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亮时想你 第191章 我被害,都是因为你

《天亮时想你》第191章 我被害,都是因为你

作者:非黑即白 字数:1337 书籍:天亮时想你

  当元明月款款而来,与高澄一齐拜见高欢时,高欢甚至忘记叫他们起身。

  高澄见他久久没有动静,轻咳一声,高欢这才回过神来。

  “都起来吧。”

  高欢说道,他把目光看向了只是冷眼斜视自己的小尔朱。

  小尔朱与元明月站在一起,显得很不起眼,毕竟这是被元修、孙腾、封隆之三人追逐的美貌。

  元修西奔,三名被他霸占的堂姐妹,也只独独带走了元明月一人。

  小尔朱的行为称得上无礼,但高欢仔细一想倒也释然。

  她的父亲尔朱兆是被自己逼得走投无路,这才求死。

  丈夫元恭也是由他废黜,最终被棉被闷死。

  这样的仇怨,又怎能给他好脸色看。

  高欢略带歉意地看向三人中间的高澄:这可不是一门好姻缘。

  “阿惠,明天是个吉日,你与尔朱氏早些成婚吧。”

  高澄还没答应,小尔朱便叫喊起来:

  “我不嫁!”

  高欢不悦道:

  “此事由不得你来做主。”

  “逼迫孤寡,你们俩父子就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

  小尔朱厉声质问,高欢让她家破人亡,她又怎么甘心做高氏儿媳。

  “颍川王临终前传话,要孤照顾好你,撮合你与阿惠便是在完成颍川王的嘱托!”

  “我父王被你逼死,你又何必惺惺作态,莫不如把我也杀了,也好过任你们高氏糟践。”

  高欢闻言勃然大怒,正欲发作又回想起自己与尔朱兆的过往,无奈向左右吩咐道:

  “将她带去北乡长公主府中安置,明日阿惠前去迎亲。”

  “我不嫁!我不嫁你高氏!”

  叫喊声越来越远,小尔朱已经被人拉拽出去。

  “让元家女郎见笑了。”

  高欢这才与元明月笑道。

  “大王有容人雅量,又怎是妾身一个妇人能够企及。”

  “洛阳有关女郎的谣言甚嚣尘上,不能坐视不理。”

  高欢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身,让整个人看上去精神饱满,更是气宇轩昂:

  “这次将女郎请来只是为了问明心意,也好为女郎寻一良配,断了谣言的根子。”

  元明月闻言瞟了一眼高澄,却恰巧撞上了高澄的视线,目光中蕴含着鼓励。

  元明月深吸一口气,果决道:

  “感激大王询问,妾身愿意侍奉世子左右。”

  高澄闻言立即拜道:

  “孩儿请父王成全。”

  两人先前的眼神交流,早被高欢看在眼里:原来真与阿惠有了干系。

  高欢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阿惠与元家女郎的心意,孤已知之,还请元家女郎暂往别院歇息,孤与阿惠还有国事商议。”

  见高欢没有反对,元明月长舒一口气,告退后在仆奴的引领下,往别院休息去了。

  高澄拜在地上,高欢心神恍惚:我辛苦反抗尔朱暴政,怎么感觉都是在给阿惠做嫁衣?

  越想越气,高欢指着高澄恨铁不成钢道:

  “孤素以正直闻名,怎地有了你这样一个贪花好色的儿子。”

  高澄得了便宜也不敢再刺激老高,赶紧连声称罪。

  “起来吧,往后莫要再沉湎女色,需知道修身养性才是正道。”

  就这般将我放过了?高澄甚至都做好了挨一顿揍的打算。

  既然高欢将此事轻轻放下,高澄求之不得,赶紧起身道:

  “孩儿谨遵父王教诲。”

  其实真不是他贪花好色,尔朱英娥、元仲华都是由政治主导的婚姻。

  尔朱兆刚死,还有慕容绍宗等旧人在世,高欢也不可能将小尔朱嫁作外人之妇。

  而她与尔朱英娥的姑侄关系,也注定了相较于高欢,高澄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算来算去也只有元明月是高澄主动撩拨。

  还不都是为了不使洛阳生乱吗!

  原时空里,四名留守侍中:高隆之领部曲出洛阳,高干把自己玩死。

  在四人已去其二的情况下,孙腾与封隆之因元明月而交恶,先后逃回晋阳,元修得以把持洛阳朝廷。

  而统领禁军的娄昭,眼见城中高氏党羽只剩了他一人,也抛下禁军出逃晋阳,元修就此摆脱了傀儡的身份。

  这才爆发了高欢与元修之间的战事,元修仓惶逃亡关西。

  往大了扣帽子,元明月甚至可以说是致使北魏分裂的红颜祸水。

  高欢当然不知道高澄心中的狡辩之词,他沉吟道:

  “阿惠,为父欲要裁撤各地行台,你以为如何?”

  原来是真有国事商议,难怪没有高欢教子的场景再现。

  高澄思绪片刻后,答道:

  “孩儿以为可行,也必须实施,但贺拔岳并非裁撤行台所能遏制。”

  行台原本指是中央临时派往地方的职权代表,兴起于魏晋,到六镇起义后,行台得到广泛设置,因中央无暇管理地方,行台也由临时派遣逐渐演变为地方常设机构。

  尔朱氏主政以来,忽视治理,行台长期兼管军政,若再不裁撤,只怕不久就会发展成藩镇雏形。

  身为关西大行台的贺拔岳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也在实质上形成了割据局面。

  “关中四塞之地,攻伐并非一朝一夕,如今首要之举便是整合山东之地,再剪除祸在肘腋的刘蠡升,才能集全力平灭贺拔岳。”

  高欢不再似刚入晋阳时的飘飘然,贺拔岳明明与他结有仇怨,可关隘险固,高欢一时难以下手,他也将目光放在了晋阳与关中之间的刘䗍升势力。

  这是一颗不得不拔去的钉子。

  所谓刘䗍升势力是孝昌元年(525年)以来盘踞河西之地,设置朝廷百官的稽胡政权,时常侵扰晋、汾二州。

  尔朱荣当初也是以防备稽胡为借口,将高欢任为晋州刺史,方便就近看管。

  河西稽胡政权被铲除,高欢才能安心由蒲坂入关中,否则只能死磕潼关等地。

  高澄没有反对高欢的战略规划,转而恳请道:

  “父王或可先将各地行台调任,使其远离根基,再行裁撤之举,况且自官吏括检之后,姑父领军北返,河南空虚,若要裁撤行台,还请父王再调一军南下,震慑地方。”

  高欢对此很满意:

  “阿惠此言甚合孤意,是持重之言。”

  又要忙碌起来了,高澄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