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错嫁王妃 第711章 沈清洲和哥舒喆煜初见

《错嫁王妃》第711章 沈清洲和哥舒喆煜初见

作者:糖炒栗子 字数:1834 书籍:错嫁王妃

  人才,一直被谢天虎当作头等军国大事来抓,寻找拉拢的工作从没中断过。针对重要目标,未来的军神李靖方面传来了不好消息,久寻不到的他出现在长安,并在唐军中担任重要职务。这还不算完,不久之后又传来另一个消息,被谢虎侯指名点姓寻找的苏定方,也出现在了唐军之中,同样被委以重任,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如果说,李靖出现在了唐军之中,这还勉强可以解释说他和李唐有旧,故而投之。但那名不见经传的苏定方,是如何被李唐看中挖去并委以重任的,这于情于理说不通啊!看来问题出在虎侯军内部。

  谢天虎那叫气啊,生吞活剥内奸的心都有了--!他先是把石龙找来,交代他查访一番,看看到底是谁把情报出卖给了李唐,平白害得自己损失了两员绝世帅才。

  石龙老头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可他的办法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这老头带着军中下属,直奔招贤阁而去,将那里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然后把里面负责招贤工作的官员全都控制住,严加审问,直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弄得整个晋阳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人自危的地步。

  这样蛮干,就算最后能找出内奸,也得不偿失。于是谢虎侯开动脑筋,想出了个亡羊补牢的办法。他先是让石龙停止审问,放了所有在押的招贤阁官员,然后又从死囚中抓出一人,说这就是内奸,直接押去菜市口当街问斩,用以安抚人心。随后又派人去把小魔女婠婠找了过来,让她暗中帮忙调查内奸,并表示有丰厚的调查费。

  对于暗中调查一事,婠婠小丫头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她的拿手专业之一,当即拍着胸脯就答应,蹦跶蹦跶的就开始工作。

  别说,阴葵派的天魔大法里面,有几种专门惑人心智的秘术,用来调查内奸在合适不过了,没过两天,小魔女就从几个官员口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其中有一个人在晋阳城陷落以前,就是死忠于李唐的官员,他并没有跟随李元吉一行人逃跑,而是潜伏下来准备伺机而动,再后来这人加入了招贤阁,从事招贤工作……

  谢虎侯听着旁边婠婠小丫头的工作汇报,气得牙痒痒,一跺脚,把地上的大青石震碎了数块。

  婠婠小魔女还不忘火上浇油:“这人着实可恨,把他五马分尸了也不为过。”

  谢虎侯眉头一挑,恶狠狠的说:“害我损失两员帅才,五马分尸之刑太便宜他了,本候看这人就是吃饱了撑的,把他关起来,直接饿死。”

  小魔女还是头一次见谢天虎如此生气,两个小眼珠遛遛直转,继续蛊惑道:“其实我觉得师妃暄也是有嫌疑的,毕竟她是从慈航静斋过来的……”

  “小暄暄的事你不用管,本侯心里有数。”

  碰了个钉子,小魔女撇了撇嘴,显得很不开心。

  谢虎侯见状,哪能不明白其中道理,立马来了个川剧变脸,笑盈盈的对她说:“婠婠这事做得不错,很能干,这点小暄暄就远远比不上你,一会去内务府报销调查费吧。”

  听到这话,小魔女才喜逐颜开,给谢虎侯来了个热情的拥抱,然后一溜烟跑得没影了。

  婠婠刚出去,谢虎侯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凌敬、徐世绩、沈落雁又来了。

  凌敬三步并两步的走上前来,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启禀主公,大事不好。据可靠消息,江淮的杜伏威投降李唐了,任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封吴王,赐姓李氏。”

  谢虎侯笑道:“杜伏威脑子是不是有问题,他在江淮一带混得还不错,怎会一门心思想去投奔他人?这厮放着强大又近在身边的我军不去投靠,偏偏去投靠一个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李唐,简直就是把自己主动推到第一线当炮灰,真不知他是咋想的。”

  沈落雁:“听说佛门在其中穿针引线,促成了此事。”

  徐世绩:“启禀主公,探子传回来消息,突厥的始毕可汗病危,他的两个弟弟对汗位虎视眈眈,目前李唐已经派人用重金拉拢他俩,希望他们和李唐交好,共同对付我军。”

  “呵呵,看来佛门和李唐是不想让咱有片刻的喘息机会。既如此,咱们就用拉拢对拉拢,用分裂对分裂。先派人潜入江淮军中,找到辅公祏,就说本侯任命他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赐姓谢氏,命其速速反了杜伏威,不然等到大军南下,玉石俱焚。

  然后再派人海陵县,封李子通为吴候,命他立刻提兵去攻击杜伏威。

  最后派人北上突厥,四处造谣,就说李唐和突厥内部的某人约定好了,帮其杀害可汗谋得汗位,这样使得那些原本打算和李唐合作的突厥人首鼠两端。”

  “主公高明”

  处理完了军国大事,谢虎侯刚调配几句徐世绩和沈落雁几时完婚的事,就看见掌管内务府的裴仁基又跌跌撞撞的走了进来。

  裴仁基一头虚汗的禀报:“主公明鉴,婠婠那丫头,刚刚拿着一张你盖印的报销单来内务府报销。下官一看,我勒个乖乖,上面写着两天的神秘调查费竟然有三万五千两白银之巨,如此荒谬的报销,闻所未闻。下官本打算以理据争,但不知怎地,那丫头一个眼神投来,下官心神不宁,神使鬼差的就在上面签字盖印了,被她赚去了三万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

  裴仁基越说越激动,越说越自责,差点都要把自己说哭了。

  谢虎侯闻言,差点跌了个踉跄,心想:“刚才生气的时候一个没留意,看都没看就给婠婠递上来报销单盖了章,这小妮子太狠了~囧~”

  …………

  李唐得到了李靖,简直是如鱼得水。

  李靖在北周武帝天和六年(57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室重臣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大业(605年-617年)末年,李靖任马邑(治今山西朔县东)郡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所以他算是李渊的老下属了,但那是李靖锋芒不显,未能得到李渊重用。

  隋末,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俘获了李靖。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渊之子李世民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此时晋阳城里的内应,传来谢天虎派人四处寻找李靖,并准备委以重任的消息,李渊更是把李靖当宝一样看,任命他为三军长史,每每以军国大事问之。

  李靖的军事观点是,北面的谢天虎大势已成,唐军短时间内难以夺回河东河北之地;洛阳的王世充兵精粮足,也不易讨伐;不若先取武威的李轨,金城的薛举,稳固关中地区,然后攻巴蜀夺得粮仓,到时候再看形势的变化来判断是反攻河东,东伐洛阳,又或是平定荆襄。

  李渊也是个明白人,他稍一琢磨就拍板决定,按照李靖的方案来办,任命二子李世民为三军统帅,李靖为行军长史,同时还派新招揽的苏定方为先锋将军,起兵五万讨伐李轨,薛举。

  武威的李轨哪里是李世民和李靖的对手,他甚至连对方的大部队都没见到,就被其先锋将来苏定方给打败了,直接掉了脑袋。

  金城的薛举很有几分战力,他容貌魁梧,骁勇善射,钱财巨万,喜交豪杰,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三万人,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听闻李世民帅大军剿灭了李轨,心知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索性主动把部队拉出去和李唐军进行野战,寄希望发挥自己骑兵多的优势。

  李唐大军进驻于高墌城,李世民认为薛举军粮少,急于速战速决,于是决定守城不战,以拖垮他们。时逢李世民生病,卧床不出,三军事务都交由行军长史李靖负责。

  李靖的军事指挥能力还在李世民之上,他一眼就瞧破了薛举诱使唐军出战并进行突然袭击的图谋,假意中计,派将领慕容罗睺多领辎重车兵在前,李安远、刘弘基随后接应,最后派苏定方领骑兵绕道去抄薛举大营。

  果不出气所料,慕容罗睺领兵刚出城不到五十里地,就被薛举大军团团围住。慕容罗睺依计行事,原地将辎重车辆布置成圆形防御,首尾相连,等待援军到来。

  两军大战一个时辰,薛举的骑兵几次差点就要冲破车阵防御,都被唐军奋力挡住,这时候,唐将李安远、刘弘基两部援军到了。

  两军又是一阵拼杀,眼见无法取胜,薛举所部隐隐有了撤退之心,突然后方冒起一股浓烟,眼尖之士都辨认得出那是后方大营的方向,顿时军心大乱。

  唐军乘势一阵掩杀,大破薛举所部。

  随着苏定方骑兵的赶来,薛举军再无生路可言,立马崩溃,四散逃走,薛举本人也被苏定方生擒。

  自此李唐算是稳固了关中后方,重新满血复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