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之美好人生 第6章 空间种田

《四合院之美好人生》第6章 空间种田

  晚饭后,张志飞盯着弟弟妹妹做完作业,预习了新的课程后,才允许他们上床睡觉。

  张志飞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读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尤其是这个不能做生意的火红年代,读书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不然弟弟妹妹们未来可能就要去农村。

  知识青年到农村,尤其是女孩,出问题的概率很大。

  接下来的几天,张志飞早晚给弟弟妹妹们做饭,其余时间就去系统里种地。

  按照历史,从明年,也就是1959年开始,接下来的三年将是极其困难的时期。

  作为一名文科生,他在历史教科书上学过这一段历史,知道接下来的三年将会是最困难的时期。

  虽然自己居住在燕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情况相对好一点。但还是困难重重,自己一定要利用好系统奖励的三亩良田和十亩草场。

  他利用白天空闲时间,用䦆头翻地。尽管身体经过强化,但三亩良田还是用了一个周才全部翻好。

  之后他对三亩良田进行了规划,一亩水稻、一亩小麦,剩下一亩种点土豆、红薯、蔬菜等杂粮和蔬菜。

  系统三亩良田肥力强,又风调雨顺,理论上能达到收割的峰值。

  且系统奖励的三亩良田,严格按照现实的一年四季进行,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系统空间内,良田和草场的气候和北方如出一辙,不过时间流速是外面的三倍,也就是这里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基本上可以保证他们兄妹四人吃饱。

  目前良田水稻一亩均产200公斤,系统内差不多能收割300公斤,良田一年三熟,种植一亩将会收获900公斤。

  100公斤水稻加工成精米大概是62公斤左右,出稻糠30多公斤。那么系统一年产大米558公斤,也就是22袋五十斤装的大米,即使现在的人在能吃,应该也够他们兄妹几人吃了。

  小麦产量低,但在这么好的环境下,亩产差不多能达到100公斤,一年能收取300公斤。

  小麦出面粉分几个档次,从60%-90%不等,按照最优面粉计算,也能出个180公斤面粉,也够他们兄妹吃。

  土豆、红薯、蔬菜等产量高,更加不愁不够吃。

  有此良田在手,张志飞心中的担忧放下不少。

  三亩良田虽然不多,但张志飞上一世也只是在初中之前在家乡帮忙种过地,水平有限,因此速度很慢,这么一点地,他一个人种了差不多两个周。

  将粮食全部种好之后,张志飞无事可干,就开始学习系统签到奖励的杂家水稻初级技术。

  此次奖励的技术正是袁老先生从1964年开始研发,1973年研发成功的三系杂交水稻技术,简单的说,就是三种具有特殊能力的水稻配合所生产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

  现在水稻的产量是良田250公斤,一般的土地在200公斤左右,三系杂交水稻能提高40%-60%的产量。

  不过张志飞中专学习的是机械学,没有相关学习经历,冒然拿出这项技术有害无益,也得不到其他人的信服。

  只有他自己吃透相关技术,通读相关书籍,有实验数据,这样拿出去才不会显得突兀。

  不过,三系杂交水稻,虽然是袁老早期研究的技术,但对于张志飞来说,还是显得十分深奥。

  也幸亏系统讲述的非常清楚,他只要读懂就行,不需要深入研究,不然指不定他拿着写满答案的考卷,还没有袁老在一张白纸上来的快。

  看着复杂的技术,张志飞没来由的有些佩服袁爷爷,他老人家是真的厉害,从无到有,都能研究出杂交水稻技术,救活无数人,他就是当代的菩萨。

  张志飞没得办法,只能一天天的往燕京农业大学图书馆跑,借农业相关、生物遗传学等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

  也不知道是否是穿越的因素,张志飞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记忆力也好了不少,这对于他的学习帮助不小。

  对照研究成果,张志飞填补自己的知识空缺,期望早日推导出成果。

  期间张志飞跑了一趟纺织厂,领取了抚恤金,今后每月领取一次优抚金,一直领导小妹他们都成年,他家的工作岗位,纺织厂也承认,完全可以等妹妹他们成年在办理接班手续。

  四合院内的众人看张志飞没有到轧钢厂接班,但却是早出晚归,一些人开始恶意猜测。

  有的认为他没有去接班,以为是出了变故,很多人表面上不说,心里却乐开了花,有的人则是认为他在外面鬼混,败坏了四合院的风气,想要他搬出四合院。

  这其中以贾张氏最为活跃,他眼馋张志飞家的三间房屋好久了,眼下有这个机会,她是上跳下窜。

  “老易,你是一大爷,由你出面最合适,谁知道姓张的小子,去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贾张氏鼓动易忠海召开全院大会,把张志飞兄妹四人赶走,这样他就能霸占他家的房子了。

  易忠海指望贾东旭给其养老,也不太敢得罪贾张氏,因此对于她的提议,也是颇为意动,他现在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贾东旭感激自己,为今后的养老打基础。

  “老嫂子,你说的有道理,我这就找二大爷和三大爷商量。”易忠海说道。

  贾张氏催促道:“老易,那你还不快去。还有记得房子要给我家留下,我家人多。”

  “忘不了。”易忠海说着,向后院走去。

  易忠海向来是看不上阎埠贵的,认为他为了一些小利,有辱院内管事大爷的逼格,抠抠搜搜的,不像个男人。

  只要自己和二大爷刘海忠商议妥当后,阎埠贵就必须答应。

  当然对于二大爷刘海忠,他也是看不上的,只是为了维持人设,他才尊重两人的。

  后院,刘海忠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幻想着自己当了领导,感受当领导的快感。

  “二大爷在呢?”易忠海问道。

  “嗯,一大爷有事?”刘海忠睁开双眼,望着易忠海道。

  易忠海道:“前院张家小子,老张走了二十多天了,还不接班,一天在外闲逛,我觉得他的思想有问题,有辱咱们文明四合院的名声,也耽误咱们进步。”

  刘海忠一听耽误进步,坐不住了,当下询问易忠海道:“一大爷,你有什么主意?”

  这就是易忠海想要的结果,只要关于当官进步的事情,刘海忠就会被他轻松拿捏。

  “二大爷,我看咱们是不是召开全院大会,赶走姓张的。”易忠海建议道。

  刘海忠一听易忠海的话,有些不敢相信,追问道:“你说啥?赶走他们?”

  “嗯。二大爷,不是我老易当坏人,主要是姓张的小子,确实影响了咱们文明四合院,也影响了大家的进步。”易忠海继续忽悠道。

  刘海忠虽说是个官迷,但也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不然也成不了七级锻工。

  他知道张志飞父亲张抗战是为了轧钢厂牺牲的,张志飞这段时间不接班,指不定有什么更好的机会。

  自己可是听老伴说过,这孩子每次回来都拿一些书,说不准他会继续上学,中专毕业就是干部,换做自己是绝对不会放弃机会的,在他的想法里,张志飞也应该不会放弃这个当干部的机会。

  刘海忠看易忠海的眼神不对了,这老小子不对劲,心里指不定算计什么呢?

  当下说道:“老易,这个你问过三大爷了没有。”

  易忠海有些诧异的问道:“还没有,咱俩商量好之后,在通知三大爷。”

  “这不行,当初街道办是让咱们仨商量着来,还是先和三大爷商量好之后再说。”刘海忠坚持道。

  易忠海有些诧异的看着刘海忠,他什么时间变聪明了。

  刘海忠看着阴晴不定的易忠海,没有继续说下去,张家小子有可能会成了干部,他弟弟妹妹们学习也好,常往家里拿奖状,谁知道那个孩子今后就成了大官呢,自己可不会没事得罪他们。

  也就是易忠海没有孩子,不关注张家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他刘海忠因为这个原因可是揍过自家两个不成器的儿子的。

  易忠海在刘海忠这里没有得到同意后,也就没有去找阎埠贵,他准备先造谣,形成舆论,在组织全院大会,到那个时间就由不得刘海忠和阎埠贵了。

  张志飞不知道,自家差点就被全院大会批斗了,不愧是噙满四合院,时刻有人在想着算计别人,和这个时代互帮互助的主旋律一点也不相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