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改嫁当天,新皇率千军万马来抢婚 第139章:结局(下)

  桓度在山野间疾走。两日前他在松阳告别了巫臣,弃舟登陆,为了避开囊瓦的追兵,专拣荒山小路奔驰,一心直赴鲁、宋等地。

  鲁国和宋国在当时国小力弱,但文化的发展,却是诸国之冠。

  桓度的内伤还未痊愈,尤其中了襄老一脚,这一阵急行,胸口发闷,隐隐作痛。

  下山途中,远处升起炊烟,看来是个村庄。就在这时天上乌云疾走,不一会哗啦啦山雨劈面打来。

  桓度冒雨向着附近山村的方向走去,全身湿透,忽地一阵寒意直袭全身,机零零打了个冷颤。

  度大叫不好,知道内伤被寒气引发,这对练武的人最是大忌,重则全身瘫痪,轻亦功力大减。但这时四周全无避雨的地方,又模糊糊走了一阵,脑筋愈来愈昏沈,到后来连雨水也感觉不到,只知全身乍寒乍热,终于一头栽倒。

  度回复知觉的时候,已在一个农舍的当中,眼中看到两个人影,一高一矮。

  眼皮有若千斤重担,连忙闭上。

  一个老人的声音道:“墨先生!我和内子今早在离这里两里外的白石岗发现他时,他已昏迷不醒了。”

  另一个低沈但悦耳的声音道:“这人先受内伤,后被寒气入侵经脉,我尽力而为巴!”

  两人似乎再说了一些话,但桓度又沈沈睡去。

  此后桓度迷糊中服药敷药,有时在黄昏醒来,有时在深夜醒来,每次都见到一对好心的祝姓老夫妇殷勤安慰着他。早先那个墨先生,再没有出现。

  终于在一个清晨时分,桓度神智完全清醒过来,但身体仍是非常虚弱。

  那对老夫妇大喜,好像比他们自己康复更为开心。

  度一边吃着祝老太为他顸备的稀粥,一边忍不住好奇问道:“祝老丈!我记得最初有位墨先生来给我治病,不知他现在为何不来了?”祝老丈咧嘴一笑,露出乡间纯的农民本质,答道:“难为你还记得他。也是你走运,这墨先生什么也晓得。”说到这里竖起只大拇指,续道:“他是新近才在望风坡处亲手搭了间茅寮居住。”又数了一数手指才说:“到现在住了两个月,他偶尔来村里,有人生病他便会热心治疗,真是药到病除,却从不收费,真是天大的好人。”

  桓度把粥缓缓喝下,心中一片温暖,只觉这以往不屑一顾的组粥,实在是天下极品。

  两日后他巳可起床行走,全身气脉畅顺,功力无损,只要操练上一段时间,应可回复平日的水平。

  他心下诧异,他这种寒气交侵引起的内伤,最是难医,这墨先生不知是何人,竟有这样的回天妙手,所以山泽间每多奇人异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翌日清晨,桓度问明了路途,向墨先生的茅舍走去。

  一路行来,山峦起伏,景色秀丽,山路迂回,美景层出不穷,各有胜场,一股宁静清逸,充溢在桓度的心头。若非身负血仇,定必在此小住一年半载。想起若能偕夏姬退隐此地,什么剑术功名,也弃不足惜,想到这里,心下隐隐作痛。

  茅寮在一处山坡之上,可远眺附近广阔的河山,桓度见只是这寮屋的地点选择,大有学问,足见其人胸襟广阔。

  来到茅寮前,桓度感到屋内无人,他循例呼唤了两声,见无人回应,轻轻推门,木门应手而开,里面除了树干做成的一几一榻,和挂在墙上的一些野葛,再无他物。

  郤桓度暗忖这人生活的清苦淡泊,非是一般人所能想像。

  他不敢冒昧入屋,反身走出,脑海中却清楚浮现出屋内的一桌一椅,造型简单实用,而不华,但却给人匠心独运的感觉。

  定是非常奇怪的感觉,因为一般情形下,只有精巧华丽的东面,才可以给人巧夺天上的印象。但偏是刚才室内似乎粗糙之极的一几一榻,甚至整间外表毫不起眼的茅寮,细看下都给人一种“巧”的感觉,一种大巧若拙的境界。

  度心下震骇,他精擅剑术。大凡宇宙间任何东西,到了某一层次都有共通的境界。剑术最难是以拙胜巧,看了这墨先生做出来的茅屋和几榻,令他有悟于心。

  一个宽大平和的声音在他左侧飨起道:“小兄复元得非常快。”

  度全身一震,转首侧望,一个粗衣赤脚的高大男子,立在两丈之外。这人来到这样近的距离,桓度仍不察觉,心下自然惊骇。

  这人年约四十,面容厚古拙,天庭广阔,一对眼睛深如大海,露出智慧的光芒。双手特别厚大,有如惯于苦行的模样。

  桓度躬身为礼道:“某蒙难受伤,得墨先生仗义施以妙手,特来致谢。”

  那墨先生淡淡一笑道:“我墨翟一生奔波各地,这些日子来正思想着一两个问题,所以在此结庐而居,凑巧碰上你之事,也算有缘。”

  度道:“先生世外高人,某有幸遇上。”

  墨翟道:“非也非也!本来我见你身负宝剑,剑身血痕隐现,本不想救你,但见你一脸正义,正值盛年,又感可惜,所以异日你若持剑为恶,我必亲手取你性命。”

  这几句话毫不客气,但这墨翟说出来自然有一种威严气度,令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桓度心内升起一股怒人,但旋又压下。他出身富贵,心高气傲,忍不住道:“某自问每一次出手杀人,都是为了自保,这世上弱肉强食,如不能持剑卫道,怎对得起天下苍生。”

  墨翟淡淡一笑,度觉得这人浑身上下都给人有拙无华的感觉,甚至一言一笑,都宽大平和,没有过激的神态。

  墨翟深深地望着桓度,桓度也毫不示弱地回望,只见他的眼光若如两盏明灯,照见桓度内心一切的忧伤喜乐。

  墨翟道:“兄你若能真的持剑卫道,确是可喜可贺。可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标准和道理,所以大国的道,便成为他们侵略小国的借口,大家族的道,便成为欺凌小家族的理由。强者智者之压迫愚者,人与人的冲突,实在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标准和道理。”

  顿了一顿,墨翟续道:“现今诸国高举的所谓礼仪,其实充满了矛盾、愚昧和自寻烦恼,礼义与野人蛮族……其实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分别。”

  桓度自幼生长于贵族世家,一向以来都信奉礼义的重要。所谓君臣父子伦常之道,不禁出言反驳道:“礼义乃现今社会一切秩序的来源,若无礼义,我们不是返回禽兽的境界。”

  墨翟正容道:“所谓礼义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残杀一个人是死罪,而在侵略的战争中残杀成千上万的人却被奖赏?甚至歌颂?为什么掠夺别人的宝物鸡犬叫做盗贼,而攫夺别人的城邑国家者,却叫做名将元勋?”桓度陷入沈思中,这都是确确实实自有历史以来,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但却像呼吸那样自然,从无人提出来质疑。

  墨翟继续说:“为什么大多数的民众,要节衣缩食,甚至死于饥寒,以供统治者穷奢极欲?为什么不管其子孙如何凶残,统治的权柄要由一个家族世代延续下去?为什么一个贵人死了,要把活人杀了来陪葬?为什么一条死的打发,要使贵室匮乏,庶人倾家?为什么一个人死了,他的子孙在叁年内,要装成哀毁骨立的样子,叫做守丧?这一切道德礼俗,为的是什么?”桓度沈吟不语,良久才道:“先生所言,发人深省。”心想这些问题使人头昏脑胀,非是一时间能理解分析,话题一转问道:“先生初见某时,如何知道某姓氏?”原来他一直没有告诉祝姓夫妇他的真实姓名,所以忍不住出言询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