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大明搞投资 第57章 你要给我顶住了!

《我在大明搞投资》第57章 你要给我顶住了!

作者:道号马大帅 字数:999 书籍:我在大明搞投资

  当年张飞鸿也说和我两面夹攻中原,结果呢?结果又怎么样?哈哈哈哈、哈哈……”’

  他辩解道:“张飞鸿行事不密,以致功败垂成,但并非胆小怕事之徒,国师何以懦夫视之?家父智机武功,更非张氏可比,遑论家父现有之实力了!”

  也先大笑道:“你陈家自鄱阳湖兵败于朱氏后,更有何实力可言?左右不过是鄱阳残留下来的一些水匪之后代而已!

  你们居然也想和本国协力推翻朱家天下,不是太可笑了吗?

  哈哈,哈哈哈哈…,……”

  他愤怒了,抗声道:“国师若以水匪视我陈家,亦无不可!

  但国师想必也还记得,把你们蒙古铁骑赶出中原的,不仅只是朱元璋、徐寿辉,还有张士诚、明玉珍,还有我先祖陈友谅!”

  也先的大笑声顿住了。整个大帐里,只有他的声音在激荡。

  “国师与张飞鸿有约,张飞鸿兵败而退回海上,仍日夕不忘进取中原,国师何以一败之后,按兵不动至今?国师亦与家父有约,何以当我之面,辱及家父及先祖”现今朱祁镇已在国师之手,国师若不善加利用,再战中原,岂非失约?家父已号令部属,侯国师东进北京时,便一鼓而下南京,国师若失约背信,又岂是大丈夫行径?!”

  也先蓦地哈哈大笑起来:“好,说得好!我倒要看看你这个陈家的大丈夫到底是不是真的。——念在我和你父亲曾有点交情的份上,我不杀你。”

  也先果然没有杀他,而且还派了许多人护送他回中原。

  他也不得不佩服也先,觉得也先至少还算是个够意思的人。

  不料走到瀚海大沙漠的腹地后,那些护送他的人在一天夜里偷偷跑了。他们带走了马匹。骆驼。食物和水,只给他留下了一只小小的皮囊,盛着可怜的一点点水……

  他靠着这点水活了两天。今天是第四天中午,他已实在支持不住了。

  当他听到马蹄声响起时,不由松了一口气,他本想跳起来呼救的,但这口气一松,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 *** ***

  秦凉记得,他并没有费太大的劲儿,就使那个年轻人活了过来。他实在惊诧于那年轻人生命力的旺盛。

  他从年轻人的眼中看到了感激,但也有骄傲、自尊和敏感.

  他微笑道:“你用不着感激我,换了任何一个人,也会救你的。你应该感激老天,是他不想让你死。”

  年轻人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说话,但秦凉制止了他:“你体质太虚了,先不要说话,喝点水,歇一歇,再稍稍吃点东西。”

  年轻人很听话地照他说的做了。秦凉搭起了帐篷,让年轻人躺在里面,吩咐他好好休息,然后就走开了。

  秦凉跑了很远的路,从一队商人那里买来了一匹骏马和两大袋水、一皮袋酒、一袋干粮,又匆匆往回赶。

  他回到帐篷时已是第二天中午,年轻人已经醒来,正坐在帐篷里吃东西,一看见他进来,立即站了起来,就想跪下。

  他连忙扶住年轻人,笑道:“不必如此,我早说过你不必谢我。”

  年轻人沉声道:“兄台的恩情,在下不敢言报,但将日夕铭记在心。”

  秦凉和年轻人对面坐好,打开装酒的皮袋,你一口我一口地痛饮起来。

  秦凉记得,年轻人的酒量很好,称得上是海量。

  他问年轻人:“兄台来自江南?”

  年轻人道:“是,苏州。”

  他道:“苏州?好地方!”

  年轻人道:“在下姓陈,单名一个天字。请兄台直呼贱名。”

  秦凉自然也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那个自称“陈天”的年轻人。

  “陈兄远来大漠,不知为了何事。若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尽管说好了。”

  “陈天”道:“在下本是一介书生,但又耽于学剑,两皆不成,惟好游历天下,吟风弄月。因思塞外风光绝佳。便单骑北上,不料遇到劫匪。”

  秦凉道:“陈兄,我有一事相求,不知陈兄可应允否?”

  “陈天”道:“兄台但有所命,陈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秦凉大喜道:“如此就多谢兄台了。此事实是关系重大,关系到我大明江山和千万百姓的生命。陈兄肯帮忙,实是天幸。”

  秦凉发现,“陈天”的双目中闪出了迫人的寒光,“陈天”的手也按在了剑柄上。

  但秦琼并没有起疑心,他相信“陈天”无论如何也不会辜负他。“陈天”是个骄傲、自尊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如果正直的话,就一定不会忘恩负义。

  果然,“陈天”严肃地道:“兄台请讲。”

  秦凉道:“这里有一封信,请陈兄回到京城时,面交兵部于大人,越快越好。而且,此信只可交给于大人一人,”

  “陈天”沉声道:“在下一定办到。”

  秦凉起身一揖到地:“我为天下苍生,感谢陈兄……”

  秦凉想到这里,忍不住又微微笑了。他实在很感激那个叫“陈天”的年轻人。若非“陈天”帮忙,他也许还要在大漠上不知呆多少年。

  “陈天”是苏州人,而且是个武林高手。他怎么后来就一直没听说过苏州有这么一号人呢?

  *** *** ***

  乐漫天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他觉得自己简直就要炸开了……

  他记得他听到那恩人让他带的信关系到大明江山时,确实吃惊不小。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救了他性命的人居然也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而且和他正好是对立的。

  他要雪先祖之耻,从朱家手里夺回天下。那人却是要保卫大明江山不受瓦刺的侵犯。

  他记得他当时真的很想拔剑杀了那人,但终于还是没有动手。一来是因为他体力并未完全恢复,二来那人眼中神光湛然,显然内功极深,三来么,他也实在下不了手去杀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答应了。

  他骑着那人送给他的骏马,满载水和酒食,揣着那人要他转交于兵部的密信,告别了那人殷殷的目光,走上了东归之路…,

  他做了件对不起那人的事——他拆看了那封密信。

  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而这几句话却决定了历史:

  “闻也先将遣叛阉喜宁回京,请设计斩其于途,以绝瓦刺野心,则帝驾可归。”

  乐漫天记得,他看了这几句话,差点掉下马背。

  他知道太监喜宁曾是朱祁镇的心腹,也先派其回北京的目的很堂皇,说是为了报告中原皇帝在瓦刺的起居状况,以示通好。

  乐漫天绝对没想到,喜宁居然成了也先的“谋土”。

  如果他将这封信交给大明的重臣于谦,喜宁必死无疑,那么也先也只好息绝攻取中原之心,送回朱祁镇。

  那么,他陈家夺取天下的计划也就成了泡影。如果没有强大的瓦刺为外援,陈家在江南将不会有任何作为。

  如果他毁去此信呢?

  乐漫天记得他当时为此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那封信无论他送不送.都让他感到痛苦。

  迷迷糊糊地入了居庸关,进了京城,乐漫天还是没有确定是不是该去找于谦。

  他最终还是将那封信当面交给了于谦。

  他记得他见到于谦后,不自觉地感到心虚,感到气馁。于谦眼中的凛然正气使他感到胆战心凉。

  任何一个内家绝顶高手,也不会有于谦那双清澈明亮、锐利非凡的眼睛。

  于谦看完信后,激动地对他深施一礼,大声道:“天下苍生得免兵灾,皆先生之赐也!”

  于谦不说“大明江山”,而只说“天下苍生”,这四个字震撼了乐漫天的心。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对自己坚信不移的信念产生了怀疑。从他懂事起,父亲就一直告诉他要以“天下”为念,却从未说过要以“天下苍生”为念。

  他站起身还礼:“这是在下那位思公的功劳,在下不敢掠美。朱家天下有于大人和那位恩公这等人辅佐,想必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在下要夺天下,生非其时!”

  于谦凝重地道:“先生何人?”

  他昂然道:“先祖汉王陈友谅I”

  于谦眼中神光四射。

  他以为于谦会马上叫人冲进秘室捉住他。

  于谦道:“先生不说,岂不更好?”

  他道;“不说我憋得慌!我为你送来这封信,只不过是为了报答别人的救命之恩。我做出这种事,已无颜以对列祖列宗,但求于大人赐我一死。”

  于谦凝视着他,突然笑了:“陈先生,我这个人岁数虽还不太大,但耳朵已经很不好使了,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没听清。”

  于谦竟然肯放他走,这使乐漫天大为惊诧。

  于谦道:“我只知道我派到瓦刺去的人已送回密信,其他事一概不知。”

  乐漫天垂下了眼睛:“这样最好。”

  他记得那天于谦亲自将他送到城南芦沟桥头,轻声道:

  “陈先生,望好自为之。凡事多想想,三思而后行,方是百姓之福。我并不知道你的基业在哪里,也不会告发你。但你要知道,如果你起兵,我们就只好……唉!”

  乐漫天也低声道:“于大人,朱祁镇不日将归,景泰帝将置之于何处?于大人乃扶立新君之主谋,而朝中耆老,只怕更恋旧吧?”

  于谦默然。

  乐漫天道:“我料朱祁镇必会复辟,那时还请先生助我,我必以国土待先生。”

  于谦厉声道:“陈先生,勿须多言!于某决不是反复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