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兴季汉 第16章:赵云的骑射之道

《三兴季汉》第16章:赵云的骑射之道

作者:执笔见春秋 字数:1838 书籍:三兴季汉

  赵云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这年头但凡武艺出众的武将,基本都有着八尺身高,魁梧身材意味着气力非凡,才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看到赵云的第一眼,刘禅心里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

  毕竟自己这条小命,曾经两次都被赵云救下,况且赵云本身也是一身正气,忠心耿耿。

  “赵将军何须如此客气,你我之间,不必计较这些俗礼。”

  刘禅喜滋滋的去拉着赵云的手腕说道。

  然而赵云却是微微摇头,认真道:“君臣有别,世子身份尊贵,子龙当是要恪守礼仪。”

  果然是一板一眼,对此刘禅也不奇怪,不是如此的话,也不会把刘备麾下文官武将得罪光了。

  刘禅感叹道:“父王让我学习武艺,问我想拜何人为师,公嗣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赵将军。”

  “赵将军两度救命之恩,公嗣一直铭记于心,有心报答,然幼冲之年无以为力,若日后掌得权势,赵将军必然是我之肱股之臣。”

  历史记载的赵云虽没有演义那么夸张,但从只言片语中足可看出赵云的本事和德行。

  在刘禅心中,赵云几乎是个贴近于完美的人,个人品德更是走在这个时代的巅峰。

  哪怕是老刘在品德这块,比之赵云都要差上少许。

  赵云闻言,心中有所悸动。

  他不是个挟恩图报之人,但作为武将,谁不想掌管大军,于战场之上建功立业呢。

  先前听到大王让他担任刘禅护卫统领的时候,赵云就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毕竟他知道自己跟王太子之间的情分,等到王太子登临大位,他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这话如今从王太子口中直接说出来,则更是不同了。

  “这都是子龙的本分,当不得世子如此。”

  赵云谦虚的说道,他本来便是居功不傲的性格。

  “好了,这些话我就不多说了,都会记在心里,父王让子龙教我武艺,子龙可是想好如何教导,能跟子龙学武,我可是期待得很。”

  刘禅适时改了称呼,称呼赵云的字。

  虽然他年幼,但作为王太子,是有这个资格的,不算是蔑视,反而要多几分亲近。

  “王宫往北约十五里地,可练射法,往返之途,亦能练骑术。”

  “子龙已经安排人去取小弓,即刻便能前往。”

  刘禅点点头:“好,便听子龙安排。”

  安排仆从取来小马,刘禅就跟赵云一同出发。

  除开赵云外,还有骑兵二十人,这些都是刘备中护军的,现在被派来保护刘禅,也算是刘禅有了自己的兵马,虽然人数不多。

  刘禅骑上小马后,赵云便就骑马来到旁边,开始讲解骑术。

  骑马首在平衡,这个时期已经有马镫了,因此在骑马的时候,也是很讲究自身下盘的力量。

  赵云对骑术的看法很有意思,他告诉刘禅,骑马主要的作用在于行,就是代替人的双脚,保存人的体力。

  那么在骑马的过程中,如何去更大程度的保存自身的体力,这就是骑术的基本了。

  “骑马有四,分别为行,奔,疾,冲。”

  “马行人亦行,骑马之际,不要以自身之力对抗马身之力,其中讲究融合,人与马之合,用心去感受马的律动,融入此律动之中,便可人马一体,最大程度保存人力。”

  “行为存人力,奔则为存马力,马奔之时,要感受马的气息,不能过快或过慢,否则易耗马之体力,应当如人奔跑一般,维持在比较适合的速度,如此马自然能奔更远之路。”

  “疾,便是借马力,个中关键在于一个‘骑’字,人在疾驰之际,与行,奔不同,当依靠双腿之力,半蹲于马背,而非是坐于马背,如此方可加速疾驰。”

  “冲,便是对战之法,冲讲究蓄势而冲,此时要观察自身于敌人之距离,马自静而动,约在五十步至百步内,近则势弱,远则势竭。”

  赵云在教导方面很有耐心,详细的为刘禅讲解骑术要领,这也让刘禅更为清晰的认知骑术思想。

  再度骑上小马时,刘禅便就开始知道怎么来练习骑术了。

  这跟马超不一样,马超作为汉羌混血,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他的骑术主打一个马背上的时间长,熟能生巧,会骑不会教。

  赵云的骑术显然是经过严格训练,加上他本身对骑术的认知,教导起来更有方法。

  在刘禅前往射山的过程中,赵云还会骑马在刘禅身边,教一些在骑马时候的小技巧,并且以身示范,让刘禅观察他如何骑马。

  有一个好老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让刘禅从门外汉迅速入门。

  行十里地后,赵云就示意停下。

  因为刘禅的是小马,比不得成年的战马,成年马持续奔跑二十里地,就需要休息,并且吃精饲料,小马的续航在十里地左右。

  精饲料主要是麦麸跟豆类混合制作而成,还会加上一些盐,战马为了保持体力,实际上吃草料并不算多,主要是以精饲料为主。

  略作休整后便再度出发,抵达射山。

  这里已经有许多箭靶立在地上,显然平常也是作训练之用。

  下马后赵云便开始为刘禅讲解武艺。

  汉朝时期的武艺其实比较粗犷,没有后世的套路,主要在于刀,剑,射,角。

  这个时期已经有很多武术著作了,如《逢门射法》、《阴通成射法》、《李将军射法》,射法外有《手博》《剑道》《弋法》等。

  “射法一道,分步射,骑射,今日子龙为世子讲解步射之法。”

  “步射之法又分眼法,足法,手法,身法。”

  “箭者,杀人于百步之外者也。射者必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作色,和其肢体,调其气息,平其心志,目稍瞬,则不及避而制于人,此眼法也。”

  “前腿似橛,后腿似瘸,随箭改移,只在后脚,左眉尖直对右脚尖,丁字不成,八字不就,射右改左,射左改右,此足法也。”

  “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握虎尾,一拳主定,前后直正,慢开弓,紧放箭,射大存于小,射小加于大。务取水平,前手撇,后手绝。”

  “射之玄机,一撇,一绝,正相应之妙,一齐着力,使两臂膞伸合,则箭疾而加于寻常数等矣,此手法也。”

  “颐恶旁引,头恶却垂,胸恶前凸,背恶后偃,此身法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