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前世被家暴虐杀,重生七零彻底黑化 第464章 走向圆满

  三月春风拂面,路两边枯枝又迎来新绿。

  沈瑶的新书《日出东方》,自去年上市就获得了无数读者好评,将杂志社也捧成了京都炙手可热的文学论坛。

  读者信就像是雪花似的从天南海北而来,将陈述的桌子都堆得满满的。

  虽然对着一堆信发愁,但也实打实高兴。

  在沈瑶新书热销,如火如荼之际。

  萧羽意外接到了陈文彬的电话,他从国外学习回来了!

  在国外的先进技术的攻关下,萧以谦之前的研究数据都得到了验证,这项技术,通过对废弃炸药的再度利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国防力量。

  陈文彬一落地就立马就迫不及待将这个消息通知萧羽。

  所有人都知道,因为萧羽爷爷的原因,萧家背上了污名。

  但是陈文彬带回来的科研成果,本质上还是基于萧羽父亲萧以谦的研究数据支撑,如果没有他,这项技术根本不会有人去发现。

  基于这一层考虑,在崔伯承和沈建州的帮助下,经过上层领导几个月的探讨后,终于萧羽父亲的名字被移入英雄纪念馆,由国家出面为他正名,认可了他、做出的贡献。

  一切尘埃落定,萧羽终于有勇气带着沈瑶前往父母的墓前祭拜,站在冰冷的墓碑前,他泪流满面,为父亲洗刷干净身上的冤屈,也为母亲报仇,这一刻他已经等了太久。

  现在他可以堂堂正正的以萧以谦的儿子,萧羽这个名字,进入国防大学完成深造,继续报效国家。

  沈瑶静静地陪在他身边,紧握着他的手,一如既往传递着温暖与支持。

  ......

  时光飞逝,

  九月初,在萧羽正式迈入国防大学时,沈瑶凭借《红日东方》荣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第一名,颁奖典礼设在人民大会堂。

  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都会齐聚在这里。

  沈瑶接到消息内心一阵激动,她是第一回用女性作者的视角来写军旅题材,能获奖就已够让人意外,现在还有机会去人民大会堂领奖,光是想象就热血沸腾。

  家里得知这个消息,一窝蜂聚在一起庆贺。

  崔江英和沈建州面上有光,逢人就夸自己女儿要去人民大会堂领奖了,崔伯承得知消息,都兴冲冲表示要买本孙女的书仔细阅读。

  颁奖时间就定在九月二十七号,今天正好周末,沈瑶在萧羽的陪同下,前往人民大会堂参加典礼。

  人民大会堂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神圣的殿堂,沈瑶也不例外,她只在参观天安门广场时,远远看到过一眼,从没有机会亲身迈入。

  萧羽没有请帖不能进去,只能在门外等她,在接待员的带领下,沈瑶进入大会堂二楼,在硕大的琉璃灯下,地上的红毯鲜亮夺目。

  不少嘉宾、记者、领导已经到齐,包括作协苏主席。他一头花白头发,穿了件黑色的中山装,显得精神抖擞,正在跟其他获奖作者聊天,扭头看到沈瑶立马眼前一亮。

  当时在评选获奖作品时,他就对沈瑶的作品印象深刻,只是意外她竟然这么年轻。

  苏主席一脸和蔼:“小沈同志,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现在才见到真人。这次的《日出东方》写得真不错,期待你以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啊!”

  沈瑶赶紧回答:“谢谢苏主席,我一定会的!”

  听到沈瑶来了,众人纷纷向她看来,尤其是记者早就准备好,跃跃欲试想要采访她。

  可现在颁奖典礼还没有开始,接待员为了维持现场秩序,就让作家直接进会议室休息,并且告诉记者,等典礼结束后会专门安排出时间来对作家进行采访。

  一群记者这才作罢,只能眼睁睁看着沈瑶进了会议室。

  不过也没忘跟摄影师叮嘱,等会儿典礼结束,一定要第一时间占据好位置,采访到沈瑶。

  对于这位知名度享誉全国的年轻女作家,只要一登报,定能吸引不少人买报。

  会议室里的作家都来自全国各地,有的已经年过半百,也有的才到中年,年轻男作者倒是不少,像沈瑶这么年轻的女同志只有一个。

  众人打着招呼,沈瑶除了年轻,长相也很抢眼,明里暗里不少男作家都对她投以关注。

  终于身边一位年过三十的女作家,好奇地为众人问出心中疑问:“沈作家,这么年轻,能写出《日出东方》这样的作品真不一般,冒昧问你一下,你结婚了吗?”

  这句话一出,顿时所有目光都齐刷刷向她看来,沈瑶不好意思道:“谢谢您的夸奖,叫我沈瑶就行,我已经结婚了。”

  一句回答让在场大半男青年都黯淡了视线,想也是,这么优秀的女性,怎么可能还单身。

  不过也有人并不气馁,都是新时代,结婚有什么大不了,有什么比灵魂的共鸣更让人神往的,看过沈瑶作品的其中一位男作家方介民,痴迷地看向沈瑶。

  自从看到沈瑶的作品,他就认为自己找到了契合灵魂的另一半,沈瑶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让他精神一震。

  这是之前交往的所有女性,没能带给他的感觉。

  沈瑶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一个陌生人视作灵魂伴侣,她还想典礼为什么还不开始,萧羽会不会在外面等太久。

  众人又随意聊了会儿,等到三点,典礼终于开始,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作家们被依次请到席位中,作协苏主席率先发表了热情的讲话欢迎每一位作家的到来。

  随后就开始叫获奖作家一一上台领奖。

  等颁奖环节结束,沈瑶代表所有作家发表获奖感言。

  她今天穿着一身蓝底白黄的裙子,脚踩白色高跟鞋,站在讲台上语句清晰:“能获得这项荣誉我高兴也惭愧,因为真正该获奖的不是我,而是书中那些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英雄。在遥远的南疆战场,祖国隐秘的顽疾正在被他们豁出性命修复,是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孕育出了这本书,没有他们,我今天不可能站在这里......”

  台下掌声不断,沈瑶的发言令人泪目。

  直到典礼结束,大家合影留念,早已等候在台下的记者蜂拥上前,围聚在自己想要采访对象面前。

  除了一些成名较早的老作家外,最受关注的也就是沈瑶,一个个问题丢出来,让她应接不暇。

  “沈作家,我是《红星日报》的记者,请问你的创作灵感来源是哪里?”

  “我们读过你的其他作品,从最早的《囚鸟》到现在的《日出东方》,你是怎么做到这么大的题材跨度呢?”

  “这次获奖后,你对读者有什么想说的?”

  沈瑶保持微笑一一进行回应:“创作灵感起源于南疆采风的所见所闻。”

  “题材的跨度并不是一蹴而就,其实在尝试写《日出东方》时我也很忐忑,但我想把南疆战士的生活展现在大众眼前,是他们成就了我。”

  “感谢所有读者长久以来的支持,我会因你们的鼓励,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大家。”

  ......

  应对完轮番的采访轰炸,沈瑶好不容易从会堂挤出来,赶紧去找萧羽。

  谁知刚走到一半,突然身后传来呼唤:“沈瑶同志,你好,我是方介民,你还记得吗?刚才在你之后领奖。”

  沈瑶回头看向陌生男人,说实话,今天见的人太多,实在没印象。

  对方也没在意沈瑶的反应,自顾自拿出笔记本:“给我说一下你的联系方式吧,咱们之后可以保持通信,常联系。”

  我的老天爷,这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普信男!

  沈瑶摇了摇手:“不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方同志。”

  方介民羞恼之余还想上前纠缠,眼前出现个男人,他一身白衬衫,轮廓锋利,清冷的眼神光是看一眼就觉得心悸。

  “离我妻子远一点。”

  方介民被他不怒自威的气势,瞬间压得没火,讪讪退后两步离开。

  沈瑶看到突然冒出来的萧羽:“我以为你回家了呢?等了好长时间吧?”

  “不久,刚好能赶得上英雄救美。”萧羽打趣道。

  沈瑶白了他一眼:“去,赶紧回家,我都要饿死了。”

  “这几天怎么感觉你越来越能吃了呢?”萧羽疑惑地看了眼沈瑶的肚子,陷入了沉思。

  经他这么一说,沈瑶也陷入了沉思。

  好像已经有两个月没来事儿了,她小时候掉进冰窟窿里后就一直月事不准,上个月没来她就没当回事,不过这都月底了,依旧也没音讯。

  萧羽视线缓缓上移,跟沈瑶对视一眼,两人不约而同都有了猜想,照这情况,怕是有了!

  巨大的欣喜兜头罩来,萧羽将沈瑶猛地抱起,原地转圈:“我要当爸爸了!”

  沈瑶吓了一跳,赶紧捶他:“先放我下来,还没准儿呢!”

  怎么会没准,自己努力多久,萧羽心里清楚,等沈瑶坐稳,骑上自行车,连家都顾不上回,两人直奔医院。

  不出意外当然是好信儿!

  一时间,全家都围着沈瑶转,孩子还没生下呢,伺候月子的,给孩子买衣服的,照顾孩子的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顾城千里之外得到消息,给孩子买了足金的项圈专程赶回来,铆足劲儿要当孩子干爹。

  萧羽怎么可能同意,两个大男人像是小孩子,见面就吵吵个没完。

  这场拉锯战,一直等到沈瑶生孩子那天还没结论,不过这又有什么要紧呢?

  迎接孩子的注定是幸福安稳的一生。

  沈瑶和萧羽的一生也注定走向圆满。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