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212 铁木尔的决定(三)

《大明:我是万历他爹》212 铁木尔的决定(三)

作者:钥匙孔 字数:1747 书籍: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只要你愿意出手相助!”

  “鄂尔多斯也可以臣服大明!”

  皇帝的身影在拐弯处停下了。

  他回过头,望着满眼泪水的铁木尔。

  鞑靼一旦内乱,其他部落也会趁虚而入,到时候没有首领,大部分青壮年都被明军俘虏的鄂尔多斯就是所有人眼中的肥肉。

  草原上虽然有一句“恶狼也不会伤害同胞”的谚语,但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比恶狼更可怕,更凶残。

  “你拿什么让朕信服?你身在牢狱,无权无势!”

  “而且 ,朵颜卫是就在长城底下生活,靠近大明,方便管理,你鄂尔多斯身处漩涡之中!”

  “怎么?为了收复你们,朕还要派戚继光冒死出征吗?”

  “你不用如此!”,铁木尔道,“既然你已经暗探遍布草原,你可以想办法让把汉那吉,阿尔斯兰,辛爱他们都忙于争位内斗!争取时间!”

  “这段时间他们应该不会对鄂尔多斯动手!他们能按住永谢部不叛乱就算那几个兔崽子厉害!”

  “然后呢?”

  “你们的俘虏中,我有一个非常忠心的部下,我给他一封亲笔信和我的信物,你让他拿着这些回到草原,密谋逃离!”

  “反正你迟早会对内斗中的鞑靼给出致命一击!你不会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的!对吧?”

  “到时候,鄂尔多斯可以协助明军,完事之后鄂尔多斯一起南下,来到长城附近定居!”

  “你怎么收复的朵颜卫,你就怎么收复鄂尔多斯就好!只要他们不受伤害!”

  朱载坖抖了抖身上的披风,仿佛这阴寒的牢狱让他冷的发抖似的。

  确实,铁木尔的计划很有条理。

  步骤也都不错,紧密相连。

  最重要的是,朱载坖嘴上说着不会让戚继光再冒死出征,但他肯定不会放过鞑靼内乱的这段时间。

  他要彻底粉碎黄金家族在鞑靼的统治,肯定会出兵征讨。

  “那你怎么处理?”

  “随你!”,铁木尔没有丝毫犹豫,“杀我也可,流放我也罢!”

  “但我有个要求,若真的成功了,我想在被你处置之前,再看望一眼我的族人们!”

  朱载坖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作为一个21世纪的灵魂,他敬佩爱戴子民,为民谋利的领导者。

  但身为大明皇帝,他不能这么做。

  尤其是对整个北方草原都有巨大野心的皇帝,他不能在此透露出对铁木尔的敬佩。

  “鄂尔多斯会乖乖听你号令吗?毕竟你身在牢狱呢!”

  “我的族人!他们是爱我的!”

  “虽然看不到我本人,但看见我的信物,看见我的字迹,他们应该不会拒绝我的命令!”

  朱载坖点了点头。

  “好!”

  “朕试试!”

  “但朕要告诉你,朕何时出兵鞑靼,完全看哪个时候对大明最有利!”

  “如果这期间你的族人被屠杀,被奴役,甚至是你族人的苦难对大明成为最好的战机…”

  “朕可不会心疼他们的!”

  铁木尔把手从门柱上拿开,后退了几步。

  透进来的阳光下,他蓬头垢面的,看不清脸,独臂在光亮中显得很突兀。

  他缓缓跪下。

  对着大明皇帝做出了草原上最高规格的跪拜礼。

  “拜托大皇帝陛下了!”

  ~~

  内阁值房。

  “赵贞吉还是没来吗?”,张居正不耐烦的问道。

  “说是病假!”,高拱一边整理着眼前的几张卷子,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

  “不来拉倒!大明不会因为少了谁而活不下去!”

  张居正愤怒的扔下手中的卷子。

  他很少有这样烦躁的时候。

  赵贞吉已经五天病假没来了。

  可张居正知道,这哪是什么病假?这就是在抗议!

  抗议皇帝的军政,抗议自己的表态。

  “哎!这小子不错!”

  高拱笑开了脸,拿出那张卷子,看着上面工整漂亮的字。

  会试已经结束。

  会试考官们给出了成绩,给出了排名。

  最后再通过内阁审核一下,做一下调整就可以了。

  会试成绩重要吗?

  重要,因为排名越往上,越容易进入皇帝和大臣们的眼睛。

  但也没那么重要。

  因为最后决定你的官途的是殿试成绩。

  而所有通过会试的人都有资格进入殿试。

  会试第一,不代表你殿试也会第一。

  比如,历史上隆庆二年的殿试状元罗万华,会试成绩第351名。

  榜眼黄凤翔,会试成绩是第226名;探花赵志皋,会试名次第77名。

  高拱看着这字体,很是满意,文章内容也十分了得。

  会试成绩是第七名。

  “粟在庭?”,高拱疑惑道,“这是来自陕西的小伙子?”

  “厉害啊!那边都多少年没出个像样的成绩了?看来啊!这小应该是有希望了!”

  张居正火气降下来了,也考试拿过来看粟在庭的卷子。

  他的目光落在了《论宋仁宗得失》一题上。

  “仁宗天资仁厚,忧勤爱民,在位多所改作,力兴治道,然性过温裕,喜于听断,致朝多波折。

  仁宗微弱,却辽、夏之间,不能有所守持,使疆埸时扰,宗社阽危,又于内治虽有建立,如行庆历新政,而更张历数,徒动权幸,多所厘革,未获其效。

  仁宗晚年,国势虽强,然以其柔懦不改,加以权臣柄政,致宋之政日摇,仁虽得民,未为国家大本,而留诸隐患。

  仁宗之治,虽文治有所成,而军政不足,尤辽、夏之弱,为衰世伏笔;其术明,仁必合智,临机不慈,必以社稷四夷为至计。

  学生以仁宗内仁,外示柔懦,为一王者,有大敌在卧榻之侧,须思一切以除之。

  故门人以谓宋仁宗仁慈者少,软弱者多也!”

  张居正瞪大了眼睛,放下卷子之后,看向高拱。

  “你没看到他这个题目吗?”

  “我看到了!我非常支持他的想法!”

  “这…”

  要知道,这个时代,宋仁宗,汉文帝一类的君主,那是绝对的政治正确,绝对的圣主明君。

  而粟在庭却对宋仁宗大放厥词,以为他仁慈少,软弱多,特别是在宋朝国力鼎盛时期,却对辽和西夏软弱,留下了巨大隐患。

  “可这对一个学生来说还是太张扬了些!”

  “哈哈哈!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嘛!就应该狂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