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降酷宝墨少喜当爹 第521章 名不正言不顺

《天降酷宝墨少喜当爹》第521章 名不正言不顺

作者:作妖的小咪 字数:1768 书籍:天降酷宝墨少喜当爹

  刷——

  米色床帘突然拉开,章亚岚又惊又喜,眼睛里满是感动:“真的?”

  赵向晚点点头:“嗯!”

  穿着件毛衣的章亚岚从上铺跳了下来,兴奋地叫了起来:“赵向晚,你真好!”

  等到周末,赵向晚和章亚岚一起回家。

  章亚岚的家位于城西一个小区,坐公交车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下了公交车之后两人并肩而行,章亚岚边走边介绍着自家的基本情况。

  “这是我爸以前在市工程局上班的时候分配的住房,我六岁一家人搬进去的,两房一厅,厨房卫生间虽然小,但一家三口住起来还是挺好的。”

  赵向晚问:“以前在工程局?那你爸现在在哪里工作?”

  章亚岚回答:“现在徐氏建筑公司上班。徐氏建筑公司是我们星市最大的私人建筑公司,老总姓徐,以前在工程局当领导,后来辞职下海开公司,越做越大,星市一半的建筑工程都是徐氏承接的。我爸以前是徐总手底下的工长,两个人关系不错,从徐总辞职开公司起就一直跟着他做事。”

  徐氏建筑集团?很熟悉的名字。似乎是赵晨阳的靠山,赵青云未来的姻亲?不过星市只有这么大,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些交集,不稀奇。

  赵向晚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陌生的小区。

  小区是普通的行列式布局,但绿化做得非常漂亮,道路两旁香樟、玉兰树高大丰茂,楼栋之间的花坛里腊梅飘香,即使是冬天依然能够让人感觉到生机盎然。

  章亚岚看到赵向晚的目光停留在花坛里的腊梅之上,笑着说:“你喜欢腊梅?我也喜欢,闻起来真香。”

  赵向晚点了点头:“我们乡下没有腊梅。”

  第一次见到腊梅还是在高中,赵向晚记得学校教学楼前面种了很多,第一次闻到腊梅香的时候惊为天人。

  章亚岚的注意力被分散,嘀嘀咕咕开始和赵向晚说起自己读书时逛公园、赏花的故事,不知不觉间两人已经来到11栋二单元楼前。

  章亚岚刚刚还兴奋欢快的情绪忽然就低落下来。

  “那个,我家住一楼,这个点我妈应该在做晚饭。我回来之前给家里打过电话,我妈知道我会带同学来。”

  赵向晚看章亚岚一靠近家门就浑身上下不自在的模样,知道她内心想要逃离这个让她窒息的家庭,微笑安慰:“好,那我尝尝你妈做的饭菜。”

  两个姑娘进了屋,赵向晚穿着章亚岚递过来的棉拖鞋,观察着屋里的陈设。

  老房子地板铺了浅蓝色花瓷砖,门框、窗框刷着天蓝色油漆,窗帘绿色黄花,花玻璃映着夕阳,有一种别样的美。装修有些陈旧,但收拾得很干净,客厅的木制沙发垫着拼花的棉垫子,墙角方桌上红色的电话机上盖了块钩花白纱。

  听到门口的动静,一个身穿碎花薄棉袄的中年女子从厨房里慢慢走出来。她腰间系条围裙,右手拿着锅铲,笑容温柔:“回来了。”

  看到赵向晚,她的笑容更加热情:“是赵向晚吧?经常听亚岚提起你,欢迎欢迎。”

  【高中三年,没见亚岚带过一个同学回家,没想到上大学才半年就能结交到朋友,这是好事。这姑娘看着朴实沉稳,挺好的。】

  听到同学母亲发自内心的欢迎,赵向晚礼貌地打招呼:“阿姨好,打扰了。”

  章亚岚原本有些担心,一来怕母亲慢待了同学,二来也怕赵向晚不喜欢母亲。现在看两人相处和谐,这才松了一口气:“妈,饭做好了没?我们都饿了。”

  袁冬梅身形瘦削,脸颊没什么肉,眉心之间有一道深深的纹路,额角、嘴角带着瘀紫伤痕,听到女儿喊饿,她忙说:“我正在炒菜,还要等一下。”

  章亚岚站在玄关扫了一眼,奇怪地指着鞋柜处原本挂穿衣镜的地方问:“妈,镜子呢?”

  袁冬梅小心翼翼地看了女儿一眼,犹豫着开口:“我,我不小心打碎了,还没来得及换新的。”

  【她爸昨天喝醉酒又动了手,收拾了一天才把屋子收拾好。亚岚说要带同学回来,我忙着买菜做饭还没来得换镜子,只希望……亚岚不要怪我。】

  破碎的镜子,擦伤的额角、嘴角,不太自然的行走姿势——这一切综合在一起,结合章亚岚曾经说父亲一喝醉酒就动手,赵向晚确定袁冬梅昨晚遭受了家暴。难怪昨晚章亚岚与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掉眼泪,既是心疼也有痛恨吧?

  章亚岚有点轻微近视,不过她平时不喜欢戴眼镜,因此进得门来没发现母亲脸上的伤,等她换了拖鞋走进屋,与母亲面对面看到,愣了半秒。

  “妈,你……”

  袁冬梅低下头,抬起手肘遮住受伤的那一侧脸颊,勉强笑了笑:“我没事,这不进门摔了一跤,镜子碎了、脸也擦伤了,我没事、没事。”

  【她爸昨天下手不狠,只推了我一把、打了我两巴掌,也不知道是发了善心,还是终于知道还是家里老婆好。他外面有女人怕什么,只要他不嫌弃我生的是女孩,愿意时不时回家来,我就满足了。】

  虽然听章亚岚说起过母亲的愚忠,但亲耳听到袁冬梅心里所想,赵向晚依然内心沉重。

  丈夫家暴,却还因为某一回打得轻了心存感激?

  丈夫出轨,却还在反省自己没生儿子罪孽深重,只求他时不时回家就心满意足。

  章亚岚显然不相信母亲说的话,走到母亲身边细细查看她嘴角的伤,恨得牙痒痒:“我爸打的吧?妈,你别执迷不悟了,赶紧和他分开吧!我还有三年半就能毕业,等我毕业分配工作就能领工资,我养你。”

  袁冬梅不自然地躲开女儿的碰触:“说什么傻话,你同学还在这里呢。”

  章亚岚不由分说地双手按住母亲肩膀:“妈,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你这样太可怜了。赵向晚是我好朋友,什么事我都不瞒她。”

  章亚岚动作幅度有些大,膝盖正碰到袁冬梅右腿,一声闷哼之后,袁冬梅一张脸痛得变了形。

  眼看得袁冬梅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赵向晚感觉不对劲,忙上前托了托她后腰,待她稳住身形这才收回手,对章亚岚道:“阿姨脚受伤了,赶紧扶她坐下。”

  由不得袁冬梅反对,章亚岚将她摁进沙发上坐着,撸起裤脚,发现膝盖敷了一大块纱布,纱布上正渗出丝丝鲜血来。

  章亚岚蹲在母亲身前,眉毛拧成一条线:“妈,你受了这么重的伤昨天晚上怎么不跟我说?”

  袁冬梅抬手摸了摸女儿的头,柔声道:“我没事,就是镜子碎了划破了一点皮,我自己处理下不影响做事。我闲人一个,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不买菜做饭还能干些什么?”

  赵向晚从袁冬梅手中接过锅铲:“阿姨,晚饭我来做吧,您休息一下。”

  袁冬梅慌忙摆手:“不要

  不要,你是客人,又是第一次来家里,哪里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只是划伤了道口子,算得了什么。前年断了两根肋骨、去年脾脏破裂,住了半个月的院不都治好了吗?】

  听到这话,赵向晚的心脏缩了缩:“没事,交给我。”

  赵向晚六岁就踩在板凳站灶台煮饭,只不过炒几个菜,这点事情难不倒她。

  等到六点,天色渐晚,赵向晚快手快脚将袁冬梅准备好的三菜一汤都做好,端到饭厅餐桌上摆好。

  小炒黄牛肉、苕粉肉丝、蒜叶炒蛋、排骨萝卜汤。

  袁冬梅先前只炖好了一锅汤,其余菜切好准备妥当,只等女儿回来开炒。没想到赵向晚这个客人动作这么麻利,只十几分钟就端出菜来,不由得赞了一句:“你这孩子真能干。”

  说完这句话,袁冬梅又转头在女儿头顶虚虚地抚了抚,叹了一口气:“你呀你呀,什么都不会做,将来可怎么办。”

  章亚岚不服气地偏了偏头:“我将来要做事业女性,才不和你一样当家庭主妇。”

  袁冬梅眼神黯淡了许多,显然也知道女儿看不上自己这个母亲。

  【像我这样的女人除了做家务,还能做些什么?亚岚能考上大学,将来当警察领工资,可是我呢?我以前就是个卖毛衣的营业员,下岗之后在家干家务,除了收拾屋子、买菜做饭我什么也不会。

  她爸爸经常嫌弃我,说我连个儿子都不会生,没替老章家留个后,是个罪人。我这样的罪人,不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做家务,还能做什么呢?

  亚岚总说她养我,真是孩子话。她将来要谈恋爱、结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带着我这么个没用的妈像什么话,还不如守着这个家一个人过。只要她爸爸隔三岔五地回来一趟,每个月给点钱,我就满足了。】

  听到袁冬梅的心中所想,赵向晚大约明白了她之所以活得如此卑微的原因。

  第一,价值感缺失。

  或许是因为下岗之后当家庭主妇没有再与社会接触的缘故,回归家庭的袁冬梅的社会性减弱,很难从外界获得价值感,她对自身地位、意义的反馈信息均来自丈夫、女儿的评价。

  女儿章亚岚高中阶段住读,只有周末、假期在家,再加上她性格大大咧咧,丝毫没有觉察到母亲的内心需求,无法给予袁冬梅所需要的赞美与肯定。

  丈夫章石虎习惯了袁冬梅的付出,丝毫没觉得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回到家有热气腾腾饭菜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言语间缺乏尊重。他赚钱之后心性变了,喜新厌旧,挑三拣四,极尽打压之能事。

  这样一来,袁冬梅慢慢接受的信息便是——我是个无用的人,我不配得到旁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

  第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赵向晚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案例,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罪犯劫持四名银行职员为人质,历经六天对峙,警方解救人质之后却发现他们对绑匪产生怜悯的感情,拒绝指控绑匪,对警察持敌对态度。因此,犯罪心理学中将这种在面对死亡威胁的情境下,人质为了求得生存,与绑匪之间形成一种顺从、忠诚的感情,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1]。

  袁冬梅虽然不是章石虎的人质,也没有经历死亡威胁,但长期被家暴、求助无门的情境之下,她为了求生存不得不尽量表现得顺从、忠诚,并在生活中逐渐形成依赖心理。

  曾经被打得肋骨断掉、内脏出血,那这一回只抽了两个耳光就是恩惠;

  曾经被羞辱、被贬低,偶尔给点钱就是关爱。

  章亚岚虽然想要帮助母亲,但她只知表象不明内里,对母亲要求过高,因此袁冬梅面对她提出的:离婚吧,我养你,只当是句孩子话。

  养?怎么养?没房子住、没钱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拿什么养母亲?日子那么长,变故无处不在,“我养你”这三个字说起来轻飘飘,做起来却沉重无比。

  赵向晚喝了一口排骨萝卜汤,笑着称赞:“真好喝。”袁冬梅炖的汤的确好喝,一股浓浓的肉香味,萝卜清甜。

  章亚岚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炖各种各样的汤,早已习以为常,听到赵向晚夸奖母亲炖的汤,不解地喝了两口,眉毛一挑,心里暗自嘀咕:很好喝吗?也就一般般吧。

  赵向晚的赞美朴实而熨帖,袁冬梅的内心滑过一道暖流。

  这么多年了,第一次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厨艺。袁冬梅笑容灿烂,拼命地往她碗里夹菜:“来来来,喜欢就多吃点。”

  章亚岚张了张嘴,却被赵向晚用眼神制止。

  赵向晚吃了很多菜,她虽话少,但表情放松,双眼微眯,一脸的惬意与享受,用实际行动表示对袁冬梅厨艺的肯定。偶尔一两句点评,每一句都踩到了袁冬梅最期待的点。

  “牛肉很嫩。”

  袁冬梅欣喜地解释:“是,要事先拍好淀粉,还得把握好火候,不然就老了。”

  “苕粉真入味。”

  袁冬梅高高兴兴地传授做菜诀窍:“苕粉提前泡好,再加酱油、盐渍过,才能入味。”

  “章亚岚有您这样的妈妈,真幸福。”

  ……

  这句话直戳心底,袁冬梅忽然放下筷子,掩面而泣。

  章亚岚慌了,攀着母亲的肩膀问:“妈,你怎么了?”

  泪水从指缝流出,袁冬梅的声音闷闷的:“做了这么多年卫生、弄了这么多年的饭,你奶、你爸、你,从来没有人夸过我一句。”

  第17章 亲子鉴定

  ◎我来告诉你,你该怎么办◎

  袁冬梅话音刚落, 章亚岚整个人都呆住。

  【奶奶生前看不上父母早亡、被叔叔婶婶抚养长大的妈妈,无论妈妈做什么都挑三拣四;爸爸每天忙着上班赚钱,回到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对妈妈的付出觉得理所应当;我呢?难道我也从来没有夸过我妈吗?】

  赵向晚抬眸看向章亚岚。

  章亚岚脸红了, 凑近母亲身边, 掏出一块手绢帮她擦拭指缝间渗出的泪水, 有心想要说几句好听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张不开口。

  【妈妈每天做菜不是很正常吗?以前哪怕上班,妈妈一下班就进厨房忙碌,现在不用上班了, 天天在家做做饭菜有什么呢?妈妈把家里收拾干净不是应该的吗?爸爸每天上班赚钱、自己上学辛苦,妈妈如果不把家里收拾干净难道要让大家住猪窝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