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亮时想你 第997章 你可以等我回来,我帮你动手

《天亮时想你》第997章 你可以等我回来,我帮你动手

作者:非黑即白 字数:1759 书籍:天亮时想你

  估计军医院难请假,但林白青还是让招娣去尝试着请个长假,多个人多份力量,早点把药全制出来归藏好,她心里更稳当一点。

  而在中医届有句俗语:老鼠爱中药,就像狗爱吃骨头。

  穆成扬已经准备好了,甚至为了能下地库,都准备剃成个秃瓢算了。

  但林白青还是准备就她一个人下地库,因为最近药堂装修,没有及时除鼠,院子里老鼠比人还多,万一不小心放一只进去,七十年的攒存就要毁于一旦。

  这种时候,穆成扬在外面盯着,可比进地库更好。

  把整个药堂全部清扫一遍,整体洒一遍铝化鳞,蛇虫鼠蚁就会避远。

  地库的入口在药堂内部,楼梯间的下面,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一次性带足所有下去后要用的东西,林白青独自一人下台阶,深吸一口气,一把把打开沉重的三套老式大铜锁,再用力一把,推开厚沉沉的门,进地库了。

  眼看着铜包老船木的门合上,穆成扬问刘大夫:"里面啥样子,你下去过吗?"

  “全是药材嘛,有啥好看的,不过倒是挺凉快,舒服的很。”刘大夫说。

  "一只犀角据说叫价8万了,现在只要是天然麝香,不管品相,一克50块。"穆成扬望着师姐,由衷感慨说。

  时也,势也,几个月的时间,珍惜药材价格疯狂翻倍,灵丹堂的地库也摇身一变,成了座名副其实的大金库。

  传说中的金锅银铲,在全国也只有几个老字号药堂才有,当然,真正的几味珍药,全国也只有几个老字号才有生产许可证。

  其实早在招夫之初,穆二姑就托穆成扬问林白青,卖不卖金锅银铲,只要她愿意出手,价格好商量,届时他们得金锅银铲,林白青拿钱换灵丹堂,双赢。

  但穆成扬没有张嘴问,毕竟有些东西不是能用价格衡量的。

  他本来等着看金锅银铲的,但等林白青递出东西来,最先引起他注意的却是麝香。

  麝香,鹿科林麝,马麝,或者原磨成熟雄体香裹中的干燥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这东西保济堂也有,但是加工过的,而顾明收藏的是还带着毛的原品。

  br />

  但闻其味,观其相就知,这是用科学方式取的,已经成熟的麝香,药性绝佳。

  总共三只,要制成各类丸药,穆成扬估了一下,将是保济堂的一倍有余。

  而且一分质量一分药性,同样的价格下,穆成扬会选灵丹堂的。

  因为灵丹堂所有的原材料,质量都要更好。

  接到东西他俩先回药房,林白青还得逐样检查药品,再整体清扫一遍,并逐一检查墙角,看是否有虫鼠垒窝,再在各个通风口放上除鼠药物,饿是她跟着顾明干过好多回,但也忙了整整一天。

  上辈子灵丹堂在被政府勒令关停后就被房产商收购了,在蓬勃的房地产前景下,城市的中心只有高楼才配林立,推土机轰隆隆碾过,没人在乎那座地库的筑造工艺,也没人在乎为了修建它,几代老中医花费了多大的代价,它就像荒原上的野草,被碾过,消失在了时代的变革中。

  此刻,闻着满室药香,林白青总算觉得自己这重来的一世没有白活。

  等她出来时天都黑了,穆成扬这才洗手要去楚家。

  “楚老都打了十个电话了,他让我给你带话,注意身体,不要累着。”穆成扬说:“他还说你不必急着去看他,反正不论早晚,你肯定是要去一趟的。"

  林白青浑身鸡皮疙瘩,心说老爷子果然在查她的身世,这是查到什么了,直接拿她当孙女了了,觉得她以后不得不喊他叫声爷爷,还挺得意的吧?

  一手调.教出来的小儿子想要弄死他,那全是他自己造的孽。

  但他现在还试图用他那套歪理在她身上找存在感?

  从情感上说,如果楚青图是她父亲,林白青会很喜欢,但她太讨厌楚春亭了。

  讨厌的,要这个假设成立,要楚春亭再中风,林白青会毫不犹豫,放弃抢救。

  当然,一切都只是假设,也许她的亲爹是个为了逃港就抛下她的死渣男呢。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加通宵,也得赶紧把药材给整出来。

  第二天做完针灸回来,穆成扬愈发觉得摸不着头脑了,说:“师妹,楚老今天有点奇怪,一个劲儿夸咱师父,说他虽然能力不行,但人品没得说,还说自己一生行恶却有善报,以后大概率还是要做点善事的。”

  所以他是真以为她是他家

  的,觉得就连顾明的地库也归他家了吧。

  林白青气的咬牙:“他大概是上火了,明天汤药里加黄连,加20克。”

  “不不,他没上火,这几天恢复的可好了,脚趾都已经能动了,黄连虽好但是苦,能不开就不开了吧,老爷子最近挺辛苦的。”穆成扬说。

  林白青一本正经:“一定要开,吃了明天腿就能动了。”

  忙了一夜,几个人就在药房里凑和了两个小时,一觉醒来继续忙碌。

  忽而有人敲门,林白青以为是招娣请好假回来了,开门一看,却是顾培的司机小马,乍一看她:“林大夫也不怕热?”又说:“顾军医给你带东西了。”

  白大褂,大口罩大帽子,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汗一滴滴的。

  大夏天制药,确实辛苦。

  林白青接过东西,刚关上门,案头的电话响了,接起来是顾培。

  “喂,东西拿到了吗?”他在电话里问。

  林白青热的气喘吁吁,敛匀了呼吸才说:“拿到了。”又问:“是什么东西。”

  顾培吞吞吐吐,语气怪怪的:“应该就在她们当中,你先看看,我这两天忙完也再盯一下,大概就能帮你确定人选了。”

  那是一张纸,上面列了十几个人的名字,全是女性,还有年龄,家庭住址。

  林白青是真没想到顾培能办的这么快,想了想,吐了吐舌头:"谢谢你,培。"

  电话里半天没人吭气,林白青以为顾培是受不了她突然的肉麻吓的摔电话了,正准备挂电话,就听电话里顾培说:"我特别辛苦的,昨天还熬夜了。"

  所以他一个大男人,居然在向她诉苦吗?

  他熬夜,她还熬通宵呢,熬了几个大通宵的林白青无法感同身受顾培的辛苦,潦草而敷衍的说:“辛苦辛苦啦,我还忙,挂了呀,再见。”

  挂了电话,戴上口罩,林白青边收拾药边一个个的看,这其中就有她的亲妈。

  刘大夫凑了过来,问:“看啥了,这么认真?”

  当年往边疆的只有两种人,知青和劳改犯,男的劳改犯不少,但女孩子基本都是知青,而在这长长的名单中,只有一个女劳改犯,名字叫沈庆仪。

  林白青觉得这

  名字熟悉,仔细一看家庭住址,沈家巷1号。

  这个地址她也莫名的熟悉。

  果然,刘大夫说:“沈庆仪,这人我听过,大资本家沈忠的女儿,咱们东海市原来的头号资资产阶级大小姐,她可有名气了。"

  又说:“沈家巷现在是个景点,原来就是属于沈家的。”

  沈家,解放前的东海巨富,拥有一家大棉纱厂和一家大化工厂,在解放前全家逃亡对岸,只留下一个儿媳妇,名字叫柳连枝,而现在东海制药的书记沈庆霞,就是柳连枝的养女。

  这位沈庆仪,则是她的亲生女儿。

  作为资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她有个响亮的名号,资产阶级大小姐。

  相比于知青们,在长长的名单中,林白青对这位更感兴趣。

  她和刘大夫是同代人,林白青遂问:“你认识她吗,有没有见过?”

  刘大夫是经历过那十年的,说起来吓的直摇头:“当年她妈是头号地主婆,她是头号大小姐,谁敢认识她呀,听过名号,但我连围观都没敢围观过,在那年头谁要跟沈家人多说一句话都要挨的。”

  在二十年前,顶着 地富反坏' 的名号,沈家属于头号坏分子,是大家避之不及的。

  但说起来其实挺冤的,因为据说,沈夫人柳连枝出身并不富贵,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沈家的化工厂打工,赚钱补贴家用。

  但她特别聪明,在那个年代女孩子读书识字的都少,懂数理化的就更少了。

  可柳连枝在工厂里跟着师父自学成材,各种化学知识倒背如流,如数家珍,也渐渐成了一名不可取代的技术人员。

  沈家老爷看上她的聪颖,新时代下,也不想要个裹着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儿媳妇,遂把她娶进了家门,让她做了少奶奶,并在化工厂管理技术。

  但好比12年挥刀自宫当太监,49年才想起来入国军,她的点儿其实是背的。

  她结婚那会儿国民政府已经不行了,在筹备着往对岸撤,各个沿海的重要工厂也都在往对岸搬迁,以备战败后能随时撤走,东山再起。

  点背的柳连枝不但49年入国军,还在大撤退时,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沈家人给拉下了。

  所以她属于白得个名号,没吃着肉,却要替沈家挨打

  的人。

  而她跟楚春亭之间,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解放前,沈家开办棉纱,化工厂,这些都需要原材料,楚家社会关系足,能倒腾来东西,同时他家也围棉炒,炒化工类产品,两家属生意关系。

  在解放前夕,楚春亭当然也想过跑路,也一直在做着捞最好一把就跑的准备。

  但据说就是被沈家给放了鸽子,没跑成。

  于是,楚春亭也被迫留在了国内。

  后来他属于秋后算账,趁火打劫,打击报复,就悄悄跑去搂沈家留下来的文玩。

  结果好死不死被治安队给抓了,当时,他就是跟沈夫人做的交易。

  几十年顺风顺水,在新政府也混的如鱼得水的楚春亭因为沈家再度遭灾,还损失一个儿子。

  而要说在东海市楚春亭最恨的人是谁,可不是顾明,是沈家人的,所有人!

  林白青并不了解沈家,唯一见过一面的只有沈庆霞。

  就沈庆仪,她也只看到个名字而已,可她莫名觉得亲切。

  大概是因为她虽然出身显赫,却自出生起就背负着如山的枷锁,渡过了人生最美年华的原因。

  “啊,腰疼……疼”突然,刘大夫尖叫了起来。

  林白青一看生气了:“那么一大桶蜂蜜,你喊我呀,我来搬,你搬它干嘛?”

  一大桶,五十斤的蜂蜜,刘大夫都五十了,能搬动才怪。

  穆成杨要搬也没搬起来,终是林白青一手拎起,将它搬到了隔壁,穆成扬揭开盖子一闻:“这蜜师妹买的吧,不错,一闻就是正宗的枣花蜜,好东西。"

  要治大蜜丸,离不了一样东西,蜂蜜。

  而真想药性好,选蜜也有讲究,治闭症的药自然要用清凉的黄莲蜜,槐花蜜,治温症的则要用天性温热的枣花蜜。

  而要治刘大夫最擅长的妇科,龙眼蜜和五味子,芝麻蜜是最好的。

  一分药材一分药性,为什么同样的方子下灵丹堂的药更管用,就是因为灵丹堂对于药材的把控足够苛刻。

  林白青既有个好鼻子能闻,还有个好舌头,买这些东西,总能挑到最好的。

  第二天招娣也请到假了,有她大家就有后援了,可以帮忙搬东西做饭,也

  可以在他们制药时帮忙打打下手。

  几个人连轴转了好几天,几乎没睡觉,到后来林白青连日子都数不清了。

  当然,在这几天中哪怕有老病人上门,只要不急的病一概不接待。

  但这天招娣敲门进来,说:“姐,有个病人说她叫沈庆霞,还说一定要见你。”

  正好穆成扬做完针灸回来了,可以接着活儿,林白青就让刘大夫也休息下,喘口气,端上杯子出来,先是个男人抢着握她的手:“这就是小林大夫吧,太谢谢您给我爱人治病了。”

  一个四十多岁,戴眼镜,斯斯文文的男人,还挺帅气,但林白青不认识。

  沈庆霞介绍:“这是我爱人,马保忠。”又说:“小林大夫开的药确实管用,才三天,但我的皮肤一下就变好了,人也瘦了,精力也更好了。"

  林白青示意她伸手,就在院子里替她捉脉,一只手切完再换一只。

  马保忠仔细端详,夸赞说:"林大夫一看就是个良医,眉眼生的太像菩萨了。"

  林白青还是头一回听这种虎狼之辞式的夸赞,不由起鸡皮疙瘩。

  沈庆霞说:“老公,小林大夫确实生的好,但不能说是菩萨,这话她受不起的。”

  “肺腑之言,由衷夸赞。”马保忠说。

  捉着沈庆霞的脉,林白青头皮麻森森的,因为从脉像看,三副药虽然有效,但作用并不大,她的气滞通了一些,可又添了寒淤和肝郁,再看她的舌苔,又白又厚,更兼涩腻。

  当然,这是个最终因恶性肿瘤而死的人,在中医上讲属'七不医'中的一种。

  林白青现在是在逆天改命。

  她问:“沈书记最近有没有吃别的药?”

  马保忠说:“没有,补品倒是吃的比较多,隔三天吃一只燕窝,五天一窝鸡汤,都是用的老母鸡,再加西洋参来炖。”

  沈庆霞跟着点头,望着丈夫时一脸感激。

  补品不可能让她的体质起寒淤的,但于更年期的女性,燕窝鸡汤西洋参的,激素太多,会干扰她的内分泌,而内分泌紊乱也是患癌的因素,所以林白青说:“先把汤都停了。”

  “她工作量大,需要补身体的,补品不能停吧。”马保忠说。

  r />林白青说:“人如果脏器吸收好,萝卜吃了也能养人,吸收不好,人参吃了也没用,我是大夫,我说停就停。”

  她是医生,又突然语气很严厉,沈庆霞示意丈夫别多嘴,点头说:“好。”

  沈庆霞的病很麻烦的,林白青又不能跟病人讲明,当然,讲明了也没用,因为寒湿致淤堵,而寒湿不一定是外部引发,也有可能是内脏出了毛病引起的,她也只能再换方子,遂说:"我调整一下方子,你再吃五副吧,届时再复诊。"

  因为上回的方子管用,沈庆霞答应的特别爽快:"好,我一定好吃。。"

  林白青开好方子,眨眼示意刘大夫别声张,让她去抓药,请沈庆霞坐了,得八卦点关于她的姐姐沈庆仪的事,对方是死了还是活着,是不是因为逃潜而去世的。

  但她才提起沈庆仪,沈庆霞就说:"你知道她在哪里吗,她是不是还没有原谅我们?"

  这话怎么说?

  林白青于沈庆仪,除了知道名字,知道她是个"资产阶级大小姐',别的一概不知,但根据沈庆霞的话,她说:“她原来跟你母亲矛盾是不是闹的挺大?”

  沈庆霞以为林白青是知道内情的,遂说:“以我们家当年的成份,能被破格保送首都工农兵大学,那种机会放眼全国都没有,但她却因为谈了对象,要生孩子而不肯去,放弃了,其实我妈也就在信里说了她几句,谁知道她就,唉……”

  他俩本是坐在新修好的平房前聊天的,马保忠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说:“我们怀疑是她谈的那个对象把她拐走,有可能拐港城去了。”

  “对象,是谁?”林白青问。

  马保忠摇了摇头:"她没讲过具体是谁,我们也不知道。"

  "我母亲这些年在港城,其实也一直在找她,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人,这么多年了,带走我姐,音讯全无,我们绝不能原谅他的。”沈庆霞又说。

  林白青有点疑惑,问沈庆霞:"你俩那会儿就已经结婚了?"

  沈庆霞年龄不大,大概四十出头,马保忠也差不多,七零年他们才十八九岁,就已经结婚了?

  马保忠解释说:“当年大家结婚早,我俩是高中同学,70年结的

  婚。”

  林白青点头,看刘大夫抓好了药,却一脸吃惊,还试图给沈庆霞捉脉,忙示意她别说,并叮嘱沈庆霞:“药一定要吃,五天后来复诊。”

  马保忠看妻子,眉目里满是关怀:“放心吧,我会盯着她吃的。”

  这对夫妻是林白青难得一见人到中年还恩爱的初恋夫妻。

  目送他们上车离开,刘大夫先说:"这夫妻可真恩爱。"

  林白青问:“刘大夫,光看气色,你能看出什么来不?”

  刘大夫是林白青见过最好的妇科大夫,一看沈庆霞的面色就觉得她有问题,所以才试图给她诊脉的,她说:“这位沈书记面色发青,发暗,体内当有血淤,肝郁和寒气,就冲她那脸色,不出三月,必有大病,我看你给开了原配蟋蟀,方子是可行的!"

  林白青说:“等吃完这个方子再看吧。”

  恶性肿瘤,癌症,三十年后现代医学都拿它没办法。

  林白青也只能拼力一试。

  不过她对素未谋面,且不知生死的沈庆仪生了几分敬佩,在七十年代,一个《资产阶级大小姐’能被破格送到首都读书,那得是多聪慧一个女孩子!

  如果不是顾培打了电话说要来,且专门说明他已经能确定她的生母是谁了的话,林白青是舍不得休息的,她想一口气多制点药。

  但刘大夫熬不住了,穆成扬也得回趟深海,正好药品全制成了半成品,只剩下揉泥搓丸子,加金箔蜡封了,林白青就暂且关门,休息两天。

  招娣做菜向来重口味,半盆红油鲜亮的水煮肉片,一盘青辣椒炒茄子,人一进院子都给熏的流眼泪。

  林白青估计顾培还想吃牛肉,趁着收摊去了趟菜市场,但已经没牛肉了,倒是有牛肉圆子。

  这个就简单了,煮开锅加点蚝油,酱油,洒点盐,黑胡椒粉,再来把生菜铺在汤锅底下烫熟,洒上点葱花提鲜,尝一口能鲜掉舌头。

  她估计顾培还要吃蛋炒饭,饭还是热饭,但顾不上晾它,今天也没有新鲜的青豆,林白青开的是罐头,火腿倒是很鲜,因为招娣在,她特意多炒了一盘。

  正要出厨房,迎面撞上顾培,她问:“招娣呢,怎么不来端菜。”

  r />

  林白青都还没来得及跟妹妹讲自己的身世,是准备好跟妹妹一起听顾培讲的。

  而且她也连着上了好几个大夜班了,怎么又跑去上班了?

  是为了给她和顾培腾相处空间吧。

  妹妹虽然憨,可对她这个姐姐再好没有,这就要知道那个女人是谁了,林白青心里格外矛盾,也罢,改天她再慢慢跟招娣讲吧。

  她以为顾培也才刚刚到,但甫一进门,就见她的化妆台上多了好几瓶护肤品,再看床角,咦,多了一双蓝色的拖鞋,林白青最近太忙,一天只能抽空冲个澡,本来单独一双时不觉得,给顾培的拖鞋一衬,平白无故就变脏了。

  这个干净的男人,林白青想把他叉出去。

  见他不吃别的,专对付那盘炒饭,林白青篮了碗汤给顾培:"到底是谁。"

  “一个叫沈庆仪的女同志,她的名字前缀是待改造分子。”顾培说:“在当时,也被称之为是劳改犯,以及,无产阶级的罪人。"

  他看到圆乎乎的丸子,绿绿的菜,心说这东西会好吃吗,尝一口清漾漾的汤,瞬间一凛,因为那么一碗清澈见底的汤,却有一股浓浓的牛肉的鲜美与甘甜,加上烫过的青菜气息,能鲜掉人的牙齿。

  而一口汤一口炒饭,居然无比的好吃。

  其实顾培依旧觉得中餐不好吃,但林白青做的是例外。

  也许是冥冥中的血缘关系,林白青早在看到那份名单时就在关注沈庆仪。

  还因为沈庆仪能被保送首都读书而惊叹果。

  结果真相就是沈庆仪?

  所以那位自学成材,能在港城大学讲化学的沈夫人竟是她的外婆?

  那她能尝药辩药,捉脉下针时异于常人的灵敏,都是来自她的遗传吧。

  是因为有一个高智商的外婆和母亲,她才拥有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知识的吧。

  蓦然间林白青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也总算,在听到关于亲生父母的消息时,她对林有良夫妻的愧疚感少了一些。

  但林白青还是特别迷惑,从沈庆霞的口吻来判断,沈庆仪因为放弃学业而跟母亲发生过矛盾,是因为矛盾而选择不告而别的,这些年沈夫人柳连枝一直在试图寻找女儿,但也特别恨那个

  带走女儿的男人,那么,那个男人是谁?

  她又问:“那男方呢,知道是谁吗?”

  顾培放下勺子,喝了口水,又从兜里抽出自己随身的纸巾来把嘴巴擦了擦,眼睛看着别处:“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情,我这段时间比较辛苦。"

  林白青初时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盯着男人看了片刻,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一个劲儿说辛苦了。

  她欠腰,隔着桌子在他唇上轻轻吻了一下,再退回来,回望男人。

  男人抓起杯子,发现里面没有水了,又把林白青的茶端过去喝了一大口,旋即猛烈咳嗽,咳完正想说什么,林白青再欠腰,舌尖舔上他的唇,他的唇特别干燥,林白青轻轻舔了舔,舔的他不由自主张开唇,然后便挑了进去。

  突然,她后脑勺被他的大手把上,她整个人不受控的撞向她,她的牙齿磕上他的牙,额头碰上他的额头,哐的一声,她的鼻子也不知道碰到了他哪里,瞬间眼前火星四溅,林白青瞬时只觉得鼻子钻心的疼,眼泪都飚出来了。

  刚才还借功劳摆谱,想要亲完再说的顾培立刻慌了,想帮她拿纸却险些碰翻杯子,手忙脚乱的,嘴里不停的说:“对不起!”

  林白青忙说:“没关系的,我不疼,一点都不疼。”

  她说不疼,眼泪骨碌碌的从眼眶里往外滚,雪白的肌肤成了潮红色,都哭了!

  这叫顾培慌张,不安,失措,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办。

  捂到鼻子终于不疼了,松开手,林白青眨了眨眼睛,目光中泛着顽皮,问:“你刚才是不是紧张了?"

  “我好像把你弄疼了。”顾培声音里满含歉意。

  林白青说:“真的不疼,没有的。”低下头,又小声说:“你嘴巴里甜甜的。”

  濒临崩溃的顾培瞬间石化,目瞪口呆,仿如被雷劈了一般。

  她要安安静静,就是个再文静不过的女孩子,总叫顾培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背的那些古诗文,但她突然佻皮,雪白的肌肤,佻皮的眼神,又是个十足顽皮的,少女的样子。

  顾培只想亲吻她,却不知道怎么就把她给弄疼了。

  她的嘴唇好像被他磕破了,正在迅速肿起,鼻子被他碰红了,他尝到了她唇齿间的味道,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结果她却说出来

  :对,是甜的,一种像草莓又像黄桃的清甜。

  要确定一个婴儿的身世,而且是二十年前的,按理并不容易。

  而为什么顾培能确凿的证明她是沈庆仪生的,当然有其完整的证据琏。

  当年的农场现在还存在,因为隶属国家,资料非常齐全,查起来也很方便。

  在那个年头的农场里,是没有人能在不记录的情况下生孩子的,所以当时出生的人口都有登记,而沈庆仪,是以劳改犯的名义去的,据说她去的时候就登记的是已婚。

  当时两地通信没有那么发达,劳改犯又特别多,除非犯了严重错误的,会排查三代以内的信息,但排查信息要发函,要邮寄,而因为沈庆仪一直是个特别本分的人,所以农场没有专门往内地发函,调过她的家庭信息。

  这就使得她虽然登记的是已婚,但农场并没有记录她丈夫的信息。

  初时她只是普通的劳改犯,但很快就因为特别擅长配制农药农肥,配制的农药农肥还特别管用的原因而被调离了劳动岗位,成了农场的一名技术人员。

  当时的劳改犯也可以请假,外出,甚至每月还有3到5元不等的工资。

  她的请假记录,事由全是去探望丈夫,就证明丈夫也在当地。

  而她怀孕,生产,都有很完整的记录。

  就她的离开,也是因为刑满释放,农场要清退她,才不得不离开的。

  顾培为什么推断沈庆仪是林白青的母亲,因为就在林家村所记录,发现林白青的前八天,远在石河子的沈庆仪向农场申请的火车票终于获准被批,她可以以刑满释放人员的身份回家了,单位还给她批准并发放了车费。

  而在之后的一个月中,从石河子出发,前往内地的女性中,只有她附和携带婴儿的条件。

  对了,磷铜合金的小手镯并没有专门的生产厂家,很可能是当地的手工人打制的,但合金厂的地址,离沈庆仪劳改的农场就五六十公里,这就更加可以确定无疑了。

  按理,她应该坐五到六天的火车,并在终点站,东海市下车的。

  但她却提前一站,在安阳县下了车。

  是基于这条消息,就连沈夫人都认为女儿是逃港了。

  因为正好在那一站,有当年有名的逃港出发地,所有想逃港追梦的人都会

  在安阳县下火车,继而一路步行,暗中打访,并组成逃港队伍。

  现在,军区的人普遍认为沈庆仪丢下女儿是为逃港方便。

  但顾培觉得不是,他说:"但我认为一个愿意把门帘摘下来给女儿当襁褓的女性,在主观杀害女儿后再只身前往潜城的可能性并不大,她很有可能是想带着孩子一起逃潜,但是……出了些意外。”

  那年头沈庆仪的成份日子可不好过,她的孩子也不好过。

  毕竟顶着大资本家的名号,出身就是‘地富反坏’,孩子要遭歧视的。

  顾培更倾向于,沈庆仪是想带孩子去一个没有歧视的地方生活,但中途出了岔子。

  见林白青不说话,他继续说:“一个女性只要生了孩子,就很难遗弃孩子的,她可能会责备孩子,虐待孩子,也可能会因为生活困难悄悄把孩子丢弃,但肯定会放在一个人们易于发现,且安全的地方,主观杀害的安例非常非常少。"

  而如果有意外的话,会不会是同船偷渡的人怕带个孩子太麻烦,悄悄撇下的。

  可惜那几天所有偷渡的船全翻了,人也全部溺亡,具体情况谁都不知道。

  话说,沈夫人自改开就去了港城,一直在寻找女儿。

  那她知不知道,很可能她的女儿已经去世了?

  于凝隶且悲伤的气氛中林白青突然想到一件事,忍不住低头苦笑。

  “怎么了?”顾培有点惊讶。

  林白青突然想到,得瑟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楚春亭这几天蔫巴了,不骚扰她了。

  她一开始以为是自己黄莲下的多,把老爷子给吃蔫了。

  此时暮然明白,他是费了好大劲,结果却找到仇人家的孩子,傻眼了!

  要知道,先是沈家害他在解放前夕没能及时逃到对岸,只能呆在国内的。

  到了风声鹤唳的七零年,又是沈夫人害他在革命中因为古玩差点被抓,还失去了一个儿子,他费了老半天的劲,却找到了沈夫人家的孩子,没找到自家的。

  此刻老爷子的心里应该也很难受吧。

  算一算明天该去给他诊脉,换方子了,唉,她得安慰一下老爷子。

  “所以沈庆仪的丈夫到底是谁,还能找到吗?”林白青又问。

  br />有那么个男人,作为母亲,沈夫人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因为他,沈庆仪放弃了能够上首都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还生下了她。

  他是沈庆仪的丈夫,也是如今沈夫人最恨的人。

  那个男人又是谁?

  顾培挑了一只丸子一咬,然后没有说话,就只抬头看她,形容非常之古怪。

  眼神跟个天真又茫然的孩子似的。

  林白青心说这么严肃的事,难道他也要亲一下才肯说?

  这还是个男人吗,她是养了一只小狗吗,给骨头才会汪汪汪吗?

  她差点就要生气了,但就在这时顾培把丸子吃完了,才说:“能。”

  又天真的说:“这种肉丸子里面有汁水,咬破就会流出来。”

  撒尿牛丸,可不是会爆汁?

  不对,丸子里的汁水可烫了,他是被烫到了脸色才那么怪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白青:我仿佛养了条小狗,乖,但有点傻的那种顾培:丸子好烫,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