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西游之我天蓬绝不投猪胎 第27章 天蓬要造反了?

《西游之我天蓬绝不投猪胎》第27章 天蓬要造反了?

作者:落酒天 字数:1825 书籍:西游之我天蓬绝不投猪胎

  杜衡看着少年离开了屋子,临到门口还拉上了呼呼吹风的门,他怔了又怔。

  举头看见的是挂了帘帐的木床,屋里有一个陈旧的衣柜,以及像是配套的旧桌凳,墙壁是有缝隙的石基土墙。

  未往上看杜衡也能猜到屋顶是黑瓦。

  这样陈旧又清苦的土房子在山区里很常见,大学毕业以后他做了村官儿,干了三年,村子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他竟然没了。

  可而下他又不觉得自己没了,好似一切都真实的很,但他不知那少年为何穿的那么古旧,且给自己的衣服也是一种款式。

  正直他一筹莫展之际,脑子忽然一阵胀痛,零零碎碎的记忆钻进他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记忆。

  他叫杜衡。

  是秋阳县一个商户家的独子,日子原也是好好的,可惜家中这几年经营不善亏空,流年不利,适逢灾年家中彻底落败,他只能从个小少爷沦为苦活杂役。

  昔年虽算不得金尊玉贵长大,却也生在衣食丰足之家,从未干过重活儿累活儿,一朝落难成了苦役吃不消,东家不满将其辞退。

  走投无路之下,杜衡随着流民群来到了落霞县,四处乞讨,因自己有几分颜色总是能讨得些吃食。

  却是因此惹恼了当地常年要饭的,被群起殴打了一顿,至使腿脚受了重伤,走路不便还被赶出了县城。

  接着前头的记忆,然后到了这里。

  杜衡知道前者早撑不住,在水沟里便已经是穷途末路,但是饿的太厉害了,心里始终惦记着一口吃食。

  遇到这个哥儿怕是吊着最后一口气到了村子,吃了饭心里已经没有牵挂,终究还是没了。

  而自己算是歪打正着。

  一时间杜衡竟不知是喜是忧。

  让他头皮发麻的是凭借记忆,他晓得了带自己回来的并不算是男子。

  而今叫做是哥儿,和女子一样可以生孩子会嫁人。

  杜衡紧紧夹着眉头,所以刚才自己昏迷之间他说什么来着?

  自己是他捡回来做相公的。

  ?!

  等等,原身好似为了求一口饭吃已经把自己卖了,答应上门给人家做相公来着。

  杜衡暗搓搓的裹紧了被子,屋里分明没风,他竟觉得比置身在凛冽的风中还要冷。

  作者有话要说:

  杜衡:兄弟,你欠人家的,要我拿什么来还?

  第3章

  杜衡在被子的遮掩下把哥儿留下的衣服拉进去穿上。

  裤子好穿,两个裤管提上就好,衣服又长绳子还好几根,他拉来扯去好半天才给系上。

  许是被热水擦过了身子,被窝竟然被他睡暖和了一些,一件亵衣,一件中衣,再一件略微厚实的夹棉外衣穿上,却还是不如被窝里暖和。

  杜衡晓得现在是冬日,这时代的条件远比落后山村还要艰苦,能有一身冬衣穿着已经是不易了。

  哥儿说的话在情在理,他一个瘸子在这样萧条冷肃的冬日里能去哪儿?

  那为了活命就要委身给哥儿做相公了?!

  穿戴整齐后,他在床上坐了好一会儿。

  冥思,又苦想,也没个结论,但是寒冷却是实实在在的。

  便是在里屋,像这般四处透风的半泥半木的房子里依然冷得厉害。

  到底身子单薄扛不住严寒,杜衡还是低着头,跛脚慢慢朝最暖和的屋子灶房走了过去。

  杜衡初次用这样的脚实在有些不习惯,走的也很费力缓慢,好在是这小瓦房并不大,用不得几步路就到了灶房。

  他在连着堂屋和灶房之间的过道门前试探着伸头瞧了一眼。

  灶火燃的烈,整个灶房里都有温黄的热乎气。

  哥儿这当儿正在灶下烧火,脚板下踩着截腰粗的木头,右手斧头一挥,哐的一声木头就碎开成了几块。

  杜衡吸了口气,力气不小。

  自然,若是力气小也不可能把他驮回来了。

  又看了一眼灶下堆的满当当的柴火,料想这当是一家勤劳的人。

  “你咋过来了,没睡?”

  秦小满举头正要再劈柴,先看见了站在门口不说话的人,分明挺是个大高个儿,可缩在门口落在他眼里就像个远嫁来认生的小媳妇儿一样。

  “没有。”

  杜衡跛着脚走过去,看见灶台上的大铁锅里已经下了米,煮白的米汤在沸腾,此时正散发出稻米的清香。

  他猜测应当是新米,今年秋天才收的。

  “又饿了?”

  秦小满见他的目光,张口问了一句。

  杜衡下意识摇了摇头,他的意识不饿,然而身体却立马抗议,肚子咕咕叫了两声。

  他尴尬的捂住了肚子,像在捂一个多嘴的烦人精。

  秦小满没说什么,只站起身拉了一条小板凳到灶下:“你来这儿坐,灶下暖和,外头下雨有些冷。”

  话毕,他绕到了 灶前的木制碗柜前,不知捣鼓了什么,很快手里就拿了一个手掌心大小,硬邦邦的白米饼回到灶下。

  杜衡就见着他拿出火钳,用力在地上抖了几抖,又噘嘴吹了几口火钳上的灰,这才把米饼放在火钳的两条腿儿上,小心放进了灶膛里。

  灶膛里的木碳被烧的通红,冷硬的米饼遇到如此热的膛,很快就松软胀鼓了起来。

  秦小满见状又把火钳抽了出来,把米饼翻了个面儿,再像方才一样放回去。

  等另一边也鼓了起来,秦小满把米饼取出来拍了拍,面儿上被烤焦香而裂开了些的米饼被塞到了杜衡手里:“呐,再垫垫肚子。”

  杜衡捧着暖乎的米饼楞了一下,还是很小的时候老家外婆这样给他热过玉米粑。

  灶火暖和着身子,杜衡慢慢的分开米饼吃,米面有些糙,在嘴里乱窜,味道并不好,但是他还是一点点吃完了。

  一旁的秦小满一边用火铲把木头燃尽烧红的火炭铲出来倒进火兜里,一边瞧了两眼吃饼的杜衡。

  慢条斯理十分斯文,他爹在世前是读书人,也很斯文,不过也没有这人赏心悦目:“先前不还狼吞虎咽的,到底是垫了点肚子,现在倒是讲究起来了。”

  火兜内里不大的火盆装满了红碳,秦小满又铲了点冷灰盖在火碳上头,如此火碳也就没有那么热了,不会烤坏烧焦竹条编制的火兜子,人烤手烤脚也不会烫着。

  他把拾掇好的火兜提给杜衡。

  杜衡感受到脚边火兜里散发的温暖,眉心微动。

  他吃完了饼四下看了一眼,灶房的门虽然关着,但透过窗户也可以看见外头阴沉沉的,正在飘着雾雨,时辰已经不早了。

  “家里就你一个人?”

  秦小满嗯了一声。

  杜衡正想说爹娘什么时候回来,下雨要不要拿伞去接一下,他便见着一脸尚且还青涩的哥儿一边捣着灶膛,好似猜到他要问什么一样,一边道:

  “我小爹早些年生弟弟的时候难产过世了,大爹被县衙的人叫去矿地帮忙做事,结果山塌也跟着没了,家里就我一个人。”

  杜衡明显神色一僵,心中窒了瞬,有些迟迟反应不过来,他不敢想此般不幸之事,眼前的哥儿却语气很平淡的说了出来。

  一时间他竟然不知该说什么安慰。

  秦小满见着锅里的水少了些,他去灶台前用勺子舀了一勺米饭起来用手指捏了捏,见着米已经煮软了,立马用葫芦瓢连米带汤把锅里的汤水舀进了一旁的小筲箕里。

  他似是只在交待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并不想谁感到负担,要得到什么安慰。

  竹条编制的筲箕能装米饭,但是不能盛水,米汤就顺着缝隙流到了筲箕下头放着的盆子里,米饭则被单独沥了出来。

  洗干净锅重新舀一瓢冷水进去,把蒸饭桶放到水上,米饭倒进去蒸熟,很快松而饱满清甜的米饭就好了。

  冬天是吃萝卜白菜的时候,蒸饭的功夫里,大白圆萝卜被切成手指厚放在铁锅里,米饭蒸,萝卜煮,可以一块儿出锅。

  秦小满想着杜衡今天是头一日来家里,合该弄点荤腥,可是家里着实又没有现成的,只能先凑合着,明日再去他二叔家里看看有没有新宰猪。

  杜衡见着一系轻车熟路的烧饭功夫,粗糙但麻利。

  “你不该跟一个陌生男人说这些的。”

  秦小满在灶前望着杜衡,笑了一声:“尚且不说你现在风吹就能倒,我一个人就能把你撂趴下,就算是你能耐的很我打不过。但我只要喊一声,你信不信我二叔立马就能提着宰猪刀过来。”

  杜衡默了默,原来还是有些安全意识的。

  半晌后,杜衡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秦小满。我立夏过后小满生的,就叫这个。”

  杜衡应了一声,农家人是爱以二十四节气取名字。

  “那你呢?有名字的吧?”

  “杜衡,我叫杜衡。”

  秦小满闻言眉心一动,这两个字他只会写杜字,自己爹虽然是个通识文章的,可自己却只认识百来个字。

  听起杜衡的名字觉得斯文,很衬灶下那张脸:“你爹娘倒是像读过书的人,跟你取的名字好听。”

  不似村里的孩子名儿,要么是牲口类,要么按照家里排行,说是贱名儿好养活,其实也是因为着实肚子里没墨水,取不出什么像样的名儿来。

  杜衡道:“还成吧。”

  秦小满操持完灶台上的活计,准备捣点辣椒做萝卜的蘸料,见着杜衡忽然站起身:“哪儿去?”

  “我想在门口转转。”

  杜衡心想管那么严,屋门都不准出?

  思绪未敛,听哥儿说:“把那火兜子提着,外头冷的很,冻着了不好请大夫。”

  “……行。”

  杜衡依言提了起来,开了灶房的门,人还没出去,呼呼夹雨的冷风肉眼可见的灌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