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鉴宝:我的双眼能鉴别万物 第196章 大良造商鞅印

《鉴宝:我的双眼能鉴别万物》第196章 大良造商鞅印

作者:一字电剑 字数:1947 书籍:鉴宝:我的双眼能鉴别万物

  “这是……战国印玺!”

  吴墉眼中溢出浓重的震惊之色!

  他打死也没想到,这歪瓜裂枣的松石绿釉的达摩像底座里竟然暗藏玄机。

  藏了一枚战国虎钮覆斗印。

  印玺只有大约2.5cm见方,高差不多1.5cm。

  下宽上窄,呈覆斗状。

  印玺上头是一个虎钮的样式。

  整体非常迷你,周身遍布着深绿色的铜锈,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历史沧桑气息。

  刘瑞明仔细端详着这枚小印玺,眼中满是惊喜:“没错,是战国时期的款式,虎钮青铜印!”

  江澄眼中露出一丝惊愕:“战国印玺?”

  吴墉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翻开印面,仔细端详着。

  良久,不禁惊呼出声来:“是籀(zhòu)文!果然是战国时期的方寸玺。”

  江澄满脑门的疑问。

  对着刘瑞明疑惑问道:“师父,什么是籀文?”

  刘瑞明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片刻道:“所谓的,也称大篆,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是西周后期时行的,由西周金文简化而来的一种文字。

  战国末期,各国文字差异较大,同一个文字,一国一个写法。

  与其他国不同,秦国文字则是在沿袭了金文的风格,稍加简化,所以,秦朝建立以前,秦国一般是以籀文作为官方文字。

  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文字便从之前的大篆,变为了小篆。

  也就是说,这枚印玺是战国时期秦朝的印玺。”

  江澄一阵恍然,战国时期的青铜印,难怪双眼鉴别那么值钱。

  这时候,吴墉一边研究着印玺的刻字,头也没抬,吩咐江澄道:“小江啊!你赶快去取白纸和印泥过来!”

  江澄看了眼刘瑞明,见刘瑞明点头,也没说什么,起身进了刘瑞明的书房,取了一张宣纸,还有抽屉里的一盒印泥走了出来,放到了吴墉面前。

  吴墉迫不及待地沾了点印泥,在宣纸上轻轻按了两下。

  又仔细研究起印玺上的字。

  刘瑞明三人也好奇地围在石桌周围仔细打量着印出的文字。

  江澄看的是一头雾水,只觉得印出来的文字歪歪扭扭跟鬼画符似的,甚至比符箓上的字都要晦涩难懂,连一个字都认不出来。

  吴墉就这么静静看着印出来的五个字,几个人都不敢发一言。

  良久,吴墉再度惊呼出声来:“这……这竟然是大良造鞅印!”

  “大良造鞅印?”

  几个人都是一阵懵逼。

  即便是刘瑞明,也有些不明所以。

  吴墉心中狂喜,嘴角翘的比AK都难压:“大良造是秦国的官职名,不过,重点不是大良造,而是鞅这个字!”

  见几人一脸懵逼的表情,吴墉笑着对着刘瑞明问道:“刘老,您应该知道印玺所代表的意义吧?”

  刘瑞明点点头开口道:“印者,信也,意思就是印玺代表的是古代一种信用体制建立的标志!”

  吴墉笑道:“刘老不愧为刘老,果然知识渊博,那刘老可知,这印玺文化的转折点在哪?”

  刘瑞明淡淡一笑:“哈哈哈……吴教授这是再考老朽呢!”

  随即开口解释道:“西周建立以后,形成了《周礼》,便是用于规范士大夫之间礼仪,有句话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说的正是礼仅限于士大夫之间去共用的,士大夫和庶人之间是并没有礼仪交流的。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也不存在了,士大夫之间彼此也不信任了,士大夫和平民之间更不存在什么信任关系。

  因此,这时候,印玺应运而生,上到君王印玺,下到官印,代表士大夫身份的私印。

  比如当竹简记录的官方文书需要转移,但又不想转移过程中被人偷看的时候,就会用泥将竹简封住,在泥上印上官印,下级官员接手文书时只要保证印章完好无损即可代表彼此可以信任。

  因此,印玺的出现相当于是一种信用系统的建立,不过当时的信任仅限于士大夫之间。

  直到商鞅变法,城门立柱的事件后,逐渐完善了秦国的法律体系,私印大量盛行,士大夫和平民之间也可以通过印章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再到后来平民和平民之间也通过印章来建立信任。”

  说到这里,刘瑞明似乎意识到什么,突然一怔,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宣纸上的五个印字。

  “吴教授,难不成这鞅字指的是商鞅?”

  吴墉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点了点头:“大良造,是秦孝公时期至秦灭六国前的秦国国内最高爵位,掌握军政大权。

  秦国印玺,被授予过大良造官职的,一共也就四人,商鞅、樛斿(liáoyóu)、公孙衍、白起。

  而这大良造鞅,不是商鞅又是谁?”

  此话一出,就连钱友仁都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江澄瞠目结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拍到的这个小印,竟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鞅的官印。

  难怪会显示值那么多钱。

  吴墉兴奋道:“小江,没想到你这拍的达摩像里竟然藏着这枚无价之宝!”ŴŴŴ.BIQUGE.biz

  “商鞅这个人,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者,可以这么说,他既是秦国由弱变强,国力空前强盛,最终统一六国,建立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最大功臣,也是迫害华夏百姓两千多年的罪魁祸首。”

  江澄有些听不明白了:“吴教授,我知道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转折,国力由弱变强,秦国能统一六国,商鞅变法至关重要,这迫害华夏百姓是怎么回事?”

  吴墉解释道:“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商君书》,里面记录了商鞅变法的各种手段,其他我就不多说了,其中的弱民,以酷法和严苛的赏罚制度,削弱百姓的实力,可以说在当时的秦国的百姓,除了种地和打仗,根本没有第三条出路,让百姓除了劳动和打仗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反抗,从而加强君主的统治。

  以奸民管理善民,民弱国强的思想对后世的封建专治影响深远,可以说秦之后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是沿袭了这一思想,甚至直到现在某些公司996的制度,狼性文化,或多或少也是深受商鞅弱民思想的影响。

  所以说,商鞅这个人迫害了华夏百姓两千多年!”

  江澄一阵恍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难怪现在公司里那么多周扒皮的小领导,老实本分的员工得不到重用,只会阿谀奉承的人却被老板赏识提拔,对手下员工一顿刁难,原来根都在这啊!”

  刘瑞明长叹了一口气:“哎!所以说,历史并不仅仅只是过去,而是一种不断的轮回!”

  笔趣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