是个心盲眼瞎的,定然有的是法子生出更多的钱来。

  对于谢长安这番举动,向来会多想的冯氏家主自然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冯氏主母叹气:“那时我便言说了,最少三成,你如何只传了三成出去?”

  家主愤愤不平,“造纸业本就是我冯氏的祖业根基,叫那叶家三娘获利三成已经是极限,难不成想与我冯氏同起同坐五五分成么?”

  越说到后面,他越是怒气冲冲,心有不甘了起来。

  但冯氏主母却表情淡淡,甚至冷嗤道:“任你如何看不上她,可她还是七殿下明面上的未婚妻,你不知么?”

  家主冷静了下来,心道是啊,虽说双方并未大肆声张,皇帝皇后也对此表现淡淡,可叶霓与谢长安这婚事,有个太后懿旨在上面压着,除非这叶家三娘半路横死,不然普天之下能动她位子的人还真是少之又少。

  没见皇后也只能干瞪眼么?

  他心情缓和了些,觉得自家夫人言之在理,是啊,这叶三娘既然都是谢长安的未婚妻了,便是让利五成也是应该的,叶三娘的,不就是他谢长安的么?

  而此时,远在盛京的叶霓对此一无所知,开春后她也是忙的,虽说国子监的官差交接出去了,可她手里还有那样多的土地,光是章郡的地便有好些,如今她正在给楚管事写回信。

  事情是这样的,前年仓河村有一土肥方子十分出众,但那肥料针对的是粟米水稻这样的农作物,鲜花用着反倒不好,几番打听之下,楚管事讶然地知晓原来这土肥方子出自叶霓之手,于是便有了今日的来信。

  除了罗列惯用的肥料开支之外,他也在信中直言,问叶霓能不能在为鲜花甚的配个肥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