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之美好人生 第32章 转移工作重心

《四合院之美好人生》第32章 转移工作重心

  通过将近两个多月的学习,加上本身就有研究材料,张志飞总算基本搞懂了三系杂交水稻,基本上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至于让人一听就是个外行。

  可惜理论虽然齐备,却没有可要进行实验的天然杂交水稻,上一世是袁老在野外找到的,张志飞即使理论丰富,但你让他去野外找,即使放在他的面前,也认不得,只能寄希望于袁老了。

  原本杂交水稻系列的知识他读的差不多了,以他的水准即使再深入学习下去,也只能成为一个半吊子。

  张志飞觉得自己重生的意义,并不是专注一门学科的研究,而是启示适合研究的人,早日走上某个岗位,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重生并不意味着全能,他也并非是那种达芬奇式的人物,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因为重生而有了远见卓识的普通人。

  他并不能解决眼下国家的问题,在大势面前,他也只能随波逐流。

  偶尔或可利用一下系统能力和前世的见识,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已经算是重生者的福利了。

  虽然杂交水稻早期理论他学习的差不多了,不需要在那么认真学习了,只是他已经养成了看书的习惯,这段时间还去图书馆或者大学读书,读的书也不再限于农学,五花八门的都有。

  学习任务减轻后,张志飞把重心放在了工作上,他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

  原本统计员只是统计某个车间产品的数量,对质量也只是偶尔进行查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张志飞有心改变这一局面。

  今天是张志飞看过的第五个车间,每个车间的问题都很多。

  有在车间吸烟的情况,有人离开了机器还开着的情况,还有机器旁边堆放杂物的情况,多数工人是很认真,但总有一部分人在摸鱼,生产的产品质量堪忧。

  张志飞把问题基本搞清楚后,他开始撰写整改报告。

  他从生产纪律、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维修、生产秩序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

  对于自己不了解的操作规程等,他专门请教了老师傅,报告的核心目的就是提高生产质量、数量以及安全。

  用时一个多周,张志飞终于完成了这篇报告,自认为报告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作用还是有的,尤其是在生产安全方面,他结合上一世工厂的管理方法,认真的进行撰写。

  报告完成后,张志飞改了又改,确定自己无法在更改后,他找到了谢万梅。

  “谢股长,这是我这段时间观察、走访车间所作的轧钢厂生产质量报告,劳您把关一下?”张志飞并未越级上报。

  “行,你放下,我看看。”谢万梅并不认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能有多大的建议,并没有放在心上。

  张志飞又如何看不出她敷衍的意思,不过职场上还是要听从上级的,不到万不得已切忌越级汇报工作,否则只能弄一个里外不是人。

  把报告留下后,张志飞并未强调什么,他知道对方一定会看,哪怕敷衍的看也会看,只要看了以后,就没办法不对自己刮目相看。

  谢万梅漫不经心的打开张志飞的报告,先对张志飞的字体点了点头,标准的楷书模式,不至于让人认不出来。

  快速读完第一页,谢万梅开始放慢速度,认真阅读。

  大约十分钟之后,谢万梅看完报告,她内心颇为震撼,她认为只要按照这篇报告的要求进行车间管理,那么轧钢厂的生产质量将会迅速提高一个台阶。

  谢万梅放下报告,对坐在另一张桌子上的张志飞道:“志飞,你的报告我认为很有作用,现在时间不早了,下周一拿给周科长看看。”

  “行。”今天是周六,明天星期天放假。

  张志飞拿回自己的报告重新收好,等待下班铃声。

  轧钢厂下班的铃声再次响起,张志飞戴上手套和帽子,骑着自行车向家中走去,心中盘算着晚上吃啥。

  快到胡同口时,他在一个死角,取出空间中的20斤面粉和20斤的大米,以及一些蔬菜和土豆。

  阎埠贵的处罚时间最短,已经不去街道办有段时间了,又坐回了他门神的位置,进出的人麻烦不过,给他一点针头蒜头也就是了。

  看到是张志飞,尽管眼热他车上带着的东西,阎埠贵还是没有行动,反而回到家中,他这是觉得算计不到就是损失,采取眼不见为净之意。

  张志飞并未在意别人躲着自己,他倒觉得这样反而清静多了,只不过时间是一剂良药,不用多久,估计又会故态萌发。

  自从有了自行车,张志飞反倒是兄妹几人最早回家的,眼下已进入隆冬,屋内很冷,他放下自行车,忙把火炉子点燃。

  烧了一会,家里暖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些冷。

  今年是不成了,明年开春,他高低要把家装修一下,盘个火炕,现在这样,属实有些冷。

  天气寒冷,张志飞打算给弟弟妹妹们做个汤面,驱驱寒气,今天过后,他们也开始放寒假。

  饭后,兄妹四人坐在床上,腿上盖着被子开始聊天,嗑瓜子。

  “丽丽,寒假考的怎么样?明年考中专有把握吗?”张志飞问道。

  张丽丽谦虚了一下道:“应该没问题,我这次又是全校前十名。”

  张志飞点点头,燕京教育资源相对于其他省市还是丰富的,也相对来说好考一点。全校前十基本上是稳上中专,这样的话妹妹能在1962年中专毕业,就无需考虑上山下乡的问题。

  弟弟张志国不用问,肯定又是第一名,张志飞也是最近才知道,他们兄妹四人智商都不低,不过弟弟却是最聪明的那一个,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原本以弟弟张志国的水平,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但1966年会中断高考,多数学习教学秩序几乎瘫痪,批斗成分。

  按照时间推算,弟弟要是考大学,1966年正好读大一,那就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

  一是有可能中断学习,去上山下乡,二是继续上学,有可能会成为红小兵。

  无论哪一种,张志飞都不可能接受。

  为避免麻烦,三年后,他会坚持让弟弟读中专,赶在特殊十年之前毕业,参加工作。

  小妹张倩倩是怎么都赶不上趟了,考大学是赶不上高考,就是中专也无法赶在特殊十年之前毕业,不过好在自家还有妈妈在纺织厂的工作岗位,到时候安排妹妹去接班。

  张志飞把所有的一切,在心中安排了一遍,就是不知道事情是不是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

  看着靠在自己跟前的弟弟妹妹,张志飞默默的立下决心,一定要把他们培养成人、成才,自己既然占据了人家的肉身,就要背负起自己的责任。

  兄妹四人又聊了一会,弟弟妹妹们去睡觉了,张志飞则是把自己的报告又抄写了一份,他想着投稿试试,万一被选中,还能混点稿费。

  接下来是自然灾害的三年,有了额外的收入,也能避免禽兽们的惦记,去告自己投机倒把。

  用了一个多小时,把报告抄写完成后,张志飞给炉子加了一些火,给调皮的弟弟把被子盖好,自己也去休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