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公主 长公主 第162节

《长公主》长公主 第162节

作者:墨书白 字数:3483 书籍:长公主

  李蓉没说话,她看着半蹲在自己面前的裴文宣。

  她其实明白他的意思,他这么大半夜过来,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担心她丢了督查司,还被李明要求亲自写信举荐肃王,心里难过。

  “其实都是小事,”她低头笑了笑,“日后不必为着这种小事过来。”

  裴文宣笑笑没说话,李蓉便知也劝不动他。她叹了口气,只道:“等一会儿我把侍卫调过来问问情况,你原路返回吧。”

  裴文宣应了一声,也没动,两人都有些不舍得,但也都没好意思说,李蓉端详了他许久,只道:“今日打扮得挺好看。”

  “毕竟要见你。”

  李蓉抿唇笑起来,她直起身来,俯身亲了亲他的额头:“走吧。”

  裴文宣不能再耽搁了,天也快亮了,他起身去,从窗户外翻了出去,等他在外面藏好,李蓉便将执勤的侍卫叫了过来。

  裴文宣趁着李蓉叫了人,便偷偷跑了出去。

  两人夜里见了面,等第二日清晨,李蓉才出门,就看赵重九等在门口,赵重九上前来,低声道:“殿下,近日苏家收容的那些告状的书生起得很早,现下他们的住所已是灯火通明,怕是要发生什么。”

  李蓉早让人一直盯着苏容卿收容得那批人,如今有了这么明显得异样,便立刻过来报告。

  李蓉眼神一冷,她低声道:“通知崔玉郎,今日他不必上朝了,准备好入宫的路子,今日他怕是得见一面柔妃。”

  赵重九点了点头,便下去办,李蓉回了马车,闭上眼睛。

  静兰给李蓉倒了茶,迟疑着道:“殿下可知今日是什么情况?”

  “等着吧。”李蓉闭着眼睛,“他们要做什么,很快就知道了。”

  李蓉坐在马车上,缓缓到了宫中。裴文宣提前准备好马车停在宫门口,见李蓉来了,赶紧跟上去,制造出同她差不多同时到的偶遇来。

  李蓉知道他的伎俩,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便上前去。

  等到上了朝,李蓉便主动递交了辞呈,将督查司转交给肃王。

  “诚弟虽然年幼,但毕竟也已是亲王,应当参与朝政,督查司交到诚弟手中,也是一种历练。”

  李蓉恭敬说着:“儿臣体感不适,不能为父皇继续效力,还望父皇见谅。”

  李明应了一声,缓声道:“你毕竟是个女儿家,回去好好修身养性,也好。”

  “陛下,”李明应下了,上官旭却有些坐不住,他从群臣中出列,皱眉道,“肃王殿下尚且年幼,将这样重大得事交给肃王殿下,怕是不妥。”

  “你说得是。”李明点点头,上官旭舒了口气,随后就听李明道,“那就让柔妃辅佐肃王,在后面帮着肃王吧。”

  “陛下,”上官旭震惊抬头,急道,“柔妃娘娘毕竟乃后宫贵妃,怎可插手朝政之事?”

  “平乐不也只是个公主吗?”李明看了一眼李蓉,“过去几乎都没涉及过朝政,如今不也干得挺好吗?”

  众人一时堵住了话头,有些说不出话来。

  便就是在此刻一个宫人急急赶了进来,跪到大殿上道:“陛下,不好了。”

  李明皱起眉头,随后就听宫人急道:“一群书生领了一大批人把宫门堵了,说是自己参加春闱的名额被人抢走,求陛下还他们一个公道!”

  第131章 告状

  听到这话, 众人面面相觑。

  这事儿不该出的。

  不过几个书生的事儿, 竟然能直接闹到大殿上来, 怎么看都不体面。如果是寻常时候,且不说这几个书生能不能聚在一起, 就算千里迢迢来了华京,聚在一起, 到了宫门口,不等他们跪下就遣散了, 更别提一路被人通报到宫里来。

  此事是有人刻意为之, 众人心里都明白,能把这种消息传到这里来的, 必然不是寻常之辈, 朝臣不由得都揣摩起来,这是哪位布局,做这样的事。

  朝臣对下面的弯弯道道知道得清楚, 李明却不一定不知道。一个人被人从上到下哄了几十年,越是这样的小细节,越是很难明白。

  大家见李明皱起眉头,他似乎只当是发生了大案,立刻道:“怎么回事, 且去问清楚!”

  “问清楚了,”传话的人喘着粗气,“那些书生说,他们本是各地考过了州试的乡贡, 按理要来华京参加春闱,最后却被人抢走了名额,故而来华京,想将此事呈于天子。他们现在都跪在外面,想求陛下让人去见他们,给一个说法。陛下,现在宫门口都被老百姓围了个严实,都等着陛下的决定呢。”

  听得这话,李明沉默下来。

  这些书生也聪明,进了大殿,那就是朝堂中的事,如何处理就看朝堂的意思。他们跪在门外要一个说法,那就是所有百姓看着给的结果。

  最重要的是,进了大殿,最后未必有人接他们的案子,可能就是随便指派一个人来草草了事。而他们如今要求一个人出来,那日后有任何问题,就可以盯紧这个负责人。

  也不知是谁给他们出的法子,倒也是个办法。

  “他们有多少人?”

  李明缓了片刻,敲着桌子,似乎是在思索,传话的人气息均匀下来,恭敬道:“禀陛下,近上百人。”

  上百人,来自全国各地,这案子牵扯的,就不是几个小家族的事了。

  政令最难,不在于华京,而在于这些地方的小宗族。李蓉可以在华京顺利处理下来高官大族的案子,却也没把握能处理好这么多人的地方小案。

  李明沉默着不说话,许久之后,他抬起头来,将目光看向了李川。

  李川等了许久,他察觉到李明抬头看他时,缓慢抬起头来。

  从名义上说,这样的案子,没有比太子李川更适合的人选。可是李川若是接了这个案子,他要么失去民心,要么失去世家之心。

  这么多人能够顶替名额,必然是一条完整的链条,从地方到华京朝堂,得罪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得罪了,还不一定能把案子做好。

  案子做不好,李明便有了惩治他的理由。

  这个案子可谓一把再好不过的利刃,捅到李川身上。

  李蓉不由得看向一旁一直低头站着,似乎一切事不关己的苏容卿。

  直到此刻她终于确定,苏容卿所有的目标,当真是李川。

  这样一来,那苏容卿最初要投靠李川的理由,也就显得十分有意思起来。

  如果苏容卿从他们见面之初,就已经是重生的,那他必然知道,未来李川会被李明一步一步逼到绝境,直到最后被废。

  其实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在最后关头,阻止裴文宣游说世家,那么李川也就死定了。

  他在明知这样的情况下,以扳倒李川为目的投靠李川,那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要潜伏在李川身边,在最后时刻给李川最后一击。

  如果她和裴文宣没有重生回来,苏容卿的打算,也的确不错。

  只是她和裴文宣回来了,所以她建立督查司时,苏容卿的反应才会这么大。

  因为她打乱了苏容卿的计划,她有了实际权力,而苏容卿又知道她绝对不会背叛李川,那么他静待李川灭亡的方案也就必须改变。

  所以他拼命阻止督查司的建立,裴文宣的崛起,因为他清楚知道,裴文宣和李蓉的权力,最终都会转化到李川身上。

  李蓉目光停在苏容卿身上,静静思索着苏容卿所作所为。

  而李明在和李川视线上短暂僵持之后,李明缓慢出声:“川儿,这件事涉及到各地州县,又为大夏选拔人才国本之事,你是太子,不如由你来负责吧?”

  李川听到这话,没有出声,他迟疑这片刻,上官旭出列来,恭敬道:“陛下,此事涉及科举,当由管理科举的长官来处置,又或是刑部、大理寺等掌管律法之官署来依律行事。太子为国储,本事务繁忙,此等案件复杂之民案,怕是有心无力,还望陛下三思。”

  上官旭说着,转头看向吏部尚书王厚文:“王尚书,听闻此次你欲自请为科举主考官,不如由刑部协你办案吧?”

  王厚文听到这话,赶紧上前来,急道:“陛下,老臣年迈体弱,前些时日的确自请为科举主试考官,但近来便觉身体不支,如今主考光尚未定下,还望陛下另择优选。”

  王厚文一句话喘了三次,陪着他胖乎乎的身子和白色飞舞着的胡须,听得李蓉都感觉胸闷气短。

  李蓉猜想着,李明大概也不希望王厚文承接这个案子。

  查几个顶替名额的人,在李明心中,算不上顶重要的事,这国家大事太多,今日天灾,明日战乱,相比之下,数百个人的前程,也就算不上什么。

  可若能让李川太子之位不稳,就太重要了。

  他需要让李氏摆脱上官氏的桎梏,李川从出生那一刻开始,无论再优秀,都不再适合这个位置。

  于是就看李明点了点头,缓慢道:“王大人年纪也大,科举主考官的位置,朕心中的确另有想法。”

  李明说着,抬眼看向群臣:“不知各位大人,谁愿意出去,接下这些学子的诉状呢?”

  李明问着这话,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今这种场面,谁都不会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没有回答,案子最后还是要被李明强行塞到太子手里。

  李蓉用小扇轻轻敲打着扇子,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苏容卿,就见苏容卿回过头来,静如死水的眼在她脸上微微一顿,又看向了裴文宣。

  他已经出招了,就看裴文宣如何应对。

  如果李川接下这个案子,无论李川怎么办,都是输。

  要么失了世家之心,要么失了百姓之心。

  李蓉也不由自主看向裴文宣,她不免也想,裴文宣会如何应对?

  他早知了苏容卿的举动,不该没有半点设防。

  裴文宣察觉了两人的目光,他悠悠抬眼,含着笑的眼对上苏容卿审视的眸,片刻后,他忽地出列,跪伏在地上,扬声道:“陛下,臣愿接下此案!”

  李蓉瞬间捏紧了扇子,心跳都快了起来。高座上的李明皱起眉头,盯紧了地上跪着的裴文宣。

  李明本就想收拾李川,裴文宣竟然出来替李川挡事儿?

  裴文宣这狗东西,怕不是疯了!

  不止李蓉这么想,朝上所有人也是这么想。

  李明按耐住性子,劝着裴文宣:“裴大人,你不过刚刚担任吏部侍郎,这样的案子,你怕是资历不够。”

  “陛下,”裴文宣跪在地上,“臣虽资历不够,但胜在有心。如今朝堂之上,既无大臣愿意承办此案,不如交由微臣。微臣非世家出身,乃科举入仕,科举之于微臣,意义非凡。如今学生名额被顶之怨痛,微臣感同身受,故而请求陛下,将科举一事全权交由微臣,微臣必定还众多学子一个公道。还望陛下应允。”

  “你还太年轻,”李明听他说这些,有些不耐烦,“资历也浅,就算有心,怕也做不好事儿。”

  “陛下说得是。”

  苏容卿终于开口,他恭敬建议:“不如让裴大人辅佐太子查案,替太子分担一些,”苏容卿回头看向裴文宣,似在商议,“裴大人以为如何?”

  “陛下,”裴文宣听了李明的话,没有半点退让,“太子事务繁忙,最终做事儿怕也是落到下面人身上,陛下若将事交给微臣,微臣必将尽心尽力。”

  “裴大人说得有理。”

  李川这边的人见有人主动把锅背下来,赶忙道:“陛下,其实这件事也不是大事,科举毕竟只是一场考试,比起各地灾祸、边疆战乱,也算不得什么。裴大人乃四品侍郎,处理这个案子已算绰绰有余,陛下不如就将此事交给裴大人,由他全权处理。”

  “此言差矣,”苏容卿的人立刻站了出来,“科举乃官员筛选之制,为国本,如今有人舞弊作乱,涉及全国各地,若太子不出面,何以平民心?”

  “此话不妥……”

  李明的人、苏容卿的人、太子的人,几方会战,朝堂一时吵吵嚷嚷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