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闺令 第893章 朝堂上还有言官那种疯狗

《青闺令》第893章 朝堂上还有言官那种疯狗

作者:江上渔 字数:1790 书籍:青闺令

  苏莞别别扭扭的,听他这么说,也有些心软,不过都不大肯软和态度,要是她这般好哄,日后他不是随随便便就敢惹她生气。

  她抿了抿嘴角,眼梢微微扬起:“哦,我不想你。”

  李临伸手碰了碰她发髻间的步摇,那流苏珠子落在他手心里,有些发痒,他哦了一声:“那我想夫人就行了,毕竟念着一个人的滋味,实则是不好受。”

  苏莞心头更软了一些,暗暗唾弃自己被他哄两句便什么都不记得了,她道:“什么啊,我才不信呢,念着我会回来了便惹我生气。”

  李临伸手抱住她:“夫人便原谅我这次吧。”

  苏莞伸手捂了捂脸,暗暗压了压脸上的得意:“既然如此,那我便原谅你一次好了。”

  他笑了一下:“那为夫得多谢夫人海涵了。”

  两人闹了一会儿又和好了,他抱着她在躺椅上躺了下来,门外有风吹来,屋里静悄悄的,一片安静温柔,

  她靠在他胸前,伸出手指来戳了戳他的袖子,想起了最近的事情,于是便问他:“河流改道那事如何了?朝堂可是说了百姓如何安置?”

  李临闻言也不避讳她,与她说了此事。

  “那河流流域水量也不算过多,要是分流两域,定然是远远不足的,我此次还转道去了一趟国都,寻了一人,让他上了一封奏折。”

  “新河流域这边确实更好耕种,待改道之后,每年能增收少不了六成以上,但是旧河流域却也不能荒废了,河流汛期,也可分一支流流下。”

  “再来,改造工程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少不得几年,在改道之前,也可更改作物,日后水流稀少,水田稻米不好种,但也可更换其他,高一些的山地,可种植果树等物,待新河成时,果树也已经活了下来。”

  “至于百姓如何安置,如今还在吵。”

  “我打算让阿伏出面,让他去国都与皇族氏族谈,先前便以他的名义买下不少新河流域的田地,如今也正好派上用场。”

  “新河流域两岸原本居民不算多,可以将旧河流域的一些民众迁搬一些过来,分些田地给他们耕种。”

  “若是仍然留在旧河流域的百姓,日后收成怕是要比以前差不少,到时候再分一些果林和田地给予他们,也能过得去,总不至于饿死。”

  “当然,若是不愿去新河流域又想要离开旧河流域的,愿意出售田地的,也可以折算一些钱银给他们,让他们去别处讨生活去,只是旧河流域的田地如今价格大跌,也给不了多少钱银。”

  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苏莞仔细琢磨了一下,暗暗松了口气,然后又问他:“从旧河流域牵搬到新河流域的百姓,田地是不收取钱银分的吗?”

  政令一下,新河流域一旦划了下来,河流两岸的田地都是要暴涨的,百姓可没那么多钱银买这田地,但要是不要钱,那不是得亏死,少不得十万亩的事了。

  李临道:“既然是安置的百姓,这钱银自然是不能收的,便是要收,大多数百姓也拿不出这个钱来,而且我们也做了要求,他们在旧河流域的田地归我们,我们将会重新分给留在旧河流域的百姓。”

  “那一人可分多少田地?”

  “不多,半亩田一亩山地,至于新河流域原本卖了土地的人,若是想要回,一人可按照原价赎回半亩田和一亩山地。”

  这事情也是算了一笔账的,先前李伏便出面买了不少新河流域的良田山地,这边田地原本便一般,价格也不高,李伏出手早,买了不少。

  待朝堂之上隐约有这个动静的时候,氏族下场,开始抬价相争,他又买了不少,百姓可按原价赎回的部分不赚也不亏,余下那部分,大约七成要用来安置百姓,余下三成归他所有。

  但是因为入手便宜,如今价格暴涨几倍,隐约还有赚的,但是也不多,仅仅是没有吃亏而已。

  至于新河流域先前大肆卖田地,如今只能按照人口一人赎回少少一些的人,那只能怪自己时运不好,不过能赎回一些,日后收成好了,日子勉强能过,已经算是不错了。

  还有先前被人迷惑卖了新河流域的地去买旧河流域的地的,比较倒霉一点,到底卖地的钱都花了,但是也有选择。

  一个是留在旧河流域,日后会多分一些田地山地给他,另一个便是按照旧河流域的迁搬到新河流域的规矩,放弃旧河流域的田地,去往新河流域按照人口分地。

  总之,可能有人损失倒霉,但是勤勤劳劳的不至于饿死了,在李伏书信中所说的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应该不会发生了。

  这也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式了,至于战乱会不会到来,那就再说吧。

  苏莞大约是听明白了,也觉得这样的法子已经是最好的了,只是李伏的事情让她觉得有些微妙:“你说阿伏出面去谈这个,难不成真的想让他来争一争这天下?”

  “且看他。”李临对此事倒是不怎么在乎,“名声给他立了,日后如何,也凭着他自己的。”

  西魏怕是长久不了,西魏与东赵不同,东赵还算是比较好的,权贵氏族也有,但是皇权在上,朝堂上还有言官那种疯狗,时时刻刻都想着名留青史,上来就是死谏死谏,还敢不要命撞太极殿的柱子给你看。

  这要是被抓住了小尾巴,不死也脱一层皮。

  所以这些权贵氏族好歹都收敛一些,谁也不敢太过分了。

  再有,东赵的许多官员都是靠着科举爬上来的,尽管也有些贪的,但是巨贪的甚少,大部分的,都是吃过普通人的苦,多为普通百姓着想。

  但西魏没有科举,做官全靠举荐,基本关了普通百姓上进的大门,朝堂上下官员,一溜烟的都是氏族。

  这个为自己家着想,那个也为了自己家着想,就是没有人为天下人着想。

  皇权被架空,眼睛被蒙蔽,朝堂被氏族占据,连个为百姓说话的人都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